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利利
摘要:目的 觀察精細化延續性護理干預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以2020年5月~2021年10月我所管轄社區內的9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參考組和研究組各45組,參考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措施,研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疊加精細化延續性護理干預措施,比較兩組自護能力、遵醫行為、血壓控制情況、生活質量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護理后,兩組自護能力各指標評分均明顯改善,且研究組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兩組遵醫行為各指標評分均明顯改善,且研究組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 護理后,兩組舒張壓、收縮壓均明顯改善,且研究組舒張壓、收縮壓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改善,且研究組生活質量評分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參考組,P<0.05。結論 精細化延續性護理干預可有效提升老年高血壓患者健康認知水平,改善自護能力,遵醫囑進行自我行為管理和約束,提高血壓控制水平,進而改善患者生存質量,臨床應用效果顯著。
關鍵詞:老年高血壓;精細化延續性護理;應用效果
高血壓為常見的內科疾病,是流動的血液對血管壁的壓力持續高于正常水平的表現,其發病原因復雜,可能與血管硬化、交感神經活性增高、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失調等多種因素有關。該病早期癥狀不明顯,多數患者沒有任何不適,當血壓升高到一定程度時,可能會出現頭痛、頭暈、惡心、嘔吐等癥狀[1~2]。長期高血壓會使患者心臟過度負荷,容易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高血壓的控制效果與患者個人生活、行為方式有很大的關系,在實際生活中,絕大多數患者都缺乏有效的自我管理能力,導致血壓水平控制效果不佳,使血壓波動較大。因此,有效的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的認知水平和自護意識,改善其遵醫行為,保障治療效果,促進疾病轉歸[3]。本研究旨在探討精細化延續性護理干預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20年5月~2021年10月我所管轄社區內的9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參考組和研究組各4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納入標準:符合高血壓臨床診斷標準且確診;年齡在55歲以上;精神、認知、溝通正常。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嚴重疾病;精神、認知、溝通障礙。
1.2 護理方法
1.2.1 參考組給予常規護理措施
按照高血壓護理常規給予患者相關護理干預,同時進行健康宣教,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應按時服藥,不可隨意減藥或停藥,清淡飲食,適當運動,定期監測血壓等。
1.2.2 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疊加精細化延續性護理干預措施
(1)成立精細化延續性護理服務小組:組員包括主治醫師、主管護師等,建立患者個人健康檔案,包括高血壓治療過程、用藥效果、心理狀態、既往史等,以此為依據制定個性化的延續性護理服務方案。
(2)健康教育:在了解患者血壓水平、身體狀況、生活習慣等信息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全面評估,制定個性化的健康教育小冊,幫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身健康狀況和出現異常時的應對措施。根據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特點和需求確定教育內容,包括高血壓的危害、治療和管理、生活方式、服藥注意事項等。采用多種健康宣教,如高血壓健康講座、演示、互動等,激發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參與度。在宣教過程中,盡量使用簡單、易懂的語言,避免使用艱澀難懂的醫學術語,以便提高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理解和接受度。指導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自我管理,如定期監測血壓、合理飲食、適度運動、戒煙限酒、按時服藥等,提高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健康素養和自我保健能力。通過定期隨訪、復診等,跟蹤反饋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學習效果和行為改變情況,提高宣教的實效性和可持續性。
(3)飲食、運動干預:指導患者遵循低鹽、低脂、高纖維的飲食原則,多吃蔬果、豆類、全谷類食品,少吃糖、油脂、肉類等高熱量、高脂肪、高膽固醇食品。根據個人情況進行適當的有氧運動,如散步、太極拳、氣功、游泳等,緩解心理壓力,保持身心舒適。嚴格戒煙限酒,控制體重,過重或肥胖會使血壓升高,加重病情,增加并發癥發生風險。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保持良好的睡眠、避免過度勞累、注意心理健康等。
(4)隨訪:通過收集患者微信或電話聯系方式,建立聊天交流群,每天分享高血壓的防治小知識,督促患者進行血壓監測、生活行為干預打卡,指導其落實自我護理管理。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自護能力、護理滿意度、遵醫行為、血壓控制情況以及生活質量。自護能力各項指標滿分均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自護能力越高;滿意包括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總滿意=非常滿意+一般滿意;遵醫行為各項指標的滿分均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遵醫行為越好;采用SF-36量表評估患者生活質量,各項指標滿分均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高[4]。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采用t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自護能力評分比較
護理后,兩組自護能力各指標評分均明顯改善,且研究組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服務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護理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參考組,P<0.05。見表2。
2.3 兩組遵醫行為評分比較
護理后,兩組遵醫行為各指標評分均明顯改善,且研究組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 見表3。
2.3 兩組血壓水平比較
護理后,兩組舒張壓、收縮壓均明顯改善,且研究組舒張壓、收縮壓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4。
2.4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護理后,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改善,且研究組生活質量評分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5。
3討論
高血壓為常見的慢性疾病,尤其是對于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高血壓的患病率呈現出明顯上升趨勢。老年高血壓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包括利尿劑、鈣通道阻滯劑、ACEI/ARB等降壓藥物[5]。除此之外,臨床護理工作也可影響高血壓患者預后效果。延續性護理干預指患者出院之后,醫護人員通過一系列干預為患者提供健康指導的方法,包括定期回訪、用藥指導、健康管理、自我護理等,旨在幫助患者養成科學合理的生活習慣,避免病情復發,保障治療效果,提高其生活質量。延續性護理干預能夠讓患者在家庭環境中得到更好的照顧,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治療和康復,同時也能夠讓醫護人員更好地了解患者病情恢復情況,指導及時就醫復查,調整治療方案[6]。此外,延續性護理干預還可以增強患者健康意識,促進其積極參與自我管理,減少患者對醫療資源的過度依賴,進而保持良好的血壓狀態。
綜上所述,精細化延續性護理干預可有效提升老年高血壓患者健康認知水平,改善自護能力,遵醫囑進行自我行為管理和約束,提高血壓控制水平,進而改善患者生存質量,臨床應用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 王明媚,沈禮利,洪粉丹.老年高血壓患者中實施精細化延續性護理的效果[J].贛南醫學院學報,2020,40(3):123-125.
[2] 宋景沛,徐九云,楊燕,等.延續性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及血壓水平的影響[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20,23(2):110-113.
[3] 鄧容.延續性護理在老年高血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醫學信息,2020,33(z1):236-237.
[4] 王喃喃.延續性護理在老年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20,30(32):307.
[5] 王衛華.老年高血壓患者跌倒危險因素與跌倒認知水平分析及預防性護理干預的應用價值[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3,42(09):1565-1569.
[6] 張麗娟.心理護理聯合延續性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康復情況分析[J].益壽寶典,2022(2):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