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莉
摘 要:本研究以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為參考,探討了“理趣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構建與實踐。研究內容包括“理趣課堂”教學理論基礎,分析教材與“理趣課堂”理念的契合點,并設計了“理趣課堂”的基本框架。通過小學五年級案例分析,展示了“理趣課堂”實踐的效果與影響。同時,研究中也發(fā)現了一些問題,如教學設計不當和學生參與度不高,提出了解決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理趣課堂;構建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5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18-0019-03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討小學數學教學中“理趣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傳統數學教學往往缺乏趣味性,導致學生對數學產生厭倦情緒,因此,我們需要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通過本研究,我們希望探索“理趣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果。以下將采用文獻研究、實地調查、教學觀察和教育實驗等多種研究方法,全面分析“理趣課堂”教學模式的效果。通過本研究的實施,希望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為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問題解決能力的未來人才貢獻力量。
1.小學數學“理趣課堂”分析
(1)數學學科理論
數學作為一門科學,具有自己的獨特性質和學科體系。數學學科理論研究數學學科的本質、內在結構以及其在其他學科和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數學學科理論探討了數學的基本概念、原理、規(guī)律和方法,并涵蓋了數學的各個分支,如代數、幾何、概率、統計等。在數學學科理論中,數學的邏輯推理、嚴密性、抽象性以及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關系都是重要的研究內容。
(2)小學數學教育理論
小學數學教育理論是研究小學數學教學的原理和規(guī)律的學科。其關注小學數學教育的特點、目標、內容、方法和評價,以及兒童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認知特點和發(fā)展規(guī)律。在小學數學教育理論中,教學內容的選擇應與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相適應,教學方法應注重啟發(fā)式教學、探究式學習等與學生主動參與相關的教學策略。
(3)“理趣課堂”教學理念與原則
“理趣課堂”教學理念是一種強調將理論與趣味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旨在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該教學理念強調將抽象概念轉化為具體形象,讓學生能從日常生活和實際問題中發(fā)現數學的應用,增強數學學習的實踐性和生動性。在“理趣課堂”中,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差異,以學生為中心,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思維能力。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啟發(fā)和引導,引發(fā)學生對數學問題的好奇心,培養(yǎng)他們積極主動地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解析
(1)教材總體結構與特點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是按照新課標要求編寫的一套小學數學教材。教材總體結構分為六個年級,每個年級包括若干冊教材(通常為A、B兩冊)。教材內容根據學科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分層次、有機銜接,形成漸進性的學習體系。教材特點在于強調數學學科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注重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提供了大量生動的例子和實踐性的應用問題。
(2)教材與“理趣課堂”理念的契合點分析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的特點與“理趣課堂”教學理念有許多契合點。首先,教材注重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強調數學的實用性,這與“理趣課堂”中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相吻合。其次,教材提供了豐富的啟發(fā)性問題和實踐性應用題,鼓勵學生主動探索和解決問題,與“理趣課堂”中強調學生參與和探究的理念相契合。此外,教材中的趣味性數學游戲和思維拓展活動也可以為“理趣課堂”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
3.“理趣課堂”設計與實施
(1)“理趣課堂”的基本框架
“理趣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框架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為核心,構建積極、互動、有趣的學習環(huán)境。教師在設計“理趣課堂”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將課堂內容與學生生活和實際問題相結合,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教學目標與內容選擇
在“理趣課堂”中,教學目標應綜合考慮學科知識、學科能力和學科情感三個方面的要求。教師應設定明確的學習目標,確保學生能夠在課堂中實現主動學習和探究。同時,教學內容的選擇應與學生的年齡、認知水平和興趣相適應,涵蓋豐富多樣的實例和應用場景,以增強學生對數學的實用性認知。
(3)教學資源準備與利用
教學資源的準備和利用是“理趣課堂”設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應準備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包括教學素材、教學工具、多媒體設備等,以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和互動環(huán)節(jié)。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實地考察、實驗觀察等方式,增加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感知和理解。
(4)教學方法與策略
在“理趣課堂”中,教學方法和策略應多樣靈活,注重啟發(fā)性教學和學生主動參與。教師在課前備課時,就要考慮到學生的學情,從實際教學出發(fā),選擇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同時,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和交流觀點。
(5)學生參與與互動
“理趣課堂”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學生參與與互動。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參與課堂討論、提出問題、分享經驗,創(chuàng)造輕松的學習氛圍,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此外,教師還可以設計小組活動、角色扮演等互動形式,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4.“理趣課堂”實踐案例分析
某小學五年級數學教師王老師,希望通過實施“理趣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他選擇了一堂關于幾何圖形的課程作為“理趣課堂”的實踐案例。
(1)實施過程與內容
在課堂開始前,王老師引入了一個趣味性的數學謎題,讓學生猜測一個神秘圖形的名字。學生們爭相發(fā)言,提出各自的猜測,王老師巧妙地引導他們進行討論和推理,最終揭示了謎底——六邊形。接著,王老師拿出一些實物模型,如蜂窩狀蜂巢、蜜蜂的六邊形蜂房等,讓學生親身觀察和探究,引導學生發(fā)現六邊形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和特點。王老師設計了一個六邊形構建游戲,將學生分成小組,每組用小棍和橡皮筋構建六邊形,并比賽誰能構建出最多的六邊形。這個游戲增強了學生對六邊形結構的認識,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王老師展示了一些六邊形的特殊性質,并提出一些探索性問題,如六邊形內角和、外角和的關系等,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和發(fā)現規(guī)律,王老師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最后,王老師引入六邊形的實際應用,如建筑中的六邊形結構、蜂窩狀的六邊形蜂巢等,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實用性認識。
(2)案例效果與反思
在這堂“理趣課堂”中,學生表現出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通過引入謎題、實物觀察、創(chuàng)意游戲和探索性學習,營造濃郁的學習氛圍。同時,學生的團隊合作和思維能力得到了鍛煉。通過將數學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學生意識到數學的實用性和普遍性,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
在反思中,王老師認識到“理趣課堂”需要更多的準備和設計,這也讓他感受到了教學的樂趣和學生學習的改變。他計劃繼續(xù)在日常教學中融入“理趣課堂”的元素,提升教學效果,激發(fā)更多學生對數學的熱愛和學習興趣。
5.教師角色與能力培養(yǎng)
(1)“理趣課堂”中教師的新角色
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大多是知識的傳授者,注重對學生的“教”,而新課程背景下,在“理趣課堂”中教師要成為課堂教學的設計者、學生學習的組織者、知識學習的引導者,注重學生的“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伙伴和導航者,在學生探究、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2)教師專業(yè)知識與能力培養(yǎng)
為了更好地實施“理趣課堂”,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和能力。首先,教師應深入研究數學學科理論和教育理論,了解學科知識的本質和發(fā)展趨勢。其次,教師要對“理趣課堂”教學模式有深刻的理解,并學習相關教學方法和策略。
(3)教師教學態(tài)度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在“理趣課堂”中,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和素養(yǎng)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非常重要。教師應多指導不嘲諷,多啟發(fā)不包辦,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和探索。此外,教師應注重自身的學習和成長,參加教育培訓和教學交流,與同行教師共同探討教學改進的方法和經驗。
6.“理趣課堂”對學生學習的影響
(1)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通過“理趣課堂”的實施,學生學習興趣得到有效培養(yǎng)。教師在課堂中引入趣味性的啟發(fā)性問題、實際應用場景和有趣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產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和熱愛。學生在課堂上更愿意積極參與和主動探索,對數學問題產生好奇心,增強自主學習的動力。他們將對數學學習持有積極的態(tài)度,愿意主動學習、探索和解決問題。
(2)學生成績與學習動力的變化
“理趣課堂”教學模式對學生成績和學習動力有積極影響。學生在積極參與“理趣課堂”的學習過程中,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加深對數學概念的認知。他們通過實際應用和探究性學習,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增強了數學學科的實用性認知。因此,學生在考試中取得更好的學習成績,學習動力和自信心也得到顯著提高。
(3)學生創(chuàng)造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
“理趣課堂”強調學生主動參與和探索,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將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從實踐中學習和掌握知識。教師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讓學生在探究、合作、交流中不斷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逐漸變得獨立思考、富有創(chuàng)造性,能夠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7.“理趣課堂”實施中的問題與對策
(1)教學設計不當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問題:在實施“理趣課堂”時,可能會出現教學設計不當的問題,導致教學內容不夠吸引學生,缺乏趣味性,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解決方法:教師在設計“理趣課堂”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和認知水平。可以引入趣味性的數學謎題、游戲、故事情節(jié)等,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轉化為具體形象,增加學生的參與度。此外,教師還應根據學科知識和教學目標,設計合適的實踐活動和探究性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學習和體驗知識。
(2)學生參與度不高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問題:在“理趣課堂”中,可能會出現學生參與度不高的問題,部分學生可能缺乏主動性,不愿意參與討論和活動。
解決方法:教師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提升教學效果。例如,設計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合作意識。另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和觀點,增強學生的參與意愿。同時,教師應提供充分的支持和鼓勵,給予學生正面的反饋,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和積極性。
8.結語
“理趣課堂”教學模式為學生學習帶來積極影響,通過引入趣味性問題和實踐性探究,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教師角色轉變?yōu)橐龑д撸辉賰H僅傳授知識,而是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然而,在實施中也會面臨一些問題,如教學設計不當、學生參與度不高以及教師角色轉換困難。解決之道在于改進教學設計,增強學生參與度,并通過教師專業(yè)培訓提升教學水平,秉承“理趣課堂”理念,為學生提供愉快學習體驗,為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周衛(wèi)東. 如何讓數學課更有“數學味”[J]. 小學教學參考,2020(29).
[2]陳建平.以生為本,讓課堂充滿趣味——小學數學課堂趣味教學實踐探討[J].新課程導學,2013(23).
[3]王艷.以生為本快樂學習——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如何讓學生體會學習的樂趣[J].考試與評價,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