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高校輔導員作為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建設的一線力量和骨干力量,發揮著加強主流意識形態教育、傳播網絡正能量,以及維護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等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必須把提升輔導員網絡意識形態傳播能力擺在重要位置,以應對復雜多變的網絡意識形態風險。現實情況表明,輔導員在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中仍存在角色認同度不高、理論學養深度不夠及工作技能創新性不強等短板,亟待在提高政治修養中強化價值認同、在提高理論學養中優化內容生產,以及在提高工作素養中做強防范化解。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網絡意識形態;內在邏輯;實踐養成;全媒體時代
中圖分類號:G64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3)10-0008-03
一、引言
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高校是意識形態斗爭的前沿陣地。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加速到來,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高校輔導員是開展網絡意識形態建設的一線力量和骨干力量,因此,深入探討其在網絡意識形態建設中所發揮的獨特作用,探析其在網絡意識形態傳播能力提升中存在的發展短板、原因和破解路徑,對于提升高校網絡意識形態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具有極為重要的學理意義和實踐價值。
二、理所應然:輔導員的獨特作用是提升其網絡意識形態傳播能力的邏輯原點
高校輔導員既是學生思想價值的引領者和高校健康發展的守護者,更是社會主流價值觀在高校的傳播者。在全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網絡意識形態傳播能力直接關系著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從長遠看,關系著高校“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性問題。因此,高校輔導員在網絡意識形態建設中的獨特地位和所發揮的關鍵作用成為提升其網絡意識形態傳播能力的邏輯原點。
(一)輔導員是學生思想價值的引領者,擔負著加強主流意識形態教育的重要責任
從職業要求來看,高校輔導員的首要職責就是針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價值引領,引導學生堅定“四個自信”,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與高校加強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具有內容一致性。在全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職責凸顯,更加倡導依托全媒體技術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意識形態安全教育已然成為輔導員日常工作的重點內容。從學生培養來看,高校輔導員必須肩負起加強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的重要責任,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正確的價值觀引導,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在全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更應該因勢而為,切實提升自身的網絡意識形態傳播能力,主動肩負起加強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的重要責任,做好學生思想價值的引領者,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使他們切實成為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二)輔導員是高校健康發展的守護者,承擔著維護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重要職責
“意識形態工作是社會主義高校建設的基礎,是高校得以生存并繼續發展的根本要求,必須牢牢守住高校這塊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1]高校作為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一直以來都是各方勢力滲透和搶占的重要目標。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西方敵對勢力憑借既有的網絡技術優勢,不斷依托全媒體技術和平臺傳播非主流意識形態,尤其是借助高校熱點事件頻繁發聲,企圖通過過度解讀、偷梁換柱等形式傳播自己的價值觀念,從而達到影響高校學生正確價值觀念形成和搶占高校網絡意識形態陣地的目的,嚴重威脅著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在全媒體時代,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已成為高校的核心工作之一,直接影響著高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本質屬性,維護好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已經成為高校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輔導員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攻手、學生管理的主導者,自然而然地承擔著維護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重要職責。在高校網絡意識形態面臨嚴峻挑戰的情況下,輔導員更應該應勢而為,努力做好高校健康發展的守護者,敢于擔當,善于應戰。現實已經充分證明,切實提升高校輔導員網絡意識形態傳播能力,有利于防范和化解網絡意識形態風險,抵制西方敵對勢力的滲透,進而守護高校健康發展。
(三)輔導員是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傳播者,擔負著傳播網絡正能量的重要使命
全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打破了以往相對閉塞和滯后的局面,呈現出傳播速度快、面積廣、隱匿性強等特點,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接收者、傳播者及制造者。網絡信息紛繁復雜,真實性難以甄別,涉世未深的高校學生極容易被誤導,其需要網絡正能量的正確引導。因此,高校輔導員要順勢而為,依托全媒體技術和平臺,關注學生日常接觸和使用的互聯網場域,積極主動地向學生傳播正確的價值理念,切實引導其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此外,高校輔導員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有責任、有義務傳播好社會主流價值觀,優化內容供給,有效引導高校網絡輿論,進而牢牢把握高校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和主導權,增強學生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感。全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的工作環境發生了極大改變,但其所服務的對象和所承擔的職責和使命從未發生改變,這些都要求高校輔導員積極傳播社會主流價值觀和網絡正能量,因為,只有在正確價值觀的影響下才能培養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三、現實非然:“三有三不”是高校輔導員補齊網絡意識形態傳播能力短板的現實難點
作為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骨干力量,高校輔導員始終堅守網絡意識形態陣地、練就過硬網絡育人本領,但面對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新形勢、新挑戰、新要求時,高校輔導員的網絡意識形態傳播能力依舊存在明顯短板,亟待補齊。
(一)在角色意識上,有認知,但認同度不高
在傳統角色認知上,高校輔導員是學生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主要在學生日常生活、黨團和班級建設中等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價值引領。因此,對于高校輔導員而言,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價值引領是輔導員崗位職責的應有之義,也是首要崗位職責,高校輔導員應對此抱有積極的工作態度。高校輔導員雖然對網絡意識形態工作具有高度的政治認知,但在職責、使命、工作方式方法上仍然存在理解不到位、認識不到位等問題,這直接導致了高校輔導員對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認同度不高。原因有以下兩點:一方面,高校輔導員雖然高度重視學生的價值觀教育,但忽視了網絡意識形態斗爭的尖銳性和隱蔽性,沒有把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融于學生日常生活中,在行動上脫離安全建設工作;另一方面,網絡意識形態工作具有高度復雜性,艱巨的責任和工作要求讓部分輔導員望而卻步、不想學習、不敢擔當,在思想上遠離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總的來說,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雖然極端重要,但在實際工作中缺少價值衡量,難出成績且容易出問題,這自然而然導致部分輔導員對其認同度不高、不敢作為。
(二)在理論素養上,有儲備,但儲備深度不夠
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輔導員應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高校輔導員政治立場堅定,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有一定了解;二是高校輔導員長期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掌握基本工作方式方法;三是高校輔導員最貼近學生,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全媒體時代,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傳播格局、載體等發生轉變,對輔導員開展網絡意識形態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輔導員既有的知識儲備已不能滿足當前社會對其網絡意識形態傳播能力的需要。首先,輔導員知識結構復雜,文理工科皆有,雖具備一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但理論認識深度不夠,對一些深層次理論和現實問題解釋不清,馬克思主義教育傳播能力較弱;其次,在實際工作中,高校輔導員在網絡意識形態鑒別處置、管控引導及風險防范等方面還存在一定欠缺,在網絡媒介素養上掌握不足,面對高校網絡意識形態風險時容易出現置之不理、過度敏感或者不知所措等情況;最后,面對網絡空間的“異軍突起”,高校輔導員對網絡意識形態傳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互聯網場域意識形態斗爭關注深度不夠。
(三)在工作技能上,有方法,但方法創新性不強
目前,高校輔導員習慣依托學生日常生活空間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善于正面組織開展意識形態安全教育,對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與技能掌握較好。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談心談話技能掌握好,可以與學生進行深入交流,較好了解學生思想動態;二是陣地管理有方法,經常走訪宿舍,安排學生專職信息員等,時刻掌握學生思想動態,監控輿情發展態勢;三是學生活動組織有技巧,善于通過設計和組織各種主題的學生活動,通過學生活動滲透意識形態安全教育。進入全媒體時代后,“高校輔導員在將意識形態工作延伸至網絡空間的過程中,以‘思想性形式存在的意識形態和以‘數字化形式存在的網絡之間存在巨大差異與沖突”[2]。實踐發現,部分高校輔導員對全媒體技術的認識還停留在技術利用等淺層層面,尚未挖掘和了解提升意識形態教育的圖像化和大數據呈現,對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茫然無序。這些都反映出高校輔導員在全媒體時代下還未適應學生的發展特點,對新載體、新技術認識和運用不充分,不能滿足全媒體時代對其網絡意識形態傳播力的需求。
四、多策使然:強化實踐養成是提升高校輔導員網絡意識形態傳播能力的著力點
全媒體時代,互聯網已經成為影響學生身心發展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要素,網絡傳播內容嚴重影響著高校立德樹人成效。針對高校輔導員在網絡意識形態傳播能力上存在的短板,各方主體要積極作為,強化高校輔導員網絡意識形態傳播能力。
(一)提高政治修養,強化價值認同
提升高校輔導員網絡意識形態傳播能力的重中之重就是加強其政治修養。高校輔導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組織者和實施者,肩負著立德樹人的重要責任,其政治修養水平直接關系著高校人才培養質量。“輔導員要做好學生思想的領航員,就必須具備能切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有針對性、感染力、吸引力的綜合能力。思想政治素養正是獲得這些能力的前提條件和核心要求……”[3]首先,高校輔導員要積極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思想認識。高校輔導員要主動學習黨的最新理論、政策等,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善于運用相關理論應對各種網絡錯誤思潮。其次,高校輔導員要關注社會現實,增強政治敏感性。究其根源,高校網絡意識形態斗爭基本源于社會現實問題,因此,高校輔導員要密切關注社會發展動態,針對相關問題主動開展網絡意識形態教育。最后,高校輔導員要加強職業認識,強化政治認同感。高校輔導員所從事的工作具有鮮明的目的性、階級性,因此,高校要積極通過榜樣引領、團隊文化建設等方式提高輔導員的職業認識,強化輔導員角色認識,從而提升輔導員從事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政治認同感。
(二)提高理論學養,優化內容生產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傳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4]。高校輔導員作為開展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一線力量,既要懂得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以科學的理論強化價值觀教育,又要懂得網絡意識形態傳播理論,以科學的理論優化傳播效果。實踐證明,提升高校輔導員網絡意識形態傳播能力的重點要提高高校輔導員理論學養:一是要建立完善的輔導員培訓機制,以提升其網絡意識形態傳播專項能力為培訓目標,并且以現實需求為導向,制定科學、合理、有效的培訓計劃;二是要注重培訓專題的針對性,強化培訓內容的生產力,在設置培訓內容時重點講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網絡意識形態傳播理論等,重點提升傳播能力;三是要做好校內外培訓交流學習,高校要鼓勵輔導員通過多種方式外出交流學習,通過學習先進典型,持續提高理論學養,不斷提升網絡意識形態傳播能力。
(三)提高工作素養,做強防范化解
全媒體時代,網絡空間逐漸成為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戰場、主陣地,若想保持話語權和思想引領力,高校輔導員必須強化工作素養,掌握學生發展規律,主動開展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實踐證明,高校輔導員網絡意識形態傳播成效與其應用網絡服務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熟練程度成正比。可見,高校輔導員要提升網絡意識形態傳播能力不僅需要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和意識形態工作能力,還需要具備較強的網絡工作素養:一是要強化網絡思維,以適應全媒體時代發展特點,切實提升高校網絡意識形態治理水平;二是要學習掌握全媒體技術,把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傳播融入到全媒體技術發展過程中,不斷更新思維、更新技術,以扎實的技術做好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傳播工作;三是要熟練掌握網絡用語,了解學生網絡話語特點,善于運用學生熟悉的網絡話語開展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傳播工作,切實占領高校網絡意識形態陣地,搶占話語權。總而言之,高校要提升輔導員網絡意識形態傳播能力必須在提升輔導員網絡專業技能和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熟練程度上下大氣力、用真功夫,不斷提升高校輔導員網絡工作素養,使其樹立敢于、善于運用網絡開展意識形態工作的自信,切實做好高校網絡意識形態風險防范化解工作。
五、結束語
高校輔導員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扣好學生第一粒扣子的關鍵力量,有責任、有義務提升育人本領和工作本領,以適應不同時代的育人要求。全媒體時代,育人環境和條件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高校輔導員要抓住這種變化、適應這種變化,不斷提升網絡意識形態傳播能力,為高校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貢獻力量。總之,高校輔導員網絡意識形態傳播能力提升任重道遠,需要高校輔導員充分展現使命擔當,努力提升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在理論中實踐、在實踐中成長。
參考文獻:
[1]? 苗竹青.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創新研究[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73(10):52-54.
[2]? 徐喜春.高校輔導員網絡意識形態傳播能力提升策略[J].高校輔導員,2021(4):53-57.
[3]? 姚海田,胡曉波.新時期高校輔導員提高政治素養的基本途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14):64-65.
[4]?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收稿日期:2023-01-1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修回日期:2023-02-15
作者簡介:劉成興(1994—),男,重慶人,桂林理工大學旅游與風景園林學院專職輔導員,講師,研究方向為高校意識形態治理。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新時代高校輔導員核心素養體系構建研究”(22JDSZ3129);廣西高等學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全媒體視域下高校輔導員網絡意識形態傳播能力提升研究”(2020MSZ051);2021年度桂林理工大學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專項課題“全媒體視域下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傳播及其風險防范研究”(GUTDJ20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