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受復雜因素影響,我國經濟形勢有所下行,各行各業發展壓力加大。在現行環境下,為改善經營狀況,實施財務造假的企業越來越多,即使是公認的“白馬股”也不例外。同時,財務舞弊手段呈現多元化、隱蔽化、系統化趨勢,造假金額甚至高達上億元,嚴重擾亂了我國市場秩序。基于此,以化肥行業的領軍者金正大作為研究對象,運用舞弊三角理論剖析其造假動因,探究防范財務造假的有效措施,希望提升我國上市公司的治理及監管水平,從而更好地維護資本市場秩序,減少財務舞弊行為的發生。
關鍵詞:財務舞弊;舞弊三角理論;內部控制;外部監督
0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財務舞弊事件愈加頻發。現今,在對財務舞弊的研究中,我國學者逐漸開始借鑒國際知名的理論方法,如舞弊三角理論、冰山理論、GONE理論等,從上市公司財務舞弊動因入手,對財務舞弊行為進行深入分析,據此得到一些研究啟示。本文也在前人研究基礎上,以金正大生態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正大”)為例,借助舞弊三角理論進一步探究如何防范財務造假行為,為營造良好的資本市場氛圍貢獻一分力量[1]REF_Ref13876,期望能夠為其他學者后續研究提供靈感,從而有效防止財務舞弊行為的發生。
1金正大財務舞弊案例分析
1.1案例簡介
金正大于1998年在山東臨沭縣成立,并于2010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自上市以來,其業績大幅上漲,營業收入一度實現“七連增”,從2010年的54.79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198.33億元。除此之外,伴隨著復合肥品類的不斷豐富,金正大化肥產能也實現了巨大突破,其復合肥綜合產能從成立之初的5萬噸逐漸增加至2018年的720萬噸。在發展過程中,金正大還建立了農資電商平臺“農商1號”,同時打造了全產業鏈服務平臺“金豐公社”。金正大逐漸成為化肥行業的領軍者,不僅復合肥產量連續9年居全國首位,而且創建了百余個品種,能滿足不同地區、不同作物的需要。金正大先后在山東臨沭、山東菏澤、湖北潛江等地建設生產基地,并在美國等地設有分支機構。
對金正大來說,2017年是一個轉折點,其業績開始由盛轉衰,并呈“滑鐵盧”式下跌,這與該公司采取的擴張戰略密不可分。2015年以后,國內化肥行業供給遠大于需求,行業整體呈現疲軟狀態,毛利率顯著降低。但是金正大董事長萬連步并沒有意識到這種風險,仍然采取擴張戰略。他帶領公司在2017年建立“金豐公社”,為此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期初,“金豐公社”短暫獲利,但到2019年上半年,虧損額達到5000萬元。此外,其子公司金正大諾泰爾化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諾泰爾”)曾花費4年時間耗資12.69億元建設硝基復合肥和水溶性肥料工程項目,但自建成以來一直處于虧損狀態。
2019年4月,大信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大信”)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金正大財務舞弊事件初現端倪,危機悄然而至。自此,金正大公司股價呈“跌跌不休”態勢,從8元/股逐漸跌破2元/股。截至2021年5月,金正大股價跌至1.53元/股,與2015年峰值相比暴跌超過90%,控股股東也頻頻減持。
1.2金正大財務舞弊經過及手段
金正大試圖“瞞天過海”,采取了一系列“神操作”,主要表現為虛增貿易、虛構業務、違規披露關聯業務等方式[4]REF_Ref14650。財務造假手段主要有以下3種:
1.2.1虛增收入和利潤
中國證監會調查結果顯示,金正大自2015年開始對財務報表進行造假,一直持續至2020年。相關報表資料顯示,在2015—2018年上半年這三年半的時間里,金正大總計虛增收入230.73億元,虛增利潤19.89億元,虛增成本210.84億元,虛增數額巨大。如此操作說明金正大公司內部治理存在弊端,同時也與其“一股獨大”的股權結構有一定關聯。
1.2.2虛減應付票據
通過大信2020年出具的審計報告可以看出,金正大在2019年之前曾對臨沂維綸商貿有限公司和臨沂凡高農資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臨沂凡高”)出具了以自己為出票人的商業承兌匯票,但直至2019年底,仍然有10.02億元未承付。中國證監會盤查發現,金正大曾通過華夏銀行等4家銀行向臨沂凡高等7家企業開具商業承兌匯票的方式虛構貿易業務活動,虛構金額總計達10.28億元。對于這些匯票,金正大并未做處理,使其2018年年報及2019年年報虛減應付票據和其他應收款金額分別達到9.28億元和10.28億元。
1.2.3未按規定披露關聯方及關聯交易
1.未按規定披露與諾貝豐之間的關聯關系及關聯交易
根據報表信息披露可知,諾貝豐(中國)農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諾貝豐”)是金正大最大的供應商,占據了金正大巨額預付款,二者之間存在大量資金往來。同時,諾貝豐的實際控制人萬雅君在金正大擔任中層領導。對此,金正大并未按規定進行如實披露。此外,金正大報表中所涉及的有關2016—2018年經營性交易的相關信息披露,實則是其非經營性交易,此番上演了“偷梁換柱”的戲碼。
2.未按規定披露與富朗、諾泰爾之間的關聯關系及關聯交易
富朗(中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朗”)和諾泰爾(中國)化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諾泰爾”)為金正大關聯法人,但是金正大在2018年和2019年年報中并未將其披露為關聯方。此外,金正大在2018年、2019年兩年間曾向富朗銷售商品及采購貨物,交易總額達6.10億元;同時向諾泰爾銷售商品合計金額達0.46億元,采購貨物合計金額達0.98億元,交易總額為1.44億元。對此,金正大在2018年和2019年年報中也未進行披露。
2基于舞弊三角理論的金正大財務造假動因分析
舞弊三角理論是研究上市公司財務舞弊動因最具代表性的理論之一。該理論認為,企業財務舞弊產生的原因由壓力、機會和借口3個因素組成。當這3個因素同時出現時,才可能導致財務舞弊的發生[2]REF_Ref11701。其中,壓力因素是舞弊產生的行為動機,主要包括工作壓力、財務壓力和其他壓力等;機會因素為舞弊產生創造了條件,如信息不對稱、內部控制體系不健全、審計師失責等;借口因素是舞弊者為自己舞弊行為開脫而找的理由[3]REF_Ref14487。
2.1壓力
2.1.1企業轉型升級的壓力
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我國越來越重視環保。2015年,國家出臺土壤污染防治、環境治理等相關政策,并且取消了關于化肥企業運輸、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在此背景下,化肥行業“龍頭”企業——金正大面臨轉型升級的壓力。不過,金正大并沒有充分意識到環境變化,依然采用高速擴張的發展戰略。
2014年,金正大累計投資金額高達12.68億元,用于建設子公司諾泰爾硝基復合肥和新型水溶性材料兩條生產線。該項目于2018年底建成完工,但通過對比分析投入產出發現,項目處于虧損狀態。此外,為打開海外市場,金正大于2016年曾花費數億元收購國外知名肥料企業,引進先進的肥料技術。同時,為了提高產品競爭力,金正大還設立了研發中心。但從合并后幾年的報表數據可以看到,雖然金正大營業收入有所增長,但是凈利潤呈下滑趨勢,同比下降24%。此外,金正大的毛利率和基本每股收益也呈下降趨勢。通過上述情況不難看出,轉型擴張不但沒有給金正大帶來收益,反而加劇了它的經營壓力。
2.1.2對賭協議的壓力
金正大旗下金正大農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農投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農商1號”曾經被看作中國最大的農商平臺,但“農商1號”于2017年被迫停止運營。原因是其母公司農投公司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1—9月凈利潤偏低甚至為負,分別為-6620.46萬元、-1.61億元和1.53億元。2018年10月,金正大讓5家基金公司徹底從農投公司退出,并通過發行股份購買了農投公司剩余66.67%的股份。
此外,考慮到農投公司間接持有德國康樸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國康樸投資”)88.89%的股權,并且德國康樸投資的盈利能力波動較大,金正大與德國康樸投資簽訂了對賭協議,并為其提供業績承諾。這意味著,如果德國康樸投資未完成業績承諾,金正大就要對標的企業進行巨額賠償;如果德國康樸投資在預期內完成業績承諾,金正大同樣也會面臨商譽減值的風險。正是這樣的對賭壓力讓金正大產生了財務舞弊念頭。
2.2機會
2.2.1內部機會
(1)企業內部治理結構存在問題。首先,公開資料顯示,金正大的董事長為萬連步,而他的妹妹萬雅君卻是金正大的關聯自然人,同時萬雅君所控股的公司諾貝豐又是金正大的關聯法人。這中間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足以看出公司內部治理結構混亂[5]REF_Ref14752。其次,通過查閱金正大2018年和2019年的年報發現,金正大曾通過預付賬款的方式向諾貝豐支付非經營性資金80多億元,而此項交易并未在報表中披露。最后,金正大曾向富朗和諾泰爾這兩家公司銷售商品,在報表中也未披露。從上述這些信息中可以看出,金正大“一股獨大”現象異常明顯。
(2)企業監管部門形同虛設。金正大內部設有監事會和審計部門,負責監管公司事務,但這兩個部門風險管理意識比較薄弱。監事會對于公司的決議文件如流水作業一般,一直以來對公司決議和高管履職情況等并未表示任何異議。直至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兩次非標準意見后,監事會才在工作報告中承認公司內部控制存在缺陷。
2.2.2外部機會
多年來,金正大外部審計單位負責簽字的注冊會計師均為吳金鋒和高海濤。查閱金正大2016年年報發現,所列示的利潤與其現金流變化趨勢極不匹配。然而,這些異常數據并未引起審計部門的重視,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金正大財務造假行為。
2.3借口
根據中國證監會有關財務造假的處罰規定,2020年3月1日之前,我國對此類違規行為只是停留在行政處罰層面,大多予以警告、罰款等,并輔之以談話、出具警示函或責令整改等,一般很少出現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通過搜集大量有關財務舞弊的文獻資料發現,如今我國對于企業財務舞弊的處罰大多以60萬元封頂,但是那些通過財務造假手段謀取私利的公司,從造假中獲得的利潤卻遠遠超過60萬元。還有一些資料表明,對于那些情節特別嚴重的造假行為,除了罰款,我國還會對公司的主要責任人處以數年監禁,但是監禁結束后不會影響他們重新進入資本市場。就此說明,我國資本市場的監管力度還不夠,對企業財務舞弊行為的處罰力度過輕,從而成了不法分子進行財務造假的借口。
從金正大2016年年報得知,僅一年時間該公司就虛增利潤10.45億元,但中國證監會最終只給予其150萬元的罰款,違法成本如此之低令人咋舌。年薪超60萬元且持有大量股票期權的金正大公司高管,也只是被處以不到60萬元的罰款。這種處罰力度對主要責任人來說無足輕重,根本無法觸及其切身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我國資本市場的財務造假之風。
3金正大財務舞弊防范策略及建議
3.1內部控制角度
3.1.1優化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完善治理結構
首先,金正大應根據自身基本情況健全企業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制定合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其次,金正大應讓監事會充分發揮作用,加強監督能力,使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和管理層三者之間可以相互制衡;最后,金正大要建立科學的決策機制和監督機制,有效緩解公司“一股獨大”的情況。
3.1.2提高公司管理層及財務人員的職業素養
由本案例可知,金正大財務舞弊事件是由公司實控人萬連步攜管理層一起主導的,因此提高公司管理層職業素養顯得刻不容緩。具體可參考以下措施:一是在公司內部形成一套完整、系統的職業道德規范,對公司內部所有員工形成約束,尤其是管理層;二是提升公司內部財務人員職業道德水平,使其頂得住壓力、抵得住誘惑,不僅要監督公司管理層的行為,而且要保證自身的純潔性;三是通過道德約束,使公司會計人員和管理層更具有責任感,將其“貪財”“逐利”等不良心理活動扼殺在搖籃中。
3.2外部監督角度
3.2.1注冊會計師應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職業道德水平注冊會計師應定期參加職業素質培訓,努力提升職業道德素養;堅持獨立性、公正性,在對公司進行審計時,遵循定期輪換的制度;時刻堅持職業操守,堅守誠信原則,提升專業勝任能力。
3.2.2會計師事務所應積極發揮正向作用
從金正大案例來看,因其上市以來負責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一直都是大信,為了維護彼此之間的長期合作關系,大信出現包庇金正大的情況,為金正大之后的財務舞弊埋下了隱患。由此可見,定期輪換外部審計機構顯得尤為重要。此外,會計師事務所應針對內部注冊會計師建立完善的激勵考核機制,堅決杜絕徇私舞弊現象的出現。最后,會計師事務所還要完善針對執業人員的懲罰機制,加大懲罰力度,實施全方位的監督管理。
3.2.3政府部門應加大監管力度,提高治理水平
首先,政府作為立法部門一定要建立健全相關財務治理的法律體系,對上市公司形成約束機制,盡可能把上市公司的財務舞弊動機扼殺在搖籃中。其次,監管部門應提高違法成本,特別是對于那些違法情節嚴重者,不僅應追究其刑事責任,而且應加大刑事處罰力度,增加刑事處罰年限,使企業及相關責任人謹記違法亂紀所要付出的代價。再次,針對過往有財務舞弊行為的非法人員,政府部門應將其記入誠信檔案,并實施動態管理,加強社會監督,加大舞弊風險,讓那些抱有僥幸心理的企業不敢再以身試法。最后,稅務部門、審計部門、財務部門等機構要分工協作、聯合監管,建立完善的監管體系,對上市公司進行共同監督管理,從而維持資本市場的穩定性,有效降低財務舞弊發生概率。
4結語
近年來,財務舞弊現象頻繁發生,在社會上造成了惡劣影響。為有效阻止類似財務舞弊行為的發生,越來越多學者開始加強對財務舞弊現象的研究。本文借助舞弊三角理論,分別從機會、壓力、借口3個角度出發,深入分析金正大財務舞弊的動因,并據此為防范財務舞弊行為建言獻策,以期助力國家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形成良性競爭氛圍,進而更好地維護我國資本市場秩序。
參考文獻[1]李璐茜.基于舞弊三角理論的財務造假分析及防范對策:以康美藥業為例[J].商業經濟,2022(8):167-168,180.
[2]曹玉敏,李雅凡.基于舞弊三角理論的輔仁藥業財務舞弊案例研究[J].國際商務財會,2022(18):38-41,46.
[3]蘇程慧,于銘.企業財務舞弊成因及防范[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2(24):148-150。
[4]胡潔,王佳偉,王新鋼.基于GONE理論的“金正大”財務造假案例研究[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38(4):69-73.
[5]黎皓.金正大財務造假動因分析和啟示[J].現代營銷(下旬刊),2022(3):158-160.
收稿日期:2023-03-16
作者簡介:
崔珊珊,女,1997年生,碩士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