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桂
摘要:依托經濟新常態化背景,市場經濟發展形勢日趨復雜,企業若想謀求可持續發展路徑,應著力針對自身產業結構予以改進優化,注重科技創新,致力于提高各項管理工作工作效能,進而對企業成本進行合理把控,在提升企業經營效益的同時,助推企業長期穩定發展。就企業管理工作而言,成本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工作要點,若想提高企業成本資源的可利用率,必然要選擇科學高效的管理方法,現如今強化成本管理已成為企業發展的有力之舉。基于當前企業發展態勢不難看出,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日益加劇,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有序推進,無形之中推動著企業轉型發展,以此助推企業直面新時期所創設的機遇挑戰。本文就企業成本管理進行了簡要概述,剖析了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現狀問題并以此提出了針對性改進對策,以期為相關企業彌補管理經營中的薄弱環節貢獻微薄力量。
關鍵詞:成本管理;問題分析;解決對策
企業各項生產經營環節均會涉及費用消耗與成本支出,從產品設計、生產,到運輸銷售,囊括了企業生產運作過程始終。現代企業若想謀求長期穩定發展,首要舉措在于優化自身現代化管理水平,因而務必對成本管理予以高度關注,成本管理有助于把控企業生產成本,杜絕成本資源的損耗浪費,能夠最大限度上保障合理分配企業資源,助推企業占據市場有力競爭地位。依托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背景,愈來愈多的企業開始正視外部市場,內部控制意識也在逐漸深化。如若只注重生產管理,忽略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必然會使得成本核算、成本預測以及成本決策無法順利推進。成本決策能力能否提升強化,取決于成本環境是否有利,為企業管理層成本核算意識、監督管理意識以及獎懲考核意識奠定有利基礎,才能夠全面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以推動企業長期穩定發展。
一、企業成本管理概述
企業為謀求利潤收益必然會付出相應成本,成本管理可細化為三個階段:事前成本管理于產品生產前開展,用以預估產品投入市場后的發展趨勢;事中成本管理用于監督把控實際生產運作過程,優化調整事前成本管理中的數據缺失與漏洞問題;事后成本管理涵蓋實際產生后開展的各項成本管理活動。成本管理作為企業不可或缺的管理環節,關乎企業各項經營運作流程能否有序推進,落實開展成本管理工作應遵循如下原則:其一,融合性原則。成本管理應貫穿于企業各項產品生產流程,對采購、生產、銷售、售后等運作活動進行協調管理,強調企業全部門以及全體員工共同參與,進而實現全程控制。其二,適應性原則。簡而言之便是適應、契合的意思,企業應依據自身經營特點并結合發展所需落實開展成本管理,企業內部環境或市場經營環境發生改變時,應對成本管理進行適應性調整。其三,成本效益原則。指代的是成本管理成效及其為企業創設的具體利益。作為營利組織,企業開展經營活動的首要目的在于擴大經營利潤實現長期發展,借以各項經營活動為產品賦予較高價值,謀求經營發展。第四,重要性原則。成本管理應細化為主要管理內容與次要管理內容,在構成成本的諸多要素中,對成本影響較大的因素應予以重視關注,重點監督;反之,對成本影響較小的因素應劃分為次要管理內容。如何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是成本管理的根本目標。企業成本管理實效能夠直接關乎企業經濟效益。對各項企業成本支出進行合理把控,以此優化統籌企業各項資源,是為企業奠定有力的市場競爭位置、提高企業創新發展力的核心關鍵。當前,企業所處的市場競爭環境極為嚴峻,為緩解競爭壓力,企業應著力選取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措施,注重成本控制,改革企業成本管理觀念和管理手段,并對其進行改進和完善,借助清晰的權責、科學的管理、完善的治理、高效地運行、有力的監督以及現代化的管理思路推動企業成本管理多元化發展。
二、企業成本管理現狀問題
(一)對成本管理理念缺失正確認知
為加強對資金成本的監督把控,當前絕大部分企業已引入應用了成本管理,但尚未對成本管理理念予以正確認識,成本管理理念在企業經營活動中的應用大都流于表面,導致成本控制措施缺少實質效用。近年來,隨著經濟體制改革推行落實,企業對成本管理予以了高度重視,但卻并未對控制成本的有力舉措展開分析探討,只側重于把控生產過程所需的各項成本,并未針對其他企業運作流程展開成本管理,無法為企業管理層制定經營決策提供有力依據。此外,部分企業對成本管理的認知過于局限,僅將其視為財務工作的一部分,成本管理工作由專業人員統籌負責,管理層則忽略了成本管理的工作成效,無形之中阻礙了成本管理的切實落地,使其無法發揮出價值效用。
(二)成本管理基礎信息嚴重失真
若想使企業成本管理得到有效控制,必須著力建立成本管理框架。但就當前管理現狀而言,成本管理基礎信息失真問題日益嚴峻,使得企業成本管理的精準度不高。企業發展進程中,企業戰略發展目標相結合,借以科學高效的精細化成本管理助推企業實現戰略發展目標,有助于推動企業管理水平邁向新高度,促進企業良性平穩發展。在成本管理過程中,收集、梳理、分析各項基礎信息極為重要且尤為關鍵,相關人員應收集企業經營運作全過程中涵蓋資金使用情況,并確保各項數據信息準確、完備,助推企業成本管理工作質量得以優化提升,由此推動企業良性運作。如若未能確保相關信息的真實、完整,必然會對管理層制定經營決策造成不利影響。以業務量為首要決定因素的傳統成本核算方式極為單一固化,核算出的各項成本無法真實地反映出實際成本。成本管理人員在沿用傳統成本核算方式進行成本管理時,往往存在著目標模糊、無法有效地保障成本管理工作實效及總體質量等實際問題,加之數據失真問題日益突出,成本核算工作實效已逐漸滯后于企業發展進程,對企業經營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
(三)企業監管機制和績效機制不完備
在進行成本管理時,若想提高企業成本管理實效,就必須強化日常監督管理,提高相關人員工作規范性,構建健全完備的監管和績效機制。絕大部分企業已構建了成本管理制度,但由于缺失監管和績效機制,使得管理制度存有極大的缺失漏洞,管理工作缺乏實質效用,因此無益于推動企業有序發展。首先,企業未能針對成本預算展開高效監管,成本預算內容可隨意調整,成本預算方案等同虛設,導致企業實際支出成本遠超預算目標。其次,成本管理工作開展進程中,絕大多數企業并未結合企業實際現狀制定績效評價機制,員工未能對成本管理工作表現出積極態度,成本管理效果未能同個人績效直接掛鉤,使得工作人員并未對成本管理予以高度重視。最后,部分企業雖已建立了績效評價機制,然而由于缺少科學的獎懲體系,未能實現論功行賞、以過相罰,因而極難調動工作人員管理積極性,知識成本管理工作止步不前。
(四)成本管理人員缺失工作素養
企業若想實現成本管理切實落地,相關工作人員的參與程度及其具備的工作素養極為關鍵。現如今,部分企業并未正視工作人員同成本管理的實質聯系,從而使得工作人員未能樹立正確的成本管理觀念。此外,傳統成本管理觀念已明顯滯后于當前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競爭背景,企業若想在愈演愈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謀求一席之地,務必選取合乎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本管理方法。前沿的成本管理方法對管理人員工作素養提出了極高要求,管理人員應兼具理論知識與管理經驗,還應掌握管理所需的信息技術,唯有如此,管理工作進程才能得以穩步開展。不僅如此,具備職業道德與工作素養的工作人員有助于緩解成本管理效果不理想、企業經濟效益低下等問題,同時也能杜絕營私舞弊、違法亂紀等行為的產生出現。工作人員所具備的溝通交流能力有利于實現各部門深度協作,基于成本管理目標發揮各部門的優勢所在,以此創設高效的企業成本管理氛圍。
(五)成本精細化管理不完善
傳統成本管理模式已無法滿足企業日益迫切的發展需求,因而精細化管理得以衍生出現,作為企業成本管理的未來發展趨勢,成本精細化管理并非獨立存在,而是基于企業成本管理體系產生發展起來的。現如今隨著企業發展規模的逐步擴張,業務范圍也得以拓寬深化,如何高效配置成本資源,使其最大程度上發揮出效用價值,杜絕資源的無謂損耗,提升企業成本管理工作質量是企業謀求轉型升級進程中所面臨的關鍵問題。成本精細化管理可用于解決上述問題,有利于統一企業內部思想,推動各部門團結協作,促進企業管理制度改革突破。
三、企業加強成本管理的有效對策
(一)強化成本管理意識
對當代企業而言,成本管理的價值效用若想得以真正發揮,首要之舉就在于強化企業管理層及全體員工的成本管理意識。首先,企業管理層應正視自身的引導作用,務必秉承由上至下的工作原則推進成本管理理念,為開展成本管理工作創設有利的內部環境,定期組織培訓活動提高員工成本管理意識。其次,引導員工積極主動地投身到企業成本管理過程中,并在日常工作中應用落實成本管理,確保成本管理得以貫徹企業生產運作環節始終,用以對各項企業經營成本進行合理管控,實現成本節流并助推企業經濟效益大幅提升。最后,吸收汲取同行業企業前沿的管理理念與管理方法,給予企業當前現狀以及戰略發展目標,創設契合企業發展趨勢的成本管理制度,實現成本管理同企業目標的深度協同,借助科學的成本管理為達成企業發展目標奠定有力基礎。
(二)對成本管理基礎數據信息加強管控
企業各項經營運作活動均有賴于資金的輔助支撐,企業成本管理若想實現切實落地,相關管理者要充分意識到基礎數據信息的精確完整對企業發展及成本管理的重要價值,目前,部分企業在進行成本核算時,主要是依靠人力手段來完成成本基礎信息的采集和處理,信息滯后、缺失等問題屢見不鮮,使得成本管理的精準度不高。為此,企業管理人員應基于企業核算要求,對信息收集流程予以整合細化,并確立收集標準用以收集企業經營運作過程中所產生的數據信息,并對收集管理過程進行全程監管,以此確保數據信息健全齊備。隨后,分析歸納收集到的數據信息,以便管理層探查分析企業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細節漏洞,從根本上杜絕成本管理工作未落到實處的亂象。
(三)完善成本管理監管和績效機制
首先,對成本管理制度及管理方案予以規劃完善,確立成本管理流程、制定成本管理標準,以此創設完備的成本管理組織架構,協調各部門管理職能并將其細化至各崗位,確保工作問題能夠第一時間追究至個人,杜絕相互推責等問題的產生出現。其次,著力構建多元化監管機制,多角度、全方位監督管控成本管理工作進程,借以部門內部監督、部門互監以及線上線下監督等方式,助推成本管理制度得以在企業內部的有序推進。再次,對企業績效考評機制進行改進。考核評價關乎企業全體員工的工作態度與工作積極性,個人績效銜接成本管理效果,有助于是從根本上提高成本管理成效,并以此為依據對工作人員予以獎懲,為實現企業成本管理目標創設有利條件的落實推進保駕護航。
(四)提高成本管理人員工作素養
在經濟體制改革背景下,國家制定了一系列幫扶政策,用以推動企業長期發展,成本管理人員所具備的工作素質唯有切實滿足企業實際發展需求,才能保障管理成效,節約資金成本。為此,企業應著力加大培訓力度,注重內部人員共同學習,完善改進培訓機制,為管理人員創設學習發展機遇,助推管理人員積極主動地學習有關成本管理的理論知識與管理技能,引導其經由學習培訓提高專業素養,強化工作實踐能力,借助交流互動積累工作經驗,秉承新型管理觀念落實推進各項工作,以此推動企業成本管理有序開展,促使企業良性發展。除此之外,還須制定合理可行的成本管理方案,針對企業成本管理狀況不斷地進行整合完善,要求相關管理人員必須嚴格遵循控制方案開展管理工作,指標對應到崗位個人,杜絕管理混亂,提高成本管理實效。
(五)提高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水平
在當前時代背景下,互聯網信息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企業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特殊優勢,強化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企業應基于現有的管理體系,搭建網絡監督平臺。以管理層為監督平臺核心,各部門為主要構成要素系統化監督成本管理工作,以此為基礎,企業成本管理工作將更為公開、透明,工作難度也會大幅降低,能夠實現對各項成本指標的有力監管。監督平臺可以基于管理人員傳輸的工作數據及相關信息進行整合分類,進而對各部門工作指標進行統計梳理,保障各部門成本管理工作開展情況及工作質量。除此之外,還應對企業信息化管理體系進行協調改進,借以信息化管理平臺,將信息化管理同企業生產經營環節相融合,最大限度上保障數據信息的準確可靠,為管理層制定各項決策提供有力依據,既能維系企業的正常發展,又能提高成本管理質量,縮減企業經營支出。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市場競爭環境日趨激烈的時代背景為企業成本管理帶來了更為嚴峻的挑戰,為滿足新形勢下的發展要求,企業應注重成本控制,把成本管理作為企業的首要工作。企業管理層及相關管理人員應著力革新管理理念,強化管理意識,不僅如此,還需致力于探尋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重視成本預算,完善監督及考核機制,確立可持續發展的成本收入理念,確保成本信息準確完善,以此助推企業成本管理有序開展。希望本文論述的相關對策能為相關企業管理者提供經驗借鑒,順應新形勢下的發展要求,合理控制運營成本,助推企業轉型發展。
參考文獻:
[1]竇錦聶.企業戰略成本管理問題研究——以新華健康公司為例[J].質量與市場,2023 (05):142-144.
[2]賈欣.探究目標成本管理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J].經濟師,2023 (03):273-274.
[3]李瑋.論全面預算下國有企業預算成本管理與實施[J].中國市場,2023 (06):113-115.
[4]劉清珍.中小民營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究[J].質量與市場,2023 (04):145-147.
[5]王如鉛.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以Y企業為例[J].質量與市場,2023 (04):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