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
【摘要】情感教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實施,能夠起到調節學生學習狀態的作用,有助于學生以更加積極的心態投入數學學習當中,實現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目的.教師實施情感教育,能夠將積極樂觀的情緒感染給學生,這對于提升他們的數學學習效率有著很大的幫助.文章分析了小學數學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策略建議.
【關鍵詞】情感教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引 言
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僅要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還需要對學生情感進行培養,沒有學生情感參與的教學是不成功的.在應試教育背景下的傳統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側重進行數學知識的灌輸和數學方法的傳授,而忽視了對學生的情感進行引導.這種問題導致數學課程設計和數學教學方法與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不符,從而影響了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事實上在數學教學當中,情感作為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對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情感雖然不直接參與人的智慧活動,但它們顯然在人的各種行為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在小學數學課堂教育當中,教師要重視應用和開展情感教育,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情感教育的實施效果.
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數學教師,我們應該掌握每一個階段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使其有充分的感情投入課堂,提高課堂教育的趣味性,有針對性地對待每一個小學生.數學在小學校教學中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學生們從進入幼兒園就開始接觸數學,再到小學課堂里開始真正學習數學,可見小學生學習及掌握數學概念的過程應該是一個主動的、復雜的認知的過程,必須把他們的抽象思維與具體的生活經驗相互聯系結合起來的.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內容也越來越多元化,許多老師也不再運用單一的講授方式來開展小學數學課堂.在這種情況下,小學數學教師更要善于運用情感教育,這不僅是對數學教學工作的更高層次要求,也是現代教育工作充分適應當前數學素質教育的需要.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所謂情感教育就是指教師通過實施合理的教學方式,以激發和調動學生的情緒來在教學中滿足學生的情感方面需要,從而達到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和強化教學效果目的的一種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是一個充滿變化的過程,傳統的課堂教學基本是比較單一的講授式課堂,教師的授課受到很大限制,學生很容易疲勞.小學數學學科的概念知識比較抽象,小學生在某一段時間內的注意力不集中,就會導致學生知識脫節.這樣既不符合小學生認知特點,課堂氛圍也而變得乏味和無聊.而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可以生動地展現出知識點,使復雜抽象的教學內容簡單化、直觀化,并且能夠優化教學設計.情感的激發對于學生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情感催化劑作用而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同時.情感作為人類生存和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一種重要因素,也是滿足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精神生活需求的一個重要保障.學生在學習上情感的積極與否,對學習效果與學習質量的好壞有著直接的影響.
學生們的內在情感因素是促使他們樂學、好學、勤學以及發揮創造性的重要動力.根據有關調查,情感教學的運用所呈現給學生的是動態的信息,能夠不斷刺激學習者的神經中樞利于他們的學習記憶活動.“兒童是有主動性的人,他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動都須有某種興趣做先決條件.”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生尋求知識、探索真理的精神力量,學生只有對學習有興趣,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為了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教師應當充分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需求,采用恰當適合的方式方法和途徑來挖掘學生的心理和情感需求,通過有效刺激學生的情感源泉,來激發學生積極向上和健康的學習情緒體驗.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把枯燥的數學知識和生動的故事情境、貼近學生的生活情境、引人思索的問題情境結合起來,從而更為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天性就是好玩、好奇、好動,認知活動基本上是以興趣和好奇為前提,任何新鮮事物的出現都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充分融入和正確運用情感教育,能夠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這個過程中能夠使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和素質得到有效的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活力將會因此得到增強,從而有助于更好地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總的來講,情感教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能夠產生積極的作用,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正確有效地運用情感教育能夠激活學生的思想,幫助學生們建立起積極的學習態度,從而能夠在學生的學習當中發揮很好的激勵作用.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學生是小學數學課堂的“主體”,課堂中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教師融入情感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把數學問題回歸生活化,讓學生感受數學是服務于生活,并不是統治生活,而是讓數學為我所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是評價一節課成敗的關鍵,而教師將情感教育融入教學當中就是為了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情感教育的運用為學生提供了在課堂上獲取知識的廣泛途徑,教學方法也由傳統的單向灌輸變為啟發構建,突出認識主體在構建中的作用.因此,本文從以下方面探討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進行數學情感培養
小學數學新課程改革強調“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因而教師在實施情感教育時就更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融入和實施情感教育的重點應當放在對學生數學情感的培養上,也就是要求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科的特殊情感,讓他們能夠充分感受到數學的獨特魅力,從而使他們能夠在內心里產生愿意學習數學知識的想法.這樣不僅有助于為數學課堂教學創造良好的條件,也有助于培養和提升學生們的數學學習興趣.具體來講,由于小學數學內容比較豐富,教師在實施情感教育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教材內容加以靈活運用,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來培養學生產生對數學的良好情感.例如在學習“梯形的面積”時,教師可以在導入環節,先引導學生通過求車窗玻璃面積,再通過這個情境自然地引入如何求梯形的面積的問題,并在這個基礎上提出問題“你能用學過的方法推導出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引發學生的思考.教師設置的問題,讓學生對新課感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過程.總而言之,教師通過情感教育的融入讓學生了解到數學之美時,也會使他們對數學的情感就會隨之加深,從而就會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以教學聯系生活的方式在課堂上實施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內容在現有小學數學教材中并不占明顯較大的比例,這就需要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聯系生活吃透教材,將教材中潛在的情感因素充分發掘出來,在對知識的分析和講解中將情感教育充分地貫串起來.例如在講“圓錐的概念”時,可以先通過多媒體課件給出谷堆、稻草堆、玉米堆等實物,然后覆蓋上與實物相吻合的輪廓線,再把實物去掉留下幾何圖形,這樣的教學顯然更加具體、明了,能夠使學生從多角度接收信息,獲取豐富、生動、形象的感知,從而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解決課堂中的重點、難點.再如,教學“相遇問題”的應用題時,可以運用課件創設生活情境直觀演示輔助教學,比如,教師講解“一列長300米的火車以每分鐘900米的速度通過一座大橋,用了3分鐘時間,這座橋長多少米?”這道題時,可以用計算機模擬火車通過大橋:一列火車在“隆隆”聲中到達橋頭,從火車頭到達大橋上開始,在橋的下面跟隨火車頭同步出示火車行的路程,直到火車車尾離開大橋為止,形象化的火車動態演示與直觀的線段圖構成一個整體.此時原題中的條件、問題以及數量間的關系動態地呈現于屏幕中,這樣學生就很容易得出“大橋長度=火車三分鐘行的路程-火車長度”這一數量關系式.這樣既能提供直觀形象和生動逼真的動態圖像,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又能利用圖像的變化、動聽的音樂,誘發學生產生愉快的數學知識學習情感.只要教師充分聯系生活挖掘教材,這樣的例子是很多的,可以找到大量的情感教育素材來優化教學內容.
(三)通過情境創設的方式在課堂上實施情感教育
有效的情境創設能夠較好地滿足情感教育的需要.教師在情境創設中結合具體的目標采取有效策略,能夠通過更為有效的情境創設來達到更好的情感教育效果.首先,教師可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利用演示實驗進行過問題情境的創設.演示實驗能夠有效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和思考,在教學當中是一種比較直觀的教學手段,非常有助于對學生學習興趣、思維能力以及動手能力的培養.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合理設計演示實驗來為學生構建趣味性、疑問性的課堂問題情境,從而調動學生對于情境問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過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猜想和驗證猜想,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課堂上的學習內容,從而在達到情感教育效果的同時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還可以利用游戲活動進行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問題情境創設.學生們普遍對于玩游戲有著極大的熱情,教師在這些數學教學過程中通過趣味活動的演示,能夠讓學生建立起積極主動學習的興趣,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學習動力.其次,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采用趣味性的教學方式方法,通過設置游戲互動來進行問題情境創設也是一個實施情感教育非常有效的方式.教師也可以采取通過引入小故事的方法來進行故事情境的創設,教師在這方面可以根據課程內容,通過網絡等方式事先搜集和準備一些相關的小故事,可以是與課程知識相關的名人軼事或是其他具有趣味性或是啟發性的故事,這些故事本身就具有情感教育的作用.根據實際的需要教師還可以結合相關資料,根據小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和情感需求來設計更有針對性的小故事.總之,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通過故事情境向學生介紹一些相關的故事,不僅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課堂學習注意力,更能夠讓給他們通過啟發性的故事更深刻地理解相關課程知識,從而在實施情感教育的過程中有效地實現數學學習效果的提高.最后,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生活常識來創設有效的生活情境,借助生活實際來使數學的抽象性得到具體形象的解釋,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而且,通過有效的生活情境可以讓學生從本身已有的生活事物進行思考和分析,在此基礎上展開的數學學習不僅讓學生能夠得到良好的學習情感體驗,還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同時,由于所創設的生活情境以真實地發生在學生身邊生活現實為基礎的,所以學生在面對這樣的情境時所表現出來的興趣非常濃厚,連數學成績稍差的學生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這個充滿生活情感體驗的過程中來,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的積極參與不僅解決了情境背后的數學問題,也培養了自身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生活的能力,從而從中體會到“數學即生活,生活即數學”的良好情感體驗.
(四)實施情感教育要求對待學生使用發展性評價
對于學生進行評價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他們的數學學習過程,以此為依據來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同時,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相對較差,其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出現錯誤是很常見的情況,在這種時候教師以何種心態對待學生出現的錯誤,會對學生產生不同的影響,這在實施情感教育過程中是需要重點注意的問題.具體來講,就是教師應當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在此基礎上教師應當善于從小學生的心理、認知等方面的特點入手,以寬容的態度正確對待和處理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出現的錯誤.例如,在講解“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相關知識時,部分學生由于記不住“先算乘除、后算加減”這個運算法則而出錯.對于這種情況,教師應當耐心幫助學生分析出現錯誤的原因,找到原因后幫助學生進行分析和糾正,從而以這樣的方式來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具體來講,情感教育要求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不僅要關注他們的學習結果,更應當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不僅要關注他們的數學的學習水平,更應當關注他們在所表現出的情感和態度,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幫助他們認識自我和建立信心.
結 語
小學生的思維主要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這就導致了小學生思維的形象性與數學的抽象性的矛盾.情感教育的運用發展進入課堂教學中,給教學帶來了新的動力,使小學數學教學有了很大的轉變,原來枯燥無味的課堂,因為情感教育的運用變得生動活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所進行的不僅是知識信息傳遞和反饋的過程,也更是師生雙方情感交融與共鳴的過程.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學實踐中積極采取有效方法實施情感教育,采取豐富多樣的方式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情感,從而更好地實現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總的來說,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中不僅要注重開展知識的傳授,還要重視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促進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全面發展,從而以此來不斷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認識情感教育所實現的獨特意義,認真思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重要價值,從而在實踐教學中更好地發展學生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的統一,以積極的情感深入推動教學效果的提升和師生的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蔡夢琪,周厚余.情感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施路徑探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13):102-103.
[2]黃莉.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情感教學初探[J].海峽科學,2019(07):92-94.
[3]孔聰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情感教育滲透的思考[J].新智慧,2021(02):88-89.
[4]丁生友.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合情感教育的實踐路徑[J].試題與研究,2020(28):141-142.
[5]劉志新.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指導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05):43.
[6]汪小明,周欣.略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9(33):153+164.
[7]王曉紅.信息技術背景下情感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施策略探析[J].中國新通信,2021,23(12):235-236.
[8]高曉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滲透的思考[J].華夏教師,2020(20):31-32.
[9]趙永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分析———以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空間與圖形”為例[J].考試周刊,2021(57):95-96.
[10]王文平.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應用[J].天津教育,2022(10):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