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軍蓉



摘 要:漫畫以夸張的手法、變形的藝術揭示寓意,具有很強的時代感和針對性。讀漫畫材料,要結合時代特點、漫畫特征和審題原則,透過現象看本質;寫漫畫作文,要先立足整體,按照由主到次的原則介紹漫畫,然后結合要求分析漫畫,才能有的放矢。
關鍵詞:漫畫作文;審題;寫作
漫畫作文每隔三兩年總會出現一次,以近十年的全國卷為例,2016年高考新課標Ⅰ卷、2019年全國Ⅲ卷、2021年新高考Ⅱ卷都考了漫畫作
文[1]。漫畫作文、圖表作文與文字性材料作文一樣,都屬于材料作文,但是表現形式不一樣。
漫畫是一種諷刺性、批評性或幽默性的圖畫。畫家從生活現象中取材,通過夸張、比喻、象征、白描等手法來諷刺、批評或表揚某些人和事,達到詼諧幽默、引人深思的效果,具有很強的時代感和針對性。
一、漫畫型材料作文的五個特點
一是以夸張手法進行諷刺,二是用細節描寫流露感情,三是用形象或場景揭示道理,四是以標題或文字揭示主題,五是具有很強的時代感和針對性。根據漫畫的五個特點,結合時代和社會現象,揣摩漫畫背后的含義,有助于讀懂漫畫。
二、純漫畫式材料審題策略
常考的漫畫作文主要有三種類型:第一種純漫畫式材料作文,第二種是任務驅動式漫畫作文,第三種是“文字+漫畫”任務驅動式材料作文[2]。純漫畫式材料作文,是相對第三種“文字+漫畫”式材料作文而言的。即只有漫畫和要求,沒有單獨成段的文字材料,沒有任務驅動。因為沒有文字材料,審題時更倚重讀圖。要讀懂漫畫的表層含義,同時聯系時代和社會現象,讀出漫畫背后的深層含義。下面依據漫畫創作的五個特點,用2019年全國Ⅲ卷高考作文題詮釋漫畫作文的審題方法。
例1.閱讀下面的漫畫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結合材料的內容和寓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問題,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這幅漫畫,以生動的畫面,簡明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學生非常熟悉的場景。既考查了學生的讀圖能力,也考查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從以下四個方面切入,可以快速讀懂漫畫。
(一)立足整體。上圖由三部分構成:教師、學生、教師的話。站著的教師和他的話占據了畫面近三分之二篇幅,是畫面的主體;學生畫得比較小,屬于次要角色。站在教師角度看,歌頌教師的教育情懷和對學生的感情,是最佳立意。站在學生角度思考,經過教師的多年培養,他們已經茁壯成長。即將帶著教師的期許和時代賦予的使命,大膽去闖。
(二)精讀文字。“畢業前最后一課”交代了畫面背景,“你們再看看書,我再看看你們”飽含了教師對學生的不舍和期待,透露了教師的教育境界和情懷。這句話告訴我們,教育不僅僅是“傳道授業”,教師在立德樹人過程中,也對學生產生了深厚的感情。
(三)關注細節。厚厚的鏡片,光光的額頭,透露出教師的博學與睿智;沉穩的表情,不舍的心境,透露出他的恬淡與情感。窺斑知豹,教師的長者形象,令人聯想到教師對學生的關心愛護、諄諄教誨;教師的儒者形象,令人聯想到教師旁征博引,引領學生茁壯成長的靈動課堂。
(四)聯系現實。漫畫多取材于社會現實和熱點問題,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和現實性。這幅畫塑造了當代優秀教師的形象:包容、博學,具有崇高的境界和深厚的教育情懷。這幅畫也揭示了時代的要求:立德樹人。把學生培養成才后,激勵他們遨游書海,融入社會,搏擊人生。
三、任務驅動式漫畫作文審題策略
任務驅動式漫畫作文,實際上就是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漫畫就是材料。采用先總體,再局部的辦法解讀漫畫,再結合任務讀懂作文要求,為立論構思奠定基礎。下面以2021年新高考Ⅱ卷為例,談談任務驅動型漫畫作文打開思路的方法和技巧。
例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唐光雨漫畫作品,有改動)
[注]描紅:用毛筆蘸墨在紅模子上描著寫字。
請整體把握漫畫的內容和寓意寫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認識與評價、鑒別與取舍,體現新時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立足整體,讀漫畫
這是一則漫畫材料,表面上看起來很難,實際上很容易。因為大部分考生都沒有書法寫作的基礎,命題者絕不可能借這幅漫畫考查學生在書法方面的造詣,而是借寫“人”,談做人,體現了立德樹人的時代精神。考生從書法創作的運筆規律中,讀懂漫畫寓意,就找到了寫作的切入點。
(二)結合任務,明要求
任務是必須完成的硬指標,必須一一找出來。這則作文明確提出了五點要求:1.整體把握;2.分析內容;3.揭示寓意;4.反映“你”的認識與評價,鑒別與取舍;5.結合時代對青年的要求思考。把這五個要求標上序號,對應漫畫,逐一落實,可以全面把握命題者意圖。
(三)關注細節,讀寓意
第一幅畫——起筆:逆鋒起筆,藏而不露。“逆鋒”是為了“藏鋒”,不露鋒芒。寫字即做人,寫字要藏而不露,做人要有涵養。任何時候都要謙虛低調,不要過于張揚,鋒芒畢露。
第二幅畫——運筆:中鋒用筆,不偏不倚。用中庸之道來解釋非常貼切。中,即中庸。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離,不變換自己的目標和主張,這是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中,指中正、平和。要求人們在自我修養過程中保持中正平和,堅持自我教育、自我監督、自我約束。中,即忠,忠恕寬容。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寬容體諒。中,即好,庸同用,“中庸”即“中用”。指人要擁有一技之長,做一個有用的人才,要堅守自己的崗位,在其位謀其職。
第三幅畫——收筆:停滯迂回,緩緩出頭。不要貿然出頭,也不要戛然而止,“行百里者半九十”,要懂得迂回反省,審時度勢,緩緩出頭。
第四幅畫——描紅:要先打好基礎,掌握規矩,在學習借鑒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風格。要敬畏規矩,堅持原則,穩打穩扎,不可盲目冒進,急于求成。
(四)由表及里,明核心
這幅漫畫,表面上說寫字,實際上談做人。寫字,起筆要藏,運筆要正,收筆要緩。先學描紅,掌握規律,夯實基礎,才能寫出一手好字。做人,先寫一“撇”再寫一“捺”,看似簡單,寫好不易。這幅漫畫道出了書法奧秘,也揭示了做人真諦。作為新時代的有為青年,要寫好這個“人”字,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四、“文字+漫畫”式材料作文如何打開思路
“文字+漫畫”材料作文,篇幅長,內容多。有的學生看到材料這么多,心情緊張。實際上,材料越多,提示越多,佐證材料也越多。反復閱讀材料,容易打開思路;深入挖掘材料,更可以審準核心。
例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漢字,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和象征。方正的漢字,橫平豎直皆風骨,撇捺飛揚是血脈,有無窮的魅力和神奇的力量,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世界文明的獨特貢獻。如“仁”,表示生而平等,傳達出兼愛的精神,不斷地為社會建設與發展賦予新的能量。研究發現,“和”“信”“眾”“奮”“新”都是歷代使用的高頻漢字。
下圖是這五個高頻漢字云圖:
請整體把握字云圖的內容和寓意,從中選取三個高頻漢字寫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認識與評價,體現新時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選好漢字,使之形成有機的關聯;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由易到難,利用文字讀漫畫
這則材料由“文字+漫畫”兩部分構成。立足整體,先讀文字,再讀漫畫,可以降低難度,加強針對性。
1.讀文字材料,先切分層次
第一層:強調漢字的來歷及其作用;第二層:分析漢字的特點和作用;第三層:以“仁”為例,說明漢字對世界文明的貢獻;第四層:說明五個高頻詞在青年心目中的地位和影響。簡而言之,五個高頻詞對青年成長,對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2.讀漫畫內容,悟漫畫寓意
內容:漫畫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張中國地圖、五個漢字。在一張中國地圖上寫滿了“和”“信”“眾”“奮”“新”五個大字,五個漢字構成了一幅中國地圖。寓意:五個高頻詞構成了今天中國的版圖,五個高頻詞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在五個高頻詞的影響下,中華民族不斷發展壯大,成就了今日中國的版圖[3]。
3.析材料異同,明二者關系
文字材料需讀出材料核心,漫畫材料要看出言外之意。在讀懂文字、漫畫材料的基礎上,思考二者的關系,尋找它們的不同點和相同點。不同點:文字材料強調了漢字的作用、特點及影響,漫畫強調了五個高頻詞對構筑了中國版圖,促進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的作用和影響。相同點:漫畫和文字材料都強調了漢字的作用,突出了五個高頻詞的神奇力量。
(二)分析概念,提高對材料的認識與理解
考場上的概念分析不可能非常精辟,但通過組詞、轉化,能加深對概念和材料的認識和理解。下面以五個高頻詞的分析為例,談談如何通過“組詞”挖掘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和”,融合。“和”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它讓56個民族團結在一起,筑成了中國版圖。“和”,和諧。傳達出和諧共存的美好愿望,以和為貴的民族智慧。“信”,誠信。“人無信不立”,誠實守信是立身之本。“信”,信任。“業無信不興”,信任是交流、合作的前提。“信”,信仰,信念。人有信仰,就會有做人的原則和底線;國有信念,就會有治國的方針和策略。
“奮”,勤奮、奮斗。“幸福是奮斗出來的”。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的民族,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發展史就是不屈的奮斗史。“奮”,拼搏、進取。“奮斗者最幸福”。個人努力奮斗,前程似錦;人們努力奮斗,國家繁榮昌盛。“眾”,三人成“眾”。人多力量大,眾人拾柴火焰高,“眾”傳達出協同并進、團結一心的精神,體現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凝聚力。“新”,創新。傳達出銳意進取、勇于超越的精神。創新是民族發展的動力,社會進步的引擎。創新使青年充滿朝氣,國家充滿活力,社會飛速發展。
通過組詞,找同義詞、近義詞,明確概念內涵和外延,有助于打開思路,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和思辨性。
(三)旁征博引,用典型事例打開思路
聯想舉例有助于打開思路,加深對材料的理解和認識。典型貼切的案例,既彌補了道理論證的不足,又豐富了文章內容,還有助于寫出緊扣材料又不拘泥于材料的高分作文。
例如,關于“和”字,可以聯想到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伴隨著《歌唱祖國》的歌聲,五十六個民族代表出場,體現了各民族一律平等,協同發展,共同富裕的國家意志。鄭和七下西洋,帶去了中華文化和物資,帶回了異域文化和特產,體現了中華民族以“和”為貴的大國風范。“一帶一路”吸引了越來越多國家的參與支持,源于以“和”為貴,共同富裕的理念。
(四)立足整體,篩選提煉最佳立意
不論是文字材料、圖表材料,抑或是其他形式的材料,都應該立足整體,精讀材料中的每一項內容,篩選提煉最佳立意。傳承高頻詞,體現了這些詞對青年的影響;使用高頻詞,可以看出青年的責任與擔當。這五個字“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和象征,是我們的精神家園”,對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此為中心,從“和”“信”“眾”“奮”“新”五個字中任選三個去寫,都切合題意。
五、寫好漫畫作文的策略
漫畫作文存在的突出問題是不介紹漫畫。常見的漫畫作文開頭就是“讀了這則漫畫”“上面這則漫畫”,一筆帶過,缺乏漫畫內容的介紹,議論起來空對空。漫畫寫作的第二問題,就是不能很好地圍繞漫畫展開分析。原因在于沒有很好地把漫畫當成材料看待,沒有把漫畫當成論證的起點和分析的重點。
漫畫寫作,首先要介紹漫畫內容,按照由主到次的原則介紹漫畫,其次要深入挖掘漫畫內涵,有條理地分析漫畫。漫畫或以夸張的手法諷刺某種現象或揭示社會問題;或以寫實手法,描繪生活場景,引人思考。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準確理解漫畫的寓意,寫出符合命題意圖的文章。下面以2016年高考新課標Ⅰ卷為例,談談漫畫作文的寫作要領。
例4.閱讀下面的漫畫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結合材料的內容和寓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這則作文,既貼近學生實際,又直擊當前家庭教育的弊端。學生結合切身經歷去談,能寫出富有真情實感的文章;學生跳出自身的局限,聯系社會生活,客觀公正地評價這種教育方式對孩子成長的影響,能立意高遠,寫出具有深度和廣度的文章。當然,前提必須是先介紹漫畫。
(一)立足整體,由主到次析漫畫
這幅漫畫由兩組對比構成:上面這幅漫畫,考100分男孩被親了一口,笑容滿面;考55分男孩挨了一巴掌,滿臉沮喪。下面這幅漫畫,原來考100分男孩考了98分,挨了一巴掌,哭喪著臉,原來考55分男孩考了61分,被親了一口,眉開眼笑。首先要把漫畫內容用文字轉化出來,放在前面,為下文分析議論張本。
介紹漫畫以后,分析漫畫:上圖以生動直觀的形式,展現出兩種家長對待學習成績截然不同的態度:成績好的學生退步一點兒都要挨打,成績差的學生進步一點兒就被表揚。雖然,98分比100分只低了2分,61分比55分只高了5分,但是結果截然相反。表面看,是家長教育方式簡單粗暴,深層次看,是兩種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不同。期望不同,要求就不一樣。在高標準、高要求的家長眼里,100分意味著滿分,考滿分獎勵,少2分體罰;在習慣于孩子不及格的家長看來,考55分的孩子考了61分,及格了,是飛躍,值得鼓勵。
(二)挖掘內涵,透過現象看本質
這幅漫畫,折射出兩種家長的不同要求及不同心態:追求滿分的家長少2分都不行,只求及格的家長超過60分就很高興。一幅漫畫,兩組對比,畫家運用白描的手法,對唯分數是論的家長、對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進行了無聲的批判。它提醒家長,不能以分數論英雄,不要把分數的高低當作衡量孩子好壞的唯一標準;它告誡家長,簡單的獎勵和懲罰不是教育,要樹立正確的成才觀,讓教育回歸本真,理性對待孩子的成績,正確看待孩子的進退。
對于考生而言,這樣的教育方式并不陌生。應該有話可說,但寫好不易。若能“圍繞家庭教育”這個核心,首先介紹材料,在此基礎分析漫畫寓意,文章就能符合題意;若能透過現象看本質,指出唯分數是論、簡單粗暴教育方式的危害,并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文章就有了深度。
(三)標識任務,明確要求抓落實
漫畫作文,常常也有任務驅動,如例3。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重點考查“特定情境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落實任務方能符合要求。但從考場作文來看,很多學生對“任務驅動”缺乏足夠的認識,尤其是對漫畫作文[4]。
“任務”都不難找,關鍵是容易被忽視。有針對性地開展問題意識訓練,讓學生找出任務、標上序號、逐一落實。養成細心尋找任務并落實任務的習慣,不但有助于培養學生嚴謹治學的良好作風,而且能夠最大限度保障學生寫作不漏點。
例3這則作文有四個任務,把它們用序號標出來:1.“整體把握字云圖的內容和寓意”,要求介紹內容,挖掘內在深刻含義;2.“從中選取三個高頻漢字寫一篇文章”,提醒你任選三個即可;3.“反映你的認識與評價”,既要有認識,也要有評價,文中要有“我”;4.“體現新時代青年的思考”,要體現新時代青年的使命與擔當。把任務標識出來以后,用問答題的心態逐一落實。
結束語
漫畫作文,包括漫畫+文字材料,是新高考背景下出現的一種新型作文。不要被表面的復雜嚇倒,而應該感謝命題者提供了豐富的材料。材料豐富,可以降低審題難度,提供寫作信息。審準材料,落實任務,就能寫出符合題意的文章。
參考文獻
[1]杜秀,陳魯峰.2021年新高考Ⅱ卷漫畫作文題的新探索[J].中學語文教學,2021(9):74-77.
[2]徐銘,蓮胡娜.2021年全國新高考Ⅱ卷漫畫作文解析及佳作點評[J].學語文,2021(6):60-63.
[3]吳驤.高考漫畫作文的特點及審題立意[J].學語文,2017(2):51-53.
[4]楊秋玲.高考漫畫作文的審題立意策略研究[J].學語文,2016(6):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