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基于高考命題新要求教好活動類單元

2023-08-18 19:07:59馮淵
語文建設 2023年7期
關鍵詞:閱讀能力

馮淵

【關鍵詞】高考命題;閱讀能力;思辨寫作;活動類單元;教學建議

2023年高考四套全國卷保持了命題的穩(wěn)定性,同時,一些試題的變化與課程標準和教材變化相呼應,特別是對閱讀中的辯證思考能力、推理論證能力、詞語梳理探究能力以及思辨寫作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這些要求與教材的活動類單元教學關系密切,本文試圖對此進行分析。

統(tǒng)編教材中的活動類單元共四個,包括“語言積累、梳理與探究”任務群的兩個單元,即“詞語積累與詞語解釋”(必修上冊第八單元)、“邏輯的力量”(選擇性必修上冊第四單元),“當代文化參與”任務群的“家鄉(xiāng)文化生活”(必修上冊第四單元),“跨媒介閱讀與交流”任務群的“信息時代的語文生活”(必修下冊第四單元)。對于活動類單元,教師受限于課時和教學經(jīng)驗,關注不多,或者關注方向出現(xiàn)偏差,這是當前教學中比較明顯的問題。研讀2023 年高考全國卷可以發(fā)現(xiàn),活動類單元的教學目標已經(jīng)在試題里有鮮明的體現(xiàn),分析這類試題與教學的關系,正確確定這類單元的教學目標,據(jù)此訓練學生的相關能力,十分必要。

一、辯證思考能力考查與相應活動類單元教學建議

全國新課標Ⅰ卷社科文閱讀選取了英國學者赫克托·麥克唐納的《后真相時代》?,F(xiàn)代文閱讀Ⅰ選擇的文本內容相當寬泛,涉及人文科學、社會科學乃至自然科學各門類內容。涉及某項內容并不意味著語文課堂就要學習什么,我們要培養(yǎng)的是學生閱讀文本的關鍵能力。

選文以媒體報道對玻利維亞和秘魯藜麥種植的影響為例,揭示“競爭性真相”的內涵,與“信息時代的語文生活”單元教學中的“辨識媒介信息”這一內容遙相呼應。

在傳統(tǒng)觀念中,新聞的基本要素就是真實。但是在復雜的現(xiàn)實生活中,滯留于簡單的認知,必然對現(xiàn)實問題缺乏清晰的判斷。高考命題和教學內容都在試圖促進師生對這一問題進行辯證思考。

1. 試題及分析

【試題】

4. 請簡要說明文本中的西方媒體在報道時使用了哪些“競爭性真相”。

5. 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證明關于藜麥的新聞報道結論有誤?請根據(jù)文本概括。

【分析】

本文出現(xiàn)了一個考生陌生的概念“競爭性真相”,文末指出:“(人們)都知道如何挑選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覍⑺鼈兎Q為‘競爭性真相。”

在習慣認知里,不少人認為,新聞展示的就是事實真相,根本不熟悉什么是“競爭性真相”。實際上,“新聞傳播真相”是應然狀態(tài),“競爭性真相”是實然狀態(tài)。人們在描述事實時,都在選擇“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這對學生的單一認知是個沖擊,也是進行辯證思考的起點。

第4 題要求考生概括西方媒體在報道時使用的“競爭性真相”。這些看似揭示“真相”的報道,其實都在暗中傳播媒體自己的觀點,而非事實本身。

如果報道呈現(xiàn)的“競爭性真相”不是事實真相,那要怎樣證明這些報道是錯誤的呢?第5題在此基礎上向考生追問??忌卮疬@個問題,需要用令人信服的新的事實,來分析、揭示“競爭性真相”的錯誤。

【命題檢測的能力】

甄別媒介信息的真?zhèn)问乾F(xiàn)代社會對人提出的新要求。即使信息真實,媒體在傳播信息的過程中,也會導致信息失真:有時出現(xiàn)信息損耗和扭曲;有時被傳播者夸大、隱瞞、剪裁甚至篡改,以達到某種目的。有時信息本身就是虛假的,傳播者以訛傳訛。

為何媒體在傳播信息過程中會出現(xiàn)錯誤?這跟傳播角度和傳播立場有關。

信息傳播者在發(fā)現(xiàn)、挖掘、表現(xiàn)事實時所選擇的著眼點和側重點,不可能與信息報道完全一致;傳播者看到、關注的往往是事實的某個因素或側面,選擇某個因素或者側面,就是媒體的傳播角度。

立場是信息傳播者所處的地位和所持的態(tài)度。信息報道指向利益目標人群,信息傳播者的階層背景、利益訴求、價值取向等決定了傳播者立場。

信息傳播角度是基于客觀事實而產生的,傳播者的立場則是其主觀意愿的體現(xiàn)。角度不準確,可能導致信息失實;立場有問題,可能誤導公眾。

了解信息傳播的基本知識,對于識別媒介信息的真?zhèn)斡泻艽髱椭?/p>

2. 活動單元教學設計:如何辨識媒介信息

我們討論此題的命題思路,以統(tǒng)編教材必修下冊第四單元學習活動三“辨識媒介信息”為例,分析如何進行教學設計,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思考能力,應對高考提出的新要求。

信息爆炸時代,自媒體大量介入,各種立場、觀點,不同視角、背景的媒體復制傳播了無限量的信息。辨識媒介信息的真?zhèn)?,是學生必須具備的語文能力,這是時代變化提出的新要求。課程標準設計“跨媒介閱讀與交流”任務群,教材設置“信息時代的語文生活”單元,就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在信息時代獲取、甄別、運用信息的能力,這是傳統(tǒng)閱讀能力的延伸和拓展。

上面引用的高考題,文本顯示了西方多家媒體對某一事件報道時傳播的錯誤信息,要求考生指出這些信息的錯誤表現(xiàn),并分析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證明“新聞報道結論”有誤。命題者希望考生面對眾說紛紜的信息源,在一定學科知識的支持下,對信息源進行比對、辨認、思考,判斷信息正誤,形成理性的、辯證的思維習慣,不偏聽偏信。為了訓練學生的這種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思考能力,對本單元進行教學設計時,可以參考下面的活動設計和建議。

(1)提供學習資源,為學生的分析思考準備理論支撐

要讓學生辨識媒介信息,必須提供相應資源。沒有必備知識,不可能形成關鍵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入相關資源,為學生分析、判斷信息提供理論支撐。教材中的活動類單元也采用了“活動+資源”的形式。但是,教材引入的資源畢竟有限,教師的課堂教學圍繞“信息時代的語文生活”展開,可鏈接的資源應是開放的、無限的。當然,針對具體活動,要精心選擇資源。提供資源的目的不是讓學生掌握這些知識本身,而是借助課堂臨時提供的知識去完成活動中的任務。

【弱者立場的新聞倫理】不平衡報道易使信息失實。在一些引起輿論熱議的案例中,報道者站在弱者角度考慮問題,帶有預設立場,偏信一方,不符合報道的平衡原則。偏向性報道易形成媒介審判。媒體以帶有偏向性和煽動性的報道引導受眾,看似是在維護正義,實則有利用輿論干預司法程序、影響司法審判之嫌。煽情報道易引發(fā)鼓吹暴力的輿情。在碰到弱者反殺一類的事件時,基于對弱者的同情,媒體常常會采用弱者無奈反抗的寫作框架進行報道。無論事件真相如何,違法行為都不該被贊同,更不能被鼓勵。鼓吹暴力的錯誤觀點植根在受眾心中,其后果不可忽視。[1]

【后真相時代】人們不是依據(jù)事實作判斷,而是選擇他們想要的、傾向于讓它發(fā)生的東西作為“事實”,然后說三道四?!昂笳嫦唷睍r代讓大眾都來參與事實的“塑造”,在某種意義上是把對“事實”的解釋權還給了每個人,“事實”不再是某個權威定于一尊的事情。但“后真相”肯定也不是讓人滿意的時代,因為它讓獲得準確信息的成本提高了,人們的信任也被一次次浪費,未來如果有人要弄清今天的事情,會發(fā)現(xiàn)一樁小小的社會新聞都被弄得像盲人觸摸的大象一樣,難以獲得全面真實的信息,跟帖和評論也成為“事實”的一部分。[2]

(2)精選媒體傳播案例,聚焦辯證思考,設計學習活動

活動一:閱讀下面的新聞,判斷其真假

【自然科學類】空氣炸鍋憑借“健康、少油、方便”的特性,頗受消費者青睞。2022 年5 月24 日,荔枝新聞稱:專家不建議多用空氣炸鍋。視頻中有對中國農業(yè)大學副教授朱毅的電話采訪。

【社會生活類】從2020 年5 月份開始,南京某小區(qū)連續(xù)有外賣被偷。警方調查發(fā)現(xiàn),偷外賣的是一個正在復習考研的大學生周某,他有據(jù)可查的偷外賣行為就達十多次。據(jù)了解,周某是某知名大學本科生,為了他的學業(yè),家中三個兄妹都輟學了。目前,周某已被刑拘。

【政治外交類】美國《華爾街日報》日前發(fā)表文章,稱中國“一帶一路”項目——厄瓜多爾科卡科多-辛克雷水電站等五個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存在質量問題。

【設計目的】引導學生主動識別信息的真?zhèn)危B(yǎng)成辯證思考的習慣。

【學生討論,分析甄別】參考上文提供的資源進行思考辨析。

對于自然科學類信息,既要憑借相應的自然科學知識判斷,還要考慮信息來源是否真實。如空氣炸鍋具有“健康、少油、方便”的特性,為何“專家建議少用空氣炸鍋”呢?我們要追問:電話采訪是原始錄音嗎,專家的理由可靠嗎?還可以關注后續(xù)報道。果不其然,5 月25 日,朱毅就在微博發(fā)表聲明說,自己從未接受過荔枝新聞的任何采訪。

對于社會生活類信息,需要一定的社會經(jīng)驗進行分析判斷。大學生偷外賣,身份與行為的反差能制造新聞熱點,這樣的事可能存在。

政治外交類信息判斷起來相對復雜一些。針對《華爾街日報》有傾向性的報道,我們可以關注新華社后續(xù)報道,“一帶一路”建設給沿線國家?guī)砭薮蟾l恚瑑H以辛克雷水電站為例,該水電站投入使用后,厄瓜多爾全國水電供應占總電力供應的比例升至93%,石化燃料用量和碳排放量大幅減少。

【辨識媒介信息的策略】

第一,看信息來源是否具有權威性。瀏覽網(wǎng)頁信息,要看網(wǎng)頁的主辦單位,查看主辦者是國家還是地方政府,是不是合法的社會機構,網(wǎng)頁是否留有主辦者的地址等。

對信息中的觀點要學會追問:持有這個觀點的人是誰?是無名小卒,還是專家權威?這個專家的研究方向與他討論的問題是否屬于同一領域?即使是該領域的專家,他當下傳遞這種觀點的意圖是什么?這些追問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審慎的思考習慣。

第二,看信息表達的是事實還是觀點。即使信息提供了數(shù)據(jù)和資料,還是要追問,這些數(shù)據(jù)和資料可靠嗎?這些數(shù)據(jù)、資料是如何支撐這條信息的,推論符合邏輯嗎?是不是還可以得出不一樣的論點?

第三,看信息是否準確、客觀。信息能否從另外的渠道加以證實?信息完整嗎?信息的表述有無語法錯誤或者錯別字(文句不通往往意味著信息來源值得懷疑)?對一些專業(yè)性強的領域,大眾并沒有相關專業(yè)知識,如果僅從主觀情緒出發(fā),很難判斷信息真?zhèn)巍R獪蚀_判斷,就得主動了解信息背景和相關的專業(yè)知識。

活動二:評價新聞事實,培養(yǎng)辯證思考能力

上文列舉的大學生周某偷外賣,是一件真實的社會新聞。對新聞事實進行評判,也是訓練學生辯證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徑。

有人認為,外賣價值有限,大學生前途未可限量,不能因為一點小事就摧毀了大學生的前程;有人認為,德行為先,一個人再有學問,如果德行有虧,也很難指望他為社會作出貢獻。還有人獨辟蹊徑:大學生因為饑餓淪為偷外賣者,難道不是社會的恥辱嗎?你對此有何思考?

【設計目的】對信息進行準確、深刻的評價,是訓練學生理性表達自己意見的最好路徑。

【學生討論評議】參考上文提供的資源進行思考辨析。我們可從下面的小問題入手。

偷外賣的大學生,是不是到了無錢吃飯的程度?

這種偷盜是初犯還是慣犯?偶爾一次,尚可原諒;如果經(jīng)常如此,要考慮深層原因,是好逸惡勞還是有心理疾患?

如果經(jīng)濟困難,一個大學生,是否可以靠合法手段獲取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如打零工、做家教,為何連飯都吃不上?

家境貧窮可以理解,值得關懷、同情。但貧窮是偷盜的理由嗎?

貧困家庭供養(yǎng)大學生不容易,對這種行為應該怎樣懲戒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評價信息的策略】

評價新聞事實,要著眼于事實本身,要避免“情緒化的意見大于事實”。學生討論,可以得出一些具體策略(不限于下面的列舉)。

第一,尊重事實,客觀判斷。新聞記載的是事實,允許讀者(聽/觀眾)發(fā)表個人見解,但不能偏離事實,不能只見一點不及其余,不能誤導他人。評價應該建立在充分了解事實甚至知曉事實背景的基礎上,對新聞的主要觀點和情感傾向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

第二,從材料中發(fā)現(xiàn)觀點。新聞的主要觀點往往隱藏在材料中,基本傾向隱含在作者對材料的處理和評說中。因此,準確把握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才能進行準確評價。

第三,學會辯證思考。要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理解新聞事實,而不能違背事實作無根據(jù)的“腦補”。不和稀泥模棱兩可,不簡單憑情緒站隊。既考慮事件發(fā)生的各種原因,又能用鮮明的價值觀進行評判。

二、邏輯推理能力考查與相應活動類單元教學建議

我們仍以全國新課標Ⅰ卷社科文閱讀為例。

1. 試題及分析

【試題】

3. 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第二段觀點的一項是( )

A.“糧食優(yōu)先”智庫的工作人員塔尼婭·科森在談到安第斯山藜麥種植者時表示:“坦率地說,他們厭倦了藜麥,因此開始購買其他食物?!?/p>

B. 加拿大《環(huán)球郵報》一則新聞的標題為“你對藜麥的愛越深,你對玻利維亞人和秘魯人的傷害就越深”。

C. 制片人邁克爾·威爾科克斯專門為這個問題制作了一部紀錄片,他說:“我見過一些反對食用藜麥的文字評論,實際上,停止消費才會真正傷害這些農民?!?/p>

D. 英國廣播公司播音員埃文·戴維斯指出:“事實上,說謊常常是沒有必要的。你可以在不使用任何謊言的情況下完成許多有效的欺騙?!?/p>

【分析】

第二段的觀點:玻利維亞和秘魯當?shù)厝恕跋霌Q換口味,吃點別的東西”,導致藜麥消費量下降,外界誤以為是藜麥價格上漲導致他們吃不起。

備選項中,B 以為富人愛藜麥抬高了藜麥的價格,讓玻利維亞和秘魯人吃不起藜麥,這是第①段的觀點,是本段反對的觀點;C“停止消費”藜麥,確實會傷害當?shù)厝朔N植藜麥的積極性,進而影響他們的生活;但這與本段觀點無關,本段強調的是“藜麥消費量下降是因為當?shù)厝讼霌Q換口味”;D 是觀點,不是有針對性的論據(jù)。只有A 指出“他們厭倦了藜麥”,與“想換換口味,吃點別的東西”保持了一致。

【命題檢測的能力】

本題要求評判材料與觀點的一致性,這項能力與邏輯常識關系密切。有時候人們僅憑常識也能感知邏輯錯誤,但掌握了邏輯知識,獲得“邏輯的力量”,有利于從學理層面揭示問題實質。如同一個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語詞表達,不同的句式可以表達相同的判斷(如本題選項A“厭倦了藜麥”與原文觀點“想換換口味”意思一致),兩個矛盾的判斷必有一假不能同真(如本題選項B“富人愛吃藜麥抬高價格,窮人因而吃不起藜麥陷入絕境”與“藜麥貿易……讓農民變富”矛盾,必有一假),等等。

另外,多份試卷“語言文字運用”部分,都有關于“邏輯嚴密”的表述,如:“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文中第二段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作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主要是根據(jù)上下文進行推論,需要運用形式邏輯的概念、判斷、推理、邏輯規(guī)律等知識,限于篇幅,不展開討論。

2. 活動單元教學設計:推理和論證方法舉例——“隱含前提”與“虛擬論敵”

以上試題與教材“邏輯的力量”單元關系最為緊密,下面根據(jù)試題要求,進行教學設計。

(1)提供學習資源,為學生的分析思考準備理論支撐

【隱含前提】在日常交際語境中評判某類事物或者現(xiàn)象時,總是會基于雙方具有的共同知識背景,而在陳述中省略對某些信息的表達。這個被省略的信息就是隱含前提。隱含前提只要有一個不成立,論點就值得懷疑。發(fā)現(xiàn)論證的隱含前提,并對它的可靠性進行考察,是評估和改進論證的一個重要方面。

【虛擬論敵】在證明某個觀點時,可以想象存在一個駁論者,不妨稱其為“虛擬論敵”。表達觀點,重要的不是說給那些贊同自己觀點的人聽,而是說給對話者、質疑者和批判者聽,后者才是寫作中的“虛擬論敵”。好的說理文要考慮他人可能存在但尚未表達出來的異議,并針對異議有所回應,這種思維習慣能讓觀點闡釋得更清楚、深入、有說服力。

(2)精選錯誤推理案例,聚焦論證過程,設計學習活動

活動一:識別日常生活中的錯誤推理

【例1】語文老師:高中生的作文是一屆不如一屆了。這屆學生的作文沒有我過去幾屆學生的作文寫得好,今年我的學生每次作文寫得都很差。

下面最不支持語文老師觀點的一項是( )

A. 這位老師的學生不能作為全體高中生的代表。

B. 這位老師不是一個能準確評判寫作能力的人。

C. 這位老師可能是一個糟糕的老師。

D. 這位老師為了強調觀點故意隱瞞了反面證據(jù)。

【學生討論,分析甄別】這位老師的觀點是“高中生的作文是一屆不如一屆了”,這是對高中生整體寫作現(xiàn)象的高度凝練的概括。僅憑他視野所及,無法得出這個結論,因為他的學生不能作為全體高中生的代表,所以A不能支持他的觀點。如果這位老師說“我教的高中生的作文真的是一屆不如一屆了”,這個判斷對不對呢?還有可能是錯誤的。錯誤的原因可能就是B、C、D,這些選項提示學生,要對隱含的前提進行評判:這位老師是一個能準確評判寫作能力的人嗎?他是不是一個能力很差的老師?他有沒有故意隱瞞反面證據(jù)?排除了隱含前提錯誤,才能保證結論正確。

【例2】【例3】限于篇幅,從略。

活動二:虛擬論敵,讓論證更加有力

【觀點】

一次性泡沫塑料杯含有對環(huán)境有害的物質,應該用紙杯代替它。在生產這種泡沫塑料的過程中會產生苯乙烯,它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致癌物。此外,泡沫塑料不易為大自然分解,會長久留在自然界。

這段話從塑料杯的生產過程和降解過程都會給人類健康帶來危害、破壞環(huán)境等角度,提出了用紙杯代替塑料杯的觀點。單看這一觀點,很容易相信并接受其主張。但是,如果有人提出相反的主張呢?

請以“虛擬論敵”的身份,對以上觀點進行反駁。

【學生查閱資料后反駁】以上觀點忽視了制造紙杯對環(huán)境的影響。研究表明,生產紙杯要燃燒更多的石油,它所需要的電力是泡沫杯的36倍,并且需要12倍于泡沫杯的蒸汽和2倍于泡沫杯的冷卻水。況且紙杯比泡沫杯重,運輸業(yè)要消耗更多的能源,造紙廠會排出廢水,當這些杯子腐爛時,還會產生對全球變暖有負面效應的甲烷,所以,不應用紙杯代替泡沫杯。

【總結】分析一種產品或商品對環(huán)境的影響,以上雙方都考慮了生產過程和降解過程,反駁者在分析生產過程時還考慮了能源問題,并從運輸成本的角度將兩種杯子作了對比,提供了更為翔實的證據(jù),因此得出了不同的結論。如果看了反駁者的觀點和理由,就不會輕易贊同前面的主張了。由這個案例可知,要盡可能引入“虛擬論敵”,以使自己的結論更可靠。

【“邏輯的力量”單元教學策略】圍繞“發(fā)現(xiàn)潛藏的邏輯謬誤”“運用有效的推理形式”“采取合理的論證方法”三個活動,提供必備的邏輯常識,從日常生活和閱讀文本精選案例,引導學生分析案例,在辨析邏輯錯誤中掌握邏輯知識,提高說理和論辯能力。

三、語言文字辨析能力考查與相應活動類單元教學建議

四套全國卷的“語言文字運用”分值均為20 分,題型略有不同。命題越來越重視體味詞語運用的精微奧妙,而不限于簡單的改錯。下面撮要分析。

1. 試題及分析

【試題】

【全國甲卷】“破釜沉舟”表示堅決的意思。做事一定要堅決。無論做什么,只要是正當?shù)?、應該做的事,就必須抱定只許前進而不許后退、只許勝利而不許失敗的決心,只有這樣才能得到成功。如果( ),工作還沒開始就準備下失敗的退路,那樣一定不會成功。

17. 將下列俗語填入文中括號內,恰當?shù)囊豁検牵?)

A. 干打雷不下雨B. 又吃魚又嫌腥

C. 前怕狼后怕虎D. 首尾不能兼顧

【全國乙卷】郭老頭能· 吃飯,……耿老頭能喝酒?!晗罗k年貨,一起去;四月十八奶奶廟廟會,一起去;開會,一起到場;送人情出份子,一起進門。生產隊有事找他們,隊長總是說:“去!找找倆老頭!”“倆老頭”不是“兩個老頭”的意思,是說他們特別親密的關系。

17. 下列句子中的“能”與文中加點的“能”,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選項略)

19. 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如改成:“年下辦年貨、四月十八奶奶廟廟會、開會、送人情出份子,都一起去?!闭Z義基本相同,但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

【新課標Ⅰ卷】20. 文中有三個重疊形式“處處、微微、早早”,說說它們和“處、微、早”相比,語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

【新課標Ⅱ卷】20. 下列句子中的“誰”和“耳機一戴,誰也不愛”中的“誰”,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分析】

全國甲卷中的“破釜沉舟”,強調的是決心和勇氣?!案纱蚶撞幌掠辍币馑际恰爸挥新晞荻鴽]有實際行動”,“又吃魚又嫌腥”比喻“又想得到好處,又怕?lián)p害名聲”,“首尾不能兼顧”即“顧此失彼”,“前怕狼后怕虎”比喻“膽小怕事,顧慮太多”。與“決心”相反的是“顧慮太多”,與“勇氣”相反的是“膽小怕事”,所以選C項。A項缺乏“行動”,B項有“猶豫”之意,D項有“顧慮不周全”之意;“破釜沉舟”是“行動”,是“果敢”,是“周全”的決斷。三個錯誤選項與“破釜沉舟”在某個角度都有一點“反對”的關系,但都是偏頗的,這道題要求考生思維縝密、細膩、精準。由此可見,解答詞語辨析題,需要在“詞語積累與詞語解釋”單元下足功夫。

全國乙卷語段中的“能”是“擅長”之意,被選項三個是“可以、能夠,被允許”的意思,只有“我們班同學就數(shù)他能說”與語段中的“能”意思相同。新課標Ⅱ卷20 題與此相似,“誰”有疑問代詞“哪個人”的意思,也有“無論什么人”的意思。此類試題不難,檢測的是詞義推測能力,重在知識的遷移運用。

19 題要求比較兩種句式在表達上的差異,檢測學生對文學語言的敏感度。思辨類文本要求語言精確,推理嚴密;文學語言則追求個性化,包括作家有意的重復、模糊。新課標Ⅰ卷的20 題與此異曲同工。這類能力需要在文學作品鑒賞中培養(yǎng)。

2. 活動單元教學設計:辨識語言的精微奧妙

以上試題與教材“詞語積累與詞語解釋”單元關系最為緊密,下面根據(jù)試題要求,進行教學設計。

(1)提供學習資源,為學生的分析思考準備理論支撐

【詞語選用如何“最恰當、最合適”】

詞語形式必須與所要表達的內容相一致:語言必須準確地反映客觀實在,語言描寫必須合乎語法規(guī)范。

詞語選用須符合作者當下的情感: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白钋‘?、最合適”是對語言運用的總體要求,在具體運用過程中,要遵從作者內心情感的律動。

詞語的組合也很重要。不是說符合客觀真實就是最好的詞語運用,也不是說符合情感真實就是最好的刻畫;詞語運用的最高境界是語言技法的圓熟。

前面兩點講的是詞語運用的基本規(guī)則,這里講的是如何打破規(guī)則,收到出奇制勝的效果,請看下面的例子。

【例1】王四海確實很“四海”。(汪曾祺《王四海的黃昏》)

【例2】武桃呢,還是喜歡坐在寢室門口吹簫。然而吹什么曲子,無論,都很憂郁。(何立偉《滋味》)

例1 中的“很四?!北砻婵词遣煌ǖ?。其實兩個“四海”是形同義不同,后一個“四?!币殉闪恕爸v義氣”的同義詞。例2中,將“無論吹什么曲子”變成了“吹什么曲子,無論”,句式的斷續(xù)、顛倒,正好表現(xiàn)了主人公心緒的煩亂。

(2)精選語言運用精微奧妙范例,設計學習活動

活動:賞析詞語運用之妙

【例1】咣的一聲,黑夜就到來了。(王蒙《春之聲》)

【例2】英子跳到中艙,兩只槳飛快地劃起來,劃進了蘆花蕩。蘆花才吐穗。紫紅色的蘆穗,發(fā)著銀光,軟軟的,滑溜溜的,像一串絲線。有地方結了蒲棒,通紅的,像一枝一枝小蠟燭。青浮萍,紫浮萍。長腳蚊子,水蜘蛛。野菱角開著四瓣的小白花。驚起一只青樁(一種水鳥),擦著蘆穗,撲魯魯魯飛遠了。(汪曾祺《受戒》)

【學生討論】例1 中的這句話看似違反語法和邏輯,黑夜的到來怎么還“咣的一聲”?其實,“咣的一聲”與“黑夜就到來了”之間,隱含著復雜的意義。悶罐子車的車門咣的一聲關上了,車廂里突然漆黑一片,就像黑夜隨之到來一樣……作家將視覺和聽覺帶來的瞬間感受糾纏在一起,一股腦兒地托將出來,讀者接受了全方位的語言刺激,獲得了更豐富的感受。

例2 中的“紫紅色”“發(fā)著銀光”“軟軟的,滑溜溜的”“通紅的”,這些都是充滿活力的鮮潤的顏色,都是飽滿的生命狀態(tài)。最有意思的是“青浮萍,紫浮萍。長腳蚊子,水蜘蛛”,這是典型的名詞疊加式意象描繪法,經(jīng)典的案例還有“枯藤老樹昏鴉”和“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相比而言,汪曾祺筆下的事物有無盡的活力,連蚊子、蜘蛛都是可愛的。最后一句“撲魯魯魯”也值得玩味,一般來說,“撲魯魯”就夠了,汪曾祺多用了一個“魯”字,說明這只鳥動靜特別大,特別有活力。

【“詞語積累與詞語解釋”單元教學策略】本單元三項活動中,教師多注重“詞語的積累”和“詞義的理解”兩項活動,將其與文言文教學緊密結合。本單元另一項活動“詞語的選擇”,可以結合文學作品鑒賞和思辨類文本用詞分析展開教學,訓練學生去選擇最為恰當?shù)脑~語。

總之,高考試題呼喚我們重視活動類單元的教學,因為活動類單元目的在于促進學生面對紛繁錯雜的生活,思考現(xiàn)實問題,提升思維品質,應對不確定的世界的挑戰(zhàn)。

猜你喜歡
閱讀能力
語文閱讀能力階梯式方略探討
論朗讀在大學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
考試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12:07
小學生閱讀能力在語文教學中的培養(yǎng)
考試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0:58:06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2:36:19
“數(shù)”山有路“讀”為徑
培養(yǎng)小學生英語課外閱讀能力要注意“四性”
提高高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策略
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芻議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1:52
試析提高二外日語閱讀能力之對策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38:58
分層導學有效提高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04: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影院| 波多野结衣第一页| 91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国产第一页亚洲|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久久蜜桃| 亚洲an第二区国产精品| 88国产经典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视频中文字幕视频| 又黄又湿又爽的视频| 一本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香蕉色综合| 中文天堂在线视频| 在线精品欧美日韩|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 欧美日韩第二页|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 五月天综合婷婷|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 国产黄网永久免费| 国产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毛片基地| 国产成人91精品| 99精品在线看| 欧美日本激情| 亚洲第一成年人网站|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 怡春院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九一九色国产| 欧美亚洲激情| 婷婷综合色| 在线欧美日韩| 538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免费在线观看av|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电影| 亚洲香蕉在线| 亚洲国产成熟视频在线多多|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 免费看久久精品99| 日韩av资源在线| 精品色综合| 亚洲av无码牛牛影视在线二区| av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久久| 毛片在线播放a| 青青草一区二区免费精品| 久久综合一个色综合网|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伊人| 欧美色99|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 |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97影院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97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国产| 自拍偷拍一区| 手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福利片| 国产午夜一级淫片|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 婷婷亚洲最大| 国产欧美自拍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44| 26uuu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视频| 色悠久久久|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欧美色视频日本| 日韩无码黄色| 亚洲色欲色欲www网|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久久婷婷六月| 日本国产精品| 欧美日韩另类在线| 国产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777777麻豆| 在线亚洲精品自拍| 亚洲毛片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