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雙減”背景下,學校的管理者、執行者面臨著挑戰與突破,既要挑戰新的育人方式,又要突破“舒適區”,開拓奮進,探尋提質增效的有效路徑。文章以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珠江小學所做的一些響應國家教育方針政策、有益學生終身發展的嘗試為例,具體論述了“雙減”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如何以守常的心態,做培根的事業。
關鍵詞:“雙減”;守常心態;固本培根;自我打破;校本課程
作者簡介:馬莉(1979—),女,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珠江小學。
近年來,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珠江小學(以下稱“珠江小學”)在浦口區委區政府的引領和區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煥發出新的生機。立足于讓更多的孩子享受高質量的義務教育,全校師生共同努力,扭轉局面,在思辨中思變、在行動中提升,省學業水平測試躋身全區排頭兵,獲得“品質課程實驗學校”的獎牌,校園武術特色受到南京市教育局的高度評價。每一份來自社會的信任,每一份來自同人的欣賞,每一份來自領導的認可,都是珠江小學堅定不移實踐素質教育的不竭動力,而為了肩頭的責任,學校教師必須不斷成長。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的意見》,“雙減”即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其本質是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和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構筑良好的教育生態。根據江蘇省教育廳等四部門《關于全面推進中小學課后服務進一步提升課后服務水平的實施意見》和省市區工作部署,為進一步減輕學生負擔,推進課后服務開展,深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珠江小學積極進行相關學習與實踐,落實教育改革。
一、對“雙減”的認識:篤定做培根的事業
(一)需要認真尋根
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與未來。教育要科學發展,就應該將教育理念現代化和教育科學實踐緊密結合,讓每一個學生自由、活潑、健康、快樂地成長。堅定不移地發展素質教育,是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站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高度,明確提出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深刻回答了“培養什么人”的問題。而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雙減”政策的頒布基于“國之大計、黨之大計”,著眼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基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需要。教育工作者需要理解、尋根,才能更精準地落實政策。
(二)需要精準的起點
“雙減”政策的頒布、國家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修訂、課程標準的評價改革、省市的“五項管理”的落實等皆要求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回歸各自角色。教育的價值是深刻而長久的,“小學階段要開心,中學階段要活心,大學、研究生階段要靜心,是教學改革希望達到的效果”。新維度的未來學校應具有新場景、新生態,是開放安全的社群,是能連接各種學習場景資源,能看見各種能力者的學校,學生在學校就能體驗各領域的社會生活。做根性教育,價值雖不能立刻實現,但是在不斷疊加,總有一天會成為決定學生一生成長高度、廣度、厚度的基礎代碼和操作系統。“雙減”實踐要找到這個起點,然后再出發[1]。
(三)需要不斷超越
浦口教育的理想、追求、創造、奉獻和激情,滋養著浦口的學生,培養他們大氣、靈動、聰慧和儒雅的氣質。教育關乎靈魂、關乎民生。若要保持教育教學的高質量發展,就必須實現教師的自我超越——超越昨天的專業成長、超越昨天的已有認知、超越昨天的管理水平,同時優化辦學條件、評價體系、課程資源、育人方式等,以文化人,熔鑄教育品牌。
(四)需要有力的引領
落實“雙減”,進行高質量教育,打造美好教育先行區,浦口區一直在行動:一是聚焦立德樹人,助力學校高質量發展;二是聚焦政策形式,把握辦學方向;三是聚焦方法適切,了解學校情況;四是聚焦引領指導,踐行“九項行動計劃”;五是聚焦“五育”并舉,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在浦口區教育局的高位引領之下,美好的教育愿景漸漸清晰。珠江小學從實際出發,務本求真,享受著耕耘的喜悅,憧憬著生命的律動,將教育實踐進行得像春雨潤物一樣自然,將豐碩的成果無痕地融進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快車道”。
二、“雙減”的固本培根:守常心態做管理
“雙減”頒布以來,珠江小學一直在學習、思考、實踐、反思、再實踐:如何處理減輕學生作業負擔與提高教育質量之間的關系?為此,學校必須改變過去通過延長學習時間、增加教學強度、依賴校外培訓來提升教育質量的粗線條管理方式。“雙減”的減法要通過教育管理者的倒逼與教師的自我突破才能夠實現。
(一)教育管理者的倒逼,努力探尋實踐可能性
在“雙減”背景下,學校要勇于承擔起育人主陣地的責任,在日常工作中倒逼自我:這一工作減輕學業負擔,提升學生綜合素養了嗎?減少作業后,增強學生的學習力了嗎?減少課外培訓后,提升校內服務質量了嗎?教育管理要立足于學生的生命成長、立足于教師的專業成長、立足于教育神圣使命,有效促進各項工作的實施。珠江小學的“雙減”管理如下。
1.日常管理向“細”字延展
珠江小學聚焦提高課堂質量、提高作業設計質量、提升課后服務質量三大抓手,采用層級管理、層層落實的方式,將日常管理落在細微處。教學管理部門是指揮部,承擔頂層設計的職責,所有的上傳下達、時事培訓、學校做法都從這里發出。教務主任一人一個抓手,關注動態過程,有亮點及時表揚、有困難及時幫助、有需要及時提供,讓教師在安全、安心的環境中幸福地落實“雙減”。教研組是科研中心,圍繞“雙減”怎么減、課堂質量怎么提、作業如何改善、課后服務可以做什么等問題展開研究,落實教研組常規管理細則,做好“雙減”主題下的一個個小專題,有效推進“雙減”落實。而備課組是學校學科管理中最基礎的組成,一般由備課組長帶領同一年級、同一學科的教師,根據具體學情進行實際層面的操作和研究。他們直面學生與家長,直面問題與困難,提供了“雙減”實踐層面的有效案例[2]。
2.課后服務向“實”字邁進
珠江小學的課后服務工作嚴格貫徹政策的相關要求,立足學生、家長的需要,在課后服務前,利用問卷星對全校658名學生家長做無記名調查,以傾聽家長和學生的心聲,從而了解家長對教育的理解與想法、對學校的信任與期待、對孩子的關心與愛護。珠江小學將課后服務時間進行了有效劃分,分三個時段,著力打造三個時刻:學習時刻、自主時刻、溫馨時刻。在學習時刻,珠江小學將學校的七彩課程與延時服務有效結合;自主時刻即學生自主完成作業的時刻,珠江小學努力幫助學生達到在校完成作業的小目標;溫馨時刻是基于學生的年齡特點和需求,允許學生在較長的延時服務中,在規定時間進食,或與同伴交流分享,打造屬于師生自己的溫馨時刻[3]。
3.“雙減”落實向“新”字嘗試
厘清“雙減”目標后,珠江小學篤定前行,讓學生從過多的書面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中解放出來,有更多的時間畫畫、玩耍、唱歌,培養特長。對此,珠江小學的新嘗試是:在校內優質課的評價中增加當堂作業時間保障這條規定的權重;在備課中增加作業設計的權重;在教學目標中增加學生已知、學生自學可知、學生自學未知、本堂必講的條目;設置“無作業日”,讓學生回家后進行課外閱讀、勞動實踐、綜合實踐等活動;設計分層作業,激發優等生潛能,夯實中等生基礎,幫助學困生找回自信[4]。
4.學生素養向綜合提升
科學的教育質量觀是教師能夠落實“雙減”的關鍵。珠江小學嚴格執行《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努力構建以發展素質教育為導向的科學評價體系,克服“唯分數”傾向。珠江小學在各個年級開展小型學科競賽,促使學生在競賽中夯實基礎。全校開展節日慶典,例如:在3月的“學禮樂成匯”活動中,通過 “文明禮儀我知曉”“文明禮儀我先行”“文明禮儀我來評”“禮儀成果我來看”四大環節,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知禮、學禮、行禮的熱情,促進了學生良好文明禮儀習慣的形成;在4月的“經典樂誦匯”中,通過經典誦讀比賽、講故事比賽、書簽制作比賽、舉辦圖書跳蚤市場、讀書征文大賽、書香班級評選等系列活動,讓學生接受經典的潤澤,享受讀書的快樂;在5月的“風采樂秀匯”中,教師和學生通過自編自導的節目,展示傳統武術、現代拉丁舞、街舞、啦啦操、民族舞蹈、器樂合唱、課本劇、經典詠唱等,展示自信風采。
(二)教師的自我突破,拓展無限的可能性
一是打破傳統思維。“雙減”背景下,教師要自我突破、開拓奮進,這是難點。珠江小學通過線上推送各種教育資源,帶領教師團隊更新觀念;通過校級點評,樣板做法、樣板班級、樣板教師,鼓勵教師突破自我,同時引導教師堅守本位,堅持常態優質做法,不斷精進。
二是創新教學方式。“雙減”下的課堂應堅持零起點教學,教師要提高課堂教學能力、課后延時服務能力、作業設計能力,在備課機制方面做改進,在課堂常規方面做創新,強調新鮮感,對教學目標和基本環節進行取舍。“雙減”下,教師要聚焦基本要求、把握底線目標,做到教學評一致。教師要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場合,采用合適的方法來開展教學,而不能拘泥于一種教學方法。
三是緩解教師壓力。珠江小學通過問卷調查了解教師的課后服務意愿,允許年紀較大、家中有困難的教師不參加課后服務;允許教師因為上班時間延后,而延遲上班時間,并對早到校的學生進行有效管理,使教師可以安心遲些到校;對下班時間進行彈性管理,確保課后延時服務到6點甚至6點后,而當天沒有課后延時服務的教師可早些下班;通過校長每日點贊、校領導陪伴給予教師激勵,根據文件精神給予教師補貼,讓教師可以開心、安心地開展課后服務工作[5]。
三、“雙減”的個性實施:七彩課程與延時服務的有效融合
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珠江小學逐步形成了“陽光教育”的思想,提出了“讓七彩課程為陽光少年插上夢想的翅膀”的課程理念,建構了珠江小學的七彩課程。2018年,珠江小學被評為全國“品質課程實驗學校”,在浦口區首屆學校課程規劃和優秀校本課程評比中榮獲課程規劃評比一等獎,其中“武韻珠小”與“翰墨初昕”校本課程榮獲校本課程評比一等獎。2021年,珠江小學嘗試把“君子六藝”和七彩課程進行有機融合,把七彩課程融入課后延時服務中,通過打造精品課程,領飛孩子未來。
1.“六藝”開課儀式
珠江小學校舉行“六藝”課程開課禮,通過正冠禮、拜師禮、凈手禮、點砂禮,在每個孩子的心田種下課程學習的種子。
2.“六藝”撞上七彩
珠江小學賦予“六藝”新時代新內涵:“禮”為德育;“樂”為音樂等藝術教育;“射”拓展為體育;“御”拓展為勞動教育;“書”指書法,并拓展為美育;“數”指數學,拓展為智育。“六藝”與七彩課程的融合擦出別樣火花,培養謙謙君子,為陽光少年賦能。
3.課程唯我精彩
授課教師需要開展自己的課程宣傳和課程簡介,宣傳學校、宣傳課程、宣傳自己,供學生選擇,讓學生開心、讓家長放心。學校每學期以固定的教師、固定的時間開展課程,讓學生學有所得,也讓家長舒心滿意。
4.武功唯快不破
班主任在國慶假期期間在班級群中發布本年級的課程招生信息及各課程簡介,初定 10月10日晚上8:00為統一搶課時間。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和特長在線搶課,如果某課程滿員,學生則需要另選課程。激烈的搶課氛圍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因興趣而選擇、因熱愛而學習,促使課后延時服務實效的提升。
“雙減”背景下,學校要做的是讓教育回歸學校,讓學生回歸課堂。未來,珠江小學繼續用守正的初心,秉持“為學生的一生負責”的赤誠,努力讓每個學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深入推進“文明校園、學習樂園、生活家園”的建設,高質量實施素質教育,高品位提升校園文化,高精度推進校園管理。
[參考文獻]
劉婷婷,謝延龍.“雙減”背景下課堂教學變革的轉變[J].現代中小學教學,2023,39(4):13-16.
徐延宇,張聃丹.“雙減”背景下課后服務政策執行偏差及其調適路徑:基于霍恩-米特模型[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23,39(4):93-98
薛江屏.“雙減”背景下小學生課后時間管理的家庭指導策略[J].教育科學論壇,2023(14):11-14.
李志.“雙減”背景下中小學生學習現狀分析與對策[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3,42(4):101-103.
朱廷妤,王賢德.“雙減”后的教師負擔、減負困境與出路[J].教育科學論壇,2023(1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