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彩虹
【摘要】《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是教育部基于時代發展趨勢及教育現存突出問題,制定的具有前瞻性和時代性的教育指導性文件,是教師開展一切教學活動的基礎和標準.微課與翻轉課堂均是教育改革和現代化進程中衍生的現代化教學方式.文章圍繞“新課改下如何將微課運用于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這一中心問題進行研究,對微課和翻轉課堂的基本含義與主要特點進行分析,闡述微課在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優勢,并從與課堂導入融合、創設教學情境、在概念教學中應用、進行能力拓展、突破教學重難點五方面探討微課在翻轉課堂教學中運用的可行性,旨在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新課改;微課;初中數學;翻轉課堂
引 言
隨著《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施行,數學教學迎來了新的任務與目標.新課改提出了“促進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融合”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將信息技術融入數學教學是一線教師面臨的緊迫任務.微課是教育信息化推進過程中衍生的教學形式,在各種信息化教學方法中均有運用空間.微課能夠突破時空壁壘,為翻轉課堂的開展提供有利條件.在新課改背景下,對微課在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中的運用進行研究,具有豐富的實踐價值.
一、微課和翻轉課堂的基本含義與主要特點
(一)微課的基本含義與主要特點
微課是教學主題中各種知識要素所組成的教學視頻,信息技術是微課產生和運用的基礎,無論是制作微課還是將其投入使用,都離不開信息技術.在本質上,微課屬于教育信息化及教學改革的產物,它的出現和運用體現了社會科學的進步.從微課投入使用的情況來看,其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教學時間較短.教學視頻是微課的主要表現形式,通常一節微課的時長為5到8分鐘,時間較長的微課也不會超過10分鐘.
第二,教學內容精簡.相較于知識體系完善、知識內容寬泛的傳統課堂,微課中講述的知識和問題更加聚集,在滿足教學需要及確保知識完整性的前提下,微課的內容較為精簡.
第三,資源容量較小.微課通常以支持網絡在線播放的流媒體格式呈現,資源容量通常為幾十兆到幾百兆.師生可以通過移動設備登錄網絡平臺,實現在線教與學的目的.另外,師生也可將微課資源保存到云端或移動設備中,進而實現移動學習的目的.由此可見,微課為學生學習、教師觀摩反思均提供了便利條件.
第四,資源結構情境化.微課內容精簡,因此在設計時強調指向明確、主題突出,同時應確保知識鏈條相對完整.微課以教學視頻片段為主線,與教學設計、教學課件、后續教學活動等模塊互相配合,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閉環.正是因為主題鮮明、類型多樣、結構緊湊,微課具有情境化特征.學生在感染力強、動態直觀的情境中更容易發掘“隱性知識”,進而實現對知識的掌握和內化.就初中數學而言,微課不僅是教師寶貴的教學資源,而且是落實新課改要求的有效途徑.
第五,主題突出,內容具體.微課通常圍繞特定主題或目標設計內容,主題和目標既可以是教學反思、重難點突破,也可以是特定學習方法的傳授.微課研究的問題普遍源于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產生的感悟或得出的經驗,是具體的、貼合實際的內容.
第六,創作難度低,反饋及時.微課內容精簡、時間較短的特點,使其并不具有過高的制作難度.而且微課的主要適用對象是教師和學生,目標是有效地銜接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等模塊,因此,教師對研發內容更加熟悉.在微課使用過程中,教師能夠及時獲取學生對教學行為的反饋,進而獲取學生真實的學習動態,因此微課具有反饋及時的特點.
(二)翻轉課堂的基本含義與主要特點
翻轉課堂又稱為“顛倒課堂”.翻轉課堂顛倒了傳統教學中教與學的順序,學生在學習中具有充分的自主權.但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學習的自主權并非指“放任自由”,而是有目的、有計劃地自主進行學習活動.在翻轉課堂模式下,課堂的利用率得到進一步提高,學生能夠針對學習項目進行深度學習,并在探索與研究中獲得深層次的理解與感悟.翻轉課堂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教與學的順序,開創了“先學后教”的模式.在利用翻轉課堂進行教學時,基本知識教學普遍在課前完成,課堂時間不再著重講解基本知識,而是用于幫助學生將知識內化.微課通常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主要工具,學生可借助網絡學習平臺在線查閱所需資料,教師也可以線上與學生進行頻繁交流.在課后,學生可自主安排學習活動,進行個性化學習.教師在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引導作用,為學生提供點撥和指導,幫助學生探索適合自己的個性化學習方式.翻轉課堂的根本目的在于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方式,使學生以更加主動、靈活的狀態進行學習,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深度.信息技術是翻轉課堂的主要推動力,翻轉課堂的引進和推廣促進了師生角色定位、教與學基本形式等一系列變革,它不僅改善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還為落實新課標要求奠定了基礎.從翻轉課堂的含義和實踐效果來看,其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首先,翻轉課堂有著明確的教學主題.翻轉課堂改變了先教后學的順序,教師通常會設立清晰的目標,旨在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引導.在利用翻轉課堂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各種要素和信息被進一步精簡,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生注意力分散的現象.
其次,翻轉課堂重新構建學習流程.在常規教學流程和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活動具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信息傳遞”階段,在該階段中,師生間需要進行密切交流互動,由此完成信息的輸出和輸入.第二階段為“吸收內化”階段,該階段是學生根據已有經驗與已知概念進行“再認知”的過程,通常需要學生獨立完成.“吸收內化”階段往往需要學生有著較高的悟性和自律性,大多數學生不能嚴格要求自己,或自身能力無法達到“吸收內化”目標,進而產生挫敗感.翻轉課堂調整了學生在兩個階段中的活動方式,將“吸收內化”階段置于課堂中,而“信息傳遞”階段則需要學生在課前借助微課輔助完成.在“吸收內化”階段,教師要根據學生存在的學習困難為其提供有效的指導,使學生的吸收內化效果更佳.
最后,翻轉課堂復習檢測方便快捷.教師通常會在微課視頻末段預留一定問題,或在網絡教學平臺中發布相關習題,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成果進行檢測.同時,翻轉課堂所依托的網絡平臺普遍具備大數據分析、智能批改等功能,教師基于數據分析與檢測結果能更加精準地掌握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而針對高頻錯點進行講解.另外,微課視頻具有反復觀看的功能,學生可對知識薄弱處進行反復學習,不論是復習還是檢測,都方便快捷.
二、新課改下微課在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優勢
(一)有助于教學方法的改革
新課改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統籌規劃了課程理念、課程結構、學業質量等多方面,提出了眾多具有時代性、前瞻性的理念.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以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為根本目標來設計教學目標.傳統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因此,為落實核心素養的育人目標,教師要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翻轉課堂主張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及能力,而傳統教學在內容上側重于認知教育,在過程上偏向于單向傳授.因此,無論是出于落實新課改的需要,還是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及能力,微課與翻轉課堂的結合都具有實際意義.
(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初中生已形成了一定的認知基礎,學習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其認知和學習能力發展存在較大局限,較突出的問題是難以長時間保持注意力集中.微課突破了時空壁壘,在移動設備的支持下,學生能夠隨時隨地地學習.而且,學生在自主學習時不再是“一頭霧水”,而是有方向地進行探索,“學”的主體作用發揮得更全面.因此,微課有助于學生在探索中掌握個性化的學習方法,進而使其學習能力得到提升.
(三)有助于突破教學重難點
初中生雖然具備了通過邏輯思維進行推理的能力,但仍以形象思維和感性認知為主要的思考和認知方式.相較于小學數學以直觀為主的具象知識,初中數學涉及函數、方程、不等式等抽象知識.對于學生而言,初中數學是較難理解和內化的課程.微課與翻轉課堂的結合能夠將抽象知識轉變為具象知識,降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的難度,對于學生突破教學重難點有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新課改下微課在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一)將微課與課堂導入進行融合
課堂導入通常只有短短幾分鐘,但其作用和價值不可忽視.教師應正確認識課堂導入的作用,利用微課提高課堂導入的吸引力,使學生在課堂教學的起始環節便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進而主動參與課堂學習.
以人教版初中數學為例,在“平移”的教學中,教師可通過視頻播放電梯運行、窗戶推拉等現象,并鼓勵學生通過視頻中各種物體的運動,分析其中存在的運動規律.在學生分析出運動規律卻難以通過語言進行表達時,教師可順勢引入平移知識,并引導學生以數學的角度揭示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現象,用數學的語言對現實世界進行表達,進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在該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提出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如圖形的平移由哪些因素決定?圖形在平移過程中發生了哪些變化?由此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二)運用微課創設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法與微課、翻轉課堂都是現代化教學模式,其發展與運用都與教學改革息息相關.無論是微課還是翻轉課堂,或是情境創設,都能夠緩解或解決當下數學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運用微課創設教學情境不僅能夠突出教學主題,還能夠帶給學生更加豐富的學習體驗,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保持高效率.
以人教版初中數學為例,在“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微課展示具有代表性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實際問題,并在視頻中為每道題搭配相關要素,為情境創設做好鋪墊.如常見的行程問題:
一艘船從碼頭A順流行駛,用了2小時到達碼頭B.當船從碼頭B返回到碼頭A時,耗費2.5小時.已知水流速度為3km/h,假如你是船長,你能求出船在靜水中的速度嗎?
在提出問題的同時,教師可搭配船只行駛的圖片,或在平面圖中畫出碼頭A和碼頭B,用箭頭標注水流方向,用flash動畫演示船只的行駛過程,并通過提問將學生代入情境,由此將抽象的方程轉變為具體情境.這既能夠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又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在概念教學中應用微課
初中數學涉及眾多抽象性較強的概念.初中生的發展特征導致其在學習抽象概念時,普遍需要通過記憶來完成對概念內容的掌握,難以真正理解概念的本質.因此,教師可借助微課幫助學生理解這些抽象的數學概念,進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與理性精神.
以人教版初中數學為例,在“二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的教學中,教師可在微課中引入一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并通過flash動畫演示畫一次函數圖像的過程.在學生掌握方法后,教師可引導學生畫二次函數圖像.與此同時,教師應在微課中加入相關提示和指引,幫助學生建立具有內在聯系的知識架構.由此,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二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這一課的相關知識,并在探索和觀摩中培養了思維能力.
(四)運用微課進行能力拓展
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如果僅僅按照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對其進行教學,那么難以進一步提升和拓展其能力.因此,教師應結合學生的認識水平與學習能力,設置有梯度的題目,對學生的能力進行拓展.
(五)借助微課突破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往往是不同教學階段中的核心部分,學生對教學重難點的掌握程度往往決定了教與學的最終效果.而初中數學重難點內容普遍具有嚴密邏輯性與高度抽象性,學生利用常規的學習方式來理解重難點內容,不僅耗費大量時間,而且學習體驗和收獲也難以得到保障.基于此,教師可通過微課簡化重難點內容,使學生能夠基于自身思維形成對重難點內容的個性化理解,并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完成對重難點知識的內化.
以人教版初中數學為例,在“勾股定理”的教學中,教學的重點在于學生對勾股定理的理解和運用,難點在于學生對勾股定理進行推理證明.因此,教師可通過微課動態演示勾股定理的由來,并將勾股定理的推導過程直觀呈現.在學生初步了解勾股定理的由來及推導方法后,教師可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化.具體地,教師可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并布置統一的合作學習任務,使各個小組在不同情境下推導勾股定理.由此,學生在突破教學重難點的同時,提高了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結束語
新課改為數學教學指明了方向.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等都要遵循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內在規律.然而,要達到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就必須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方式.因此,教師在將微課與翻轉課堂融合時應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關注學生在學習中的體驗,改善傳統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構建高質量、高效率的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李慧艷.新課改下微課在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探討[J].數碼設計,2021(7):297.
[2]劉甜.基于微課的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實踐研究[J].數碼設計(上),2019(9):64.
[3]黃錦,毛國亮.基于微課視角下的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研究[J].數學大世界(中旬),2020(09):18.
[4]楊李平.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課中的實踐與研究[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1(22):183.
[5]雒曉初.微課在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電子版,2020(33):239-240.
[6]馮國隆.芻議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理天地(初中版),2022(23):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