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放
摘要現代學徒制是通過學校、企業深度合作,教師、師傅聯合傳授,對學生以技能培養為主的現代人才培養模式。實施現代學徒制,有利于中職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有企業的參與,有利于企業崗位需求成功對接中職學校的專業設置,有利于企業生產過程成功對接中職學校的教學過程。我國的職業教育起步較晚,現代學徒制育人機制仍處于理論研究和試點階段,各種新問題、新情況不斷涌現。本次研究通過分析我國現代學徒制的歷史進程、試點工作現狀,發現中職學校現代學徒制試點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嘗試提出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緩解校企合作壓力、實踐探索人才培養模式三方面的實現路徑。
關鍵詞 現代學徒制;中等職業學校;實現路徑
中圖分類號:G718.3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3.13.022
1我國現代學徒制的歷史進程
2010年7月,教育部發布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正式提出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也是現代學徒制的開端。
1.1傳統學徒制的變革與終結
我國傳統學徒制歷經六十多年的演進,大致經歷了三個變革階段:一是舊社會學徒制改造政策階段,二是傳統學徒制改革政策階段,三是傳統學徒制走向終結政策階段。舊社會學徒制改造政策階段:1950年6月國家出臺《關于開展職工業余教育的指示》,使師徒關系趨于平等,保障了學徒的基本權益。傳統學徒制改革政策階段:我國改革開放前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人民物質需求快速增長,各類商品供不應求,勞動力市場需要大量的各行業人才,出現了人才緊缺的問題,導致學徒的培訓時間縮短、質量降低。1957年,學徒制制度化提出了學徒年齡、學習培訓時長要求、工資待遇等問題,保證了學徒的質量,維護了師徒工資待遇的公平與平衡。傳統學徒制走向終結政策階段:1985年,中共中央發布了《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教育體制和勞動人事制度實行“先培訓,后就業”的基本原則。企業招工目標群體轉變為畢業的學生,各級政府、用人單位、職業學校也開始探索適合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
1.2現代學徒制的探索與創新
我國現代學徒制經歷了理論萌芽、試點改革、全面推廣三大階段。理論萌芽階段:2010年前后,我國人才培養模式由半工半讀、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模式轉變為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模式。2011年3月,時任教育部副部長魯昕第一次站在國家層面上提出現代學徒制,談到《現代學徒制破解東南沿?!坝霉せ摹贝笥锌蔀椤返南嚓P問題。試點改革階段:2010年,江西省新余市在全國率先實施現代學徒制,頒布《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方案》。2015年1月,經過5年左右的理論探索、招考制度改革等前期準備工作,教育部出臺了《現代學徒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出臺《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通知》,同年8月出臺《關于公布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的通知》,將理論層面的改革有效付諸實施。為保證試點單位的質量,2016年跟進了首批試點單位的備案監督管理制度。全面推廣階段:首批試點單位工作總結、驗收成果的同時,分別在2017年、2018年開啟了第二批、第三批試點工作,三輪試點單位總計562個,推進了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的發展,為我國現代學徒制積累了大量經驗。2019年國家對現代學徒制試點經驗進行全面總結、全面推廣,不斷加強對現代學徒制實施的政策支持。
2我國三輪試點現狀分析
中職學校制訂的校本制度包括招生與就業相關制度,學校與企業建立雙主體合作式的育人相關機制,教育教學目標、標準與內容協商建立的課程體系,師資隊伍的培訓、開發相關制度等。
2.1結合各專業特色的試點方案
中職學校將試點企業需求與中職學校專業特色相結合制訂試點方案,為企業培養專業性強、技能扎實的技術型工人。卿利軍、唐濤以永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分析了畜牧獸醫相關專業的試點方案,根據實踐過程中遇到的課程體系系統性缺失、學生成長規律與牧醫專業的契合空缺、教學系統理論與實踐脫節等問題,制訂了“三種能力、四個環節、八個階段、五個學習環境”的人才培養模式。
2.2不同企業不同的校企合作方式
中等職業學校與不同的企業采用不同的合作方式,其影響因素包括學校層面的教學資源、師資隊伍、專業背景等,企業層面的專業對接精準度、企業所屬地區、企業規模大小、用人需求量等。譚春霞、戴欣平以金華職業技術學院與中小型企業合作的現代學徒育人模式為例,分析了校企合作方式的試點情況,基于中小企業創新能力較弱,缺乏“一專多能”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企業規模有限、用人需求量小以致難以展開訂單培養等問題,提出了中小企業“一對多”現代學徒制實施模式,包括“一個專業對接多個企業”“一名學徒對接多個崗位”“一門課程對接多個場所”“一套標準對接多元評價”。
2.3師資隊伍建設方案
師資隊伍建設是發展和推進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重要因素,試點的職業學校主要做出兩方面改變:一是師資隊伍重新構成,開展思政育人相關課程,提高校內理論教師和校外企業教師的思想政治素養。校內理論教師和校外企業教師互相學習制度,即校內理論教師到企業去下廠實踐,校外企業教師進校園強化理論知識和教育教學知識的學習。二是師徒關系的改變,現代學徒制師徒關系的特征包括多重關系、平等關系、共生關系,呈現出單向型師徒關系、任務型師徒關系、流動型師徒關系、異己型師徒關系、邊緣型師徒關系。
3中職學校現代學徒制試點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3.1中職學校在落實現代學徒制過程中存在障礙
中職學校內部管理制度缺失,進行試點工作時會制訂一系列管理制度,但是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實踐性,對部分操作性問題關注度不夠,缺乏完整性。例如,校企合作制度如何執行,如何提高企業與學校合作的可能性;面對新的概念和形式,如何使教師接受現代學徒制并參與其中,如何引進校外企業教師并與校內理論教師相結合;學校與企業的負責人如何對接、如何推進試點工作、以什么樣的關系和責任體進行;學生與校內外教師如何分配、如何負責;校內外專業課與實踐課的編排與銜接;不同年級的培養目標等。
中職學校試點工作效果有待提高,經過多年的試點與推廣,產教融合、校企合作、“1+X”證書模式等概念已進入中職學校,但其真正含義并未得到實質性的改變,效果未達到預期。例如,學校雖積極實行“雙主體”教學方式,但在實踐中仍以理論課為主,實踐課由校內理論教師代勞。理論和實踐教學脫節,學生無法通過系統學習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又缺乏必要的實訓機會,導致其對專業理論知識理解不深刻,實踐能力缺乏。校內外教師交流學習未真正實現,甚至出現“走過場”的現象,學校理論教學與企業實踐存在脫節,而在這種脫離現實、背離社會需求的模式下,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不利于培養合格的技術型人才。
3.2中職學校人才培養模式缺乏創新
中職學校人才培養模式缺乏創新。目前使用較為廣泛的人才培養模式包括產教融合、校企合作、“1+X”證書模式等。大多數是一二年級在校內學習理論知識,安排兩周左右的實訓課程,三四年級到學校合作的企業實踐。這種模式存在著兩個分離狀態,一是學生先學理論后學實踐的分離狀態,二是理論教師與實踐教師的分離狀態,沒有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另外,學校仍然是培養人才的單一主體,企業的主體身份體現不足。學校仍然是培養理論型人才輸送到企業,并沒有起到學校和企業雙教育主體的作用。
3.3試點成功案例出現難推廣的現象
試點經驗在推廣過程中出現試點成功案例難推廣的現象,有些未能得到有效解決而夭折。例如各地區發展的環境差異、學校專業設定的不同、學校培養目標的差異、學校投入的力度不同、企業的發展方向不盡相同、企業用人需求的差異等多因素導致試點經驗不能很快地凸顯效果。
4中職學?,F代學徒制的實現路徑
4.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加強國家政策支持,為職業教育發展和現代學徒制提供政策支持與保障,從而有利于消除企業對中職畢業生的歧視。各級政府給予一定政策傾向為參加現代學徒制活動的企業提供一定便利和優惠政策,并促進其與中職學校開展合作,激勵其對人力資本方面進行大膽投資。完善職業教育相關法律法規,中職學校招生、教師培訓、職工福利等,鼓勵學校積極推進現代學徒制。
4.2緩解校企合作壓力
建立校企合作專項經費,經費由中職學校和企業共同承擔,承擔比例根據雙方實際情況協商設定。當企業教師到學校學習培訓和校內教師到企業進行實踐學習時,適當發放一些補助或其他獎勵機制,以促進雙方教師融合,減輕教師個人的工作和生活壓力。中職學??少徺I企業生產的零件設備供學生學習使用,或者低價收購企業報廢的機器設備進行教學工作。例如,軌道交通相關專業可購買報廢的不再投入使用的地鐵,建立軌道交通實訓室供課堂教學和實踐使用。
弱化招生和招工標準的差異,即提升招生計劃與市場發展的匹配度,建設“招工招生一體化”模式。中職學校申請專業建設,培養對應專業的學生,是為了培養國家和社會所需要的技術型人才。反之,人才培養是要根據國家工業發展需要,將專業建設在產業鏈上,例如,近些年育兒嫂、收納師行業人才緊缺,根據市場的需求,企業可向中職學校提出人才需求。學校根據企業提出的需求,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訂專業,并招入相關專業的學生。招生與招工的標準和差距縮小,才能真正做到校企兩融合。
4.3探索實踐人才培養模式
著重培養雙師型教師,組建一支成熟的高素質、高標準、專業性強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完善培訓、發展長效機制,為教師提供參加國家級、市級比賽的機會和平臺,為教師提供職稱培訓、專業技術技能培訓,與企業合作為教師提供企業實踐活動的場所等。完善雙師型教師認定機制、提出認定條件、建立雙師型教師認定檔案,并為未達標準的教師提供幫助。
加強中職學校與企業教育教學目標相統一,形成“育人一體化”模式,實現中職學校和企業雙主體辦學模式。學生不僅需要在中職學校完成公共基礎知識與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還需要到企業接受相關專業實訓實踐工作,學校與企業在教育教學中應具有共同的目的??荚u模式也是雙主體所要統一的部分,學生在校學習狀態及成績應真實地呈現給企業,只有這樣才能獲得企業認可;學生到企業實踐經歷應真實地反饋給學校,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他們順利畢業。考評制度的實施有利于建立完善、規范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從而實現對中職學生能力培養和素質提升的有效控制。
參考文獻
[1]王平.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學徒制政策的演變、問題與調適[J].教育與職業,2015(22):13-17.
[2]張建平,孫立新.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試點現狀研判及推進路徑[J].職教論壇,2021,37(12):12-17.
[3]魯昕.現代學徒制破解東南沿?!坝霉せ摹贝笥锌蔀閇EB/OL].(2011-03-22).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 1485/201103/t20110322_116111.html.
[4]卿利軍,唐濤.現代學徒制2.0背景下高職牧醫專業“3485”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以永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21,42(20):34-38.
[5]譚春霞,戴欣平.面向中小企業的“一對多”現代學徒制育人模式探索與創新——以金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19):50-54.
[6]平靜.現代學徒制背景下的高職院校師資隊伍重構[J].思想政治課教學,2021(3):81-83.
[7]李博,馬海燕.現代學徒制師徒關系重塑研究[J].教育與職業,2020(23):56-59.
[8]李麗.從三輪試點到全面推廣:我國高職院?,F代學徒制實施的經驗、問題與前瞻[J].職教論壇,2019(9):1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