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基于2000—2020年江蘇省投資、消費和對外貿易與經濟發展的時間序列數據,在ADF檢驗的基礎上,建立向量自回歸(VAR)模型,通過格蘭杰因果檢驗分析法綜合分析了拉動江蘇省經濟增長的三大要素。結果表明,投資和消費始終是江蘇省經濟增長的強格蘭杰原因;以凈出口為代表的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的存在長期均衡關系,長期來看,對經濟增長具有正向作用;江蘇省經濟增長主要由投資導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弱于投資,而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解釋能力最弱。
關鍵詞:江蘇省;投資;消費;貿易;經濟增長;VAR模型
本文索引:連夢園.<變量 2>[J].中國商論,2023(17):-017.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3)09(a)--04
1 引言
投資一直被視為影響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對兩者關系的研究中,國內外學者從不同視角貢獻了諸多理論成果。如Attansio等(2000)[1]與Bond等(2010)[2]運用了不同的方法,前者基于格蘭杰因果檢驗并未發現投資和經濟增長具有因果關系,而后者使用動態面板模型證明投資對經濟具有長期增長效應。趙新宇、李寧男(2021)[3]做動態回歸研究,使用1996—2018年31個省份面板數據發現,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增長具有正效應。張中華等(2021)[4]認為,投資帶來大量生產要素,通過持續不斷的資本積累可以促進經濟的持續增長和進行結構優化。
消費一直被認為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吳艷等(2021)[5]采用兩步GMM工具變量法,基于2005—2017年中國30個省市數據,發現總消費水平、城鎮居民消費水平顯著提高中國經濟增長質量。劉東皇、朱高林(2021)[6]采用經濟增長率核算方程, 測算了不同時期、城鄉和區域的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程度,證明近年來中東部地區城鎮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更顯著。
貿易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從改革開放到“一帶一路”,再到如今和許多歐美國家在競爭中合作,許多學者從對中國貿易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中印證了對外貿易對中國經濟的騰飛起到正向作用。如勵利等(2020)[7]選取中國1999—2017年30個省際動態面板數據進行系統GMM估計。檢驗發現:從全國范圍而言,出口貿易和進口貿易都會對經濟增長發揮顯著拉動作用。吳東晟等(2019)[8]提出了改進的兩階段分位數回歸估計方法,并采用改進的新方法分析了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發現,對外貿易的確能促進經濟增長,且在對外貿易開放度越高的地區,其對經濟增長的正向影響越大。
綜合相關研究成果發現,投資、消費和對外貿易都對宏觀經濟增長產生正向影響,學者利用不同方法從不同角度分別研究了三個重要因素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但綜合考慮消費、投資和貿易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較少,大部分是分開研究其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少量學者研究兩個變量共同作用下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如王雪平(2019)[9]研究表明消費與投資具有明顯的負相關性,對經濟增長均具有促進作用。因此,本文的貢獻在于將投資、消費和貿易與經濟增長納入一個分析框架中,基于國民經濟核算方程中的支出法核算國內生產總值GDP=投資I+消費C+凈出口NEX的方程,利用2000—2020年相關數據,構建VAR模型,綜合運用格蘭杰因果檢驗,研究這四個變量間的影響機制。此外,因不同經濟體的發展面臨不同的情況,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程度在不同情況下也有所差別,因此研究特定的、具有代表性城市的實際情況對個體經濟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尤其是當下經濟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在變化的外部情況下,尋找不變的對經濟增長始終具有推動作用的引擎,對經濟發展與政策制定都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江蘇省作為經濟發展的大省、強省,一直被視為反映全國經濟狀況的晴雨表。因此,本文選用江蘇省經濟發展的數據進行研究,對后疫情時代各城市實現快速的經濟復蘇具有借鑒意義與現實意義。
2 基于VAR模型的實證分析
2.1 VAR模型設立
向量自回歸(VAR)模型由Sims于1980年提出,模型多年來幾經發展演變,已由二維模型拓展為多維模型,在經濟、金融時間序列的分析領域廣泛應用。VAR模型的優勢之一是作為非結構化多方程模型,不區分內外生變量,因此本文為了研究所有時間序列變量間的相關關系,引入每個變量及其滯后值進行建模,在模型方程中對全部內生自變量的滯后項進行回歸,對全部內生變量的動態關系進行估計。VAR 模型的基本形式如下:
其中,為維內生變量;為待估計的系數矩陣;為滯后階數;為維隨機擾動向量;為常數項;為樣本數量。
(1)數據選取:本文數據從《2022年江蘇省統計年鑒》國民經濟核算部分選取,采用年度數據,選取2000—2020年為樣本空間,以江蘇省各年GDP作為衡量經濟增長的指標,選取資本形成總額(GCF)作為衡量投資的指標,選取消費支出總額(FCE)作為衡量消費的指標及凈出口額(NEX)作為衡量江蘇省對外貿易的發展。同時,對數據做自然對數變換,減少序列的波動并消除異方差的影響,最終得到處理后變量LNGDP、LNGCF、LNFCE、LNNEX的數據。
(2)時間序列平穩性檢驗:對處理后的數據進行ADF單位根檢驗,進而保證建立VAR模型使用的是平穩時間序列。
Eviews 10.0軟件輸出結果如表1所示,原時間序列的ADF檢驗值小于5%,10%顯著水平上的臨界值,不存在單位根,拒絕原假設,即該時間序列為平穩時間序列。變量LNGDP、LNGCF、LNFCE、LNNEX原序列為平穩序列,因此可以直接建立VAR模型。
2.2 滯后期的選擇
VAR模型最優滯后階數的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根據AIC準則與AC準則,當VAR模型滯后四期時,AIC值與SC值分別達到最小,因此選取VAR模型的最優滯后階數為3。
2.3 模型穩定性檢驗
AR根檢驗結果如圖1所示,全部檢驗結果滿足AR特征多項式系數小于1,說明建立的VAR(3)模型是平穩模型。一方面,可以繼續用來做模型預測;另一方面,說明江蘇省的經濟增長與其投資消費和對外貿易情況存在長期均衡的關系。
2.4 格蘭杰因果檢驗
上文的檢驗表明,LNGDP、LNGCF、LNFCE、LNNEX之間存在相互影響,表明江蘇省的經濟發展與其投資、消費和對外貿易增長之間存在某種長期互相依存的關系,為進一步研究變量間的因果關系,還需要進行格蘭杰(Granger)因果檢驗。Granger因果檢驗的原理如下:若引入LNGCF、LNFCE、LNNEX三者之中任意一個變量的滯后項有助于解釋變量LNGDP的變化,即某個變量滯后項的引入能實現對另一個變量更好的解釋,則可以認為前一變量是后一變量的格蘭杰原因。
同時,滯后階數敏感性會影響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結果的可信度,滯后階數的敏感性越高,其可信度越低,故通過檢驗不同的滯后階數來考察檢驗結果的敏感性,從而得到可信度較高的結果。本文選取滯后1~3期的階數,使用EViews10.0軟件對數據進行格蘭杰因果檢驗,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第一,滯后階數為1和2時,投資和消費是經濟增長的單向格蘭杰原因,而凈出口代表的對外貿易則接受原假設,說明短期內貨物和服務的凈出口不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影響因素。第二,當滯后階數為3時,投資仍然為經濟增長的格蘭杰原因,消費滯后三期以后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顯著性降低,而凈出口成為影響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說明對外貿易對GDP增長的貢獻具有時滯性,從長期來看,對外貿易會促進經濟增長。
3 結論與建議
本文通過對江蘇省國民經濟發展近20年投資、消費和貿易與經濟增長的數據進行實證分析可以看到,投資、消費和貿易仍然是拉動江蘇省GDP上漲的主要動力,三者共同促進經濟增長的效果和效率并不相同。實證結果表明,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正向作用不論是短期還是長期都最強,相較消費和貿易最大程度地貢獻了江蘇省2000—2020年的GDP增長;消費在短期內考慮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顯著,但長期實際的消費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有限;貿易特別是出口貿易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在近些年逐漸弱化,相比投資和消費對經濟的拉動較弱,但貿易的發展對促進長期經濟增長的機制仍然有效。
基于上述結論,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1)優化投資結構,重視不同主體的投資行為
第一,對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投資的選擇與搭配:本文實證表明了資本形成總額代表的投資對江蘇省經濟增長的作用是明顯的,在促進投資穩步增長的情況下,要注意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投資不同,優化投資結構。固定資產投資是指投資主體針對資金、設備、建筑等硬件方面的投資行為;無形資產類投資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主要指企業針對信息、技術、人力資源等方面的投資行為。謝培超(2017)[10]認為,對欠發達地區實行固定資產投資可以迅速有效地帶動當地經濟發展,而對發達地區更多地進行無形資產投資會帶來更深遠的正向影響,為長期經濟增長創造新的動力。因此,江蘇省作為發達省份,更應重視對無形資產的投資,并搭配均衡固定資產投資和無形資產投資,才能為經濟增長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第二,加大政府的投資與監管:作為三大市場主體之一,政府本身的投資行為會促進經濟發展,具體如江蘇省政府對不動產的投資主要包括基礎設施投資與房地產投資,對無形資產的投資,如加大技術引進,建立各種研究基金等。作為監管方,江蘇省政府對投資環境的監管也至關重要,通過引導監督正確的投資行為來營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可以吸引更多資金與投資者,進一步增加投資的質與量,形成投資增加-經濟增長-投資進一步增加的正向循環。
第三,重視企業的投資行為:不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企業發生的投資行為,一方面,通過改善公司發展的基本面促進當地經濟增長;另一方面,直接對當地進行投資來影響主要的產業或金融,進而促進當地GDP的增長。這意味著企業的投資行為一旦開始,投資就會對當地的經濟增長起到正向影響。因此,要重視當地企業的投資行為,通過寬松的投資政策促進企業的投資行為,鼓勵企業進行投資并因此獲利。
(2)促進消費升級,進行高質量供給,提升消費水平
第一,促進消費升級形成高質量需求:消費升級是指轉變消費者的消費理念,引導消費者消費心理向更高層次躍遷,從而實現消費結構的變化。為了實現消費升級,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在滿足人們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求后,人們的社會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變得更為迫切。這意味著在人們滿足基本衣食住行的消費后,在收入不斷增加的過程中,轉向更多的消費于教育、文娛產業、科技產品等更高質量的消費品。同時,消費升級意味著消費者對消費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有效倒逼產業投資發展、優化產業結構,最后實現江蘇省的經濟增長。
第二,進行高質量供給以回應高質量消費需求,進一步擴大消費:高質量需求一直是人民對美好生活期待的體現,也是升級消費結構的必然結果。江蘇省需要以提供高質量的供給為發力方向,通過增加制度供給的效能,提升技術供給的水平,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滿足需求的動態平衡。實現高質量供給的最優路徑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首先實現供應鏈的優化,促進生產要素的高效流動,最終實現區域經濟總量的增長。因此,江蘇省應深入貫徹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技術革新、引進資金和自主創新等方式實現產業轉型,為消費者提供符合其心理需求的產品及服務,擴大消費的同時,實現江蘇省經濟的高速增長。
(3)穩定對外貿易,促進經濟長期穩定增長
第一,正視大國關系,繼續降低貿易依存度,重視國內循環:競爭是常態,在競爭中尋求合作是處理大國間貿易平衡的正確理念。新冠疫情逐步常態化,為應對國內外貿易環境的復雜變化,我國提出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旨在通過暢通內循環、擴展外循環來共同推進進出口貿易的良性發展。邵朝對、蘇丹妮(2023)[11]認為,在價值鏈雙循環中,國內價值鏈起到了主導作用,其中東部在國內價值鏈循環中更為關鍵;國內價值鏈的循環幫助抵御外部沖擊,通過內部改革提升國內價值鏈的分工水平和效益仍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因此,江蘇省可以在保證省內經濟穩定循環的基礎上,促進其對省外和國外的進出口貿易。
第二,進行產業鏈重塑,提高出口質量,協調進出口的發展:在全球經濟增速下滑、發達國家制造業回流、核心技術封鎖的大背景下,對江蘇省的產業鏈重塑是一個良好的機會,應加大自主研發,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掌握更多的核心技術,逐步降低加工貿易對該省生產的占比,通過更高水平的嵌入產業價值鏈,才能得到更多的利潤。一方面,直接帶動江蘇省經濟增長;另一方面,以優化的產業結構保證經濟長遠平穩地增長,產業結構升級也會進一步保證出口品質量的提高,降低勞動密集程度,減少與進口國的摩擦,實現更高水平的出口。同時,協調進口與出口的均衡發展,使貿易順差維持在合理的水平,通過進口引進新技術,滿足人民更高水平的消費需求,營造良好的競爭環境,更能促進江蘇省本地產業的加速發展,進而實現江蘇省的經濟增長。
綜上所述,江蘇省應繼續在投資、消費和貿易領域發力,以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注重投資結構優化,促進消費升級,平衡進出口貿易。
參考文獻
Attanasio O P, Picci L, Scorcu A. Saving, Growth, and Investment: A Macroeconomic Analysis using a Panel of Countries[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0, 82(2): 182-211.
Bond S, Leblebicioglu A, Schiantarelli F.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Growth: A New Look at the Empirical Evidence[J]. 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2010,25(7):1073-1099.
趙新宇,李寧男.固定資產投資經濟增長效應再檢驗[J].山東社會科學,2021,315(11):106-113.
張中華,蔡曦,張金朵.產業投資與經濟增長:“溢出效應”還是“擠出效應”[J].武漢金融,2021,260(8):16-25.
吳艷,賀正楚,潘紅玉,等.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質量的影響及傳導路徑[J].管理科學學報,2021,24(12):104-123.
劉東皇,朱高林.中國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的分布特征分析[J].當代經濟管理,2021,43(4):8-12.
勵利,田榮富,尹玉剛.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基于動態面板數據系統GMM估計[J].商業經濟研究,2020,792(5):131-134.
吳東晟,余魯,楊宜平.中國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基于改進的兩階段面板數據分位數回歸[J].數理統計與管理,2019,38 (4):571-579.
王雪平.消費、投資、就業關聯性研究:兼析協同拉動經濟增長的策略[J].商業經濟研究,2019,776(13):185-188.
謝培超.地區差異、企業投資與經濟增長質量[J].經貿實踐, 2017(24):119.
邵朝對,蘇丹妮.中國價值鏈分工的福利效應與空間解構:雙循環視角[J].世界經濟,2023,46(1):3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