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 要】2022年版小學體育新課標要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位學生受益。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適應了新課程標準的需要,確保教育目標明確,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在實施分層教學之前,必須對學生的體質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然后再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同時,基于“雙減”政策,小學體育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減負,將分層教學應用于體育教學中是落實“雙減”政策的一個有效途徑。而且,采用分層教學可以保持學生對體育的熱情,使學生保持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
【關鍵詞】新課標;“雙減”政策;小學體育;分層教學;有效策略
在2022新課標和“雙減”政策的推動下,教師在實行分層教學的過程中,既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發展水平和學習能力,又要積極轉變教學方法,促進學生體育素養的提高。為此,在今后的體育教學中要不斷地進行實踐,為進一步深化分層教學提供案例支持?;诖耍疚幕谛抡n標和“雙減”政策下小學體育分層教學進行分析和探究。
一、“雙減”政策對小學體育教學的要求
(一)減輕學習壓力
在以往的教育中,小學生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這是因為家長希望孩子更加優秀,所以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以及教師給學生布置的家庭作業也越來越多,這使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這種做法只注重了學習的重要性,忽略了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學生學習壓力逐漸減輕,使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身體素質的鍛煉中。體育教學將給學生給予更多的體育鍛煉時間,使他們能更加快樂并且輕松地學習知識,發展成德智體美勞的未來接班人。
(二)促進身體素質發育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體育教學時間增多,學生也將擁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身體鍛煉,體育鍛煉對學生骨骼生長具有重要作用,在以往的教育教學中,由于學生長期處于學習壓力下,生長發育較為緩慢,大多數學生也因此骨骼發育遲緩,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學生的鍛煉時間增多,體育鍛煉能夠使學生的韌帶及肌肉和骨骼發育更全面,尤其體育鍛煉能夠提高學生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和彈性,能增強關節靈活性和牢固性。根據有關數據可知,長期進行體育運動,肌肉對骨骼的牽拉和重力作用會較大,這樣能夠有利于學生改善骨骼形態和增大骨骼密度。
二、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體育分層教學的積極影響
2022年版小學體育新課標要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位學生受益。小學體育分層教學的有效設計,使教師將以往的教學內容以螺旋式上升的難度合理構建教學內容,讓學生在不同梯度與難度的教學情境中,強化對體育知識的掌握,既有保底的教學目標,又有彈性的學習目標,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還兼顧了學生個性之間的差異,能充分體現出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的嶄新教學觀。通過分層教學的巧妙設計,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水平,完成適合自己的教學內容。分層教學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也能充分改變體育基礎較差的學生對體育學習的不自信心理,讓中等生可以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升,讓體育基礎較好的學生不斷自我突破,使全體學生都能在不同體育教學中展現自己的能力與智慧,悅享學習成果,并從中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從而強化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熱情與興趣,使其以飽滿的、積極的、健康的情緒專注于體育學習,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實現自我提升,獲得滿意的成績。
三、基于新課標和“雙減”政策的小學體育分層教學策略
(一)分層教學目標
明確的教學目標是指導小學體育教學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基礎,在運用分層教學策略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制訂明確并且細化的分層教學目標,確保所設計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情況相匹配。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要想保證不同層次學生在相應的學習過程中都能有所收獲和得到成長,應當重視練習手段的科學設計以及靈活應用科學的設計,在學生實際的基礎之上,制訂分層教學目標。
差生的基本教學目標是掌握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同時儲備一定的運動技術和技能,提升身體素質,確保完成各種課堂教學任務。中等生的基本教學目標與差生一致,同時要求這些學生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在面對問題時能夠展現出一定的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優等生的基本教學目標是在包含上述學習目標內容的同時,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知識的拓展,同時加強對運動技術內涵的深刻理解,在增強身體素質的同時具有良好的創新意識,能夠主動展開課外的運動技術學習。在完成分層教學目標之后,學生的學習思路將更加清晰,也為教師的教學方案設計提供了明確的導向,能夠依據分層教學目標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為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教學指導。
(二)合理設計體育教學,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為了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應充分運用分層教學方式,盡量做到充分重視學生個體差異。通過科學合理地設計體育教學活動,合理地動員學生發展自身在運動方面的專長。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設計科學合理的體育教學活動,可以調動學生運動的積極性,使學生的運動特長能得到全面培養,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個性能得到發揮。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運用自身的運動特長為學生進行適當的運動示范,學生會更敬畏教師,以教師為榜樣,也會更加喜歡體育運動,以便于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核心素質。
例如,針對學生對籃球這一體育項目的興趣,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安排,強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首先,體育教師可以通過舉辦籃球比賽,或者和其他學校進行籃球友誼比賽,使體育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利用自身的興趣愛好和特長為學校爭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興趣。其次,教師也可以邀請體育基礎一般的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比賽,在比賽過程中教師可以介紹籃球動作技能。中等水平學生也能夠親自體驗,在一旁觀察的學生也能迅速掌握籃球運動技術。在課堂練習時也可適當安排基礎較差的學生參加比賽,教師觀摩并對學生的籃球運動技能進行介紹,給予體育基礎較差的學生相應評判與打分,并及時地對其加以表揚或糾正錯誤動作,差生就可以虛心學習籃球技術。通過合理的設計教學活動消除傳統教學中的弊端,在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同時,恢復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了體育課堂教學效率,同時最大程度地激發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
(三)基于“雙減”政策設計分層體育作業
1.基于學生綜合能力進行作業分層
不同的學生身體素質各不相同。在體育知識教學之后,教師需要根據學生不同的身體素質,為他們設計不同的體育作業。在“雙減”政策的影響下,體育教師應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綜合情況設計分層作業,以加深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認識,使學生可以利用自己的能力完成體育作業。
例如,在教授“立定跳遠”相關知識后,教師不僅應該指導學生正確的跳遠技巧,還應當基于學生的綜合能力設計分層作業。這樣學生可以對完成立定跳遠的家庭作業有完整的認知。在設計分層作業時,應該結合學生的綜合情況安排作業,教師應該注意作業的合理性。體育教師在為學生布置家庭作業時,首先要讓學生了解家庭作業的目的,并將生活內容與體育作業結合起來,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由于學生體育技能不太熟練,教師不僅要為學生普及體育知識,還要指導學生的體育技能,以確保學生體育活動時的身體安全。
2.結合學生實際設計體育作業
同一個班級的學生雖然年齡差距不大,但是身體發育狀況和性格、興趣愛好是不同的。比如男生天生好動,在各項體育活動中都表現較好,但有的男生則性格文靜,不喜運動;有的女生彈跳力更好,在跳高、跳遠方面表現出色,但是對球類卻不是很喜歡。這要求體育教師在布置相應的課外作業時要根據性別不同、身體條件和對課程基礎掌握的程度不同進行分層的設計與布置。
例如,男生大多熱衷于足球和籃球運動,在課堂中對知識點和技能的掌握都普遍高于女生,教師在給男生布置課外作業時應考慮戰術、技巧、協作等方面。針對女生和基礎薄弱的學生就要布置如運球、帶球跑、投籃、三步上籃等一些基礎技能方面的鍛煉,夯實基本功以培養學生學習的熱情。又如在跳遠的課堂上表現比較落后的學生,教師要綜合考慮造成學生表現落后的原因:是因為身材矮小,體質較弱,還是因為沒有掌握相應的方法?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基礎條件布置相適應的課外作業。對身材矮小、身體素質差的學生,教師不能在跳躍距離上提出更多要求,課后作業要加強學生技巧方面的鍛煉,使其在自身身體條件的基礎上達到最好的跳躍效果。而對跳躍基礎好的學生就要對跳躍距離提出要求,要求其在熟練技巧的基礎上,完成更遠的跳躍距離。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新課標和“雙減”政策背景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認識,并據此對其進行合理的分層,為每個層次的學生設置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在實踐中,要按階段進行教學內容的分級評估,以提高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良好的體育精神,促進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肖洪恭.“雙減”政策背景下創新小學低學段體育教學的實踐對策[J].名師在線,2021(8):2-3+72.
[2]張翔.“雙減”政策下的小學體育教學探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1):16-17.
[3]劉愛愛.教育公平視角下小學體育分層教學的策略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2(16).
[4]紀蕓蕓.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分層教學的策略探析[J].田徑,2022(5).
[5]張峰.新課標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的實踐[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2(1):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