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莉
(晉州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河北 石家莊 052200)
職業教育的核心就是提高學生職業技能,培養學生職業能力,提高其職業素養,為學生以后順利就業奠定基礎,而中職語文教學就為培養學生職業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臺。作為中職語文教師,應充分利用中職語文課程優勢,并結合中職學生特點,有意識地去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
職業能力可以劃分專業技術能力、持續發展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在當今充滿競爭的時代,良好的職業能力是衡量一個職業人的重要指標。從大的角度來說,職業人職業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也是保持社會穩定的重要前提。可見,培養中職生職業能力非常重要,并且要體現在中職教學、教育、實踐的方方面面,要時時抓、刻刻講,這樣才能讓中職生從內心真正認識到職業能力的重要性。
2.1 加強聽說能力訓練,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大部分中職生畢業后面臨就業,具有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非常關鍵。但現實是中職生在口語交際方面的能力不盡人意。要么是知識基礎薄弱,見識不廣,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見解,甚至有的學生自我介紹都是勉強應付;要么是心理素質差,膽小怯弱,不能順利進行溝通。針對這些情況,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就應利用形式多樣的語文活動,來加強學生的聽說訓練,盡量為他們提供更多的表達、溝通、交流的機會或場合,讓他們通過實際訓練,提高口語交際能力,以更好地展示自己,進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首先,教師可通過讓學生上臺發言,鍛煉他們的膽量和表達能力。期間,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與臺下聽眾進行目光對視,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表達內容上,邏輯清晰,語速適中;其次,在中職語文課堂上,教師要為學生多創造“說”的機會,“講”的時間,誦讀、評議、討論、復述等不同形式的“說”,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語言思維,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多樣的“講”,能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其所講清晰且富有條理,讓他們從“害怕說”、“不敢講”的心理向“我要說”、“我來講”轉變。第三,教師可根據中職生的不同專業來創設語言交際情境,為學生聽說能力訓練提供有效平臺。例如教師可以以就業為導向,創設相應的現實交際情境,讓學生進行相應的角色扮演,來體會口語交際的重要性。第四,在加強學生口語訓練時,教師要多褒少貶。對表達流利、得體的同學,要及時給予褒獎,不足的,教師也切忌指責或訓斥,而是要鼓勵他們多練、多說。對他們的點滴進步,都要進行及時的肯定,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產生更強的表達欲望。實踐證明,語文的聽說訓練,能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并且還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2 加強應用文寫作訓練,提高應用寫作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加強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訓練,在提高學生應用寫作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進行應用文寫作訓練時,教師要有效結合中職生專業特點,這樣更有針對性,中職生重視程度相對也會高一些。例如計算機專業,教師應側重訓練學生策劃書、簡報的寫作,市場營銷專業重點讓學生進行市場調查報告的練習,旅游專業則注重于旅游景點的說明介紹的訓練……這樣應用文和學生所學專業進行有效聯系,學生應用寫作能力則會有質的提升。
2.3 借助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中職學生大多數畢業后就會步入社會,走向工作崗位,學生應用能力的高低,實踐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他們的就業和將來的持續發展。因此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就應借助形式多樣的綜合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教師可以著眼中職語文教材,可以根據中職生及其專業特點來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要著眼效果的提高,避免形式主義。例如活動內容的確定,活動項目的設計,活動情境的創設,教師都可鼓勵學生在小組內通過合作商討來完成,但步驟要有規劃,所涉及的資料要由學生親自搜集,然后運用相關的語文知識和技能來展開活動,旨在通過活動,提升學生社會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