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旭
關鍵詞:生命化德育;道德與法治;小學;項目學習
在生命化德育視域下開展道德與法治項目學習,有些人需要確定主題,明確教育主題后再圍繞主題開始設置學習任務,讓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更加深刻,同時也能通過學生的探究,引發學生的深思,讓學生明白生命的意義,明白生命的重要性。比如在學習《安全護我成長》這個單元的時候,這個單元的主題是幫助學生了解一些安全知識,讓學生知道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如何進行自救,如何保護自己。為了幫助學生認識到生命的可貴,教師可以通過生活中的真實案例給學生進行舉例。
比如放學在路上總會碰到一些陌生人要帶我們去一些地方,總有一些陌生人偷偷地跟在我們的身后。通過這些真實的案例,教師能夠迅速讓學生進行項目學習情景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如果自己遇到了這樣問題,自己會如何去做?有時候學生會提出自己的意見,部分學生說可以向周圍的大人求助,另一部分學生說可以馬上跑回家里。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如果你看到有學生遇到這種情況,會不會伸出援助之手,他們該如何幫助其他學生。通過教會學生保護自己,愛惜自己的生命,除此之外在自己能力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幫助一下其他人。對項目學習的主題進一步進行升華,為了讓學生學會尊重生命,既要尊重自己的生命,也要學會尊重他人的生命。但是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征,教師在講解內容的時候要對內容進行詳細說明,避免學生在理解過程中出現誤差,就比如在幫助他人的時候,要告訴學生量力而行,超出自己能力范圍之外,可以選擇向其他人求助,而不是自己去莽撞的幫助。
項目學習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探究環節,項目學習尊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在學習中學生有更多的選擇,對于知識的獲取方式是通過自主探究,而不是只是簡單地聽教師的講解。所以在項目學習中,教師要通過層層遞進的教學任務,引導學生逐步深入探究,引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比如在學習《安全護我成長》的時候,教師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了解本單元的學習內容,就是要求學生了解生命的意義和生命的重要性,讓學生明白擁有生命能干許多事情。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分小組討論安全知識,讓小組通過討論統計自己小組知道的一些與安全相關的知識,其中包括交通安全、出行安全、飲食安全等各個方面。在討論中能夠進行知識之間的交流和互通,通過交流,學生都會給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學生會從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總結經驗,發現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知識。為了方便學生進行回想,教師可以先簡單地給學生舉例。比如在十字路口,我們總是要等紅綠燈,在放學的時候我們需要排隊走出校園.需要跟著教師一起過馬路,這是為了避免踩踏。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會暢所欲言,最后小組代表進行總結發言,教師進行補充。
總之,生命化德育要求道德與法治課程要以生命為主題,要教會學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熱愛生命。項目化教學是課程教學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方式,項目化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宏觀思維,能夠通過不同的主題幫助學生整理知識,幫助學生樹立完整的知識框架,實現知識之間的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