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運用越來越廣泛。面對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傳統單一的線下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小學美術作為一門藝術類、啟發類、賞析類的教育課程,在信息化背景下,要不斷地創新才能全面發揮出自身的教育價值。作為小學美術教師,不僅要全面認識到信息化對美術教學的意義,還需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結合線下教育對課堂進行改革,將線上線下教學一體化,實現小學美術課堂的時代創新,促進學生的綜合性發展。
關鍵詞:小學美術課堂;混合教學模式;綜合素養
小學美術課堂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藝術興趣和創造力,提高審美能力和藝術表達能力而設立的課程。在小學美術課堂上,學生將學習各種繪畫、手工藝術和造型藝術的基本技巧和知識。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構建,是指將網絡化教學與傳統課堂教學相結合,讓學生通過線上自主學習,以及線下師生的互動、實踐,激發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拓寬認知視野,在不一樣的教學環境中掌握美術學習技巧,實現學科素養的提升。本研究針對傳統小學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混合教學模式的意義以及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構建策略的優化進行合理分析。
一、小學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
首先,對小學美術教學而言,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學內容局限在單一的教材課本上,教師完全沒有意識到信息技術對美術教學的價值。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無論是教學課程的安排,還是教學內容的設計,都存在很多問題:一方面,在課時的安排上,美術課程每周只有一節,而且還經常被其他教師占用,這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另一方面,課堂教學氛圍不佳,不僅限制了學生思維的拓展,還限制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其次,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信息技術也逐漸地被應用于小學美術課堂,但是很多教師對信息化教學的認知還局限在多媒體的展示教學上,無論是美術欣賞,還是藝術展示、工藝品制作等,教師都是一味地采用信息技術教學。對信息技術的盲目使用,不僅會剝奪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還會使教師與學生變得更具惰性,不利于教師教學的革新和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二、線上線下教學混合教學模式的意義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是指將傳統的面對面教學與在線教學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模式,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一體化的構建,不僅是新時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還是促進學生學科素養提升的關鍵方法,對小學美術教育的意義重大。
(一)提升學生學習感悟
傳統的美術教學模式下,小學美術教學多以靜態展示為主,由于小學生對圖像的識讀素養不高,因此他們對教材中細節的觀察很難實現細致化。而在線上與線下教學融合后,教師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美術作品,能夠讓學生更直觀地觀察和分析美術作品,感受到美術作品獨有的魅力,進而進行思考,實現對美術的全面認知,產生藝術性思維。
例如在剪紙藝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多媒體展示剪紙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根據線上的示范性、演示性視頻教學方法進行線下的自我實踐,這樣不僅可以引導學生對剪紙獨有的對稱美和漸變美具有更深的認知,還能引導學生在演示實踐中,逐漸掌握剪紙技巧,從而對學習產生自信心和興趣,實現小學美術課堂的創新性轉變。
(二)實現教育資源整合,準確把握教學方向
線上線下教育一體化的開展,既是教育時代發展的需求,又是促進學生多元學科素養養成的關鍵方式。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對線上線下教育一體化的運用,不僅要發揮出線上教學的優勢性,還要繼續保持線下教學的實效性,這樣才能實現對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促進小學美術教育的良好發展。同時,線上線下一體化教育方式的運用,不僅實現了教師對學生學習程度的分析,還實現了教學形式的創新,比如作業形式的多樣化、主題式教學及創造性教學等,讓學生在更多的選擇中進行學習,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可以利用在線教育平臺或教育應用程序提供教學資源,如教學視頻、教學PPT、繪畫教程等,學生可以在家里通過電腦或平板電腦觀看教學資源,學習基本的繪畫技巧和知識,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藝術性思維和創造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例如在進行“奇思妙想”教學時,首先,教師可以布置一些開放性的作業,讓學生以繪畫或者制作的形式設計造型,甚至可以借助手機、平板、電腦繪圖軟件繪制出“千奇百怪”的造型。其次,在這個過程中,從資料的搜集、設計的構思到基本的繪畫制作,都能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最后,在學生創作完成后,教師通過學習平臺將學生的作品發送至分享群、家長群、優秀作品展示平臺等。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實現了線上教學的引導性和拓展性,還實現了線下教學的實踐性和創造性,對學生學科素養的提升具有很強的推動力。
三、小學美術教學中線上線下教學一體化建設的策略
在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針對線上線下教育一體化的建設,最主要的就是要全面貫徹學生課堂學習主體的地位,教師在教學中,應全面發揮出自身的指導性價值,不斷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和學習思維,讓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中形成學科素養和能力。鑒于此,本研究從導學與實踐、啟發與感悟、合作與探究方面對線上線下的結合進行合理化分析。
(一)線上自主導學,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的線上教學,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引導性和教學資源豐富性。從課本教材的內容進行分析,一方面,如果學生未能預習,那么在課堂學習中,學生就很難跟上教師教學的節奏;另一方面,學生對抽象性的知識很難理解。因此,如何借助線上教學開展自主導學,成為教學的關鍵問題之一,主要包含以下幾點:第一,教師以課堂教學為核心,為學生制作相關聯的線上預習教案,如微課、慕課等,讓學生根據線上課程對相關的美術課程進行自主學習;第二,在線上教學課程中設定相關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課前進行準備,如材料搜集、工具調整等;第三,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標記一些難點、疑點,以備課堂的探究使用;第四,以自主導學為基礎開展課堂教學,這樣學生就能更為專心地投入到線下教學中。
例如在“我造的小房子”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進行如下設計:第一,為學生制作制造小房子的視頻,讓學生進行反復觀看,掌握小房子建造的過程;第二,以視頻為引導,讓學生根據線上視頻的內容準備所需要的制作材料,如彩色卡紙、膠水、廢舊材料(水瓶等)、剪刀等;第三,在課堂上,學生建造小房子,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合理指導,在制作結束后,教師要對學生的作品從各個角度進行點評,如顏色的搭配、房子的特點等;第四,由學生介紹自己制作的小房子。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滲透了線上教學的指導性,還實現了線下教學的實踐性,不僅提升了學生學習自主性,還構建了師生之間良好的互動關系。
(二)線上啟發式教學,生活實踐感悟
一方面,從美術學科本身進行分析,小學美術教學既是彩色的,又是充滿藝術性的;另一方面,從美術與生活的關系上分析,美術是生活的藝術化體現,生活則是美術作品的來源。那么,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美術、感悟生活,這不僅需要教師發揮線上教學啟發性的教育價值,還需要教師合理滲透生活元素,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不斷實踐中感悟到美術的藝術感和美感。
例如在“標志”這一課的教學中,為了更好地讓學生認識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形形色色的標志,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宣傳片的形式,讓學生尋找視頻中出現的標志,如人行道標志、紅綠燈標志、愛護花草標志等;其次,教師為學生播放一個關于環境破壞的紀錄片,讓學生通過視頻觀體會村子從美麗繁榮到摧毀破壞的過程;最后,教師以“保護綠色植物”為主題,讓學生進行警示性標志的設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將小草形象化、將樹木擬人化,將一些語言融入設計中,如:“小草對您微微笑,請您把路繞一繞”。這樣線上啟發與生活實踐的結合,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還能對學生起到一個很好的感悟式、精神式教育,實現了學生素養的提升和良好品格的培養。
(三)設定主題探究,促進合作學習
信息技術與教學的結合,使傳統的教學模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如今,傳統教師主導的“一言堂”教學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教育的需求,而新時期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的微課、慕課、公開課、直播式教學,不僅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時空限制,還為師生、學生之間搭建了一個更為多樣化的互動性學習平臺,無論是師生之間,還是學生之間,甚至是跨區域的師生主體,都能實現學習資源的有效共享,學生可以互相學習和交流,提出問題和解答問題,共同進步。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學習思維的拓展,還能實現學生之間的合作探究,進而提高了教學效果。此外,教師可以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到學校或其他場所進行集中教學,老師可以進行示范教學、個別指導和合作學習,幫助學生提高繪畫技巧和藝術表達能力。
以“我設計的動漫形象”這一課為例,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主要包含以下幾點。第一,確立主題,方案規劃。即在線下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解讀動漫形象的特點、色彩搭配、形象表現,分析可以統籌的相關內容,形成共同研究的學習主題,同時梳理相關的幾個小主題,如卡通類動漫形象、科幻類動漫形象、夸張類動漫形象等。第二,引導學生進行分組學習,鼓勵各種學習風格、不同美術能力基礎的學習者進行組團合作,針對動漫形象的制作,開展開放性的學習探討,厘清概念主題,確立學習目標及美術創作實踐目標。第三,交流協作,學習實踐。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課內外線上自主學習拓展資源,鼓勵學生搜集更多有關主題學習的探究資料,或者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配合,開展學習行動,通過網絡互相交流,分享探究到的信息,展示美術欣賞的收獲,探討遇到的問題。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在交流協作的基礎上,開展相應學習領域的課外線下美術創意實踐。第四,成果交流,多元評價。通過線上或線下的形式,學生對學習創作的過程發表學習心得、收獲、報告,對自己的創作進行展示,而教師則對學生的佳作從各個方面進行點評,或者開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評活動,進而引導學生逐漸深入課堂教學中。
四、結語
綜上所述,從教育的本質分析,無論是什么樣的教育方式,其最終的目的都是育人。陶行知先生曾說:“生活即教育,社會即教育。”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教育要隨時而動,線上線下教育一體化與小學美術的結合,不僅要順應時代教育發展的趨勢,還要符合小學生學習與成長的需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全面把握好線上教學的契機,充分挖掘教育資源,以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把握好線下教育的靈活性和實踐性,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學習技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藝術興趣和自信心,鼓勵他們勇于嘗試和表達。這樣的模式,促進了教育的因“勢”制宜和因“生”制宜,也將教師“潤物無聲、教之有道”的作用發揮到極致,同時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