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巧麗
摘要:字詞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的基礎,小學語文教育中,識字是小學生學習的重要學習任務。但是在實際寫字中,錯別字與規(guī)范字總是形影不離,學生只要提筆寫字,就有一定的概率寫出錯別字,因此,小學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不寫錯別字是語文學習的基本的素養(yǎng),本文就如何通過糾正錯別字教學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進行討論。
關鍵詞:糾正錯別字? 小學語文? 核心素養(yǎng)
引言:小學生在書寫的時候容易出現(xiàn)錯別字,這對小學生的發(fā)展是不利的,因此,我們應該從小抓起,糾正小學生寫錯別字的習慣,從而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一、容易出現(xiàn)錯別字的原因
(一)同音(形聲)字混淆
出現(xiàn)同音以及形聲混淆的情況,是由于學生對該字認識但不理解,導致在運用的過程中容易將同音字混淆,以下為一些比較容易混淆字,如:哥、歌,做、作等。由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理解這些字的意思,在運用的時候就很容易出現(xiàn)錯別字。形近字由于長的過于相似,學生在書寫的時候,一不留意就會將一個字寫成另外一個字,以下為一些比較容易混淆的形近字的錯字(括號中為正確的字),如:按(安)裝,甘敗(拜)下風,自抱(暴)自棄等。
(二)筆畫繁雜造成錯字
在學習生字的時候,由于生字的筆畫太多,加之有的學生記憶生字的時候比較粗心,就很容易將筆畫較多的生字寫錯。以下為一些筆畫比較繁雜的文字,如:藏、鼎等。
除了字體容易混淆的問題外,還有就是有的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認真,寫字時比較馬虎,字寫得東倒西歪。對此,教師要教給學生規(guī)范字體的正確寫法。
二、通過糾正錯別字教學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一)理解漢字的使用以及含義
同音字、形聲字、形近字容易出現(xiàn)錯別字的原因是學生對漢字的理解不夠,特別是在默寫古詩詞的時候,學生對古詩詞的內容不夠理解,很容易寫出錯別字。關于這一問題,老師在教學時應該將漢字的含義教給學生,讓學生理解該字在句子中表達的意思,同時將可能會出現(xiàn)的錯別字列舉出來,讓學生區(qū)分。例如,“在與再”兩個同音詞的區(qū)分:“在”是一個介詞,一般不單獨使用,它必須跟在名詞或名詞類的詞后構成介賓短語,然后充當句子的狀語成分。
(二)開展“講講錯別字笑話”活動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除了需要認真講解漢字來讓學生區(qū)分以外,還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利用開展“講講關于錯別字笑話”的活動來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通過課堂游戲認識到錯別字帶來的影響和不便,認識到寫字正規(guī)的重要性,培養(yǎng)良好的寫字習慣,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結語:在基礎知識的學習中,語文是極其重要的一門學科,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要引起教師和學生的高度重視。教師要重視語文核心素質培養(yǎng),讓學生在書寫漢字時認真對待。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錯別字,幫助學生改正,只有確保學生在寫字的過程中正確規(guī)范,才能降低錯別字的概率,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有效幫助小學升培養(yǎng)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程小波.通過糾正錯別字教學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12):20-21.
[2]劉敬孝.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糾正錯別字[J].教育教學論壇,2014(39):92-93.
[3]李秋華.淺談如何糾正小學生作業(yè)中的錯別字[J].學周刊,2013(0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