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倩倩
摘 ?要: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了新時期黨的任務目標,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公安隊伍對于“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偉大任務目標的順利實現起著保駕護航的重要作用。公安隊伍的職責和使命決定了公安院校應將培育并鍛造預備警官堅定的忠誠之“德”作為首要育人目標,充分發(fā)揮忠誠教育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協同育人作用。文章從關系之維、價值之維、實踐之維三個維度深入挖掘忠誠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意義和實現路徑,從而切實回答好新時代公安院校“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一教育的根本問題。
關鍵詞:忠誠教育;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關系;價值;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3)07-00-03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公安隊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1],是保障“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偉大任務順利向前推進的重要力量,因此,公安隊伍人才培養(yǎng)尤顯重要。“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公安隊伍的職責和使命決定了公安院校應將培育并鍛造預備警官堅定的忠誠之“德”作為首要育人目標。公安院校要提升培育和鍛造預備警官忠誠警魂的實效,應充分發(fā)揮忠誠教育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協同育人作用,從關系之維、價值之維、實踐之維三個維度深入挖掘忠誠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意義和實現路徑,從而切實回答好新時代公安院校“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一教育的根本問題[2]。
一、關系之維:忠誠教育與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在統一
(一)教學目標相一致
公安院校的忠誠教育是為了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學生實施系統的忠誠影響的活動,提高預備警官對忠誠原則、忠誠內容以及忠誠精神實質的理解和把握,幫助他們樹立以忠誠為核心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努力將忠誠融入預備警官的思想意識、轉變到自覺行動上來[2]。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樹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肩負為黨和國家事業(yè)鑄魂育人,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思想政治教育應在堅持統一要求和規(guī)范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這就要求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應著重突出其鮮亮的公安底色、政治底色,明確“樹”的是未來公安戰(zhàn)線的棟梁之“人”,“立”的是人民公安必備之“德”。這一“德”既包含有廣泛意義上高尚的道德、良好的品德,也包含有人民警察所特有的職業(yè)道德。其中,“忠誠”之“德”居于首位。
因此,就本質而言,公安院校的忠誠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論課鑄魂育人的教學目標相一致。二者均以理論、知識為載體,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教學中,致力于為社會主義法治隊伍培育優(yōu)秀公安力量,培養(yǎng)“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3]。
(二)教學要求相契合
忠誠教育是具有鮮明政治屬性的教育活動。在預備警官中開展忠誠教育,并不是簡單講授忠誠相關知
識[4],而是要立足現在和未來兩個空間維度講清楚“忠誠是什么,為什么要忠誠,如何做到忠誠”,進而幫助學生塑造正確價值觀、明確政治方向、站穩(wěn)政治立場,強化預備警官對黨、國家、人民和法律的忠誠態(tài)度和忠誠行為。因此,公安院校的忠誠教育必須堅持與時代主題、現實環(huán)境、未來發(fā)展相結合,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國際局勢中,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中,使學生領悟現實面臨的挑戰(zhàn),把握歷史前進的方向,感悟肩負的責任使命;必須堅持教學內容嚴肅規(guī)范與教學形式多樣活潑相統一[5],要在正確的政治導向下,以理論知識為講授內容,同時借助與公安院校專業(yè)設置和預備警官職業(yè)發(fā)展相符合的形式和載體,增強忠誠教育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以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的價值觀教育,在大學生教育中發(fā)揮著思想武裝和政治引導的作用。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必須堅持學理性和政治性相統一,在知識傳授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堅定“四個自信”、堅定政治立場。對于公安院校來說,應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公安領域相結合,教育引導學生把人生抱負落實到公安實際工作中,把學習奮斗的具體目標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相結合。這就意味著,在公安院校中忠誠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要求高度一致,都強調要與公安專業(yè)方向相契合,要同時兼顧學理性與政治性、理論性與實踐性、規(guī)范性與活潑性,要致力于“加強法治專門隊伍管理教育和培養(yǎng)”。
(三)教學效果互助互升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夯實忠誠教育的理論基礎。忠誠教育是包括理想信念、意識形態(tài)、政治思想、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內的系統的道德思想體系教育,充分的理論學習成為這種教育的基礎[2]。比如,思政課程中關于中國共產黨黨史的講述,以及關于黨的性質、綱領、指導思想、宗旨、任務的闡釋,為回答“為何要忠于黨”這一問題提供了有力的史實依據和理論支撐。還有其中關于愛國主義民族精神的系統論述,以及關于新中國發(fā)展史,為回答“為何要忠于國家”這一問題做了堅實的理論鋪墊和現實依據。再有唯物史觀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創(chuàng)造者”的理論闡釋,以及黨的群眾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學理論證,為人民公安“為什么要忠于人民”夯實了理論基礎。
忠誠教育可以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育人實效。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全國范圍內統一目標、統一課程、統一教材,內容十分豐富而廣泛,既包括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理論概括,也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歸納闡釋[5];既有對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回顧,也有緊跟時代潮流的形勢與政策分析;既涵括高尚道德情操和崇高理想信念的價值引導,也有法治思維和法治素養(yǎng)的理念培育,這些內容是理論化、一般化、抽象化的思想引導和價值塑造。而忠誠教育的開展使學生能夠把抽象化的信仰轉化為具象化的理想和職業(yè)規(guī)范,并自覺地把理論知識和道德信念轉化為實際行動,進而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知識性和價值性的統一,鞏固和升華思政育人效果。
二、價值之維:忠誠教育融入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意義重大
(一)彰顯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鮮明特色的重要方式
《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在新時代要“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快構建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多種多樣[5],其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主渠道、主陣地。公安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具有非常鮮明的公安行業(yè)教育特色,這就決定了公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應探索具有鮮明的職業(yè)導向性和政治屬性的育人方式。將忠誠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構建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的邏輯起點和現實切入點,把學校培養(yǎng)“忠誠于黨、忠誠于國家、忠誠于人民、忠誠于法律”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貫通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目標之中,同時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的講授中使學生學懂悟透“為何要忠誠”以及“如何忠誠”,進而彰顯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鮮明育人特色,是打造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閃亮“名片”的有效措施。
(二)助力社會主義法治隊伍建設的重要法寶
“加強法治專門隊伍管理教育和培養(yǎng)”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題中之義。人民公安是社會主義法治工作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人才的培養(yǎng)直接關系我國法治專門隊伍建設成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警察隊伍必須“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zhí)法公正、紀律嚴明”[6],其中“忠誠”是第一位的。這就要求公安院校必須將培育和鍛造具有忠誠品格的公安民警作為第一辦學要務,探索忠誠教育的有效路徑,創(chuàng)新忠誠觀念的輸入模式;提升學生忠誠行為的踐行力度。將忠誠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借助思想政治理論課這一關鍵渠道,對忠誠教育展開多維度的闡釋教育[4],不僅能夠系統呈現出人民警察忠誠的理論邏輯和現實價值,夯實預備警官忠于黨、國家、人民、法律的認知基礎,使預備警官能夠自覺地把“忠誠”所蘊含的堅定的政治信仰、強烈的家國情懷、“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價值追求,轉化為源源不斷的精神滋養(yǎng)和腳踏實地的成長動力,進而敦促自我成為合格的人民警察,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隊伍的優(yōu)秀人才。
三、實踐之維:忠誠教育融入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路徑選擇
(一)加強頂層設計夯實融入的機制保障
在新時代做好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進忠誠警魂教育,首先要加強頂層設計,強化組織領導,積極推進制度建設,為忠誠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順利進行提供正確方向指引和制度保障。
第一,組織機構方面。一是院黨委要成立領導工作小組,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并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公安工作系列重要講話精神[7],把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為載體的忠誠教育納入院校總體發(fā)展規(guī)劃,結合實際制定出具體的實施方案,加強統一謀劃和部署,落實實施環(huán)節(jié)各負責領導和牽頭部門的主體責任。二是在公安院校內設立思想政治教育和忠誠教育協同育人研究中心,由院黨委組織牽頭搭建平臺,選拔優(yōu)秀思政課教師組建團隊,進行忠誠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系統性創(chuàng)新性研究。
第二,制度建設方面。一是優(yōu)化思政課教師績效評價機制。將忠誠教育融入思政課堂作為考察和評價教師的重要因素,通過教師設計教案、督導隨堂聽課、學生課后評教等方式督促教師自覺將忠誠教育融入課堂內容,同時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增強教師進行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的動力和積極性。二是增設學生忠誠度考核方案機制。將“忠誠”作為學生在校期間考核的一項指標,通過內容測試、調查問卷、思政課教師和大隊長共同評價等方式考察學生對忠誠的認知情況和踐行情況,使學生理解忠誠是一名合格人民警察必備的道德要素、亙古不變的價值追求。
(二)加強師資培訓確保融入的品質上乘
思政課教師是做好忠誠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工作的關鍵與核心。公安院校教師兼具人民教師和人民警察的雙重身份,因此公安院校思政課教師的選拔和任用不僅要符合教師“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要求,還要符合人民公安“忠誠于黨、忠誠于國家、忠誠于人民、忠誠于法律”的要求,這些都決定了必須加強師資培訓,提升思政課教師的教學能力。
一要加強對思政課教師政治素養(yǎng)的培訓。政治要強是考察思政課教師是否合格的第一要素。對于公安院校思政課教師來說,政治要強不僅意味著自身政治信仰堅定,高度認同黨的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還意味著能夠深刻理解把握并踐行公安職業(yè)忠誠的精神內核。因此,公安院校思政課教師既要深耕經典著作,認真學習黨中央文件政策精神,提升政治理論素養(yǎng),也要定期深入到公安基層一線,加強政治歷練,在實踐鍛煉中強化自身忠誠意識,進而在教學中為學生樹立模范標桿,做到以身立教。二要加強對思政課程內容設計的培訓。要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提升公安院校忠誠育警的目標,就應當在遵守“內容為王”的教學定律前提下,在忠誠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目標、主體、客體、重點內容、主要方法等基本范式方面對思政課教師做統一培訓、統一要求,與此同時,積極調動教師個人的自我能動性,豐富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4],將忠誠理論講全、講透、講實。
(三)發(fā)揮榜樣力量增強融入的情感浸潤
忠誠不僅是一種精神修養(yǎng)和價值追求,同時也表現為一種對忠誠對象盡己所能的行為樣態(tài)。公安機關有諸多生動鮮活的忠誠人物、感人至深的忠誠故事,要充分利用好這些資源,在忠誠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過程中,講好榜樣人物,講好忠誠故事,發(fā)揮榜樣引領作用,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浸潤,使忠誠教育更加形象化,更富有感染力。
一是要積極宣傳公安機關英雄模范和榜樣人物,將他們的感人事例引入課堂。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讓學生多找、多看、多講,進而增強學生看齊榜樣“坐標系”的自覺性,引導學生主動銘記英模、學習英模,自覺提升境界、激勵擔當。此外,還可以通過舉辦“英模進校園”主題報告活動、設立忠誠典型宣傳專欄、組建“忠誠榜樣”演講比賽、編排英模故事舞臺劇等多種方式豐富忠誠教育的形式,形成“人人講忠誠,人人要忠誠”的校園文化氛圍。二是積極培育并挖掘校園模范先鋒。與學生從網絡媒體、電視媒體、書本等渠道了解的英雄楷模相比,身邊看得見的榜樣力量更加具體、更加鮮活,是學生對標學習最清晰、最生動的參照。公安院校可以通過教師推舉、學生推選、毛遂自薦等方式相結合的方法選樹先進典型,并廣泛組織、持續(xù)開展示范引領工作,使學生能夠零距離地感悟榜樣身上所體現出來的精神品質,引導學生見賢思齊,樹立正確價值觀,牢固忠誠責任意識。
四、結語
新時代公安機關肩負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的重大職責使命,為此,培育并牢固公安隊伍的忠誠信念尤顯重要。公安院校作為為黨為國培育公安戰(zhàn)線人才的主陣地,應充分發(fā)揮忠誠教育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協同育人作用,鍛造預備警官“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堅定信念,從關系、價值、實踐三個維度推進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質顯效,為推進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22-10-26(1).
[2]洪巖.忠誠教育是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使命[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3):118-122.
[3]譚羚雁,李藝博,李梓銘.課程思政背景下公安院校新時代政治倫理教育探析[J].河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24(1):106-111.
[4]閆金紅.推動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J].文教資料,2022(13):89-92.
[5]馮霞,劉進龍.“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三維審視[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1(2):118-122.
[6]高麗瓊.VR技術引入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訓教學的對策研究[J].公安教育,2021(4):61-65.
[7]習近平.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zhí)法公正紀律嚴明 ?堅決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任務[N].人人民日報,2020-08-27(1).
(責任編輯:麻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