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形勢下,國有企業應當不斷提高黨建工作的站位,將該項工作視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真正做到憑借黨建內涵推動文化建設與發展。本文以此為背景,分析了黨建工作對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列舉了將黨建工作融入文化建設的有效路徑,最后總結了建設企業文化的注意事項,希望能夠給國有企業相關工作提供有益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國有企業;企業文化;黨建工作
[中圖分類號]D26文獻標志碼:A
實踐經驗表明,國企要想實現健康、穩定的發展,關鍵是要對企業文化建設工作、黨建工作加以整合,充分利用黨建工作為國企發展提供導向和動力,并為文化建設提供支持。日常工作中,需要把企業文化建設和黨建工作放在同樣的高度上,有針對性地融合工作目標,真正做到在發展過程中展現國企責任感及重要作用,在改革過程中不斷調整歷史定位,由此達到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
1 研究背景
近幾年,國企黨組織的形式和結構均較以往更加完善,在企業內部發揮著更重要的作用,企業遇到困難或阻礙時,黨組織、黨員干部往往能夠主動承擔相應的責任,為解決企業所面臨問題做出貢獻,在此背景下,文化建設成果也得到了更加充分且直觀的展示[1]。事實證明,企業文化與黨建工作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企業文化越是活躍、積極,越能夠凸顯黨建工作所具有的作用,相應地,黨建工作對文化建設的推動作用也將得到更加直接的展現。然而,現階段,黨建工作對文化建設的作用還未能得到充分發揮,鑒于此,本文選擇國企作為研究對象,以文化建設為落腳點,圍繞黨建工作的重要性、落實路徑展開了系統且深入的討論。
2 黨建工作對國企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2.1 黨建工作為文化建設工作提供思想支持
企業文化指的是在企業長期發展中所形成的、被企業員工所認可的文化底蘊和精神力量[2]。國企的企業文化建設通常具有以下特點。首先是國家導向。國企要堅持國家主導,以國家制定的發展戰略、政策導向為依據,確定經營目標。其次是公正公平。國企應在公正公平原則的指導下建立企業文化并開展各項工作,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問題。最后是創新發展。國企普遍大力追求技術創新,希望以此提高自身競爭力,為健康發展目標的實現奠定堅實的基礎。而將黨建工作貫穿企業文化建設始終,可以最大限度保證企業文化的科學性、可行性,對企業日后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實踐表明,黨建工作能夠激發國企文化建設的內生動力,能夠凝聚并激勵員工,統一員工思想,促使各部門形成合力,為建設企業文化的工作建言獻策。
2.2 黨建工作為文化建設提供團隊支持
新形勢下,企業之間的競爭越發激烈,要想在市場中搶占先機,關鍵是要充分發揮團隊、人才建設的作用,黨建工作可以為國企文化建設團隊提供有力支持。文化建設、黨建工作均在國企的日常管理中占據著重要位置,而國企開展這兩項工作的初衷在于提高員工文化水平和政治素養,使員工具備理想的職業道德品質,并激發員工的創造能力和工作熱情。為此,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將黨建工作、文化建設工作相結合,以黨建工作固有的導向功能為抓手,不斷拉近不同部門、團隊之間的距離,通過企業文化連接各個崗位的員工,確保團隊優勢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3]。
2.3 黨建工作可以為文化建設指明發展方向
對建設企業文化的工作而言,黨建工作的另外一個作用在于為企業的精神文明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企業文化由物質、制度和精神三個層面所構成,其中,精神層面可以被視為企業文化的框架以及骨骼,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企業文化的發展,將黨建工作與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可以最大程度保證企業思想先進、制度完整且內容深刻。實踐表明,企業要想在短期內實現快速發展,關鍵是要牢牢把握發展機遇,而長期發展更加依賴于企業的日常經營,可以說,只有以科學的企業文化作為基礎,才能保證日常經營取得應有成效,也才能保證企業得到健康、穩定的發展[4]。由此可見,黨建工作對于精神文明的建設與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全面落實黨建工作,可以促使國企主動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確保國企所擁有的精神財富能夠盡數轉變成生產力,使國企的社會形象和地位得到提高。
2.4 黨建工作可以凸顯國企特有的優勢
除上文所提到的作用外,將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相結合,還可以賦予國有企業獨特的發展優勢。通過調查能夠發現,雖然國企普遍十分注重企業文化的建設與發展,但受諸多因素制約,往往難以做到深入開展相關工作,由此而帶來的問題便是文化內涵較為淺顯。要想徹底解決該問題,應做到以黨建工作為依托,全面落實精神建設、文化建設等工作,不斷提高文化活動的深度。在此過程中,有以下兩點需要引起重視:其一,將黨建工作融入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在黨建工作的指導下,快速確定發展方向和目標,使黨建工作的作用,在文化建設過程中得到充分發揮;其二,國企日常管理的現代化程度會隨著企業文化、黨建工作融合程度的加深而提高,換言之,黨建工作能夠從動力、精神和管理等層面出發,為國企企業文化建設、提高綜合實力提供有力支持。由此可見,文化建設、黨建工作同屬于思想建設領域,二者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一方面,文化建設是國企黨建工作的成果,另一方面,黨建工作為文化建設穩定、有序的推進提供了支持[5]。
3 將黨建工作融入文化建設的有效路徑
3.1 將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目標相結合
要想使黨建工作所具有引領作用,在建設企業文化的過程中得到發揮,前提是要把該項工作與企業所制定發展目標相結合,真正做到以黨建工作為依托,統一員工思想,打造理想的發展環境,由此為建設企業文化助力。具體來說,一是利用黨建工作所包含的思想文化,推動企業文化發展,保證先鋒思想能夠被準確的傳遞到個人,這樣做還有利于國企管理層所制定戰略方針的傳達和實施,使國企日常管理更加規范;二是以黨建工作為抓手,與國企下屬子公司聯動,這樣做既能夠使企業文化水平得到提升,又可以使各子公司成為一個整體,對國企日后健康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3.2 增強國企員工對黨建工作的認同感
將黨建工作融入文化建設,還要增強國企員工對黨建工作的認同感,從思想文化層面出發,不斷加深員工對企業文化、黨建工作的認識,做好鋪墊后,再全面落實黨建工作,根據實際情況,在企業內部構建相應的監管體系,為日后的考核提供理論依據,推動黨建工作、企業文化進一步融合。此外,還要做到公平分配工作責任,避免員工產生逆反情緒,為工作質效的提高提供先決條件。
3.3 全面發揮黨建所具有政治保障功能
將黨組織置于政治核心、領導地位,明確其職責在于管大局以及促落實,凸顯黨組織所具有的領導作用,在強化政治核心的基礎上,推動建設企業文化的工作有序開展。首先,法人機構應定期修訂企業章程,新增黨建要求,確保黨的領導與企業治理得到充分融合,使黨組織成為治理結構的一部分,突出黨組織的地位,厘清黨組織和不同治理主體之間存在的關系。其次,確定組織架構和配置人力資源時,應做到交叉任職。最后,對議事規則進行修改,科學劃分職能,在黨的領導下,利用黨建引領并且推動文化建設,形成特色鮮明的企業文化,為國企日后的發展提供政治保障。
3.4 定期組織開展形式豐富多樣的活動
3.4.1 全面落實民主管理
加大民主管理力度,為員工提供參與文化建設工作的渠道和平臺,確保員工能夠真正參與到民主管理、制定決策的過程中。在此基礎上,對民主管理和廠務公開等工作的程序加以完善,將民主管理與企業管理充分結合,保證員工具備應有的監督權及參與權。考慮到國企開展工作的最終目的是為群眾服務,因此黨組織開展黨建工作時應堅持以實際情況為落腳點,酌情設置意見箱,整理員工針對文化建設所提出意見,形成文字資料并交由負責企業文化建設的機構,為文化建設提供支持,這有助于黨組織了解員工需求,并加強員工的參與感。
3.4.2 增加文化建設載體
要想使文化建設工作取得預期成果,關鍵是要將虛擬載體與實體載體相結合,在保留傳統實體載體的前提下,有針對性地引入虛擬載體。以某國企為例,調查發現,該企業內部參與文化活動的員工以青年員工為主,雖然近幾年活動形式較以往有所增多,但仍舊未能達到預期水平。針對該情況,有關人員提出了以下建議:根據各個年齡段員工表現出的特點,設計不同的文體活動,將文化建設與文體活動相結合,在豐富員工日常生活的同時為建設企業文化助力。
3.4.3 酌情引入信息技術
近幾年,信息技術在諸多領域得到應用,將“互聯網+”與黨建工作相結合勢在必行,這樣做能夠有效推動企業文化的傳播與展示。日常工作中,可以依托互聯網打造不同形式的溝通渠道,通過建立并整合網站、App與公眾號的做法,促使黨建工作盡快由實體交流延伸至虛擬網絡,打破時空的制約,進一步縮小群眾、黨員和黨組織之間的距離。事實證明,將信息技術與黨建工作相結合,可以使各方人員的創造性、積極性得到調動,通過激發黨組織所具有內生動力的方式,為建設企業文化等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3.5 建立健全評價體系
作為企業文化建設不可缺少的部分,評價體系具有分析建設過程、檢驗建設流程和鑒定建設成果的功能。在建立相應的評價體系時,應當做到以下四點。第一,引入系統且科學的評價機制。調查發現,目前社會上從事測評企業文化工作的機構數量較多,相較于內部測評,外部測評的結果往往更加公正且客觀,國企可以通過招標、遴選等手段確定合作對象,確保合作對象對國企特點、文化建設內容有準確了解。第二,保證評價辦法科學。現階段,國際社會上診斷和評價企業文化的主流方法有Chatman測驗、組織文化評價量表(OCAI)等,國企以自身情況為依據,對診斷及評價方法加以選擇,可以更系統地了解文化建設情況,對后續工作的推進具有重大意義。第三,對員工參與文化建設所取得成果作出評價。國企可以視情況建立員工評價機制,由員工代表評價企業文化,由此了解員工對當前企業文化的適應度及滿意度,使日后優化文化的工作有據可依。第四,還可以對文化領導小組結構進行調整,增加員工代表的比重,此舉既能夠使員工直接參與文化建設,又可以激發員工參政議程的熱情,使企業內部形成民主的氛圍。
3.6 其他注意事項
基于黨建工作建設企業文化時,應注意以下七點。第一,明確黨的領導是國企穩定發展的根本保證,要始終堅持其領導地位,加強黨建工作,確保黨所提出方針以及政策可以融入企業各個方面。第二,對思想政治工作引起重視,幫助員工盡快樹立起科學的政治觀、價值觀,不斷增強員工的黨性意識并提高其政治素養。第三,盡快將建設黨員干部隊伍的工作提上日程。事實證明,黨員干部在國企內部扮演著重要角色,國企應注重黨員干部的選拔與培養,定期組織培訓活動,夯實該群體的理論基礎并提高其業務能力,保證該群體能夠滿足作風優良及業務精湛的要求。第四,大力建設企業文化。以實際情況為依據,將文化建設與黨建工作相結合,傳承并弘揚精神文化,憑借團結且積極的氛圍,打造良好的社會形象。第五,健全既有黨組織機構。黨建工作能否取得理想成果,主要取決于黨組織機構是否完整,國企應立足實際,對黨組織進行科學設置,不斷完善包括黨支部、黨委在內的組織體系,在此基礎上,大力建設黨員隊伍,使黨員所表現出的戰斗力、組織性達到理想水平。第六,全面落實監督評價工作。以既有監督機制為基礎,對細節進行調整,全方位監督并且評價黨建工作,確保潛在問題能夠被及時發現并得到糾正。第七,時刻關注員工福利和權益。黨建工作應聚焦員工的日常工作、生活,根據每位員工的情況,為其提供相應的發展機會以及福利待遇,打造完善的關懷機制,增強員工的認同感、歸屬感,確保員工能夠全身心投入工作,在推動企業發展的同時實現自身價值。
4 結語
綜上,黨建工作在國企內部處于重要的地位,對國企的發展具有直接影響,文化建設則是國企增強自身競爭力、提升日常管理水平的關鍵。新形勢下,國企要想實現穩定、健康的發展,就要對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引起重視,以黨建工作的引領作用為依托,充分整合各方面力量,對企業發展路徑進行探索與創新,只有這樣才能憑借黨建工作賦予的獨特優勢在市場中搶占先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趙小峰. 企業黨建與企業文化建設管理的共生效應與協同發展[J]. 現代企業,2023(5):70-72.
[2]朱文峰,白新宇. 國有建筑企業黨建思政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的融合路徑[J].中外企業文化,2023(4):143-145.
[3]張雯雯,史彥容,耿昭,等. 新時期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互融共生的有效路徑探索[J]. 航天工業管理,2023(1):31-34.
[4]馬尚尚. 新時代國企黨建和企業文化建設融合發展的必要性及對策[J]. 現代企業文化,2023(3):7-9.
[5]王欣. 新時代國企黨建和企業文化建設融合發展的必要性及對策研究[J]. 活力,2023(1):52-54.
[作者簡介]馮清東,男,山東鄒城人,華能(福建)海港有限公司,政工師,本科,研究方向:國有企業管理、黨組織建設、企業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