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學科是邏輯性與抽象性很強的學科,對學生思考和探究能力的要求較高。數學應用題的解題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探索能力的考驗更強。而小學階段的學生知識結構還不完善,思維意識還有待激發和喚醒,同時自主學習能力仍有所欠缺,教師需要做好引導,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出來,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數學應用題的教學成效,提升學生數學應用題的解題水平。而自主探究模式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可以充分滿足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根本需求,將其引入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喚醒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自主探究;小學數學;應用題;思維意識
作者簡介:史白齊(1984—),男,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文廟街小學。
小學階段的教育工作,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喚醒學生的思維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而言,尤為關鍵。教師要關注學生學情,不斷優化教學方式方法,采用最佳的教學策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要積極優化教學方式,將原本抽象的數學知識具象化呈現,以減輕學生學習的難度,避免學生產生畏難心理。尤其是數學應用題,其綜合性更強,抽象性也較高,教師更應該注重調整教學方式,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調動起來,使學生深入思考、探索數學應用題的解題方式和技巧,最終提升知識應用水平。
一、借助情境優勢,喚醒思維意識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情境創設極為重要,無論開展哪一學科的教學,教師都可以借助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喚醒學生的思維意識。而在數學應用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借助情境創設的優勢,喚醒學生的數學思維意識,幫助學生更好地展開探究學習活動。部分小學生在數學應用題的學習上存在較大困難和抵觸心理,自主探究熱情較低,如果教師不加以引導,學生很難展開應用題的自主學習活動。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思維意識、理解能力上有待提升,而數學應用題大多是以文字形式呈現的,理解難度較大,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更是難上加難。若無法在短時間內快速地從題目中提取有效的解題信息,理不清已知條件和提問之間的關系,會使學生無法完成數學應用題的自主解題任務。久而久之,學生在面對數學應用題時,便會形成一種慣性的畏難心理,不愿意解數學應用題。對此,教師應積極做好教學引導工作,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喚醒學生的數學思維,幫助學生正視數學應用題,站在學生的角度一同探索數學應用題的解決路徑。而在教學情境的創設方面,教師應注重做好趣味性教學元素的挖掘,使學生放下戒備心理,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展開探究活動[1]。
例如,在講解連乘類應用題時,一些學生存在畏難心理,教師為了幫助學生解開疑惑,降低數學連乘應用題的解題難度,便引入了相應的情境,借助情境減輕學生在數學應用題解題過程中的畏難心理,幫助學生放松心情,喚醒學生的數學思維,使其理清解題思路,為學生后續自主解題做鋪墊。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如下:周末,小明為了幫助媽媽準備家庭聚會的食材,來到超市采購物品。這次家庭聚會共有3桌人,每桌8人,媽媽要求小明為每個人準備2瓶椰汁。現在小明正在思考應買多少瓶椰汁,你們誰能幫小明算一下?這一教學情境既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同時也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大部分學生在看到這一數學應用題之后,思維較為活躍,能關聯自身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快速梳理出本題的有效信息,并列出正確的連乘算式,最終順利解出了這道應用題。
二、設計探究活動,培養合作習慣
在數學應用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展開合作探究活動,發揮小組合作探究的價值,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進而在小組探究中發展思維,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不僅要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水平,還應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教師應該巧妙發揮數學應用題的探究價值,將其引入小組合作探究活動中,以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另外,相較于其他數學題目類型,應用題的探究難度更大,更適合運用小組合作探究形式,使學生在小組活動中一同思考和體驗數學學科的魅力與價值,逐漸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意識。在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適當結合具有探究性的游戲活動,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幫助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中與其他同學共同學習、深入探究[2]。
例如,在兩步應用題的教學過程中,考慮到這一類數學問題對小學生而言存在一定的難度,教師便積極創新設計方法,運用有趣的導入形式,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使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思考如何解決兩步應用題。如,教師在正式展開應用題教學前,先為學生設計一場小型的游戲活動,游戲活動主題為“乘坐公交車”。教師隨機從班級內選出12名學生作為公交車乘客,這12名學生在始發站一同乘車,第1站下去兩名學生,上來一名學生,以此類推,每一站下去兩名乘客,并上來一名乘客。演示結束后,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要求每個小組自行展開探索,創編出兩步應用題。大部分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已經有了一定的思路,積極與小組成員一同探究,最終完成本次創編任務。如此,趣味探究活動不僅能夠使學生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探索和思考應用題的創編技巧,還能提升學生對數學應用題的理解水平,強化學生協作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三、調整教學重心,關注邏輯思維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數學教師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尤其數學學習本就需要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數學教師作為重要的引路人,應通過教學方法和方式的調整優化,深化邏輯思維能力培養成效,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相較于其他學科的教學而言,數學學科對思維能力的要求更高,教師只有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才能促使學生學好數學。而數學應用題的教學可以更好地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單純依靠教師課上講解,這種被動的教學模式雖然也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調整、優化教學重心,將數學應用題作為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載體,每次講解數學應用題時都應抓住機會,引導學生自主思考,進而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3]。
例如,在數學應用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培養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如下面這道題目:小明每天可以閱讀10頁書,他一共需要20天才能閱讀完整本書。現在小明由于學習任務加重,每天只能閱讀8頁書,問小明最終需要多少天才能閱讀完這一本書?這道應用題是典型的兩步應用題,教師在這類兩步應用題的教學過程中,應先引導學生思考本道題最為關鍵的幾個信息,將其羅列出來,隨后引導學生思考與問題相關的元素,如問多少天能完成閱讀任務,就需要先算出整本書的頁數,再用整本書的頁數去除以每一天閱讀的頁數,這樣便得出答案。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逐漸掌握數學應用題的解題方式,提升了數學應用題的解題水平。
四、合理開展探究活動,攻克重難點
在數學應用題的探究過程中,學生難免會遇到各類探究重點和難點,尤其小學生的思維水平有限,能獨立完成的數學題目較少,教師唯有在教學方式和方法上做好創新和整合,方能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數學應用題對小學生而言是學習難點。而部分小學生面對數學應用題時存在較強的抵觸心理,這就使得他們在解題過程中,積累了越來越多的難點和困惑,限制了自身數學思維水平和解題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師應在激發學生數學自主探究興趣的基礎上,采用良好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深入展開數學探究活動,幫助學生加深對數學重難點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數學知識應用水平的提升。另外,在自主探究活動的設計過程中,教師還應積極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選取良好的探究結合點,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深入理解數學應用題,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提升學生的解題水平[4]。
例如,在教學“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這一知識內容時,考慮到部分學生在小數加減法的運算上存在較大困難,他們每次計算這一類題目時,都存在諸多問題,為此,教師應積極做好教學活動的設計和優化,在課程開始之前引入具有趣味性的問題,提升學生自主思考、探究的熱情。教師的導入如下:同學們,你們喜歡吃零食嗎?今天我們在課堂上玩一個臨時購物的小游戲,誰愿意與我一同完成這個游戲任務呢?有學生帶著一絲疑惑舉起手,教師從中隨機選取4名學生,要求學生來到講臺上。教師向這4名學生介紹道:“今天的產品主要有薯片、冰激凌、可樂,薯片的價格是5.5元一桶,可樂的價格是2.8元一瓶,冰激凌的價格是2.6元一個。現在每個同學都要自選兩件商品,并來到老師這里結賬?!睂W生在之前的學習中,已經接觸了小數的意義和讀法。在這一實踐場景下,將小數的加減法運用與生活相關聯,不僅具有較強的趣味性,而且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成效,促使學生對小數的加減法運算掌握得更為全面。
五、傳授解題技巧,深化探究成效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在數學應用題的教學中除了要積極引導學生展開自主探究,還應向學生傳授數學應用題的解題技巧,幫助學生掌握解題思路,而不是讓他們單純依靠教師的指導,被動完成數學應用題的學習。同時,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要不斷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興趣,還要觀察學生的數學應用題解題思路,不斷糾正學生錯誤的解題方式方法,并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這樣才有助于學生獨立進行數學應用題的探究和學習[5]。
例如,在有關濃度的數學應用題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應用直觀分析法進行運算。而對于逆風騎車、坐電梯、乘船等應用題,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課后親自體驗,思考解決數學應用題的核心。又如,在相遇類應用題的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進行數學解題技巧的指導。題目如下:南京至上海水路長392 km,有兩艘船同時從南京和上海相對而行,從南京開出的船速度為28 km/h,從上海開出的船速度為21 km/h,幾小時后兩船相遇?教師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演示這兩艘船的運動過程,利用flash軟件制作動態演示視頻,使學生直觀地看到船的運動軌跡,進而得出這類數學題目的解題思路。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借助數形結合的方法解決工程類問題、路程類問題以及其他相關難題,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關鍵能力,使學生在后續的數學學習中注重數學應用題的解題思維,講究解題技巧。
結語
總體來說,在數學應用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更應加強對學生自主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良好的教學引導下,喚醒數學思維意識,展開自主探究學習活動,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進而提升對數學應用題的理解和解決能力。
[參考文獻]
[1]顏瓊.小學數學應用題復習策略探究:以蘇教版數學六年級上冊“分數百分數實際問題復習”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2,23(12):83-85.
[2]王雪萍.指向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實踐研究[J].科教導刊,2022(6):132-134.
[3]李顏英.高效課堂背景下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探討[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1):280.
[4]陳花娥.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如何提升學生審題解題技能[J].科技資訊,2020,18(15):239,241.
[5]許麗娜.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優化探索[J].華夏教師,2019(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