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翠棣
[摘 要]國有企業是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在市場環境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國有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也逐步加大,尤其是在新形勢下,社會對國有企業的要求逐步提高,企業資金需求也逐步增加。在此情況下,加強資金管理成為國有企業越來越重要的工作,資金管理是國有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支撐。基于此,文章結合國有企業資金管理的實際情況,展開全面分析與研究,并提出拓寬國有企業的融資渠道、加強企業資金監督管理、搭建企業內部溝通平臺、完善資金集中管理模式及嚴格落實資金管理措施等有效對策,希望能夠幫助國有企業提高資金管理的質量,促進企業健康穩定運轉。
[關鍵詞]新形勢;國有企業;資金管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F2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2(2023)15-0043-03
(一)可以幫助企業科學決策
國有企業中的項目開展需要足夠的資金基礎,管理人員在制定企業發展決策時,更應重視資金的使用;需要明確業務開展情況,評估資金的具體支出與收入,明確企業的實際業務范圍,確定企業的經營管理目標與長期發展決策。企業通過資金管理的方式,可以預測重大業務投資與后期利益分配,為管理人員提供完善的數據信息,使決策更加科學,保障國有企業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可以保障國有企業經營活動順利進行,提高經濟效益,促進企業長期健康穩定運轉[1]。
(二)可以幫助企業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國有企業的資金管理質量對經營發展效果具有較大的影響,能夠在日常工作中影響企業的長遠運行。通過資金管理的方式,企業可以提升經濟活動的科學性,能夠在經營過程中開展有效的管理與監督,保障企業經濟活動的順利開展[2]。企業資金管理能力的提升,可利用現有資金創造出最大的經營收益,讓企業在有效經營的情況下增強發展活力,提高企業的發展質量。
(三)可以幫助企業降低財務風險
國有企業在開展經營活動時需要進行科學有效的決策,科學的決策需要以較好的內部管理效果為支撐,二者互相輔助、互相支撐。國有企業在實際的經營發展過程中,容易受市場環境的影響,經營計劃容易發生改變,資金的具體使用與預算存在較大差異。國有企業通過資金管理的方式可以增強對經營環境的研究與理解,進一步管理預算,解決運營中的困難,提高資金管理質量及財務管理水平,幫助企業降低財務風險。在實際的經營過程中,國有企業容易面臨多種類型的財務風險,只有加強風險管控,提升資金管理能力,才能夠將風險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保障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益。
(四)可以幫助企業實現戰略目標
國有企業需要加強資金管理,實現經營目標。企業獲取資金的途徑與一般的企業差別較為明顯,多數國有企業的資金獲取來源都是政府與融資,一部分為財政補助。國有企業的性質較為特殊,在長期運轉過程中,需要更加注重政府利益,并同時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3]。
對此,國有企業應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同時明確具體的工作目標,推動企業積極發展,促使企業盡快實現戰略目標。通過資金管理,國有企業能夠增強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在此基礎上提高工作質量,保障企業的經營質量。
(一)企業融資方式較為單一
首先,國有企業的內外融資不對等。國有企業在開展重大項目的過程中,如果出現資金困難的情況,會主動通過外部融資的手段獲取資金,許多企業也更加習慣使用銀行貸款的手段解決資金困難的問題,但是一些企業缺乏足夠的償債能力,無法利用現有的資金開展經濟活動,這就導致企業的項目開展難度較大,資金短缺問題較為嚴重。
其次,如果政府并未針對國有企業資金短缺的問題提供一定的扶持政策,會導致國有企業的融資難度相對較大,無法真正提高資金周轉效率。
最后,國有企業采取直接融資的手段融資,比如債券融資等,成本相對較高。另外,企業對財務指標的要求較為嚴格,大多數企業更加傾向于銀行短期貸款等方式,這就導致企業的融資風險較高。
(二)企業資金使用不夠規范
目前,大多數國有企業已經建立了監管制度,但是在實際的管控過程中,并未有效管理資金的具體使用情況,導致應收賬款的收回問題較多,壞賬與呆賬時常出現。企業存在較多存貨,積壓問題明顯,資金預算的調整隨意性較強,私自挪用與侵占企業資金的情況有待整改。如果缺乏有效的監管,將會使項目所需資金不足,無法與預算實現統一。有的企業在開展經濟活動時,超預算的問題明顯。有的企業雖然通過預算的方式控制支出,但是預算執行難度相對較大。再加上國有企業并未有效監督預算執行過程,導致企業的實際經營運轉壓力相對較大。另外,資金使用不夠規范,導致企業的財務風險較為嚴重,不利于國有企業的健康發展。
(三)企業內部缺乏有效溝通
國有企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溝通機制,保障企業的正常運轉。但是就當下來看,企業建立的資金管理制度并未對各部門提出明確的要求,僅僅是財務管理部門參與其中,其余各個部門對這一工作有所忽視。在產品生產與銷售的過程中,各個部門應發揮實際作用,相互助力,但由于財務部門無法及時了解各業務部門具體的成本費用支出情況,各個業務部門不重視控制成本,以至于成本浪費情況較為嚴重,無法真正提高企業的資金管理質量。再加上財務部門與各個業務部門的溝通不夠順暢,導致財務部門的資金管理工作效果較差,無法發揮實際作用。部門與部門間缺乏有效的溝通,使得財務數據不夠準確,預算失真問題較為明顯。
(四)企業資金并未實現集中管理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許多國有企業并未對資金進行集中管理,資金集中管理的效率相對較低,缺乏完善的集中管理制度。
首先,國有企業的管理水平較低,尤其是企業的管理能力有待提升,資金的投入情況存在較大差異,在開展資金結算工作時,容易出現資金擠占的問題。如果通過跨行的方式結算,容易出現時間差,使得企業資金運行的穩定性受到影響。另外,財務管理人員的個人能力有待提升,資金報表的真實性不足,總部無法及時了解具體的資金使用情況,導致資金使用成本較高。
其次,部分國有企業缺乏健全的資金管理制度,甚至個別企業直接照搬照抄其他企業的制度,以至于管理制度與企業的實際情況不相適應。企業資金審批流程不夠完善,導致資金管理效率相對較低。
(五)資金管理措施并未落實
就當下來說,國有企業的資金管理措施無法真正落實,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就是對資金管理的監管力度相對較小。
首先,國有企業在項目開始時并未實地考察項目,預算不夠全面、完善。在項目開展過程中,企業缺乏對項目實施的監管與控制,導致預算執行效率相對較低。在項目結束后,企業并未科學評估項目的實施,并未糾正其中的錯誤,導致企業的資金管理能力有所不足,管理流程得不到優化。
其次,國有企業的資金監管形式化現象較為嚴重,企業領導對資金的使用控制意識較弱,以至于資金使用不正確,科學性較低。在這樣的情況下,國有企業的資金管理措施落實難度較大,無法真正提高資金管理質量,相關措施落實困難。
(一)拓寬國有企業的融資渠道
國有企業為提升資金管理的能力,需要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這樣才能夠保障融資水平,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
首先,國有企業在開展相關經濟活動的過程中,應采取有效的融資方法,立足于實際的經營狀況與相關國家政策,明確市場狀況,選擇與企業相適應的資金管理方法[4]。同時,企業需要加強對多種融資方式應用利弊的分析,評估融資方式的可行性。需要明確企業的具體需求,明確償債的能力及融資所需的金額,制訂融資計劃,開展有效的融資活動。
其次,國有企業在利用相關渠道融資時,需要重視對相關風險的管控,加強對工作人員資金風險管理知識的培訓,使其具有較強的風險管理意識,將管控融入到多項工作與各個流程中,提高資金管控的成效。
(二)加強企業資金監督管理
國有企業需要不斷加強資金監督管理,以保障項目開展的盈利性。
首先,國有企業應完善相關監管制度,科學管理多個環節,了解可能存在的風險與問題。企業需要進行風險預警,明確各個環節中的實際資金使用情況,保障資金使用的科學合理。同時,企業需要完善資金審批流程,要求業務人員提出資金申請,并將資金使用與問責機制相結合。如果出現資金問題,需要直接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進一步增強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保障資金使用更加規范[5]。
其次,國有企業需要加強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在內部管理系統中融入資金管理模塊,通過先進技術提升管控的合理性,這樣能夠動態監管資金具體的使用情況與應用去向,保障企業可以掌握項目進度。
(三)搭建企業內部溝通平臺
國有企業需要完善資金管理制度,對工作人員提出規范要求,保障其工作的開展更加穩定有序。
首先,可以將管控工作與相關員工的績效有機融合,以激發員工的工作主動性。另外,多個部門需要及時上傳精準的數據信息,保障數據的全面性與有效性,讓各個部門之間進行更加科學的溝通,尤其是財務部門,需要與其他部門保持良好的聯系,在此基礎上提高資金管理的質量。
其次,國有企業需要搭建內部溝通平臺,引進先進的信息技術,以保障各部門工作人員能夠第一時間將財務數據上傳到平臺中,其他部門也可以第一時間接收到相關數據,以有效提高資金管理的質量,保障各個經營項目的順利完成。另外,企業在開展經濟活動時,應結合實際預算科學分配資金,明確預算應用情況。
(四)完善資金集中管理模式
首先,國有企業應完善與內部控制相關的監控制度,同時立足于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與具體經營需要,結合生產經營與資金管理的具體內容,為資金管理工作提出科學的意見。
其次,企業需要明確各個部門的職權,規范其工作范圍。同時,建立完善的獎懲制度,避免各部門產生互相推卸責任的問題。企業應明確具體要求,彌補現有管理流程的不足,提升管理工作的統一性與科學性。
最后,企業應完善內部結算中心,統一內部資金,依據企業的具體資金需求規劃與調撥資金,降低財務成本,提高資金管理的質量與效率。
(五)嚴格落實資金管理措施
國有企業需要加強資金管理措施的落實,以提高資金管理的效果。
首先,企業需要建立內部資金審計機構,聘請專業能力較強的審計人員,提升財務信息的真實性與可靠性,加強對財務資金的有效監管,使資金更加安全,提高業務活動的開展效率,提升資金管理的科學性與嚴謹性,提高資金使用的有效性。
其次,企業可以加強對財務數據信息的審核與判斷,明確財務數據信息的真實性與全面性。另外,企業可以聘請外部審計機構判斷資金管理的具體情況,一旦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
國有企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資金管理能力,增強內部控制效果,提高企業的發展活力。對此,企業可以通過拓寬國有企業的融資渠道、加強企業資金監督管理、搭建企業內部溝通平臺、完善資金集中管理模式及嚴格落實資金管理措施等方法提高資金管控質量,推動國有企業持續健康地運轉。
[1]李偉曉.國有企業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舉措[J].質量與市場,2022(20):94-96.
[2]李卓洋.新時期提高國有企業貨幣資金管理水平的策略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2(16):145-147.
[3]張建桂.論如何有效強化國有企業資金管理工作水平[J].今日財富(中國知識產權),2021(06):163-164.
[4]洪清配.新時代視角下國有企業資金管理的思考與實踐[J].財會學習,2022(32):145-148.
[5]黃超.新形勢下提升國有企業資金管理水平的策略[J].商場現代化,2021(03):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