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生
[摘 要]企業財務主要從內部控制與外部風險管理兩方面進行管理,通過降低風險損失提高企業效益。文章研究新時期背景下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策略與財務風險防范。首先分析企業財務內部控制與財務風險管理現狀,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其次從優化現代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目標、建立企業內部財務監督機制兩方面提出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策略。最后提出判斷財務債務風險的安全界限、建立企業應收賬款回收責任制等企業財務風險防范措施。通過以上研究,旨在提高企業財務管控效果,提高企業收益。
[關鍵詞]新時期背景;財務內部控制策略;風險防范;控制目標;防范意識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13.007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23)13-0024-03
0? ? ?引 言
企業風險主要來自客觀存在的項目風險、不確定性的投資風險,以及可測算的資金鏈風險。在特定的條件下,給出企業一個投資時間,在此時間段內出現了與預期不符的結果就是風險[1]。與預期結果之間的差異越大,風險就越大,對企業造成的損失就越大。任何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均存在財務風險,由企業負債或不良資產等因素導致的風險,均會對企業造成損失。從企業項目開始之初,企業盈利、投資、經營等各個方面的風險均難以把握。從財務的角度來看,風險是一種難以預測的動態指標。企業管理人員一般從財務內部控制與財務風險防范兩個方面對資產進行管理。
從資產管理的角度來看,內部控制就是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對企業資產進行調節、管理。以監督、預防為主,將控制滲透于企業項目的各個環節。只要進行了內部控制與外部防范,就能夠將風險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不會對企業造成較大的損失[2]。外部防范是指企業為了防范外部風險和威脅而采取的措施。企業財務控制取決于員工素質,員工要步調統一地執行企業下達的指令,部門內部協調一致,才能保證控制的運轉。為了更進一步提高企業管理效果,本文從內到外地進行管理,內管控外防范,真正意義上提高企業效益。
1? ? ?新時期背景下企業財務控制現狀
如今的財務控制環境中,領導階層和管理者存在著不同的經營風格,由此可能帶來一些矛盾。企業發生財務風險時,很大程度上來源于財務內部失控,導致資金鏈斷開,或是資金分配不完善等問題[3]。從企業控制來看,籌資和資金使用都存在風險,均是影響內部控制的關鍵因素。控制制度不健全主要體現在環境復雜、評估不準確、活動缺乏合規性、交流不通暢,以及督查不嚴謹等方面。為了了解企業財務風險情況,選取企業的債務風險狀況、盈利能力狀況、資產質量狀況作為評價指標,對企業財務風險進行評價。其中,債務風險狀況主要包括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和速動比率;盈利能力狀況主要分析企業營業利潤率;資產質量狀況主要包括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與總資產周轉率。資產負債率能綜合地反映出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速動比率代表企業以速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的綜合能力;營業利潤率是衡量企業經營效率的指標,反映了在考慮營業成本的情況下,企業管理者通過經營獲取利潤的能力;應收賬款周轉率用于衡量企業應收賬款流動程度;存貨周轉率是衡量和評價企業購入存貨、投入生產和銷售過程中的效率的綜合性指標;總資產周轉率是衡量資產投資規模與銷售水平之間配比情況的指標。具體的企業風險評價標準值如表1所示。
如表1所示,資產負債率的適宜水平是40%~60%,若高于60%則說明企業的資金來源中,債務的資金較多,資產負債率高,財務風險相對較高,可能在現金流不足時,出現資金鏈斷裂情況。而速動比率較低則說明企業的速動資產小于流動負債,企業償還短期負債需要使用其他非流動資產,或者是重新借款用來償還到期的債務。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越高,說明企業營運能力越強,資產利用效率較高。但是為了滿足高周轉率的要求,企業可能會選擇采用低成本、低品質的原材料或產品,從而增加生產過程中的風險。
受到控制環境不合理、控制人員素質低以及控制實務消極等原因的影響,使企業控制步伐不協調,無法推進內部運轉,對于內部控制存在制約[4]。控制活動方面存在風險,內部控制網絡不健全的風險,偏重事后控制的風險,更加重視有形資產的控制等方面,導致企業出現“重財輕物”的現象,企業損失相應增加。信息溝通與監督檢查主要體現在員工實行內部控制的過程與質量方面,普遍是領導怎么安排,員工怎么實行,并未結合自身的考慮,也就沒有有效的內部控制,導致出現控制質量較低的問題。
2? ? ?現代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策略
2.1? ?優化現代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目標
對于企業而言,想要優化內部控制效果,需要優化內部控制目標。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從三個方面進行控制目標優化。首先,強化財務預算控制力度,將預算的目標進行優化,對企業賬款的管理工作進行優化,保證預算、應收目標的順利優化[5]。其次,對企業成本控制進行優化,有效管理企業運營成本浪費問題,能夠以低成本保證企業高效運轉。最后,結合企業的實際運營情況,將企業存貨進行優化,控制現金的流入與流出,最大化地規范企業內部控制工作。內部控制要素結構如圖1所示。
如圖1所示,本文主要從預算、應收賬款監控、風險評估、控制環境等方面進行目標優化,實現內部控制信息與溝通,爭取每一個步驟均進行優化。應控制環境合理的情況下,使企業更加重視財務內部控制工作,不再受企業各個方面因素的影響與制約,為企業提供規范化的控制策略。
2.2? ?建立企業內部財務監督機制
內部控制除了優化目標之外,還需要建立企業內部財務監督機制。在企業中設立專門的內部審查部門,該部門于企業中處于獨立位置,與管理層和其他利益相關方保持獨立。為了保證內部審查部門工作的順利實施,還應該建立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6]。內部審查部門的內部審計工作需要較強的獨立性,應獨立于被審計的業務部門,并直接向企業管理層報告。設計人員不僅需要了解本行業的專業性,還需要具有較豐富的審計經驗,能夠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內部控制與風險判斷,從而提高企業的管理效果。除了內部控制制度,還需要強化監督職能。內部審計人員應獨立形成意見和撰寫審計報告,不受被審計部門和其他利益相關方的干擾。他們應能夠直接向管理層或董事會呈報審計結果。
3? ? ?企業財務風險防范措施
3.1? ?判斷財務債務風險的安全界限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通常需要借貸以融資,這使得企業處于負債的狀態。為了獲得豐厚的利潤,企業必須承擔巨大的籌資風險。為了保證企業在風險較低的情況下獲取較高的利潤,企業就需要做到適度地負債經營,達到控制風險與防范風險的目的[7]。要想達到這個目的,就需要企業找到合適的“度”,也就是對企業債務風險的安全界限進行分析。本文將財務風險特征進行分析,如圖2所示。
如圖2所示,企業財務風險存在客觀性、全面性、不確定性、復雜性等特征。對于企業風險而言,收益增長與債務籌資增長存在多種情況,收益增長>債務籌資增長,企業有能力償還負債;收益增長=債務籌資增長,企業收益能夠抵消負債;收益增長<債務籌資增長,企業發生財務風險概率較大,企業需要予以重視。企業長期處于第三種狀態時,企業財務風險必然存在,根據企業實際情況,找出財務風險點,采取相應的解決與防范措施,保證企業的收益。
3.2? ?建立企業應收賬款回收責任制
財務風險防范與內部控制是相輔相成存在的,控制財務風險則需要建立企業應收賬款回收責任制,加強員工對企業固定資產的風險防范意識。本文將銷售人員作為第一責任人,貨款需要售賣人員按時保量收回,收不回則扣除銷售人員相應的薪資[8]。企業的財務部長、預算責任人、會計核算人、資金管理人、稅務管理人、會計等崗位,均要落實自身職責。財務職能分工如表2所示。
如表2所示,企業相關人員按照上述職能分工完成工作之后,相應工作出現了問題,則將責任落實到相應崗位負責人身上,確保每個人均能夠進行有效工作,減少應收賬款回收困難與資金周轉不靈的現象。
4? ? ?結束語
近些年來,中小型企業持續擴大規模、增加投資,但忽視了生產經營存在的風險。受到企業技術水平、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影響,企業出現破產的情況較多,無法適應日漸激烈的市場競爭。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企業在投資、籌資、經營等環節中,受到的風險壓力更大。本文主要針對企業財務控制與風險防范兩個方面,對企業財務管理做出建議。通過優化現代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目標、建立企業內部財務監督機制、判斷財務債務風險的安全界限、建立企業應收賬款回收責任制方面,提出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策略與企業財務風險防范措施。通過本文研究,能夠使管理人員意識到風險存在的各個環節,并針對各類風險等級進行防范,具有較高的現實意義。
主要參考文獻
[1]蘇艷麗,劉寶童,聶穎.新能源上市公司財務風險評估:基于多級模糊綜合評價法[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46(1):61-67.
[2]黃燕.“雙一流”“互聯網+”背景條件下高校財務內部控制探析:以武漢高校為例[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2,19(10):39-46.
[3]陸旭冉,武曉芬,唐媚媚.關鍵審計事項語調可端倪公司財務風險信號?——基于真實盈余管理調節效應研究[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22,38(12):93-110.
[4]趙巨長.新政府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建設研究:以A事業單位為例[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1
(4):55-56.
[5]白加麗.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風險預警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和Logistic回歸的財務風險預警模型[J].經營與管理,2022(8):8-15.
[6]黃永梁,苗瑋.財務風險視角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路徑研究:基于對比亞迪公司財務指標的分析[J].經營與管理,2022(7):187-192.
[7]魯佳怡,應炘航,劉倩男.戰疫情:房企如何提升財務風險抵御能力——基于華夏幸福與萬科的案例對比分析[J].經營與管理,2022(5):36-41.
[8]張昌兵,余梅麗,華麗香,等.研發投入對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基于融資結構門限回歸模型的實證檢驗[J].工業技術經濟,2022,41(3):12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