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冬
關鍵詞:優化策略;新課標;單元主題;小學英語;教學設計
新課標提出英語課程的學習具備持續性、漸進性的特征,需要循序漸進地設計教學流程,開展教學活動。對此,為轉變該現象,小學英語教師應全面貫徹新課標內容,根據學生的語言水平、學習能力等方面優化單元主題的教學設計,提高課堂的整體質量,確保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得以完善。
單元整體教學以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提高為目的,將教學單位視為整體,不斷發散。因此,新課標強調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需求設計教學環節。為此,小學英語教師應靈活設置教學流程,圍繞單元主題設置適宜的教學目標,從而提升課堂質量。以譯林版《My family》為例,本單元以我的家庭為主題進行了各個方向的發展,如家庭成員組成和人數等,將這些維度有機整合開展了聽說讀寫的教學。在課堂中,英語教師可聯系學生的生活創設情境,先給學生展示自己家庭成員的圖片,為學生講解家庭成員的單詞,使學生能一一對應,并聯系自身家庭成員和人數進行思考,加深學習記憶。當學生了解新課知識后,英語教師需提出“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Who are they?”等問題,引導學生結合所學內容進行回答,鍛煉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與理解能力。通過情境導入的形式優化單元主題教學形式,能加強學生對主題內容的理解和認知,適應新課標要求,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扎實基礎[1]。
當前社會已步入互聯網時代,借助網絡平臺設計英語單元主題教學環節,是改革傳統課堂的有力手段,更是落實新課標的關鍵舉措。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緊跟時代趨勢,靈活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單元主題教學的趣味性,強化學生的語言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使學生能真正的內化英語知識。以譯林版《Helping our parents》為例,在本單元主題設計中,教師可先整理網絡中動畫資源,如《喜羊羊與灰太狼》中小灰灰幫助紅太狼、灰太狼做家務的視頻,播放給學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隨后詢問學生是否會在家庭中幫助父母做一些家務,都做了哪些家務,引領學生全身心投入英語課堂。同時,給學生講解本節課程的單詞和句型,使其能掌握What are you doing?的用法,主動與同伴交流。當教學完成后,教師可給學生布置“幫助父母做家務,并使用英文記錄自己的勞動過程,說說自己勞動體會”的課后作業,減輕學生的負擔,深化學生對主題教學內容的感悟和理解[2]。
綜上所述,在新課標下優化與改進小學英語單元主題教學設計,能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使學生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進一步提升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因此,小學英語教師需革新教學方式,以新課標為指導,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借助現代化的媒體素材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完善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年慧珍.小學英語單元主題教學設計研究[J].新課程,2022(40):94-96.
[2]徐小麗.新課標視角下小學英語單元主題教學設計的優化[J].小學教學設計,2022(24):22-24.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湖塘橋第三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