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競爭力,建筑施工企業應充分重視財務風險管理,積極優化和完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本文簡要介紹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目標和流程,系統梳理當前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深入探討加強財務風險管理的具體措施,以期為相關從業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志碼:A
近年來,建筑施工行業發展速度較快,已經成為我國的支柱型行業。但建筑施工項目具有較長周期和較大投資規模,再加上原材料價格、人工成本的快速上漲,導致建筑施工企業面臨著嚴峻的財務風險。現階段部分建筑施工企業缺乏完善的財務風險管理機制,難以有效防范和應對潛在的風險問題,不利于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針對這種情況,建筑施工企業要進一步增強風險意識,全面識別與應對各類財務風險,促使企業健康持續穩定發展。
1 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目標及流程
1.1 目標
財務風險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需引起建筑施工企業足夠的重視。傳統風險管理模式沒有緊密聯結企業戰略目標,人們將規避風險作為風險管理的重點。近年來,企業逐漸在戰略管理的范疇納入風險內容。具體來講,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目標如下。第一,保持收益穩定。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講,只有保證收益的穩定,才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因此,建筑施工企業需將保持收益穩定作為重要的財務風險管理目標。在財務風險管理過程中,依據成本效益原則全面識別、深入分析可能對企業發展目標產生重大不確定性影響的財務風險因素,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制訂科學的應對方案,及時發現與處理潛在的問題,最大限度地降低財務風險對收益的不利影響[1]。第二,保證連續經營。和其他風險相比,財務風險往往會造成十分嚴重的后果,如資金鏈斷裂等,威脅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特別是建筑施工企業具有較廣的經營范圍與較強的生產流動性,如果沒有科學調配各經營項目的資金,沒有及時跟蹤回收工程款,將會誘發財務風險問題。因此,建筑施工企業要將連續經營、穩定發展作為重要的管理目標,有效控制財務風險的不利影響。
1.2 流程
財務風險管理是一項復雜的工作,涵蓋風險識別、風險分析以及風險防范等內容。第一,風險識別。建筑施工企業在財務風險管理過程中,先要全面識別影響企業目標的風險因素,綜合考慮發展階段、經營狀況等確定財務風險因素。通常情況下,可利用頭腦風暴法識別施工企業的財務風險。第二,風險分析。只有科學、深入地分析各種風險,才能夠制定有針對性的防控措施。在風險分析環節,主要利用定性與定量法分析識別各種風險,掌握各類風險可能會對企業發展目標產生的影響程度。由于施工企業的財務風險通過生產經營過程展現,因此,不能夠單單依據財務指標分析風險,而是要積極引入層次分析等現代手段。層次分析法結合了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能夠保證風險分析結果的客觀性與科學性,且可以將風險分析結果直接呈現給管理者。第三,風險防范。風險防范是財務風險管理的最終目的,指的是依據財務風險識別與分析結果,制定相應的防范策略,促使財務風險得到有效降低或消除。建筑施工企業面臨著多樣的財務風險,需結合財務風險類別制定對應的防范措施。從整體層面來講,建筑施工企業要從機構設置、制度設計、人員監督等角度著手,有效控制與規避潛在的財務風險,促進企業的穩定生產與經營[2]。
2 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 投標風險管理問題
現階段部分建筑施工企業為擴大自身的經濟利益,沒有認真分析招標文件,不能夠全面識別投標風險[3]。一些施工企業為順利中標,沒有提前調查項目所在區域的政策環境、材料價格等,不能夠準確預測人工、材料成本的變動趨勢。而工程項目的施工周期往往較長,施工企業無法提前應對,難以實現預期效益目標,甚至出現資金損失風險。
2.2 合同風險管理問題
在合同管理階段,部分建筑施工企業沒有仔細審查建設單位的主體資格以及合同條款內容,沒有及時發現合同中的不平等條款或模糊條款,如沒有明確約定項目施工范圍、工程款支付周期等,導致施工企業的合法利益得不到保障。同時,合同管理涵蓋談判、簽約、執行、跟蹤等一系列環節,具有系統性、長期性等特點。但很多建筑施工企業沒有建立合同風險全過程管控機制,合同管理部門、人員的風險意識較為薄弱,不能夠有效挖掘、分析與防范各個環節的風險。
2.3 資金運營風險管理問題
資金運營情況直接影響到建筑施工企業的運營和發展,現階段部分施工企業缺乏完善的資金運營管理機制,導致出現不同類型的資金風險。第一,缺乏規范的資金管理模式。受業務特征的影響,建筑施工企業的項目分散性較強,部分企業沒有構建資金集中管理模式,難以高效配置和利用分散的資金,影響到有限資金的使用效益。第二,籌資模式較為單一。為快速滿足自身資金需求,降低籌資成本,很多施工企業單一采用短期貸款等方式。此種籌資模式的整體成本較低,但只有較短的還款期限,如果施工企業的資金流動出現問題,將無法及時償還,隨之影響到企業的信譽和形象。第三,應收賬款占比過高。為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很多施工單位依據合同約定提前墊資,之后按照項目進度獲得建設單位支付的款項。但一些建設單位缺乏良好的信用,可能會故意拖欠,導致施工企業應收賬款的占比不斷提高。同時,部分施工企業的應收賬款管理機制不夠完善,沒有依據建設單位的信用等級、賬款賬齡等分類管理各筆應收賬款,堆積了大量的壞賬,嚴重影響到企業資金的正常流動,甚至無法有序開展經營活動[4]。
2.4 竣工風險管理問題
竣工階段是匯總檢查前幾個階段的實施情況,主要對工程量范圍及工程價格進行結算。現階段部分建筑施工企業在竣工結算管理中還存在較多問題,隨之形成竣工風險。例如,資料整理與歸檔是竣工階段的主要任務,存在資料多、任務重等特點,部分竣工結算人員的專業能力不高,缺乏足夠的責任意識,在資料整理中出現信息遺漏情況,影響到竣工結算質量。同時,其他階段的工作情況會影響到竣工風險管理效果。如部分建筑施工企業在投標環節沒有深入了解投標文件,在合同環節沒有仔細解讀合同資料,導致出現不必要的資金負擔。同時,沒有密切關注外部環境變化,在原材料價格、工程設計變更確認等方面出現歧義,導致無法準確核算工程造價。
3 建筑施工企業加強財務風險管理的措施
3.1 防范投標風險
如果建筑施工企業難以有效控制投標風險,將會對后續的生產經營產生嚴重影響。因此,建筑施工企業要科學、有效地防范投標風險。第一,防范投標價格風險。現階段部分建筑施工企業不能夠合理制定投標價格,隨之誘發風險。面對這種情況,施工企業在投標之前需對項目的可行性進行分析,依據投標目的、經營現狀以及項目情況,選擇適宜的報價方法。在必要情況下,還可依托專家意見制定投標決策,避免出現資源浪費、陪標等情況。同時,綜合考慮自身的預算及能力水平,科學建立投標報價機制,避免投標價格與實際施工成本之間出現較大的差異。在具體實踐中,施工企業可深入調研項目當地原材料、人工的價格成本,科學預測價格變化趨勢。由于材料價格的影響因素眾多,可依托多元回歸分析策略全面分析各類影響因素,依據變化規律對實體工程量的單價、總量等進行準確計算。企業制定的投標報價既要體現競爭優勢,又要適當多報未來可能產生的不確定性項目金額,以便加快資金流動。第二,認真審查招標文件。施工企業投標人員要認真審讀招投標文件,及時將招投標條款、相關資料等錄入信息系統中,這樣能夠更加便捷、高效地查詢相關條款內容,掌握招標文件中對工程量范圍、經濟條款的描述[5]。同時,結合已有經驗客觀預測工程量及施工范圍,科學分配預算,提前調配籌備人員、設備等。
3.2 防范合同風險
針對潛在的合同風險,需從以下方面進行防范。第一,認真審查合同主體與合同條款。在簽訂合同之前,建筑施工企業要深入調查建設單位的實際情況,如履約能力、資質信用等,特別關注合同中的付款周期、權利義務等條款,判斷合同內容是否公平。如果在審查過程中發現問題,需及時聯系建設方調整合同內容,達成一致意見后才能夠正常簽訂。為提升合同審查的有效性,施工企業要科學建設評審機制,聯合法律顧問、財務、經營等相關部門及主體,共同審查建設單位的經營資質、工程規劃許可證等文件資料。同時,依據企業發展戰略,實地調查項目所在地的市場行情、材料價格以及人文環境等,結合調查結果剖析合同條款內容,高效防范合同風險[6]。第二,全過程管理合同風險。建筑施工企業要結合實際情況,專門組建合同管理團隊,詳細制定制度規范,明確劃分各崗位人員的職責,由經驗豐富、專業能力過硬的人員與建設單位協商合同條款,深入探討付款方式、權責劃分、付款期限等重點內容。簽訂合同后,需跟蹤監督合同關鍵條款、主體單位以及變更部分,全面防范合同風險。例如,合同管理部門要聯合項目部定期比對收款金額、成本核算數據等,判斷對方主體在款項支付等方面是否符合合同要求。如果出現工程變更,要及時依據合同條款履行變更程序,認真收集、保存變更資料,以便為后續的索賠提供支持。
3.3 防范資金運營風險
資金運營風險的危害性極大,容易誘發資金鏈斷裂等問題,嚴重威脅到建筑施工企業的發展。因此,建筑施工企業要從多方面著手,高效防范資金運營風險。第一,優化資金運營管理機制。為提升資金運營管理水平,建筑施工企業要規范開展預算管理工作,科學編制項目預算,引導相關部門嚴格執行與落實,控制運營成本,切實發揮預算的約束作用。結合施工企業資金運行特點,可探索建立資金集中管理機制,集中分配、有序調度資金資源,促使資金的使用效益得到提升。企業要進一步優化內部控制機制,引導全體人員樹立風險意識,嚴格管控資金審查批準等各個環節,避免由某一部門、崗位人員全面掌控資金,切實降低資金運營風險。第二,合理籌集與配置資金。融資是資金運營的首要環節,近年來,建筑施工企業的融資難度顯著增加。為防范與控制融資風險,建筑施工企業需積極拓寬融資渠道,綜合運用投資擔保、長期借款等多樣化方式。和短期借款相比,雖然長期借款具有更高的成本,但由于延長了償還期限,能夠降低企業承擔的籌資風險,避免出現資金不足等問題。同時,施工企業結合自身情況,也可采用內部融資模式,增加企業可使用的現金流量。此外,為提升資金利用率,企業要盡量縮短墊資回收周期,減少借款成本和壞賬損失。在投資環節,要深入研究項目的預期收益,向回報高、風險低的項目投入更多的資金,以便優化配置現金資源,提升閑置資金的使用率。第三,加強應收賬款管理。如果建筑施工企業的應收賬款過多,將會影響到資金的正常流動,甚至誘發資金風險。因此,建筑施工企業要逐步建設客戶信用管理機制,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詳細記錄、跟蹤客戶的信用狀況,結合客戶的信用等級選擇對應的管理策略。定期計算應收賬款回收率,編制應收賬款管理表,依據應收賬款的賬齡及時聯系付款方。部分款項存在壞賬風險,施工企業要提前準備周轉資金。
3.4 防范竣工風險
第一,提升結算人員的能力素質。竣工結算階段的工作任務較為煩雜,如歸集項目定額、整理各類資料等,對竣工結算人員的專業能力、職業素養等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建筑施工企業要定期培訓竣工結算人員,組織其認真學習專業知識、法律政策等,嚴格依據程序流程、制度規范等開展工作,避免出現相互推諉等問題。同時,要積極引進外部高素質專業人才,綜合利用社會招聘、校園招聘等形式,為竣工結算隊伍注入新鮮血液。第二,全面管控各經營階段。建筑施工企業的竣工風險與投標風險、合同風險等其他階段風險緊密聯系,因此企業要構建全方位管控機制,切實消除和應對竣工風險。例如,在投標階段,企業要嚴格核查審批手續、證件資料等,避免出現無證開工等情況;在施工階段,要綜合運用自檢、專檢、互檢等方式,嚴格驗收各類工程質量;在合同階段,需做好合同追蹤管理工作,詳細記錄、確認、審查合同變更內容與索賠條款;在竣工階段,要及時開展驗收工作,全面整理竣工驗收需要的資料,順利通過驗收后,依據憑證資料規范編制竣工結算書。
4結語
財務風險管理是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內容,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正常運營和健康發展。因此,建筑施工企業要結合自身業務類型、發展現狀等,全面識別生產經營中潛在的財務風險,結合各類財務風險的形成原因,制定有針對性的管理措施,有效防范和應對風險問題,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的發生概率。
參考文獻
[1]杜銳. 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管理中內部審計的作用分析[J]. 中國科技投資,2022(17):53-55.
[2]張玉國. 談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防范與控制策略[J]. 今商圈,2022(18):141-144.
[3]崔福帥. 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風險及審計對策探討[J]. 市場周刊,2023,36(5):159-152.
[4]鄧崢宇. 新形勢下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的亮點,風險與應對措施[J]. 中國市場,2022(34):145-147.
[5]方天涯. 建筑施工企業加強財務風險管理的對策探討[J]. 企業改革與管理,2022(12):171-173.
[6]張瑞軍,張書芳. 新形勢下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及風險防控研究[J]. 中國產經,2021(20):172-173.
[作者簡介]曹志丹,男,河北石家莊人,中化二建集團有限公司,中級會計師,本科,研究方向:建筑企業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