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豐利 王成武
摘要: 安裝有Phyphox軟件的智能手機本質上就是一個DIS系統,把多種傳感器、數據采集器和應用軟件集成一體。通過智能手機的測量發現,聲音的音調是由聲源性質決定的,與外力無關,外力決定了聲源振動的幅度。傳統聲學實驗更多依靠眼耳的觀察、感覺,并不可靠。相互比較,基于傳感器技術的數字化技術在聲學實驗有很大應用價值,數字化技術與傳統實驗的融合是未來課堂物理實驗教學的趨勢。
關鍵詞: Phyphox APP ?智能手機 ?DIS系統 ?比較 ?融合
Phyphox(physical phone experiments)是由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第二物理研究所開發的一款免費支持Android及ios系統的基于智能手機內置傳感器的物理實驗軟件,可通過移動端控制并以多種常用格式導出數據或計算機遠程控制。Phyphox利用手機自帶的傳感器采集數據,并借助手機的運算功能處理數據,最后以圖像、表格等形式顯示數據。所以,安裝有Phyphox軟件的手機實質上就是一個DIS系統。本文基于智能手機軟件Phyphox的聲學部分進行初中物理“聲音的特性”實驗的相關 研究 。
一、傳統實驗存在的問題
傳統聲學實驗主要是通過眼、耳等去看和聽,例如: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實驗,將一把鋼制刻度尺的一端伸出桌面一定的距離,將另一端緊緊按壓在桌面上,撥動鋼尺的一端,使它振動發聲,觀察鋼尺振動的快慢情況,聆聽聲音的高低;然后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同樣大小的力去撥動鋼尺一端,再次觀察鋼尺振動的快慢情況,同時聆聽聲音的高低變化;多次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重復上述操作。在整個實驗的過程中,鋼尺振動速度都是比較快的,人眼是很難看清楚的。另外,學生在聲學的學習中,經常遇到水瓶琴的問題,物體的振動人眼根本看不見。因此,傳統物理聲學實驗中,更多是依靠感覺,非常不可靠。
針對傳統實驗的問題,我們可以借助傳感器技術,實時、準確、形象地顯示各種聲音。下面筆者基于智能手機應用數字化技術測量音調和響度,以說明該技術在物理聲學實驗中的應用價值。
二、數字化實驗
(一)實驗過程
實驗一:敲擊音叉
1.實驗裝置
音叉:標稱值為256赫茲、512赫茲各一支。
2.實驗步驟
(1)點擊軟件中的“聲音頻譜”,點擊開始標志。用小一點的力敲擊標稱值為256赫茲的音叉,點擊結束標志,記錄峰值頻率和振幅(相對值)。
(2)再點擊開始標志,用大一點的力敲擊標稱值為256赫茲的音叉,點擊結束標志,記錄峰值頻率和振幅(相對值)。
(3)再點擊開始標志,用小一點的力敲擊標稱值為512赫茲的音叉,點擊結束標志,記錄峰值頻率和振幅(相對值)。
(4)再點擊開始標志,用大一點的力敲擊標稱值為512赫茲的音叉,點擊結束標志,記錄峰值頻率和振幅(相對值)。
3.實驗數據
實驗二:寬鋼尺的振動
1.實驗裝置
較寬鋼尺
2.實驗步驟
(1)點擊軟件中的“聲音頻譜”,點擊開始標志。將寬鋼尺緊壓在桌面上,尺的一端伸出桌面5厘米,用小一點的力撥動,發出聲音,點擊結束標志,記錄峰值頻率和振幅(相對值)。
(2)將寬鋼尺緊壓在桌面上,尺的一端伸出桌面5厘米,用大一點的力撥動,發出聲音,點擊結束標志,記錄峰值頻率和振幅(相對值)。
(3)將寬鋼尺緊壓在桌面上,尺的一端伸出桌面10厘米,用小一點的力撥動,發出聲音,點擊結束標志,記錄峰值頻率和振幅(相對值)。
(4)將寬鋼尺緊壓在桌面上,尺的一端伸出桌面10厘米,用大一點的力撥動,發出聲音,點擊結束標志,記錄峰值頻率和振幅(相對值)。
(5)將寬鋼尺緊壓在桌面上,尺的一端伸出桌面15厘米,用小一點的力撥動,發出聲音,點擊結束標志,記錄峰值頻率和振幅(相對值)。
(6)將寬鋼尺緊壓在桌面上,尺的一端伸出桌面15厘米,用大一點的力撥動,發出聲音,點擊結束標志,記錄峰值頻率和振幅(相對值)。
3.實驗結果
實驗三:窄鋼尺的振動
1.實驗裝置
較窄鋼尺
2.實驗步驟
如實驗二。
3.實驗數據
實驗四:玻璃瓶的振動(敲擊方式)
1.實驗裝置
三個同樣的分別裝有5厘米、10厘米、15厘米深的水的玻璃瓶橡膠錘
2.實驗步驟
(1)點擊軟件中的“聲音頻譜”,點擊開始標志。用橡膠錘對著盛有深5厘米水的玻璃瓶,用小一點的力敲擊,發出聲音,點擊結束標志,記錄峰值頻率和振幅(相對值)。
(2)點擊開始標志,用橡膠錘對著盛有深5厘米水的玻璃瓶,用大一點的力敲擊,發出聲音,點擊結束標志,記錄峰值頻率和振幅(相對值)。
(3)點擊開始標志,用橡膠錘對著盛有深10厘米水的玻璃瓶,用小一點的力敲擊,發出聲音,點擊結束標志,記錄峰值頻率和振幅(相對值)。
(4)點擊開始標志,用橡膠錘對著盛有深10厘米水的玻璃瓶,用大一點的力敲擊,發出聲音,點擊結束標志,記錄峰值頻率和振幅(相對值)。
(5)點擊開始標志,用橡膠錘對著盛有深15厘米水的玻璃瓶,用小一點的力敲擊,發出聲音,點擊結束標志,記錄峰值頻率和振幅(相對值)。
(6)點擊開始標志,用橡膠錘對著盛有深15厘米水的玻璃瓶,用小一點的力敲擊,發出聲音,點擊結束標志,記錄峰值頻率和振幅(相對值)。
(7)實驗結果
實驗五:空氣柱的振動(吹氣方式)
1.實驗裝置
三個同樣的分別裝有5厘米、10厘米、15厘米深的水的玻璃瓶。
2.實驗步驟
(1)點擊軟件中的“聲音頻譜”,點擊開始標志。用嘴對著盛有深5厘米水的瓶口,用小一點的力吹氣,發出聲音,點擊結束標志,記錄峰值頻率和振幅(相對值)。
(2)點擊開始標志,用嘴對著盛有深5厘米水的瓶口,用大一點的力吹氣,發出聲音,點擊結束標志,記錄峰值頻率和振幅(相對值)。
(3)點擊開始標志。用嘴對著盛有深10厘米水的瓶口,用小一點的力吹氣,發出聲音,點擊結束標志,記錄峰值頻率和振幅(相對值)。
(4)點擊開始標志。用嘴對著盛有深10厘米水的瓶口,用大一點的力吹氣,發出聲音,點擊結束標志,記錄峰值頻率和振幅(相對值)。
(5)點擊開始標志。用嘴對著盛有深15厘米水的瓶口,用小一點的力吹氣,發出聲音,點擊結束標志,記錄峰值頻率和振幅(相對值)。
(6)點擊開始標志。用嘴對著盛有深15厘米水的瓶口,用大一點的力吹氣,發出聲音,點擊結束標志,記錄峰值頻率和振幅(相對值)。
3.實驗結果
(二)實驗說明
1.本實驗中的數據,采集自“聲音頻譜”中的“原始數據”和“加速度頻譜”,數據采集周期為0.04秒,樣本數2048個。
2.發生力量分為“小的力”和“大的力”,由于力的大小無法測量,只能采用這種主觀的表達方式;但可以肯定的是“大的力”比“小的力”明顯要大。這個力是瞬時的,不是連續的、周期性的,這個力也不可以超過物體彈性形變所能承受的最大值。
3.本實驗數據中的“頻率”精確到個位,“相對振幅”的大小依據軟件中波形的波動幅度顯示。
4.在實驗二中鋼尺伸出桌面5厘米時,由于伸出桌面長度太短,彈撥時可能會出現鋼尺與桌面發生碰撞情況,從而產生較大誤差。
(三)實驗結論
通過實驗一,可以得出Phyphox軟件測量是比較準確的,確保了后續實驗結果的可靠性。音叉的頻率與敲擊的力量無關。
通過實驗二、三,可以得出鋼尺振動頻率與彈撥的力量無關,與伸出桌面的長度有關,伸出的長度越長,振動頻率越低;振動頻率還與鋼尺的寬度有 關系 。
通過實驗三,可以得出玻璃瓶振動頻率與敲擊力量無關,與水柱的高度有關,水柱越高,振動頻率越低。
通過實驗四,可以得出玻璃瓶振動頻率與吹氣力量無關,與空氣柱的長度有關,空氣柱越長,振動頻率越低。
結合以上實驗結果發現,聲音的大?。ㄕ穹┦怯赏饬Q定的,力量越大,聲源振動幅度越大,發出的聲音越響;聲音的頻率是由聲源自身的特征決定的,如長度、質量等,與外力大小無關??梢钥闯?,特征屬性越大,如長度越長,質量越大等,頻率就越小。
同樣從軟件中顯示的波形圖像可以明顯看出,音色與材料、發聲方式、發聲位置、發聲力量等有關。
三、數字化實驗與傳統實驗的比較
傳統聲學實驗中往往以眼耳去看去聽的方式探究聲音的音調、響度、音色三大特性。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角度來看,明顯是不夠的。有些教師利用示波器來探究影響聲音的因素。然而示波器自身體積龐大、質量較重,圖像的解讀初中學生不容易理解。倘若采用智能手機中的DIS系統來探究聲音的特性,只需要攜帶一部裝有“Phyphox”App的智能手機。同時,相對于傳統實驗極大地提高了測量的準確性和結論的可靠性。相對于數字化實驗的其他平臺,智能手機除了具有靈敏度高、操作簡單等共性外,智能手機自帶多種傳感器,體積小便攜帶、功能多樣等特有的特點。
基于傳感器技術的數字化技術很大地拓寬了初中物理實驗路徑,不但可以半定量、定量地研究問題,還可以適當拓展,如:可以借助智能手機測量鋼尺的振動頻率與其伸出桌面長度的關系、玻璃瓶的振動頻率與水深的關系、空氣柱的振動頻率與空氣柱長度的關系等。將DIS系統作為一種新的實驗工具用于物理實驗教學,具有可行性,同時能有效地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洪葉,高雷.基于智能手機軟件Phyphox在中學物理實驗應用的研究———以“聲音的特性”為例[J].物理教師,2022,43(1):70[CD*2]72,76.
[2]黃永杭.關于鋼尺振動頻率的研究[J].物理通報,2020,5:93[CD*2]95.
責任編輯:黃大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