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瑾 張琳 魏瑜陽



[摘 ? ?要] 財務管理水平是企業的內部控制水平的直接反映,而稽核是財務內部審查和管控的重要手段。網絡化、數字化經濟時代,各種新的商業形態層出不窮,電子票據及虛擬交易逐漸增多,要求財務管理手段進行全面更新。在此背景下,財務共享中心模式應運而生,并受到各類企業組織的高度重視。一些企業率先建立了財務共享中心,由于尚處于嘗試階段,雖然在一定程度提升了財務工作的效率,加強了統一監管,但財務稽核這個核心工作仍然存在不少缺陷,稽核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程度較低,使其工作效率、效果及質量都不理想。為此,本文基于財務共享對財務稽核工作現狀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探討財務稽核的信息化建設途徑,以期推進企業現代化財務管理工作的發展和創新。
[關鍵詞] 財務共享;財務稽核;現狀;問題;信息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2023. 11. 024
[中圖分類號] F233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23)11- 0084- 04
0 ? ? ?引 ? ?言
財務稽核制度是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會計機構本身對會計核算工作進行的一種自我檢查或審核工作。建立會計機構財務稽核制度,其目的在于防止會計核算工作上的差錯和有關人員的舞弊。會計稽核是會計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規范會計行為、提高會計資料質量的重要保證。財務共享服務中心(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FSSC),作為近年來出現并流行起來的一種全新的會計和報告業務管理方式,它以信息技術及設備為支撐,以財務業務流程處理為基礎,主要通過優化企業的內部組織結構、規范和再造業務流程來提升管理效率和效益[1]。財務共享中心模式相比于傳統財務管理模式而言,無論是規范性還是統一性都具有明顯優勢,因此受到各類企業的青睞。無可厚非,財務共享中心模式是財務管理方面的重要發展和創新,但是這種模式也存在缺陷,加之多數企業并沒有真正理解其內涵,未配置與之適應的健全體系,同時缺乏足夠的運作經驗,故而財務管理的系統性與實效性并不強,其中財務稽核信息化方面的問題尤其突出。筆者就此對相關問題和應對策略作以下分析與探討。
1 ? ? ?基本概念解析
1.1 ?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建立在信息化技術應用基礎上的一種財務集中管理模式,這種模式將企業組織內部的基礎運營與決策權統一到公司總部。通過統一的財務管理,對各類資源進行有機整合,提升財務工作的精細化和標準化水平。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具有高度集中、高度統一、高度規范的特點,可幫助企業優化財務管理結構,有效保證財務數據的準確性,從而提升財務工作的效率。
1.2 ? 財務稽核
財務稽核包括財務稽查和財務復核兩大核心內容,財務稽查針對財務日常工作流程完整性、實施規范性和執行處理進度等進行檢查;財務復核針對財務各類賬目數據、統計報表及現金收支和預算、核算結果等進行復查審核。企業財務部門利用財務稽核手段,實現對日常會計工作的有效監管以及自查自糾,為提升和確保會計核算質量,提高財務管理規范性創造條件,保證企業財產安全和財務管理質量。
2 ? ?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模式下的財務稽核現狀
財務共享服務帶來了財務管理整體效率的提升,但統一管理標準下的財務稽查核算很難解決企業內部各成員單位的個性化需求問題。相關問題體現如下。
2.1 ? 財務稽核靈活性不足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模式下,財務核算對象面向整個企業組織的所有業務部門,包括下屬子公司,核算執行統一標準和方式,但各個業務部門的具體情況和需求不一樣,不同地區子公司的財務管理實際也存在一定差異性。這就要求必須將財務稽核從以往的會計稽核轉化變為對流程業務的稽核和對業務風險管控的稽核[2]。實際上,很多企業的財務稽核方式很難轉變,根本做不到財務稽核的差異化,導致稽核靈活度不夠,稽核結果往往失真,無法真實反映企業的財務情況。
2.2 ? 財務稽核信息渠道不暢
實施財務共享模式后,企業各部門分散的核算人員被整合到一個部門集中辦公,面向各個業務部門提供服務,這就很容易形成“一對多”的服務局面。實際情況下,很多企業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與其他前端業務部門之間的聯系并不緊密,信息獲得單純依靠內部ERP系統,由于信息總量有限,造成一些核算人員長期處于固定、封閉的工作環境下,對最新的財務法律法規、行業要求和具體業務情況缺乏足夠了解,使財務稽核工作總是處于滯后階段,同時因未實現真正的全面共享,稽核中所發現的問題也不能及時公示,不能起到糾錯防弊的作用。這種事后稽核不僅會使企業各項業務缺少有力支撐,還會帶來更為嚴峻的財務風險。
2.3 ? 在線稽核信息環境不足
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主要就是為了實現資源共享,財務信息的實時傳輸,做到財務管理的集中統一,便于快速、批量化處理各類業務工作,其中在線稽核最為重要。在線稽核主要依靠財務信息化系統,在完整的信息化環境下,通過合理配置稽核規則,搜索各種經濟業務數據,并對這些數據予以分析和比對,從而實現財務問題的在線查找和在線組織整改的高度自動化。從實際情況來看,不少企業的在線稽核條件并不充分,如信息系統的標準化、自動化程度較低,現有的ERP系統主數據平臺不能為各分子信息系統提供數據信息支持。一些企業當前建立的財務共享中心不完善,內部上下層級和同一層級之間的信息通道不順暢,不能實現在線互動和實時共享;有的企業的在線稽核系統與其他管理系統共用一個服務器,未配置獨立的服務器或服務器內存過小,這就導致在線稽核工作難以高質量實現。
2.4 ? 財務稽核手段較為落后
一是稽核仍采用傳統方式,主要依靠人工對原始單據進行審核,由于各項費用稽核規則復雜,導致財務人員的審核任務繁重,長期工作下不僅耗費大量精力,還出現很多的稽核錯誤,難以完全實現標準化控制。此外,由于一些企業的財務人員配置不足,部分人員往往身兼數職,稽核工作同日常審核工作并行,既要負責常規的財務工作,也要負責稽核工作,往往會感到力不從心,也容易產生懈怠感。二是業務流程耗時長。基于ERP的財務共享服務上線后,固化了單據審核流程,在經辦人發起流程后,需先經過部門負責人及業務歸口部門負責人審核,審批后的單據,在財務稽核崗仍有較高的駁回率,受ERP系統流程及制度規定制約,財務稽核崗無法前置稽核,經辦人填寫單據后無法即時獲得單據填寫提示與錯誤警示,導致大量時間白白耗費,影響工作效率。
3 ? ? ?財務共享服務下的財務稽核信息化建設策略
加大信息技術投入是有效提升企業財務稽核水平的重要途徑,企業應以現存問題為導向,以公司發展建設的重難點工作為線索,明確財務稽核目標要求,充分應用大數據、智能設備等建立全業務、全級次覆蓋的企業常態稽核體系。本文探討基于現有的ERP財務共享服務系統,通過重構稽核模型規則和預警體系標準庫,重置再造稽核流程,實現稽核遷移,從而全面提升稽核工作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具體內容如下。
3.1 ? 借助大數據技術,構建稽核規則體系
良好的信息溝通與共享氛圍是企業健康發展的首要前提,在大數據背景下,企業經營模式和資源變得透明開放,數據共享更加簡單便捷,這也使稽核規則體系標準化工作走上了“快車道”。其一,利用大數據的全面采集、深度挖掘功能明確企業財務稽查中存在的具體、突出問題,如報銷及結算單據數據不準確、統計單據稽核不嚴、稽核缺乏靈活性、發票開具不規范等,從而提高稽核工作的針對性。其二,確定稽核要素及取值,形成規則體系標準庫。針對匯總的目標單據及確定的稽核主題,集中各單位稽核業務專家和大數據工程師,分析財務共享系統中歷史記錄中駁回的單據數據,復核各單位數據;梳理單據類型、稽核要素,以及在ERP系統中對應的字段、取值等信息。并對確定的稽核主題和重點內容開展現場測試,從而優化稽核規則。其三,基于前期梳理及測試結果,形成稽核清單,將原本靠人工主觀判斷的稽核向標準化智能化轉變。將研究測試結果總結提煉后以表格形式進行數據導入,將數據儲存于數據倉庫,形成規則標準庫。
3.2 ? 完善ERP系統架構,提高風險預警功能
稽核信息化建設的終極目標是高度自動化,企業應以自動化、智慧化為導向,借助無線通信技術、物聯網和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對現有的ERP系統進行全面升級和完善,實現各層級功能模塊之間的密切關聯互通[3]。建立歷史單據數據倉庫,囊括報銷單據、事前申請單、票據、合同文本和其他附件等數據,同時保證財務信息的實時傳輸共享,為在線財務稽核、在線業務監控、事項提醒等工作創造條件。建立完整的財務稽核信息資源數據庫并與ERP業務系統高度集成,涵蓋稽核主題、稽核規則、歷史問題單據,人力資源、物資管理、項目管理、資產管理等各方面的信息資源。通過將稽核規則嵌入財務稽核業務,支持財務稽核結果智能分析、自動統計、信息查詢、輔助決策和問題整改動態跟蹤等綜合服務功能,為財務管理決策提供關鍵支持。基于上述信息技術,以經營管理目標、內控體系要求及財會法律法規及稽核標準等為依據,在每條具體規則下設立一條或多條相應的預警提示語,建立起一套與當前ERP系統規則體系相匹配的分類分級預警體系(如圖1所示),對財務風險因子做到精準管控。
3.3 ? 應用RPA技術,實現稽核流程前置
為了縮短單據稽核結果的反饋周期,提升稽核反饋的時效性,為滿足事前稽核、智能稽核、縮短稽核周期的需求,可以引入RPA技術,通過實時自動采集數據并執行稽核操作,前置財務稽核流程,實現財務稽核事前預警、事中監控,切實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財務風險管控能力。具體做法是通過對現有的ERP財務共享系統內的報賬流程進行優化,在經辦人后增加“財務小助手”稽核崗位。形成雙重互補稽核通道,如圖2所示,第一通道為財務小助手智能稽核通道,在經辦人提交單據后實時自動稽核并反饋結果;第二通道為人工復核通道,抽調經驗豐富的專業稽核人員根據財務小助手審核的記錄,復核提示異常的結果,檢查并補充規則清單,以此實現財務稽核流程再造,確保稽核工作全面有效。
如果財務小助手智能稽核通道和人工復核環節存在不同的駁回提示,則抽取此類單據作為改良模型的風險樣本。根據風險樣本數據對應的至少一個稽核要素的取值及每個稽核要素的類型,確定至少兩個候選稽核規則,并生成風險樣本數據對應的匹配事務集,以及確定候選項集及候選項集中每個候選項對應的支持度,然后確定最大頻繁項集,并將最大頻繁項集標準化納入稽核模型。該稽核模型可得到量化,進而對模型進行調整,不斷提高模型的準確性。
3.4 ? 應用創新技術,實現異構數據互通
數據輸入環節,可采用流程自動化、ETL、數據自動錄入等技術,實現不同結構系統間的數據聯合查詢、采集、寫入等功能。通過流程自動化手段實時查看、抓取ERP系統中財務小助手待辦列表的業務單據數據。數據處理環節,根據預先設定的稽核規則及其對應的取數邏輯規則,通過自然語言理解、大數據分析、云計算以及機器學習的規則庫,針對獲取的待辦業務單據的數據內容,進行報銷單規范性、票據合規性、報銷及時性、金額準確性等全方位智能審核,篩選出疑點單據,確定異常處理方式。數據輸出與展示環節,先利用RPA技術將財務智能稽核平臺出具的審核結果錄入ERP系統并自動審核,再采用tampermonkey插件與JS技術,實現異構系統間的數據可視化展示,如圖3所示,用戶在報賬系統登錄后即可自動彈出審核結果界面,經辦人根據結果修改報銷單不合規內容,避免與財務反復溝通,提高報銷效率。
4 ? ? ?結束語
財務共享模式下,由于受各方面的因素影響,不少企業財務稽核信息化建設仍然滯后,稽核自動化程度不高。以問題為導向,本文通過引入多種先進的信息技術,在現有的ERP系統基礎上整合稽核系統,進行優化升級,實現對稽核規則的重構,對稽核流程的再造,同時實現異構數據有效互通,促進財務稽核的智能化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陳佳萍.基于信息化環境下企業財務稽核新思路[J].商場現代化,2022(11):173-175.
[2]李洋,蒲禧霞.多維精益管理模式下智能財務稽核體系建設探討[J].投資與合作,2020(10):33-35.
[3]崔亞妮.試論ERP環境下財務共享如何強化財務稽核[J].商訊,2021(28):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