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興珉 吉哲
[摘 要]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職大數據與會計人才培養,具有必要性、可行性和迫切性?!半p創”背景下,高職院校大數據與會計人才培養仍面臨著教學方式較為落后,財會課程未與證書融通,課程內容與社會實際脫節,評價體系單一,以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不強等問題。文章以重慶財經職業學院大數據與會計專業為例,結合學生特點、教師水平和專業特色,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進行深入探索、分析,提出“雙創”背景下高職大數據與會計人才培養路徑,以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把“雙創”能力內化為學生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創新創業;大數據與會計專業;人才培養;重慶財經職業學院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14.023
[中圖分類號]F230;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23)14-0070-03
1? ? ?“雙創”融入大數據與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時代背景
1.1? ?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大數據與會計專業人才培養具有必要性
習近平指出,青年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靈魂,創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徑。青年學生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是創新創業的有生力量。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是推動高等職業教育全面深化改革、提升高等職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近年來,高等職業教育不斷加大創新創業教育力度,在提升高等職業教育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創業就業能力、服務市場經濟發展能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目標是與當代社會實際需求相結合的,依據《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和《重慶市職業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等政策規定,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課堂教學已成為各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1]。大數據與會計是高職院校的重要專業,因此,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大數據與會計人才培養同樣是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具有極強的必要性。
1.2? ?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大數據與會計專業人才培養具有可行性
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財會課程教學緊密相關,而財會課程是大數據與會計專業的核心課程,這使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大數據與會計人才培養具有可行性。高職大數據與會計專業人才應具備的創新創業素養主要集中在計劃組織素養、控制領導素養、抗壓應變素養以及情商交往素養等方面,而這些能力與素養的培養與財會課程有著密切的關系。通過財會課程教學,在財會課程中有針對性地融入創新創業實踐訓練,能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綜合素養。
1.3? ?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大數據與會計專業人才培養具有迫切性
根據筆者所在院校重慶財經職業學院(以下稱我校)的綜合報告,財經商貿大類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形勢依舊嚴峻。我校2019屆會計學院的學生專業對口度僅為70.78%,會計學院2019屆畢業生參與調研的959名畢業生中,僅有15名畢業生反饋其畢業去向為自主創業。畢業生的專業分析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工作執行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都需要增強,其自身能力與工作要求還存在差距,需要其在畢業后到企業提升自身實踐能力。調查發現,我校的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學生大多缺少專業證書這個“敲門磚”,使得他們較難通過企業的簡歷篩選。同時,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較為欠缺,在就業時優勢不足。在此情況下,高職院校急需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大數據與會計人才培養中,以此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提升就業率和就業質量。
2? ? ?“雙創”背景下重慶財經職業學院大數據與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2.1? ?教學方式較為落后
大數據與會計專業是一門綜合性與實踐性很強的專業,需要學生多維度思考問題,分析企業或其他組織單位面臨的實際問題,然后運用商科相關知識解決這些問題。目前,我校大數據與會計專業課程的教學方式多采用討論交流式,以商業案例作為教學內容的索引,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但是,受到學校資源或者教師能力的影響,課堂中的教學案例只是對理論進行簡單概述或者模擬,真實性欠佳,學生無法從中學習到企業會計工作的要求和流程,也就難以達到教學目標要求[2]。另外,這種教學方式使學生無法了解企業的評判標準,企業也不能作出及時評價,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學習參與討論的積極性。這些問題需要通過變換課堂地點、優化師資隊伍、創新教學方式等舉措來解決。
2.2? ?課程內容與企業實際脫節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市場環境隨之變化,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很多原有的財會理論知識不再適合當前的經濟發展環境,無法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而具有前沿性的財會知識又需要教師傳授給學生。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受個人經驗與能力的影響,無法將前沿專業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學到的理論知識較為陳舊,難以滿足企業實際要求。尤其是青年教師普遍缺乏企業工作經驗,偏重理論知識的講解,無法將經濟環境與教學內容真正融合,更沒有“雙創”的經驗,很難講授新穎的知識內容,不利于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
2.3? ?評價方式單一、激勵效果不足
我校的大數據與會計專業課程教學還存在著評價方式單一、激勵效果不足的問題[3]。一方面,我校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測評是以學期末成績為主進行評價,這種“一錘定音”的評價方式屬于典型的事后控制方
式。這種評價方式無法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學業成績,難以使教學與評價真正融為一體,未使學生做到在評價中學習、在學習中評價。是否能將書面考試成績、開放性考試成績以及學生的日常學習表現、教師的評價、同學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有效結合起來,是值得學校思考的問題。另一方面,促進教與學的協同發展激勵措施未能因人而異、因課而異、因時而異,同時課堂上的激勵性評價未能貫穿于每節課,滲透到每一個教學環節中,學生學習激勵效果不足。而恰當運用激勵性評價方式能提高學生的教學參與度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
2.4? ?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不足
傳統的大數據與會計專業課程,未能與市場經濟接軌,在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創造力等方面還有所欠缺,學生的產品創新意識、技術創新技能和模式創新技巧無法得到有效提升。但目前,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具有迫切性。創新創業是團隊活動是分工合作基礎上的協同創新,學??梢酝ㄟ^分小組教學方式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其創新創業能力。
3? ? ?“雙創”背景下重慶財經職業學院大數據與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路徑
3.1? ?構建更為綜合的教學體系
在現有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將教學體系設置以及教學資源進一步整合,構建一套更為綜合的財會課程教學體系。首先,結合財會課程教學內容,確立“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課程改革建設目標?!耙粋€中心”是指以學生的內外兼修為核心,“兩個基本點”是指以創新和創業為基本導向。其次,圍繞目標設計“財會決策—創新思維”“財會計劃—職業規劃”“財會溝通—團隊協作”“領導控制—創業基礎”4個主要板塊的教學模塊改革方案。最后,將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學生在學習和工作中應具備的創新創業能力集中在對事務的計劃能力、團隊的組織能力、面對壓力的控制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等方面,并與財會課程理論有機結合[4]。學生可通過參與創新創業財會課程的學習,成為具有創新創業思維的高素質財務人才。
3.2? ?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
學校要基于財會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項目和教學過程3個方面進行教學方式的構思設計,探索出“雙創”與財會課程的融合式教學方式方法[5]。靈活運用教學方式方法非常有必要。首先,更改課堂授課地點,可以把課堂搬到一線的企業或者工廠,或者設計模擬情景,如經濟法課程中的模擬法庭,讓學生更有參與感。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需要學生實戰操作和實踐演練。教學中結合實際場景靈活使用教學方法,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點。其次,突破教學時間空間的限制,通過“線上線下”相互融合,“課堂內課堂外”相互補充的教學方式,實現師生無障礙、突破時空限制的溝通,線上討論、線上答疑,并為量化過程考核提供支持。最后,豐富線上線下教學資源,利用充足豐富的教學資源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海量的教學資源也讓教師的教學游刃有余,讓學生更加全面、深入地掌握知識。
3.3? ?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和課程思政元素
我校可通過系統全面地優化大數據與會計專業課程教學環境,提升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度,促進學生提升創新創業能力和專業綜合能力。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大數據與會計專業課程教學中,首先要在專業課程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發揮思政課程的育人作用。其次,構建專業課程創新創業教學模塊,歸納總結典型案例,并結合思政元素來安排教學內容。再次,對教學內容進行模塊化分解,應用創業培訓平臺,進一步細化教學內容與教學過程。加強課程小組團隊協作來提升學生團隊協作能力,通過創業培訓平臺,為學生提供原動力和智力支撐,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同時,教師可以通過模擬創業場景,不斷提升學生的計劃能力、組織能力、領導控制能力、靈活應變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3.4? ?提供更多的實踐鍛煉機會
要想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大數據與會計專業的教學體系中,學校需要以市場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為基礎,優化教學培養方案,為學生創造和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6]。這就需要學校不斷加大與企業的合作力度,組建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兼職教師團隊。學??赏ㄟ^邀請校外專家培養學生的會計專業能力和“雙創”能力,為學生創新創業和就業打好堅實的基礎。將校企合作理念落實到具體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有計劃地組織各類學生參加相關的社團活動;鼓勵專業教師在寒暑假前往合作企業進行實踐鍛煉,讓教師能夠深入一線,了解企業更需要哪種類型的人才,以及前沿專業知識,從而幫助教師在未來課程中能夠有的放矢地開展教學[7];鼓勵專任教師帶領學生深入合作企業實習,讓學生體驗實際的企業運行過程,這將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學??膳c合作企業共同建立教學資源數據庫,搭建創新創業教學基地,優化專業課程教學評價體系,鼓勵更多的學生在企業兼職教師的幫助下考取專業資格證書,從而獲得就業“敲門磚”。
4? ? ?結束語
在大數據時代會計人才要求提高、教育部“雙創”政策引導以及高職院校發展驅動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本文以重慶財經職業學院大數據與會計專業為例,分析了其大數據與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并結合學生特點、教師水平和專業特色,提出了“雙創”背景下的重慶財經職業學院大數據與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路徑。重慶財經職業學院可以通過構建更為綜合的教學體系,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和課程思政元素,為師生提供更多的實踐鍛煉機會等舉措切實增強學生創新創業職業素養,開闊學生就業視野,全面提升專業教育質量,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會計人才。另外,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職院校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具有必要性、可行性和迫切性。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創業抗壓能力等,幫助學生開拓就業道路、轉變擇業觀念、樹立創業意識,是深化高職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因此,各高職院校要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在人才培養中的應用。
主要參考文獻
[1]劉文杰.高校創新創業文化建設的三維向度[J].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6):41-47.
[2]康麗琴,劉宇霞.基于創新創業教育的《管理學》課程教學改革[J].內蒙古電大學刊,2022(1):81-84.
[3]胡萬達.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課程的融合:表征與策略[J].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0(2):8-14.
[4]劉金方,宋婧婧.面向創新創業教育的“管理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21(44):75-77.
[5]吳惠.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共生的路徑研究:以江蘇省C大學為例[D].常州:常州大學,2021:
18-22.
[6]陳本鋒.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職專業課程教學的路徑探討[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21(6):49-53.
[7]陳意新.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職專業協同育人體系的障礙及路徑[J].河北職業教育,2019(6):15-18.
主要研究方向:創新創業、人工智能教學模式等;吉哲(1991— ),男,江蘇泰州人,博士在讀,主要研究方向:財會、職業教育改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