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梅 劉敏娜 張怡名



【摘要】出現在公共路牌、廣告牌、街名、地名、商鋪招牌以及政府樓宇的公共標牌之上的語言共同構成某個屬地、地區或城市群的語言景觀。本文以華中科技大學校園語言景觀進行語料收集,發現華中科技大學使用中文、英文和韓文3種語碼,語言景觀存在語碼組合單一、語言形式單調、語言景觀翻譯錯誤及語言標牌缺少維護等問題,需要修正語言景觀的翻譯錯誤、優化校內語言景觀建設規劃并強化語言景觀監督管理。
【關鍵詞】高校;華中科技大學;語言景觀
【中圖分類號】H0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261(2023)05-0081-04
Landry&Bourhis(1997:25)最先提出并使用“語言景觀”的概念,并將之界定為:“出現在公共路牌、廣告牌、街名、地名、商鋪招牌以及政府樓宇的公共標牌之上的語言共同構成某個屬地、地區或城市群的語言景觀。”①2003年Scollon&Scollon提出地理符號學(geosemiotics)理論,關注標牌通過語碼、字刻和在空間中的置放而表達出的社會意義。語碼關注標牌中的語言地位,優勢語碼是當地文化認同的重要代表;字刻關注標牌語言的呈現方式,可從字體、標牌質料等方面進行研究;置放關注標牌在某地設立的激活意義,包括語境化置放、去語境化置放和越軌式置放三種情況。
一、華中科技大學校內語言景觀現狀
筆者在華中科技大學校園內進行語料收集,選取集貿市場作為生活區代表,圖書館、教學樓棟作為學習區代表,校園主干道作為公共區代表,以此研究華中科技大學校內語言景觀現狀。通過拍攝選取,在生活區共收集146塊語言標牌,在學習區共收集93塊語言標牌,在公共區共收集73塊語言標牌,總計收集312塊語言標牌,生活區、學習區和公共區語言標牌分別占語言標牌總數的46.79%、29.80%和23.41%。
根據標牌的設立主體,可以將標牌分為官方標牌和私人標牌。私人標牌的設立相對于官方標牌而言更加自由,呈現形式也更加多樣化,私人標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設立者的個人愛好、審美情趣等,是一個地區語言風貌的真實反映。在收集到的312塊語言標牌中,私人標牌和官方標牌的數量統計如下表所示:
(一)語碼取向
語碼關注標牌中的語言地位,優勢語碼是當地文化認同的重要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指出“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以普通話和規范漢字為基本的教育教學用語用字”,華中科技大學作為國內高水平大學,在校園內更應尊重漢語漢字的優勢語言文字地位。
單語標牌148例,占所有312例語言標牌的47.43%,其中有5例是英文語碼,其余143例全是漢語語碼。雙語標牌164例,占所有312例語言標牌的52.57%,雙語標牌上出現的語碼有漢語、英語和韓語,僅有一例是韓語和英語組合,這塊標牌位于外國語學院一樓,因此前華中科技大學與韓國世宗學堂聯合授課,在校內教授韓語,并開展韓文化體驗課堂,所以在外國語學院一樓才會出現韓語和英語語碼組合現象。換言之,在華中科技大學校內人們看到的單語標牌中,98.39%的標牌上都有漢語的存在,凸顯了漢語作為優勢語碼的地位。此外,筆者將只出現拼音的標牌和漢語與拼音組合的標牌列入單語標牌,拼音只是作為漢語的記音符號存在,并非一種特殊的獨立語言,是漢語的附屬注音系統,所以將此作為“漢語單語”來研究。
(二)字刻
字刻關注標牌語言的呈現方式,可從字體、標牌質料等方面進行研究。本文主要從標牌語言的繁簡字使用情況來分析考察調查到的語言景觀。在華中科技大學校內語言景觀中,繁簡字的使用情況可見下表:
在官方標牌中,有55塊標牌中有繁體字,其中有43塊因校徽、校名有繁體字而被計入,在校園指路牌、學院標牌等處放有校徽提示。雖然提倡“推廣普通話,寫好規范字”,但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二章第十七條規定,“題詞和招牌的手書字可以保留或使用繁體字、異體字”。同時,校名中使用繁體字可以凸顯人文氣息,校園作為教書育人的圣地,應強調其獨特的美育功能。私人標牌中只有5例標牌中有繁體字,多見于餐飲行業,商家使用繁體字相對于簡體字而言更為獨特,可以達到吸引客流量的目的。
整體來看,華中科技大學校內簡體字標牌共252塊,占標牌總數量312的80.76%,足以證明華中科技大學對于校內語言文字規范工作的重視和對漢字簡化方案的落實。
(三)置放
置放關注標牌在某地設立的激活意義,包括語境化置放、去語境化置放和越軌式置放三種情況。語境化置放(situated)意指標牌的設立符合它應該出現的場景,如出現在十字路口的指路牌、教學樓內的樓層索引等;去語境化置放(decontextualized)意為標牌的出現與語境無關,在任何語境中標牌都以相同的形式出現,如校內后勤集團創辦的教育超市的商品包裝、價格標簽、宣傳海報等都保持同樣的形式;越軌式置放(transgressive)是標牌出現在“錯誤”的不應出現的地方,如涂鴉等。
官方標牌中有185塊標牌都屬于語境化置放,占比80.08%。如道路旁的指路標牌,可以提示交通信息;在陡坡旁設置安全提示牌告誡群眾,防止交通事故的發生;在教學樓棟內設置樓層索引,方便教職工、學生快速找到教室或辦公地點等。去語境化的置放主要是校徽、銀行和后勤集團開辦的教育超市,占比19.92%,這類標識不論是在哪片區域都以相同的形式出現。私人標牌中有68塊標牌屬于語境化置放,占比83.95%。調查中涉及的私人標牌大都是商店標牌,通常出現于商店入口處或者商店門頭處,它們的置放屬于語境化置放。去語境化置放主要是私人商鋪中的連鎖商鋪,它們無論在華中科技大學校園內,還是在校園外都有著相同的呈現方式,屬于去語境化置放。此外還存在3例越軌式置放,是私人標牌上的涂鴉。
整體而言,華中科技大學校內語言標牌有81.08%屬于語境化置放,僅有3塊語言標牌屬于越軌式置放,占比僅0.98%,官方標牌和私人標牌中的語境化置放均達到了80%以上,說明華中科技大學校園內的語言標牌置放符合情理。
二、語言景觀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語碼組合單一
在收集到的語言景觀素材中,單語和雙語標牌占絕對優勢,多語標牌相對較少,數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根據統計結果,單語標牌多以中文為主要語言,雙語標牌主要為中文和英文的組合,鮮有中文與其他語種組合的情況。這一現象一方面反映了中文在國內高校中占據傳遞信息的主導作用和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的強勢地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作為一所國際化水平較高的高等學府,華中科技大學校內語言景觀的語碼組合較為單一,缺少日語、阿拉伯語等多種語言。僅以英語作為第二語言設置語言標牌難以滿足外國留學生獲取信息的需求,也可能導致學生對部分信息的理解不夠透徹,并未體現語言的多樣性和包容性。
(二)語言形式單調
語言景觀的表現形式是語言景觀研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多模態的語言形式能夠提高語言的表現力,增強語言標牌的吸引力和信息傳達能力。我們發現校園語言標牌的內容表現仍以文字形式為主,且其材質多為布料橫幅、紙質、塑料海報等,以其他形式(如圖畫、符號、音像視頻等)呈現的語言標牌寥寥無幾。從各種字符的排列方式上來看,不僅僅是傳遞信息,還有美化標牌的作用,如藝術字體、創意排列方式、字號的選擇、字體顏色的選擇等都顯示出了一定的美感,具有藝術性。校內語言景觀多以宋體字書寫,字體規范,字號及字體顏色醒目,排列整齊,給人一種較為嚴肅、正式的感覺。而校園生活區的語言標牌依然表現出明顯的單調、嚴肅的特點,缺乏創意性和吸引力。
(三)譯文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
在華中科技大學校內,雙語標牌占所有語言標牌的52.57%,數量較大,但卻存在誤譯、漏譯、格式錯誤等問題。如將“階梯教室”誤譯為“Amphitheater”,“Amphitheater”意為“圓形劇場;競技場”,應改為“Terrace Classroom”或“Lecture Theatre”。將“小心臺階”譯為“Watch out”,“Watch out”僅意為“小心;提防”,并沒有指出危險來源于何處,并未明確警示意義,屬于漏譯,根據《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范》,應改為“Watch Your Step”。另外,根據《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范》第六章“書寫要求”部分規定,“短語或短句中第一個單詞和所有實義詞的首字母大寫”,華中科技大學校內語言景觀存在多處大寫格式不規范的情況,如“Suggestion box”“Quick reference guide”“No smoking”等短語中,第二或第三個實義詞均未大寫。
三、語言景觀建設的對策建議
(一)修正語言景觀的翻譯錯誤
在使用雙語標識時,應該多次核定后再投放在校園內,避免出現誤譯、漏譯等問題。學校相關部門應組織一批社會語言學、翻譯學領域的高水平學者定期參與校園語言景觀調研(最好是一年一次或兩年一次),以此發現并修正校內語言景觀的翻譯問題。除此之外,華中科技大學作為國內重點高校之一,語言標牌中的語碼僅使用中文、英文和韓文,并不能滿足留學生的學習、生活需要,應統計留學生來源國,并在語言景觀中加入德語、俄語、阿拉伯語等重要語種,既能滿足留學生的語言理解需要,又利于塑造校園的國際形象。
(二)優化校內語言景觀建設規劃
作為校園語言標牌設立的主體,學校相關部門應始終推進校園語言景觀的建設與規劃作為工作目標,積極協調各學院相關部門不斷優化語言景觀的內容,做好語言標牌的更新工作,保證校園語言景觀鮮明的時效性。學校相關部門可以結合中國相關部門出臺的《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范》與城市譯寫標準,制定校園公共區域英文譯寫規范,為校園語言標牌的設立者提供參考。
(三)強化語言景觀監督管理
校園語言景觀本身具有鮮明的宣傳教育功能,是高校進行校園文化宣傳的重要媒介。就高校語言景觀而言,其建設工作離不開學校與每一位師生的監督。學校相關部門可以設置建議郵箱,鼓勵校內師生參與到語言景觀的監督與修正工作中,號召師生關注校園內的語言標牌,及時反饋校園語言標牌設置不規范理、不正確之處,使校園語言景觀更加規劃合理。師生也可以積極為校園語言景觀建設獻計獻策,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構建和諧校園文化生態環境。
注釋:
①尚國文、趙守輝:《語言景觀研究的視角、理論與方法》,《外語教學與研究》2014年第2期。
參考文獻:
[1]杜維威,許雅慧,蔡校陽,謝姍姍.高校校園語言景觀研究——以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為例[J].海外英語,2023(04):70-73.
[2]熱依扎·哈力別克.高校語言景觀個案調查研究——以新疆師范大學溫泉校區為例[J].海外英語,2023(03):89-91.
[3]尚國文,趙守輝.語言景觀的分析維度與理論構建[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14,37(06):81-89.
[4]尚國文,趙守輝.語言景觀研究的視角、理論與方法[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4,46(02):214-223+320.
[5]尚國文.語言景觀與語言教學:從資源到工具[J].語言戰略研究,2017,2(02):11-19.
[6]胡方方,楊博.語言景觀視域下景區公共標牌的治理策略研究——以洛陽十字街為例[J].文化產業,2022(29):139-141.
[7]竇賢路,付文莉,盧德平.商業店鋪符號在認知層面的事件表征分析:以北京市五道口店鋪語言景觀為例[J].語言政策與規劃研究,2022(01):66-74+188.
[8]陳曲,王志清.語言景觀建設與城市形象提升策略的民族志研究——以萬州城市形象宣傳語和創文口號為研究對象[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48(05):116-124.
[9]陳小娟.南昌市歷史街區語言景觀研究——以滕王閣仿古街和繩金塔仿古街為例[D].南昌:江西科技師范大學,2022.
[10]沈冬娜,李學慧.公共虛擬空間的語言景觀分析與建設研究——以大連市高校門戶網站為例[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06):19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