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娜 但菲

摘要:鄉村幼兒園體育發展一直是學前教育的短板,提升鄉村幼兒園體育活動的質量,有利于促進鄉村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研究組采用問卷法、訪談法對遼寧省鄉村幼兒園體育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深入調研,并基于SWOT模型分析遼寧省鄉村幼兒園開展體育活動時存在的優勢、劣勢,面臨的機遇與威脅,由此建構遼寧省鄉村幼兒園開展體育活動的SWOT矩陣,從而提出鄉村幼兒園開展體育活動的優化路徑。
關鍵詞:鄉村幼兒園;體育活動;SWOT分析
2019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指出:“推進幼兒體育發展,完善政策和保障體系;推進幼兒體育項目和幼兒體育器材標準體系建設,引導建立幼兒體育課程體系和師資培養體系。”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也提出:“建成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文化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從全生命發展歷程的角度來看,幼兒時期處在全生命歷程的始端,是基礎教育的奠基階段,是幼兒學習和提高運動技能的最佳時機,積極的體育健康體驗也易在該時期形成。體育活動不僅可以促進幼兒的身體發育和動作技能的發展,還可以促進幼兒認知、意志、情感和社會性的發展。目前,城鄉二元結構差異等情況依然存在,鄉村體育處于教育發展的薄弱環節。
研究組基于已有研究明確了幼兒體育的重要性及鄉村體育發展的滯后性,并對遼寧省部分鄉村幼兒園的體育活動開展研究。研究組充分意識到經濟欠發達地區學前體育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基于體育強國戰略、健康中國戰略、鄉村振興戰略,提出鄉村幼兒園體育活動開展的提升路徑,縮小城鄉幼兒體育活動質量差距。
一、研究設計
在數據收集上,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法和訪談法。首先,研究組在查閱相關文獻的基礎上結合研究需要,從園所師資、體育器材、活動實施三個方面編制了遼寧省鄉村幼兒園體育活動開展現狀的一般問卷。其次,研究組隨機抽取部分遼寧省鄉村幼兒園體育教師,采用問卷星APP線上發放并回收問卷,回收有效問卷256份。最后,研究組對遼寧省鄉村幼兒園中的部分體育教師進行深入訪談,獲取鄉村幼兒園體育活動實施中的詳細資料,與問卷法相互印證,補充問卷法信息不足的問題。
在數據分析上,本研究運用SWOT分析框架(又稱為“優劣勢分析法”)。該方法將研究對象存在的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es)以及所處的大環境或者來自外部環境帶來的機遇(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綜合起來進行考量。遼寧省鄉村幼兒園其地理位置、時代背景和面臨的機遇與威脅等均適用于SWOT分析矩陣研究,通過對組織內部、外部的全景分析,有利于探尋更具現實指導意義的發展路徑。
二、鄉村幼兒園體育活動開展的SWOT分析
(一)優勢分析
1.生態環境優良(S1)
鄉村幼兒園由于地理位置遠離城市,更貼近大自然,空氣質量較城區相比更高。幼兒在貼近自然的環境中進行身體活動,可以增強其新陳代謝和心肺功能,提高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除此之外,鄉村地區有廣袤的農田植被,植物覆蓋率較城市高,生態環境優良。因此,鄉村幼兒園可以利用自然環境促進幼兒體育活動的開展。
2.活動用地適值(S2)
鄉村地區建筑密度與城市地區相比稀疏,用地的緊張度相對舒緩,地價相對較低。隨著教育資源的整合,一些鄉村開始建立九年一貫制學校,而部分閑置的一些小學校舍,在縣級行政部門的規劃和要求下,改建或擴建成幼兒園。因此,部分鄉村幼兒園的園所面積隨之增加,這為鄉村幼兒園體育活動場地提供了有利條件,可以滿足幼兒體育活動的場地需求。
3.地域文化獨特(S3)
地域文化是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等實現特色發展的重要基因,包含本土藝術、民俗風情等。遼寧省各地有著濃厚的東北地域文化,如舞龍、扭秧歌、踩高蹺、滾鐵環、滑爬犁、打冰嘎等民間傳統活動。幼兒園可以將地域文化資源有效融入幼兒體育活動中,構建體育層面的園本課程,促進幼兒體育活動的多樣性。教師可以在幼兒體育活動中融入主題情景、勞動情景,提升幼兒參與積極性的同時,提高幼兒對本土文化的認識與認同,培養幼兒熱愛生活、熱愛家鄉的情感。
(二)劣勢分析
1.師資力量薄弱(W1)
男性幼兒老師在體育教學方面相對有優勢。然而,在本次調研的256名鄉村幼兒園教師中,女性有243名(占比94.92%),男性有13名(占比5.08%)。可見,男性鄉村幼兒園教師十分短缺。同時,學前教育專業的幼兒園女教師L談到教學幼兒園體育活動時說:“我的專業為學前教育專業,說實話,真正在幼兒園開展體育活動時,我都是摸著石頭過河。”體育學相關專業的女教師A認為:“我學的是體育學,雖然掌握體育方面的理論知識,但是如何引導幼兒進行體育活動對于我來說仍是個挑戰。”可見,鄉村幼兒園教師在體育師資力量上還較為薄弱。
2.專業培訓欠缺(W2)
調研中,有44.53%的鄉村幼兒園教師表示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幼兒體育活動相關培訓,他們多以網絡資源(線上講座、電子書)為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問卷在“教師希望得到的幫助”這一題項中,許多鄉村幼兒園教師這樣回答:“缺乏專業的培訓”“覺得自己設計的體育活動缺乏趣味性、情境性”“內容設計單一,游戲化過重”,希望能得到相關幫助。幼兒園教師在幼兒體育活動方面得到的專業化指導較少,導致體育活動的內容達不到預期目標,降低了幼兒體育活動的有效性。
3.體育器材不足(W3)
鄉村幼兒園的體育場地以室外為主,園所一般在戶外放置了一些固定的大中型體育器材,由于體型大,不便于移動和收納,在長期風吹日曬的自然環境破壞下,器材老化,存在一定安全隱患。許多鄉村幼兒園擁有組合型滑梯、多種樣式的秋千等器材,但一次可容納的幼兒人數較少,往往造成幼兒游戲時等待時間較長,降低了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體驗感。鄉村幼兒園的小型體育器材以輪胎、球類居多,幼兒園教師可選擇的器材有限。在調研中,許多一線幼兒園教師都提出了增加體育器材數量與種類,這將提升鄉村幼兒園體育活動的開展效果。
(三)機遇分析
1.國家戰略驅動(O1)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加快建設體育強國。”這為新階段我國體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推出“體育助力鄉村振興工程”“體育助力新型城鎮化建設工程”,明確了鄉村體育發展的價值定位。健康中國建設促進鄉村地區對體育的重視,體育促進健康的理念深入民心。此外,健康觀的變革也將使新生代父母更加重視幼兒的健康問題,使幼兒體育活動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
2.教育政策扶持(O2)
在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國家利用行政手段,糾正教育要素配置不合理現象,從師資、財力、物力等多方面擴大對鄉村幼兒教育的有效供給。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指出:“以農村為重點提升學前教育普及水平,建立更為完善的學前教育管理體制、辦園體制和投入體制,大力發展公辦園,加快發展普惠性民辦幼兒園。”2021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提出:“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多渠道增加農村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國家關于鄉村振興的政策文件擘畫了新時代鄉村教育振興的宏偉藍圖,也使鄉村幼兒園體育活動的開展有所受益。
3.“互聯網+”助推(O3)
互聯網技術打破了鄉村幼兒園與外界的圍墻,縮短了鄉村教育與城市教育的時空距離,為鄉村教育跨越式發展提供了一條便捷路徑。在教育領域,“互聯網+教育”開始成為推動教育系統變革、模式重構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力量。“互聯網+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的實質是知識賦能和信息賦能。“互聯網+教育”可以將專業領域內新知識、新理念、新模式通過互聯網平臺引到鄉村幼兒園,實現城鄉資源共享,賦能鄉村幼兒園體育發展。
(四)威脅分析
1.安全問題堪憂(T1)
本次調研中,關于影響鄉村幼兒園體育活動開展的因素方面,有64.84%的幼兒園教師選擇了“安全問題”這一因素。幼兒園教師L談道:“孩子們在進行體育活動時難免會發生磕碰事件,這是我們在組織體育活動時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我們會在體育活動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保護幼兒不受傷。”可見,鄉村幼兒園教師在組織和實施體育活動時,關注的焦點在幼兒安全問題上,這會影響幼兒體育活動的高質量開展。
2.體育環境影響(T2)
近幾年,受到公共衛生政策的影響,有時幼兒園會采取停課不停學的策略。然而,體育活動是需要幼兒親身感知、親身參與的,線上的體育活動形式往往以韻律操為主,教師示范,幼兒跟隨,單一的形式和方法無法滿足幼兒身體運動的需要。除此之外,幼兒的體育活動局限在家中進行,不能利用幼兒園必備的體育器材,不能參與集體體育活動。而且,幼兒在幼兒園中通過練習所獲得的技能,也會由于沒有及時鞏固而被遺忘。
3.東北氣候影響(T3)
在實際深入調研中調研組發現,東北冬季寒冷的天氣使得遼寧鄉村幼兒的戶外體育活動時間大大減少,而鄉村幼兒園室內往往沒有足夠的場地和適宜的器材提供給幼兒進行體育活動。遼寧省的冬季和夏季相比于春秋季來說較長,這對于室內運動場地匱乏的鄉村幼兒園來說無疑是個挑戰。因此,遼寧省鄉村幼兒園體育活動的方式多以不局限于季節、場地的韻律操和體育游戲為主。
三、鄉村幼兒園體育活動開展的提升路徑——基于SWOT分析矩陣
根據上述對遼寧省鄉村幼兒園體育活動開展的優勢、劣勢、機遇、威脅的分析,研究組構建遼寧省鄉村幼兒園體育活動開展的SWOT分析矩陣如表1所示。
(一)增長型發展戰略(SO)
1.優化資源配置,統籌鄉村幼兒園體育發展
遼寧省鄉村幼兒園優良的生態環境和寬闊的場地是其開展戶外體育活動的優勢條件,幼兒可以在戶外充分享受空氣浴和日光浴。政府部門可統籌規劃鄉村振興專項支持項目,建設多元化、趣味性強的幼兒園體育活動場所,利用鄉村地域空間開闊這一有利的自然條件,優化幼兒地域活動戶外空間。城市與鄉村是一個依存融合、互促共榮的生命共同體,因此城鄉可破除二元體制的束縛,在信息時代通過數字媒介賦能,助推鄉村幼兒園體育活動高質量發展。
2.聚焦地域文化,發揮鄉村本土資源優勢
遼寧省鄉村幼兒園開展具有地域特色的體育活動,彰顯了區域文化自信和體育軟實力。《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在健康領域的教育建議提及了玩跳竹竿、滾鐵環等傳統體育游戲。遼寧省鄉村幼兒園可利用獨特的地域文化構建體育園本課程,依據本園的情況與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創造性地開發特色課程,并將地域文化資源運用到幼兒的體育活動中,充分發揮鄉村本土資源的優勢。
(二)轉型發展戰略(WO)
1.給予多方支持,推動鄉村教師專業發展
地方教育部門可以采取“先上崗再考證”等政策,吸引專業的學前教育教師從業,特別是要加大男性幼兒園教師的入崗率,同時建立一體化培訓機制。在教師入職后,政府應發揮牽頭作用,強化政策供給和專業指導,在規劃政策、項目審批、保障體系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建立“回頭看”反饋機制,使目標設定與結果呈現相吻合。除此之外,鄉村幼兒園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整合優質資源,提升專業能力。
2.盤活各類資源,改善鄉村體育器材配置
信息時代,有關部門應基于互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構建教師、家長、保健院信息共享云平臺,為幼兒建立連續性學年健康檔案,對幼兒體質健康數據進行動態分析。政府層面應加大鄉村幼兒園體育器材的資金投入,補齊鄉村幼兒園體育器材短缺的問題;鄉村幼兒園可以投放一些玩法多樣、一物多變的體育器材,增加幼兒的過程性體驗;幼兒園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的信息資源,創造性地改進廢舊器材,變廢為寶。此外,鄉村幼兒園可以將勞動教育與體育教育相融合,利用當地的生產勞動基地,滿足幼兒活動的需求。
(三)多元化發展戰略(ST)
1.拓寬發展格局,開發鄉村冰雪運動項目
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為我國發展冰雪運動提供了機遇,“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和“推進冰雪運動進學校”等活動在全國范圍內已經形成了發展冰雪運動的熱潮。遼寧省冬季寒冷的天氣帶來了豐富的冰雪資源,對于幼兒園開展體育活動具有一定優勢。遼寧省鄉村幼兒園可以結合遼寧省冬季獨特的氣候和場地資源,開展特色化的幼兒冰雪項目,如冰壺運動、冰車項目等,使幼兒強健體質、協調動作發展的同時提升其團隊協作能力。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鄉村幼兒園可改造舊房址,打造室內運動場館,滿足幼兒隨時進行體育活動的需求。
2.搶抓教育契機,強化鄉村家庭教育效能
《幼兒園工作規程》提出:“幼兒園還應面向幼兒家長提供科學的育兒指導。”鄉村幼兒園應以開展傳統民間體育游戲為契機,引導幼兒和家長熟悉民間體育游戲。幼兒園可以邀請家長一起制訂體育活動計劃,與家長密切交流,及時給予家長反饋,讓家長真正參與進來,使其了解、關心和支持幼兒體育活動。幼兒園還可引導家長與幼兒一起在家中進行各種民間體育游戲,真正促進家庭教育與園所教育協同共進。
(四)防御型發展戰略(WT)
1.依托國家政策,引導教師建構自我提升意識
除了外在因素的支持,鄉村幼兒園教師也要從自我建構的角度出發,夯實體育專業知識,提升組織與實施幼兒體育活動的能力。在“互聯網+教育”的今天,眾多免費的優秀資源和平臺可以供鄉村幼兒園教師學習。此外,自媒體時代,鄉村幼兒園教師應吸收自媒體視頻中的精華部分,將優質資源融入幼兒體育教育中,充分利用園所優勢和地域資源創新幼兒體育器材種類,積極開發體育器材的玩法,引導幼兒真正參與到體育活動中。
2.促進家園協作,響應國家發展體育號召
鄉村幼兒園開展體育活動面臨威脅:一方面,要將威脅轉變為發展的機遇;另一方面,也要適宜地規避不利因素。學前教育是集幼兒園教育、家庭教育于一體的教育體系。鄉村幼兒園可以結合家園雙方之力,開展親子活動。教師可以邀請家長與幼兒一起進行體育游戲,既有利于保護幼兒的安全,也增加了家長與園所互動的體驗感,響應國家全民健身的號召。
總之,體育活動是幼兒園必不可少的活動,也是促進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切入點。鄉村幼兒園開展體育活動既有其自身的優勢條件與發展機遇,也存在劣勢和威脅因素。因此,鄉村幼兒園要善于抓住機遇,充分發揮優勢力量,補齊短板,從而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調、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薛勝利.“大體育”視域下體育園本課程的建構與實施[J].學前教育研究,2021(12).
[2]楊樺.鄉村振興中農村體育發展的機遇、問題與策略[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22(5).
[3]楊錫懷,王江.企業戰略管理:理論與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蔣暉,陳德旭.新時代中國農村體育發展的戰略定位及轉型向度[J].體育學研究,2021(6).
[5]白楊,代顯華,湯永潔.鄉村教育政策執行者能動參與鄉村教育振興的協同機制分析[J].教育與經濟,2023(1).
[6]邢西深,管佳.發展“互聯網+教育”助力鄉村教育振興[J].教育與裝備研究,2022(08).
[7]魏后凱.深刻把握城鄉融合發展的本質內涵[J].中國農村經濟,2020(6).
[8]彭健,敬龍軍.基于PEST-SWOT模型的冰雪運動進校園發展戰略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2(11).
[9]張何杰,姚蕾.交疊影響域理論下我國幼兒體育的“家園社”協同共育[J].體育文化導刊,2023(5).
[10]還谷威,葉巍.綜合課程背景下幼兒體育游戲開展的價值邏輯、困境與紓解路徑[J].當代體育科技,2023(12).
[11]童理剛,蔡洲.新時期幼兒體育師范生體育素養培養路徑[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23(2).
(責任編輯:趙春艷)
作者簡介:任娜,沈陽師范大學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學前教育理論與實踐。但菲,沈陽師范大學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學前教育理論與實踐。
課題項目:1.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教育學一般課題“基于職業嵌入的新生代幼兒園教師專業身份模型建構與實施路徑研究”成果之一。課題批準號:BHA210131。2.本文系田家炳基金會項目“遼寧省鄉村幼兒園教育質量提升計劃”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