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迎迎
摘要:對于小學生而言,德育培養極其重要,班主任通過德育滲透能夠有效強化班集體的凝聚力,進而強化德育教育的效果。對此,文章重點闡述以德育活動為載體提升班級凝聚力的實踐措施,以便更好地提升德育教育水平和班級凝聚力。
關鍵詞:班級凝聚力 ?德育教育 ?班主任
引言:班主任不單單是教授文化知識的教育者,同樣是德育滲透的引領者及組織者。因此,教師需要高度重視德育教育的滲透工作,持續強化班集體的凝聚力,組織多樣化的德育教育實踐活動,抓好班級管理,以此來培養和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所以,探究以德育活動為載體提升班級凝聚力的實踐策略尤為重要。
一、注重德育滲透,培養良好德育意識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與落實,學校及教師對于德育教育工作愈加重視。班主任基于小學生的具體情況,以提升班級凝聚力為核心目標,多樣化開展實踐活動,引領學生在智力啟蒙教育及發展的關鍵時期樹立積極、正向的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如舉行班級宣講、互助互評活動等,可以快速實現德育教育的目標。德育教育內容包含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質、文明行為教育,遵紀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1]
二、示范德育教育,強化德育感染力
班主任需要有效發揮榜樣引領作用。工作中,班主任教師不僅僅要傳授學生學科知識,還需以身作則,嚴格遵守社會道德規范等,為學生樹立榜樣。此外,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還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動人。同時,還需組建優秀的班干部團隊。班干部在班級德育教育過程中也發揮著重要引領作用,可以顯著提升班級德育教育的綜合水平與班集體的凝聚力。另外,也可在學生中以民主選舉的方式優選班級道德模范,以此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引領學生奮發向上,強化學生的競爭意識,有利于提升班集體的凝聚力。
三、利用德育活動,提升班級凝聚力
(一)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提升班集體的凝聚力需要班級所有成員的共同參與,如果班級成員之間不存在信任,那么,則無法談及凝聚力。所以,班主任可采取合作、互動的方式以此來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建立對彼此的信任感。如新生軍訓活動時是互動與交流的好時機,學生能夠快速認識班中的同學,在彼此交流與互動的過程中還能建立友誼。同時,班主任還可適時組織團隊活動,創新團隊組織的形式及內容,以此來激發學生參與班集體活動的興趣與熱情,調動學生參與集體活動的積極性。首先,要求班集體所有成員參與運動會、科技比賽等集體活動等。其次,要保障團隊活動能夠獲得持續性的影響力,那么就需要班主任合理設置團隊活動規模、組織時間等內容。另外,為了充分保障團隊活動的實效性,班主任可倡導全班共同參與或者小組合作參與,以此來強化班級成員的參與感,讓學生能夠意識到自己是班集體中的一員,由此,可以有效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
(二)持續強化學生的班集體榮譽感。班集體榮譽感同樣是班集體凝聚力的一種體現。如果班級所有成員均具有較強的班級榮譽感,那么,班級所有學生則會在班級活動中積極、主動地關心班集體的榮譽,會為了集體榮譽而奮發向上。對于學生來說,除了學習上的競爭以外,競爭性的團隊活動同樣需要努力為班級爭取榮譽。例如在學校組織的合唱比賽中,班級成員為了拿到最好的成績,一定要全員參加,努力練習,進而在表演中獲得第一,此類榮譽可以有效凸顯班集體所有成員的共同參與,之所以獲得成功源自于班級學生的凝聚力,讓學生能夠明白只有團結一致、親密合作,才能有效提升班集體的凝聚力,進而為班級爭取更多榮譽,還能讓學生產生情感及思想共鳴,為了班集體共同的目標而奮斗、努力。[2]
結語
總之,以德育活動為載體提升班級凝聚力的研究極具現實意義。班主任教師需意識到德育教育對于提升班集體凝聚力的重要性,在進行班級管理及開展活動時,班主任須注重德育教育管理,持續強化學生的德育素質,同時,還要積極開展示范性的德育教育,以此來強化德育的感染力,在此基礎上組織的班級管理活動能夠有效凸顯班集體的向心力與凝聚力,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德育水平。
參考文獻:
[1]陳大會.小初德育銜接的教學策略[J].家長,2022(05).
[2]楊小琴.聚集班級凝聚力 ?建立優秀班集體[J].小學生(下旬刊),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