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煥崧
摘要:每一個孩子就像一朵無瑕的花兒,各自有著不同的花期。作為園丁的我們,要給予每一個花苞綻放的時機,并耐心地等待開花之時。教育學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效果的,也不是只靠一個賞識的眼神、一句表揚的話語,就會有所收獲,而是需要我們給予充分的關愛、信任、寬容和鼓勵,用發自內心的愛去感染他們,如春雨一般,潤物無聲。
關鍵詞:關愛 信任 寬容 鼓勵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朵朵無瑕的花兒,在父母的陪伴下、老師的諄諄教導下慢慢地舒展身軀,恣意地綻放。然而,總也有些貪玩或貪睡的“慢苗”,遲遲不愿意綻放自己。面對這樣的“慢苗”,身為教師的我們也應該慢下節奏來,不能急躁,因為教育孩子就像種花,要給予足夠的愛心和耐心,在學習、生活的點點滴滴中點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用心培育,靜待花開。
一、春風化雨潤無聲——關愛
中國著名導演張藝謀曾執導了影片《一個也不能少》,影片里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曲折的情節,但那位代課老師對學生的純真的感情,為尋回退學的學生而奔波的堅持卻令我幾度潸然淚下。這就是愛啊,是天下間最純樸的愛,最感人的愛。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愛是強大無比的教育者。”理論和實踐都證明,一個教師只有發自內心地愛他的學生,學生才會像磁石一樣自動靠近過來。親其師,才會信其道,教育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班上有位叫小然(化名)的女生,由于家庭情況比較特殊,家長的陪伴比較少,當時孩子還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同學之間還沒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了解到實際情況之后,我決定把“特別的愛給特別的她”,在生活上關心她,比如,發現她沒吃早餐,我會把我的早餐分給她,或者去給她買些面包牛奶;她的課桌很亂,我會手把手教她怎么收拾;她不小心摔傷了腳踝,我給她敷冰、噴藥,并送她回家……每次跟她交流,我都用和風細雨的方式,時間長了,她感受到老師的愛,而自己也慢慢學會遇事冷靜、待人真誠,甚至主動去關心小伙伴。在學習上,我給她安排了“兵教兵”互動學習,同時,自己也利用課余時間跟進和檢查她的功課,必要時上門家訪,加強家校合作,效果明顯。
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只是花期不同。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是農業而不是工業,需要耐心等待。教師的愛就像一縷春風、一夜喜雨,能在“潤物細無聲”中教育人、喚醒人、打動人。“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只要我們給予學生關愛、理解、尊重,堅持不懈,就一定能感染學生,收到學生的尊敬。
二、相互溝通架心橋——信任
“用信任的雙手去撫慰心靈的創口,在干枯的心田播種信任的禾苗,可以使尊嚴的大旗在心空飄揚,使一顆流浪悲戚的心回味溫暖,使內心的花朵在紅墻內羞怯地開放,使一條柳暗花明的林蔭小道在走投無路的人面前燦若星河。”詩一般的語言,道出了信任的力量是如此得巨大。
曾教過一個叫小毅(化名)的小男生,樣子長得很可愛,但可愛的外表與他實際的行為習慣形成一個很大的反差:一節課下來,能專心聽講的時間不足10分鐘,下課了他就像一個活躍的小音符,跳動在課室、走廊、樓梯間,甚至操場的每一個角落,他那清脆響亮的笑聲夾雜在課間十分鐘的熱鬧中,令我們的值日班干部傷透了腦筋。后來,我經常性地交給小毅一些簡單的任務,不明確方法,只指明方向,給他以充分的信任,最后他都能夠順利地完成。在此過程中,他感受到了老師的信任和成就感。
信任、善待,是一種巨大的人格魅力。我們不能憑著主觀印象去判斷學生的行為,我們應該正視學生的錯誤,耐心去分析,關鍵時候給予信任,這樣,教育的效果往往會更好。只要我們對學生以誠懇為先,動之情、曉之理,當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真誠的時候,他們便會在這份持久的信任中受到激勵,獲得自信。通過具體任務增強學生的責任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創造性,使他們能發揮最大的潛能,提升自己的能力,這是和學生共同成長過程中最大的幸事,讓學生充滿陽光、積極向上是一種幸福。
三、化作甘露潤心田——寬容
寬容,不僅體現了教師的自身修養,而且會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對于學困生某些方面所表現出來的不足或所犯的錯誤,教師要考慮全面,處理適度。對學生寬容,不是對他們的過錯行為消極遷就,而是溫情教育,通過分析和教育,給他們改正的機會,喚起其積極向上的動力。
班上有個學生叫小健(化名),他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學習接受能力很強,是班里的優生。但他也有不足之處,那就是有時過于活躍,有時會不小心跟同學產生誤會。有一次,因為一把雨傘,跟班上的一位女同學產生了一點小矛盾。經過耐心引導,小健的情緒慢慢穩定下來,原來傘是外婆送他的生日禮物,他從小由外婆帶大,對外婆的感情特別深,對外婆送的禮物特別珍惜。我沒有直接批評他,而是進行了調解,答應幫他把傘修好,他眼睛一亮,那激動得通紅的臉上充滿喜悅之情,誠懇地向同學道了歉。我答應過他的事就要兌現。當我把修好的雨傘遞給他的那一刻,他向我深深鞠了一躬,臉上洋溢著感恩之情,還答應我以后遇事要冷靜處理,好好改改自己的壞習慣。從那以后,小健上課的精神更加集中了,課下也進步不少,追逐打鬧的現象偶爾還會有,但班干部反饋說,一提醒他就乖乖停下來了。他說,自己答應過老師的事情也要做到。后來他還積極參加班級的經典誦讀比賽,憑著一副好嗓音和認真負責的態度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寬容是愛的起點。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個性差異,他們有的可能是暫時還沒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有的可能是良好行為習慣暫時還沒養成,不管怎樣,我們都要平等地對待他們,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師愛的溫暖。作為教師,對待后進生和淘氣、調皮的學生要有足夠的耐心,應當用寬容對待他們,給他們時間去改變、去成長和進步。我始終相信:只要我們用寬容的心去愛護他們,那這份愛一定能化作滴滴甘露,終有一天能澆灌出朵朵艷麗的花兒。
四、靜待花開驚喜時——鼓勵
好奇、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給予這些活潑可愛、無拘無束的孩子以愛的支持和擁抱,讓他們逐漸長大,變得成熟、強壯。每個人都渴望被尊重、被認可、被表揚,后進生更是如此。因此,教師應該用心去發現每一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哪怕只是星星之火,也要創造機會,及時地鼓勵他、表揚他,說不定某一天你突然發現,這星星之火已形成燎原之勢。
班上有個叫小彭(化名)的女孩,她乖巧、文靜,學習很認真,性格文靜的她在班上似乎總是默默無聞的。但一次無意的鼓勵,終于打破了這個沉默。在一節道德與法治課上,我們準備開展一個以“美麗的謊言”為主題的辯論賽,先讓四人小組討論自己的立場,再讓大家回家收集材料。我一邊巡視一邊跟學生們討論,大家都興高采烈地辯論著。當我來到小彭他們小組的時候,發現只有小彭靜靜坐在那里聽,我問她為什么不加入一起討論,她輕輕搖頭,沒作聲。看得出她是缺乏自信,不敢融入小組,于是我湊到她耳邊輕輕地說:“你知道嗎?老師和同學們都很喜歡你,你每天上課都那么認真,一定積累了很多知識,你的聲音又那么好聽,相信大家也一定很期待你的發言哦,還有三天的時間,回去也準備準備,相信你一定行!”她聽了之后,嘴角輕輕上揚,小聲地說了一句:我試試。三天之后,辯論賽正式開始了!前面九位學生上臺精彩發言之后,我欣喜地發現,小彭舉起了小手!當她走上臺的時候,我發現她手上拿著一張稿,工工整整地寫著自己的觀點,看得出她是花了不少心思的。一開始她有些害怕,聲音很小,大家都聽得很吃力,我微笑著走過去,輕輕地擁抱了她,說:“加油!相信自己,你行的。”她點了點頭,深呼吸了一下,然后開始大聲演說了,她那認真的態度、動聽的聲音、中肯的觀點說得大家掌聲四起。后來我跟她媽媽了解到,連續三天晚上她都積極跟家人討論問題,一邊上網查找論據和實例,正是因為前面有老師的真誠鼓勵、自己的用心準備,才有后面出色的表現。自從邁出了勇敢的一步,小彭像變了個人似的,上課舉手發言的次數越來越多,參與集體活動的積極性更高了。她的性格也有了較大的改變,笑容常常洋溢在她的臉上,在畢業典禮上,她還加入了班里的舞蹈隊訓練,并獻上了精彩的表演。她的媽媽在微信上給我留言:孩子的變化全賴有您的鼓勵,那一次的演講給了她蛻變的機會,萬分感激啊……
盡心教育,靜待花開。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我們需要因材施教,用心培育,相信總會有綻放的一天。面對一朵朵無瑕的花兒,作為園丁的我們,要尊重每一個花苞綻放的時機,用心培育,耐心等待他們開花之時。蘇霍姆利斯基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對待學生要用愛心、耐心和誠心慢慢浸潤學生的心靈,用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法,幫助他們克服困難,不斷成長。教育學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效果,也不是只靠一個賞識的眼神、一句表揚的話語,就會有所收獲,而是需要我們持之以恒的給予學生充分的關愛、信任、寬容和鼓勵,用發自內心的愛去感染他們、陪伴他們,如春雨一般,潤物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