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摘要:語文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課本知識,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成長。
關鍵詞:小學語文 育人精神 策略
小學語文在學生的成長道路上發揮著無可替代且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教師的主要教學任務如下。一是要對小學生進行基本字詞的教學,只有把握好基礎字詞,學生才可以理解語句、段落乃至整篇文章要表達的含義。在此基礎上,要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改變死記硬背的陳舊教學方式,結合學生的實際,幫助學生學會知識遷移、知識運用,從而培養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1]二是要將語文教學與育人相結合,小學階段的學校教育在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過程中起到了重大作用,教師應積極主動地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精神等貫穿于教學中,不僅做到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使語文教育在培養新一代優秀青少年中充分發揮作用。下文將闡述本人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方法與策略,以期能夠起到一些作用,幫助老師更好地進行教學,幫助學生更好更充分地學習。[2]
第一,對小學生進行字詞的基礎教學
對于小學生而言,這些新知識比較陌生,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備課,教學過程中要保持足夠的耐心,確保學生能夠完全掌握新學的字詞。我們都知道,基礎階段的教育是特別重要的,所以教師要想盡辦法讓學生充分掌握知識點,激發學生想要學習、渴望知識的愿望。[3]首先,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進行知識遷移與運用,以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其次,可以通過改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來提高教學效率。然后,還可以通過小組交流,選擇小組代表匯報的方式夯實學生的學習成果。總之,用一切方法與學生深入交流,促進知識的掌握。[4]
第二,充分發揮語文教學的育人功能
首先,要注重紅色精神在課程中的貫穿。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教學氣氛,在適當的時候進行育人精神的穿插。例如,在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課本中,有一篇《延安,我把你追尋》的詩歌,整首詩歌圍繞著兩個字——“追尋”展開,充分表達了“延安精神”在新時代建設中的必要性與重要性。教學過程中要考慮到詩歌年代距離學生較遠及學生的知識儲備量不足,課前可以給學生展示延安的相關資料,讓學生交流討論,增加對詩歌背景的了解。在基礎字詞教學任務完成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已有資料,通過小組交流等有效方式,讓學生充分理解全詩內容,充分領會延安精神,懂得青年一代繼續弘揚延安精神的重要性,促進學生對革命精神的傳承,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促進學生健全的人格的培育。[5]又如,在部編版五年級教材《軍神》一文的教學中,通過講述革命將領劉伯承的故事,引導學生體會革命精神,同時可以拓展到紅軍長征精神等,如引入毛主席的文章,還可以將相關文章進行比較閱讀,運用“四讀”法,加深理解,不斷開闊學生的視野,培育學生良好的品德。[6]部編版語文教材中選擇了很多相關文章,通過革命經典文章的學習,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增強學生的理性分析能力,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以及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奠定堅固基礎。[7]
其次,注重良好精神、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我相信六年級的學生在學完《伯牙絕弦》一文后,一定特別羨慕并且向往鐘子期與俞伯牙之間真摯的友誼。那么,教師就可以結合實際,與學生們交流討論在與朋友交往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什么,我們應該如何與別人交往,或是如與人建立這種真誠而又長久的友誼。討論過程中,教師便可以向大家介紹船山先生以及他的故事,讓學生自己去領會船山先生在交友過程中的優秀品質。[8]同時,為了鞏固學生對船山精神的把握,課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看中央電視臺的系列紀錄片,了解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大義,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9]然后教師還可以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求實、探索精神等。
總之,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從而更好地做到對語文課本知識和育人精神的結合,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和積極向上的精神,實現語文教學的目標。[10]
參考文獻:
[1]吳秀榮.紅色革命精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與融入[J].課堂內外(小學教研),2022(9):54-55.
[2]彭華燕.語文學習與紅色精神傳承的和諧共振——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中紅色經典的教學[J].語文教學通訊·C刊,2022(11):67-68.
[3]程芝.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科學精神探究[J].課堂內外(小學教研),2022(5):31-32.
[4]李素文.如何在語文學科中讓船山精神深入小學生的心靈[J].教師,2020(14):74-75.
[5]羅仔秀.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語文素養"和“人文精神”[J]. 長(上旬刊),2019(11):142-143.
[6]舒燕燕.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長征精神教育——以《七律·長征》為例[J].廣西教育(義務教育),2020(11):113-114.
[7]吳娟.小學語文教學策略淺析[J].科普童話·原創,2022(7):82-83.
[8]陳新利.關于對小學語文教學任務的理解[J].軟件(電子版),2019(11):76.
[9]謝菊梅.淺談培養小學生語文閱讀與寫作能力的教學方法[J].語文課內外,2019(35):232.
[10]韓雷.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速讀(上旬),2017(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