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詠梅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的身心發育趨于成熟,但明辨是非的能力尚待提高,很容易受到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在素質教育推行之下,德育作為“五育”之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在初中階段,正確實施德育不僅契合學生的發展需求,還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本文將立足于初中班主任的視角探討德育策略,以期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一、打開心靈之窗,投射關愛之光
(一)真心關懷,走進學生的內心深處
初中生的心智是不完全成熟的。這一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渴望自我突破,對外界表現出強烈的叛逆感。如果教師像對待小學生一樣,用說教的方式教育初中生,是無法產生實際效果的。初中班主任只有真誠關懷學生,才能消融學生筑起的“心墻”,而真正的關懷并不是嘴上說說,而是在生活中時時關愛學生。
舉例來說,有一段時間,筆者班上有一名女生總是不交作業或者晚交作業,而且每天上課總會打瞌睡,經常出現上課走神的情況。筆者通過調查發現,這名女生迷上了網絡小說,常常熬夜看書,心思沒有放在學習上。對此,筆者決定通過家訪進一步了解情況。一開始,這名女生表現得非常抵觸,不愿意筆者去家訪。但是在筆者的一再要求下,她最終還是同意了。在家訪以后,筆者了解到,這名女生的父母離婚了,現在她和媽媽一起住,但是媽媽每天打兩份工,常常忙到半夜才回。這名女生之所以迷戀網絡小說,是因為缺乏家庭的關懷,想要從小說里尋找精神寄托。面對這樣的情況,筆者不忍心苛責學生,而是決定用自己的方式幫助她找回自我。筆者先和這名女生的母親進行了深入溝通,建議她多抽時間關心孩子。除此以外,筆者也對這名學生投入了更多關懷,不僅幫助她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還鼓勵她積極參與班級的集體活動,并利用課余時間和這名女生溝通,發掘其內在的閃光點。通過筆者和家長的共同努力,這名女生發生了明顯轉變,她不再沉迷于小說里的虛擬世界,開始更多地投入現實生活,用心學習,人也變得開朗起來。而這一切的發生,都源于教師的真誠關懷。
(二)率先垂范,給學生樹立德行榜樣
一些教師對德育工作存在認識上的誤區,認為德育是對學生的品德教育。實際上,學生普遍具有向師性的特點,他們會下意識地模仿教師的言行舉止。因此,德育不是單方面針對學生的教育,也暗含著對教師的要求。初中班主任想要增強德育效果,就要做到率先垂范,給學生樹立良好的德行榜樣。
舉例來說,開學兩個星期以來,筆者所在班級幾乎每天都有學生遲到。一開始,筆者選擇將遲到的學生批評一頓,學生也總是保證下不為例,但情況并沒有好轉。于是,筆者決定改變策略,給予遲到的學生一個“小懲罰”。筆者告訴學生:“從今以后,如果有哪位同學遲到,當天值日就由他承包?!彪m然立下了“軍令狀”,但學生依然不以為意,遲到現象屢禁不止。一天,筆者正準備懲罰遲到學生的時候,突然聽到講臺底下的竊竊私語:“老師前天不也遲到了,怎么沒見打掃當天的衛生呢?”這句話引起了筆者的反思,如果教師都不遵守自己定下的規定,又怎能要求學生做到呢?于是,筆者向學生宣布:“同學們說得對,既然立下了‘軍令狀,老師也需要遵守。從今天起,不管是你們遲到還是我遲到了,都需要承包班級衛生,以后大家互相監督?!痹诙ㄏ录s定以后,筆者每天都提前來到學校,學生也紛紛不再遲到。有一天,筆者因為一點事耽擱了時間,等到學校時已經遲到了15分鐘。面對臺下的那一雙雙眼睛,筆者向他們宣布:“今天我是咱們班的值日生?!痹诜艑W后,盡管有學生提出要幫忙,但筆者并沒有同意,而是一個人完成了當天的值日任務。在這一次的以身作則之后,筆者所在班級的遲到現象得到好轉,再也沒有學生遲到。正因教師懂得以身作則,學生才愿意做出改變,可見教師是學生最好的榜樣。
二、利用角色管理,讓德育無聲發生
(一)化身“德育管家”,培育良好品德
在某種意義上,德育猶如栽花,教師將具有德育元素的種子埋在學生心底,讓馨香的德之花朵充溢學生的成長道路。通過觀察學生的實際表現,教師可采取角色管理的方式培養學生,如“德育管家”。當學生成為“德育管家”以后,他們不再沉浸于個人世界,而是愿意為集體的利益而努力,愿意在日常生活中督促集體成員完成德育目標,并下意識約束自己的行為。
例如,教師可根據班級人數確定每一批“管家”的數量。每一批“管家”上崗以后,需要制定班級未來兩周的德育目標,并將具體規劃提交給教師檢查,由教師指出其中的不合理之處,再進行完善。比如,第三批“管家”上崗后設定的德育目標是“學會尊重他人,保持邊界意識”,這個目標主要針對班級一些學生“不告而拿”他人文具物品的現象?!暗掠芗摇币局撠煹膽B度,遵循“不傷感情,尊重彼此”的原則履行監督職責,只要發現班級出現類似情況,當事人需要寫600字的反思,并在教室一角張貼,以此引起其他人的重視。設定這樣的德育目標,可以讓教師明確本班學生的德育弱點,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善,從而提高德育工作的質量。
(二)樹立“德育先鋒”,讓榜樣帶領學生進步
一些初中生存在嚴重的逆反心理,如“老師要求我做什么,我就偏偏不做什么”。為了避免出現這類現象,教師不僅需要對班里每一名學生做到一視同仁,還需要建立“德育先鋒”管理機制,引導全班學生選出“德育先鋒”,將其作為班級的德育榜樣,為其他同學做好示范。
在當選“德育先鋒”以后,學生需要進一步要求自己,為其他同學做好示范。同時,教師要設立相應的監督機制和意見箱。如果選出的“德育先鋒”存在問題,學生可以在意見箱里投入自己的真實想法。如果意見較多,就可以取消該生的“德育先鋒”身份,開啟新一輪的投票活動。除此以外,教師可以在班級中組織“德育闖關”游戲,第一關是“文明你我他”,以一個月為期限,由班級的紀律小組監督,如果哪名學生出現說臟話、給別人取綽號等不文明現象,將被取消下一關闖關資格;第二關是“樂于助人”,考查時間依舊是一個月,如果某名學生在他人需要幫助時,不愿意伸出援助之手,也會被取消資格;第三關是“仁、義、禮、智、信”,從各個角度考查學生的品德素質,考查時間為兩個月。如果這三關全部通過,學生就可以成為班級的“德育先鋒”。
三、強化德育實踐,促進價值引領
(一)利用實踐活動,生活中落實德育
在初中階段,要想提高德育工作質量,初中班主任需要準確把握初中生的個性特質、成長特征、學習特點等。在日常德育工作中,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的實踐經歷,在實踐中融入德育,利用實踐活動彰顯德育意義。通過參與實踐活動,學生將接觸更多有關德育的知識,形成良好的德育認知。
例如,在“水滴石穿”的實踐活動中,教師可為學生準備一些材料,如石板、塑料板、紙板等,引導學生借助塑料瓶制作簡單的“滴水噴泉”。在完成“滴水噴泉”的制作以后,教師組織學生在觀察角觀察這一現象,歸納其中蘊含的德育知識。從“水滴石穿”的實踐活動中,有的學生看到了堅持的力量,從而意識到“做任何事都不能半途而廢”。有的學生卻想到“即便是微小的水流也能擊穿堅硬的石板,我們并不具備如石頭一樣強大的意志力,又如何抵抗壞習慣的腐蝕?因此凡事都要謹言慎行,做到勿以惡小而為之”。在這個實踐活動中,學生能夠自覺反思自己的言行舉止,加深對德育的認識。
(二)利用游戲活動,游戲中落實德育
為了提高初中德育工作質量,教師需要遵循學生的天性實施德育。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游戲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
初中生習慣從自我角度出發看待問題,缺乏對父母師長的體諒和尊重?;诖?,教師可通過角色游戲巧妙滲透德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具體來說,教師可組織“今天我做班主任”的角色游戲,列舉一些班級管理中的常見問題,如“學生考試失利,應該如何寬慰?學生在課堂頂撞教師,應該如何教育和引導?”,讓學生換位思考,站在管理者的角度看待這些問題,并提出巧妙的應對策略。通過設計這個游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換位思考,使其體諒教師的不易,體會教師的良苦用心,從而尊重教師的付出,愿意配合教師的各項安排。再如,為了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教師可聯合家長組織“穿越二十年”的游戲活動,讓家長裝扮成20年后的樣子,這可以觸動學生的內心,使學生意識到父母也會老去,自己不應虛度光陰,而是應該體諒父母的不易,好好學習。由此可見,教師將游戲與德育相融合,有助于實現德育目標,讓學生受到正確的引導。
(三)借助線上交流,網絡中落實德育
在信息化背景下,要想提高德育工作質量,初中班主任還要挖掘線上資源,借助線上交流等方式落實德育工作。相比傳統的德育模式,線上的教學資源更加豐富,更有助于教師落實德育工作。
例如,愛國教育是德育的重點內容,為了加強愛國教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看一些經典的愛國題材影視作品,如《建黨大業》《南京!南京!》《十月圍城》等,引導學生從真實的影像中感受先輩們不屈不撓、奮力拼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除此以外,教師可利用社交平臺向學生分享一些經典的愛國故事或者抗戰故事,通過QQ群或者微信群等方式引導學生參與線上討論,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感悟。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既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又可以潛移默化地滲透愛國教育。
結語
在初中階段,德育既是班主任的工作要務,也是培養學生道德品質的有效路徑。作為初中班主任,教師需要采取創新手段提高德育工作質量,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中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