摘要:“互聯網+教育”的到來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讓信息化教育更加普及化和個性化,初中數學課堂也不例外。在“互聯網+”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可以更加生動、有趣、高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同時,培養他們的適應和創新能力。本文將闡述基于“互聯網+”初中數學課堂創新的意義,分析當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出基于“互聯網+”初中數學課堂創新教學的優化策略,以期為初中數學課堂的創新教學提供一點參考和借鑒。關鍵詞:“互聯網+”;初中數學;創新教學;優化策略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每年都有新的教學理念推出,在這樣的背景下,教育方式也隨之不斷更新。同時,伴隨現代化教育趨勢的盛行,基于“互聯網+”教育背景落實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創新已然成為最大的改革趨勢。因此,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促進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創新,這將有利于充分發揮“互聯網+教育”的發展優勢,使其積極正面的教育價值得以體現,從而提高實際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優化整體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為學生帶來全新的現代化學習體驗,促使學生形成善于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完成學習的良好習慣,還能強化學生掌握相關現代化技術的能力,能有效促進學生的現代化和綜合性發展的最終實現。
一、基于“互聯網+”的初中數學課堂創新意義
(一)降低知識抽象性
“互聯網+教育”促進初中數學課堂創新,有利于幫助教師有效降低初中數學課堂知識的抽象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快速掌握知識點,讓知識點更加詳細地在課堂中呈現出來,同時“互聯網+”還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中對知識點的應用更加熟練,在一定程度上也緩解了教師教學的壓力與學生學習的難度[1]。具體而言,基于“互聯網+教育”的直觀性與形象性的教學特點,教師應用“互聯網+教育”的現代化教學技術開展實際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這樣有利于幫助學生將書本上的數學語言、數學符號、數學問題等理論性概念轉換為易于理解的圖片、視頻、動畫或其他形象的呈現方式。一來有利于促使學生利用較為直觀的形象思維落實向抽象思維的過渡發展,二來有利于幫助學生借助自身豐富的想象力與較為成熟的理解力運用圖片或其他直觀形象的呈現形式來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或語言、思考抽象的數學問題或定律,在學生進行數學運算時,能夠更加直觀展示其數學規律,讓學生從數學規律中掌握運算方法,打開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建立學生的數學學習自信。
(二)拓寬教學的內容
“互聯網+教育”促進初中數學課堂創新,有利于在真正意義上拓寬數學教學的內容,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視野。“互聯網+教育”的信息豐富,教師應用此開啟具體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這樣有利于促進教學內容上的創新。一方面將帶給學生全新的學習體驗,促使學生從課內的教材跳脫出來展望網絡資源中的數學知識,學生能夠在網絡資源中尋找自己所需要的知識,然后自主學習。由于網絡資源較為豐富,學生在自主學習時也能夠攝取到很多拓展的知識點,讓學生在主動學習中能夠學習到更廣泛的知識。另一方面還將有利于為教師引入多樣化的數學教學資源。一來有利于更新教師的數學教學思路,豐富教師的數學教學理念,從而幫助教師從教學內容上促進整體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革新。二來有利于豐富實際的數學教學內容,給予學生豐富的數學學習體驗,從而反向給予教師有效的教學反饋,培養教師的數學教學熱情,從而構建雙向、動態、高效的師生交流模式,營造和諧、動感的數學教學氛圍,最終全方位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三)發掘教學的深度
“互聯網+教育”促進初中數學課堂創新,有利于在真正意義上發掘數學教學的深度,促進學生的思維靈活發展?!盎ヂ摼W+教育”的自主探究性特點,教師應用此開啟實際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利于促進教學層次上的創新與挖掘,一方面將帶給學生循序漸進且富含層次的數學學習體驗,促使學生根據網絡教育資源與現代教學技術的結合而掌握循序漸進的數學學習,逐步深化學生的數學思維,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從而培養學生靈活性思維、系統性思維、層次性思維等,促使學生擁有多樣化的優質思維品質以開展具體的數學學習,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與能力,最終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自信[2]。
此外,“互聯網+教育”顯著的自主學習,教師應用此開啟實際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還有利于降低教師的教學壓力,促使教師利用多余的時間完善網絡教學資源與實際教材內容的現代化結合,有效解決傳統教學與現代教學的矛盾,最終提高實際的數學教學效率與質量。挖掘數學教學的深度,促使學生在具體的數學學習中有效獲取一定的數學理論知識,掌握一定的數學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層次與深度。
(四)構建現代化學習模式
首先,“互聯網+教育”,促進初中數學課堂創新,有利于全方位地構建現代化學習模式,促使學生有效掌握并利用高效的現代化學習技術落實現代化、綜合性的數學學習[3]。其次,“互聯網+教育”的教學特點,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創新應用,還將促使學生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模式落實高效的現代化學習模式構建,一來有利于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思維活化率,二來有利于增強學生在課后自主學習的意識,從而全方位促使學生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態度與品格。最后,“互聯網+教育”的實時互動性,還有利于幫助教師與學生在實際的數學學習課堂中構建一個雙向的溝通模式與營造良好的互動氛圍,從而促使課堂氛圍活躍度與學生課堂參與度的提升,最終全方位構建現代化學習模式。
二、當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難度大
分析實際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可以發現,當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難度較大。首先,初中數學教學相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更加具有抽象性,復雜程度、難度、深度等也加大了不少。而初中生方才從小學生的身份轉變而來,一來存在對客觀環境的恐懼與陌生感,繼而影響學生在初中階段開展高效的數學學習,從而導致學生整體的數學學習效果較差,甚至打擊學生的數學學習自信;二來受到學生主觀認知的影響,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談數色變”,不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繼而影響學生在初中階段掌握全新的數學學習方法和能力。其次,初中生剛剛從小學升上來,其中學習思維尚未完成平穩的過渡,突然的初中思維學習難以有效幫助學生落實高效的數學學習,導致學生對初中數學產生畏懼等不良的學習情緒,致使數學課堂教學難度同步提高。
(二)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
分析實際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可以發現,當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大多問題都受到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首先,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基于此開展具體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時,常常忽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一來將占據課堂的主導地位,導致學生難以明確自身的學習主體地位,無法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等,從而導致學生難以形成主動學習的意識;二來將導致學生對教師、教材等產生巨大的思維依賴性,沒有給予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空間和機會,難以有效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最終難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其次,受到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教師基于此開展具體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時,常常難以豐富學生的數學學習體驗。一方面將導致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一般;另一方面還將導致學生難以學習與掌握高效的數學學習方法,從而不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與質量。最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整體限制,教師基于此開展實際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一方面將難以突出數學教學的廣泛性,難以因此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認知;另一方面還將難以突出數學教學的深度與層次性,難以因此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深度理解,最終導致實際的數學教學始終流于表面,難以觸及數學教學的本質并幫助學生明晰數學學習的實質內涵與深層意義。
(三)傳統教學與現代教學的矛盾
分析實際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可以發現,當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著傳統教學與現代教學的沖突與矛盾[4]。首先,針對傳統教學觀念與現代教學觀念的碰撞,持有傳統教學觀念的教師往往忽視現代教學理念所關注的“以人為本”教育理念、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的教育主張,繼而在實際的數學課堂教學中占據主導地位,忽視學生的個性發展與思維拓展。其次,針對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教學技術的碰撞,部分學校早已具備一定的現代化教學設施或設備,但困于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部分缺乏現代化教學經驗或忽視現代化教學優勢的教師往往不會或不去開展具有現代化教學意義的數學課堂教學,從而導致實際的高科技教學設備變為擺設,最終導致理想與現實的巨大鴻溝,不利于促進現代化教學的實際開展。
三、基于“互聯網+”的初中數學課堂創新教學的優化策略
(一)整合資源,搭建“互聯網+”教育平臺
經過多次編撰,數學教材已經具有巨大的數學教育價值,而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到來,課內外資源更是蘊含著驚人的數學教學價值。因此,教師可以深入研究課內教材的內容,同時挖掘課外互聯網教學資源,為促進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創新提供支撐。且在此背景下,教師可以基于“互聯網+”的教學優勢和特點,搭建網絡大平臺,將課內教材和課外互聯網教學資源結合起來,形成驚人的教育合力。例如,根據部編版七年級上冊“幾何圖形初步”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聯系網絡資源構建全面的網絡教育平臺。首先,為促進教師之間的多樣化交流,平臺內將搭建適合教師溝通的渠道,一方面有利于促進優秀教師分享教學經驗,從而促進教師行業整體專業化發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強個體教師的雙向交流,促使不同的教師在分享教學經驗時掌握多元化的教學角度。其次,為促進實際教學內容的整合,教師在落實幾何圖形知識的導入時,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的豐富與網絡教育資源的直觀性、形象性特點,運用具象化的圖片為學生展示幾何圖形的多樣化,揭示幾何圖形知識的實質。
(二)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落實現代自主學習
基于素質教育“以人為本”的理念,同時基于“互聯網+”的教學優勢與特點,為促進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創新,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教育的技術優勢而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落實現代自主學習。例如,根據部編版七年級上冊“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學內容,教師便可以在“互聯網+”的模式下開展微課教學。首先,教師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可以設計具有層次性、遞進性的數學微課視頻,按照“算式與方程的關系”“合并同類項和移項”“去括號和去分母”等教學層次完成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論導入,幫助學生掌握具體的運算規律,促使學生基于自主學習、微課學習等掌握全面的理論數學知識。
而后,教師便可以根據“一元一次方程”的實際應用展開細致的應用教學,借助網絡優勢開展形象化的應用教學,從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依據自身努力完成自主探究數學學習。
(三)營造良好學習氛圍,構建和諧學習情境
良好的學習氛圍與環境的營造,有利于夯實學生客觀的學習基礎。因此,基于“互聯網+”的教學優勢與特點,為促進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創新,教師可以營造良好學習氛圍,構建和諧學習情境,從而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從小學到初中的思維過渡。例如,根據部編版七年級上冊“幾何圖形初步”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圍繞“幾何學的起源”展開拓展性的“互聯網+”學習,促使學生通過對數學文化史的普及而掌握一定的觀察能力,促使學生從枯燥乏味的數學學習走出并加強生活與數學知識的聯系,利用互聯網搜索的重要功能,豐富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與理解。
(四)增強信息課堂互動,建立良好師生關系
良好的課堂互動與師生關系的建立,有利于增強實際數學課堂教學的知識傳遞、信息溝通以及思想傳播。因此,基于“互聯網+”的教學優勢與特點,為促進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創新,教師可以增強信息課堂互動,建立良好師生關系,從而促使學生養成善于提問、敢于提問的良好學習習慣。例如,針對部編版七年級上冊“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學內容,教師在此開展微課教學的同時,可以有效地增強信息課堂的互動性,促使雙方都可以建立起雙向、動態的高效溝通。首先,教師可以設計問題堆積的模式,鼓勵學生在開展微課學習時需要先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與理解力,針對教材內部的理論知識勇于在線上表達自身的疑問或在線下與學生、教師等共同交流,從而提高學生在課堂的活躍性與參與度,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其次,教師還可以設計有獎競猜環節,在關鍵的知識點如合并同類項等提出關鍵的數學問題,從而優化學生的數學學習體驗,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五)配套優化教學評價,突出現代評價特點
教學評價是數學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基于“互聯網+”的教學優勢與特點,為促進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創新,教師可以配套優化教學評價,突出現代化教學評價的信息化特點,促使教學評價緊密貼合現代化的數學教學,提高信息化教學評價的應用效率。比如,教師可以轉換評價語言,聯系網絡詞匯、網絡用語等豐富實際教學評價的風格;又如,教師可以基于互聯網的積極互動性特點,提升教學評價的收集與分析效率,從而優化實際教學評價的應用效果。
四、結束語
基于“互聯網+”的教學優勢與特點,為促進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創新,教師可以采取如整合資源,搭建“互聯網+”教育平臺;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落實自主現代學習;營造良好學習氛圍,構建和諧學習情境;增強信息課堂互動,建立良好師生關系;配套優化教學評價,突出現代評價特點等措施,全方位搭建現代化的信息教育課堂模式,促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與方法,從而實現初中數學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最終優化。
作者單位:彭瑋珍 甘肅省卓尼縣柳林初級中學
參 ?考 ?文 ?獻
[1]張延發.互聯網+時代初中數學信息化教學的利弊分析[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2):141-142.
[2]蔣棟才. 互聯網視域下改進初中數學教學的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8.
[3]萬春麗.“互聯網+”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模式創新發展研究[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7(09):214.
[4]周瑜珍.互聯網+“為”:初中數學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7(17):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