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會巧
(河北省內丘中學 河北 邢臺 054200)
高中化學學科比較抽象,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不了科學的學習方法,疏于努力,導致學習成績落后,久而久之,就成為名副其實的學困生。其實,學困生產生的原因分兩種,一種是內部原因,即學生自身原因;另一種是外部原因。下面筆者著眼高中化學教學實際,對學困生產生的外因進行探討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轉化策略,以期能幫助到更多的學困生,使其早日走出化學學習的困境,品嘗到化學學科的魅力[1~2]。
1.1 學校硬件建設的影響。眾所周知,化學學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它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比較高,因此在高中化學實際教學中,單單依賴教師的講解是遠遠不夠的。它需要相對完善的教學設備和教學空間,需要規范的實驗器材和設備,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化學教學的順利進行。但是高中化學實際教學中又有多少學校能很好地做到這一點呢?通常我們看到的都是學生埋頭在厚厚的復習資料中,奮戰于各式各樣的測驗里,面對難以識記的方程式、元素符號和化學概念,他們常常會感到無所適從。即使是化學實驗,學生基本是觀看,很少有自己動手完成的實驗。觀看實驗過程,在教師的啟發下觀察實驗現象,以及教師反復強調實驗的注意事項,都不如讓學生自己動手,哪怕失敗,也會有反思的機會,也會積累一些經驗。
1.2 教師和家長無形之中給予的壓力。學生在高中階段面臨著巨大的高考壓力,教師的鼓勵、鞭策,家長對孩子們文化課提升的殷殷期望,讓學生喘不過氣來,學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方面的教育常常被文化課的學習所埋沒……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尤其面對抽象的化學學科,他們漸漸地就開始敷衍,失去了信心,進而成為化學學困生。
1.3 學生缺乏及時、有效的外在幫助。高中學生面臨著令自己提不起精神的化學學科,他們沒有得到有效的幫助,即從根本上來扭轉這一現象的具體措施。因為高中階段時間緊、任務重,大家都在攢足馬力奮力奔跑,他們沒有得到教師及時的關愛和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案,他們沒有得到家長的安慰和具體的改進措施……這些切實存在的外部因素影響了學生的心理,促使學生內因開始起波瀾,有變化,他們先是掙扎,試圖跟上;最后終是精疲力竭,對化學失去了信心,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學困生。這是現實,但是如果教育工作者對他們多關注,對他們再多一份了解,多一份恰如其分的鼓勵,多一種方法激發他們的興趣……如果我們家長對孩子能夠靜下心來分析其原因,而不是看著孩子的成績,就急于去尋找補習班的話,是不是我們的學生就會燃起學習化學的欲望,就會奮起直追,找到自己昔日的輝煌?導致學生成為學困生,的確內因是關鍵,但我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應從外因著手,積極用合適的方法來影響學生,促使學生內因有化學反應,進而真正拉學生一把。我們捫心自問,思考一下哪些我們做的還不夠,哪些被我們忽略了,哪些是我們口頭上喊得很響卻沒有真正落實在實際教學當中?學困生便是我們最好的鏡子,我們應多去照,多去反思,才能真正改變這一現狀。
2.1 有意識增強學生做實驗的機會。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尤其高中化學其內容繁雜,且比較抽象,這種情況下,凡是能借助實驗來講解的內容,教師就應讓學生多做實驗,通過實驗,讓學生獲得相應的知識,這樣學生也會記得更加牢固一些。尤其對學困生來說,一些抽象的知識借助實驗能夠更加形象和具體化,這樣他們便覺得學起來并不是那么困難。并且在準備實驗的過程中,例如采用哪些儀器,注意哪些事項,怎樣去觀察實驗現象等等,這些都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增強他們學習化學的信心。
2.2 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已經難以滿足化學學困生的學習需求。尤其當今處于發達的信息時代,學生們學習知識、獲得資料、查詢問題非常便捷,相應地學生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也就越來越強,他們的思維越來越靈活。基于此,高中化學教學中,若教師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就會很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故教師在教學中面對學困生,更應想方設法讓學生帶著好奇和強烈的求知欲來聽課,以實現教學的高效。例如面對較為難懂的知識點的講解時,教師一定要努力讓學困生積極參與進來,或探究,或討論,或參與實驗的整個過程。剛開始,學困生會有些拘謹,因為他們或多或少有一些自卑心理,這種情況下,教師要對他們多鼓勵,或者有意識地將學困生和學習優秀或中等的學生劃分為一組,以此來影響他們,感染他們,最終實現以優帶差的目的。這樣的教學模式相比教師單一地去轉化學困生效果要好的多,因為他們都是同齡人,溝通交流起來便會容易很多。再有這一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夠將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充分發揮出來,進而挖掘出學困生潛在的能力,幫助他們迎頭趕上。教師教學中還可以借助多媒體來講課,多媒體以其直觀、形象、逼真的圖畫或視頻能很好地調動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可以運用多媒體來播放一些和生活緊密聯系的化學現象,諸如煙花是如何綻放的,又是如何呈現出多種多樣的圖案的……學生們看到這些,便會有所觸動,覺得化學知識的運用非常廣泛,又是這么觸手可及,進而便會用積極的心態來學習化學這門課。
2.3 加強與學困生的交流和互動。轉化學困生最大的忌諱就是“遺忘”他們,盡管有時教師全身心投入講課,并不是刻意遺忘,但學困生往往最敏感,因為本身他們就覺得自己學習不行,若是教師為了節省課堂時間,和他們課堂互動、交流較少,他們的自卑感就會油然而生。因此教師在轉化學困生時,一定要有意識地多和學困生互動、交流。例如可以讓他們去回答相對簡單的問題,使他們品嘗到成功的滋味,還可以運用一些激勵性的語言,讓他們說出哪些內容還不懂,當教師及時地幫助他們解決這些問題時,學困生心里定會暖洋洋的。當然因為學困生基礎差,面對一些比較繁瑣、復雜的內容時,他們便會出現不認真聽講或出現打瞌睡的現象。針對這一問題,教師一定不要在課堂上去當面點名,可以向他們投去鼓勵的眼神,或者在課下和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去了解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學習程度和掌握情況,然后再幫助學生制定一個學習計劃,鼓勵他們只要努力,一定會取得進步,關鍵是要做到自信和持之以恒。
2.4 采取多樣化的評價方法。我們在教學中,常常會發現學困生的智力都沒有問題,相反他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往往做的非常好。教師在轉化學困生時一定要做足功課,了解學生的個性和愛好,這樣會很容易找到轉化學困生的突破口。因為教師一旦對學生足夠了解,就有了充足的可交流的信息,就會不知不覺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對他們進行評價時,也會更加恰如其分,也會更加接近學困生的實際。如教師在轉化學困生時只會采用單一的評價方法,就會給學生一種敷衍的感覺,相反,教師采用開放的、多樣的評價方法,可以很好地觸動學生心靈。例如教師可以采用學生成長記錄法來記錄學生學習、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還可以通過訪談評價來了解學生的優點和愛好,這些看似和學習關系不大,但是能從另一個角度去鼓勵、去肯定他們,從而幫助他們揚起學習的風帆,努力趕上。評價方法多種多樣,就看我們教師如何去根據學生的情況來采用合適的方法,但目的只有一個,讓學生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讓學生產生“我能行”的心理暗示,時間長了,學生定會感覺到自己的進步,進而會愈戰愈勇。
2.5 建立多元評價目標。傳統的對學生的評價方式大都是唯分數論,這種評價機制也是導致學困生產生的原因之一,因為毫無疑問,這樣的評價方式會阻礙學生個性發展,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使那些成績較差的學生變的更差,以致成為學困生。因此教師應在多個角度對學生評價的同時,還應制定多種評價目標,以實現評價目標的多元化。首先,應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評價出現層次化,學生一旦有了進步,就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其次,根據學困生的學習程度,評價目標可分一級評價目標、二級評價目標。學困生所處層次不同,就應設置不同的評價目標,這樣的評價目標更有針對性,會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進步,而不是出現層次低的學生好高騖遠,層次稍高的學生沾沾自喜,這樣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全面、均衡的發展,進而取得進步。
總的說來,在高中化學的課堂教學中轉化學困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教師認真分析學困生產生的原因,且對學生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教學中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有意識地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的同時,不斷探索,不斷嘗試,不斷反思,才能產生較好的轉化效果,才能促使學困生有大的進步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