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德樹人”這一思政教育內(nèi)涵在高職體育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中的應用,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思想價值觀,還能夠將其精神追求外化為實際行動,與我國建設體育強國以及德育教育方針相契合。本文主要分析了當前我國高職體育教學創(chuàng)新的難點,并以排球、足球、籃球等體育項目教學為例提出了相應的改革策略。
關鍵詞:“立德樹人”;高職體育;課程改革
課題項目:江蘇省2022年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課題,《立德樹人融入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研究——以蘇州托普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課題編號:2022SJYB1687。
新時代教育背景下,社會對于人才培養(yǎng)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活動也需要圍繞對學生身體素質以及思想道德兩個方面的培養(yǎng)展開。立德樹人這一教育理念就與新時代背景下對學生培養(yǎng)方向完美契合,其不僅要求就是要在教學過程中挖掘學生體育潛能,還要使學生能夠通過體育鍛煉逐漸形成堅韌不屈的意志、百折不撓的精神以及團結合作的意識,錘煉學生堅毅的靈魂。
1.“立德樹人”視域下我國高職體育教學創(chuàng)新難點
1.1高職體育教學師資隊伍思政理論基礎不足
在立德樹人視域下對我國高職體育教學進行改革,需要將其育人功能深入滲透進體育課程的思政教學結構當中。而在這一滲透過程中,就要求體育教師必須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革新教學理念,以優(yōu)良的師德師貌以及高度的專業(yè)素養(yǎng)為高職體育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奠定基礎[1]。但是一般情況下,體育教師在接受教育與訓練的過程中,往往更側重于體育技能以及身體素質等方面的提升,對于思政理論知識以及思政教育實踐經(jīng)驗等方面的了解與經(jīng)驗并不多。這也就導致了體育教師隊伍的思政教育能力,無法滿足立德樹人在高職體育教學改革中的滲透需要,嚴重影響了高職體育教學德育教育的作用以及實效性發(fā)揮,阻礙了高職體育的教育改革與發(fā)展。
1.2課程思政的元素資源挖掘和實踐路徑創(chuàng)新不足
立德樹人在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當中的滲透,不僅僅是教師在課堂中講述幾句思政教育相關的話語,或者為了滲透思政教育而開展相應的理論課程。而是要求教師必須基于體育技能教學當中的思政教育元素進行深入挖掘,從而將體育技能鍛煉與思政教育相融合,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與教學內(nèi)容,在體育課程思政教學過程中滲透育人的真諦。但是當前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周期相對較短,通常只有一學年的教學時長,導致教師無法將體育教學中的思政元素充分挖掘并利用起來,應用進體育教學與訓練中。所以高職院校當前要想落實立德樹人理念,通過體育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就需要對當前的課程教學方式方法與教學內(nèi)容進行創(chuàng)新,在完善技能訓練的同時融入思政教育內(nèi)容[2]。
1.3體育課程教學體系存在缺陷
在高職的體育課程教學中要想融入思政教育,就必須構建科學完善的課程教學體系。但是從當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實況來分析,課程思政教學效果始終不佳。這是因為教師在落實思政的過程中,并未對學生做好相應的引導,同時在建設教學體系的過程中并未制定明確的教學內(nèi)容與教育標準,這也就導致了在體育課程落實思政教育的過程中,面臨著較高的難度。除此之外,課程思政的量化考核標準與評價體系也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其中不僅要考查學生的出勤情況以及對體育技能的掌握情況,還要結合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與精神品質等方面的評價,從而對教師的德育教育成效進行實時掌控,引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與全面發(fā)展。
2.“立德樹人”視域下我國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策略
2.1以課堂制度為抓手,踐行立德樹人課堂常規(guī)
完善且有效的課堂制度是保障教學活動順利實施的根本,尤其是對于課外實踐活動較多的體育課程來說,學生們往往處于較為放松的狀態(tài),因此完善的課堂制度對于體育順利實施來說非常重要。體育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年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德育教育與體育教育內(nèi)容結合起來,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教育要求[3]。大一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期,而只有教師把握這一契機制定符合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的課堂制度,對于行為進行約束與引導,才能夠幫助其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還要在體育課堂上滲透德育教育,在培養(yǎng)學生行為意識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思想認識,從而為學生的發(fā)展奠定基礎,真正意義上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
規(guī)則是排球、足球、籃球等體育項目開展的一項基本因素,其主要作用是為了維護運動中的紀律以及秩序,保障體育教學目標能夠順利完成。因此,教師在制定排球教學課堂紀律時,就可以與排球規(guī)則相結合,使學生在參與排球運動的過程中,逐漸養(yǎng)成公平競爭的精神以及規(guī)則意識,而規(guī)則意識又是立德樹人的重要內(nèi)涵。所以,教師要想在高職排球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教育理念,就要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例如在進行3男2女混合比賽時,教師就要為學生講解規(guī)則:發(fā)球隊員在發(fā)球時可以站在底線后邊延長線的無障礙區(qū)域任意位置進行開球,而在取得一球的勝利后就要由1號位球員進行發(fā)球,將球擊入對方場地內(nèi)[4]。在比賽中,前排隊員只能采取平推以及墊球等過網(wǎng)進攻的方式,并且同一名隊員不能連續(xù)兩次擊球。與此同時,還要對比賽中的得分制進行明確規(guī)定,在課堂上要求學生根據(jù)這一規(guī)定進行練習和比賽。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還能夠使排球教學達到良好的立德樹人教育效果。
2.2以實踐教學為手段,提升立德樹人教育實效
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高職體育教學目標從“育體”逐漸轉化成為了“育人”[5]。因此高職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不應當局限于向學生傳授技能與鍛煉學生體能等方面,而是通過體育活動以及運動競賽等方式,充分鍛煉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另外,要想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僅通過課堂教學與引導來說是遠遠不夠的,體育教師還應當在體育實踐中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與教育,以此來保障立德樹人的實效性。一方面來說,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會展現(xiàn)自身的行為習慣、道德品質、思想觀念、心理活動等方面的特點,因此教師能夠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引導,并開展德育教育。從另一角度來說,學生能夠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我價值,從而樹立起自信心。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擔任指導者的角色,通過指導他人的學習和鍛煉,來獲得技能水平的提升以及自信心和成就感。
就拿高職學校足球這一體育項目的教學來舉例。學校的足球隊中已經(jīng)匯集了不同年級的足球精英,他們不僅會在課下通過大量的訓練來提升自己的運動技能,并且代表學校參加足球比賽贏取過榮譽。而這部分學生也更具頑強拼搏的精神,懂得團結合作的道理。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充分發(fā)揮這部分學生作為體育骨干的榜樣作用,實際擔任足球課堂教學中指揮者的角色,協(xié)助教師帶領其他學生一同提高足球技能水平。而在此過程中,這部分學生不僅能夠享受指導角色的樂趣,還能夠在責任意識的趨勢下不斷完善自身,從而實現(xiàn)全面成長與發(fā)展的良好循環(huán)。
2.3以立德樹人為根本,落實體育課程教學改革
(1)科學制定教學目標
當前高職院校在體育教學這一板塊所制定的目標不夠清晰,因此立德樹人這一教育理念無法滲透進高職體育教學的教育目標中。這也就意味著,教師必須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制定明確的體育思政教育目標。而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當將學生培養(yǎng)目標與社會人才需求結合起來,將學生思想觀念的教育與身體素質的鍛煉融合起來,教學生的興趣愛好與體育精神的培育結合起來,從而通過體育教學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使當代大學生能夠擁有強健體魄的同時,形成頑強不屈、積極向上、愛國愛黨的精神品質,逐漸成長為滿足社會需要的棟梁之材[6]。
就拿足球這一體育項目教學來說,這一運動具有鮮明的集體性特點,隊伍中的每一名成員都要進行分工協(xié)作,為了集體的勝利而付出努力。因此教師在進行足球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根據(jù)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團隊劃分,從而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教學,使學生能夠在參與足球運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團隊意識。比如在運球技術這一方面的教學中,重復性與枯燥性較強的傳統(tǒng)運球訓練并不能吸引大學生主動參與進體育教學中,因此教師就可以根據(jù)不同水平學生的能力進行平衡分組。并選取能力最強的學生擔任各個小組的組長,而在小組進行一段時間的練習后,通過不同小組的運球比賽來引導學生形成集體榮譽感與競爭意識,在相互協(xié)作以及共同努力下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
(2)合理完善教學內(nèi)容
高職體育課堂教學不僅是為了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并使其掌握相應的運動技能與技巧,更為重要的一項教育目標,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精神品質以及思想價值觀念。因此教師在制定高職體育教學內(nèi)容時,就要根據(jù)學生的綜合素質實際情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通過合理性的引導,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社會責任取向,在獲得身體素質提升的同時,實現(xiàn)更高層次的價值追求與需要。
例如在排球課程的教學當中,教師就可以將培養(yǎng)學生的女排精神作為教學的一項重要目標,通過帶領學生一同觀看中國排球學院院長郎平的人物事跡,了解郎平作為中國女子排球運動員在訓練中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在比賽場上為國家所爭取的榮譽,體會郎平身上的女排精神以及優(yōu)良品質。從而引導學生以郎平為榜樣,樹立正確的發(fā)展目標,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體育精神。
(3)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方法
在高職體育課堂上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不僅是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水平的體現(xiàn),更是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理念與教學目標的以下重要途徑。而又想在高職體育課堂中融入思政,教育就必須扭轉當前體育教學模式單一的現(xiàn)狀,站在教師與學生兩種不同的視角,對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在課堂上凸顯學生主體的教育理念,并將立德樹人融入進課程教學的方式方法中,從而使學生能夠在感受體育教學趣味性的同時,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逐漸形成良好的思想價值觀念[7]。
例如教師在完成投籃方式這一板塊的體育教學后,就可以為學生設置這樣的趣味性比賽項目。首先讓學生根據(jù)自身的能力水平,選擇三分投籃以及三步上籃等類型。而在投籃的過程中需要在頭上戴一頂紙帽子,并保障在投籃過程中帽子不掉。而在進行一輪的淘汰賽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想要挑戰(zhàn)的對手進行單挑,以此來鍛煉學生的挑戰(zhàn)意識,并使學生能夠通過比賽完成綜合性練習。這樣一來,就能夠使學生在參與趣味性比賽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對自己清晰的認知以及堅持、挑戰(zhàn)、突破等優(yōu)良品質[8]。再比如,教師可以在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對打競賽時,就可以在某一小組中安排一名實力較高的成員,并觀察另一個方成員的反應以及應對戰(zhàn)略,從而有目的性的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品質與協(xié)作意識,這不僅能夠對學生的成長起到良好的激勵作用,還能夠使學生在勇于挑戰(zhàn)和動腦思考的過程中逐漸提升自己。
(4)建立健全評價機制
人才培養(yǎng)成效是檢驗高職體育課程教育水平的一項重要標準,因此為了保障教學質量與育人成效就要制定完善且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從而對體育教育從小進行全方位的評估。首先要建設健全的評價體系,不僅要對教師的教學能力以及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評價,還要對教學環(huán)節(jié)以及教師的師德師風作為評價的重要標準,同時還要將德育教育的目標融入進考核評價內(nèi)容中,從而激勵教師對當前教學方式與教學理念進行調整,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與體育教學實效性。除此之外,還應當將立德樹人在體育課程教學當中的滲透與教師職稱的評定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將體育思政教學,與教師的切身利益相聯(lián)系,來激發(fā)教師的責任感,從而保障高職體育課程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有效性[9]。
3.結語
總而言之,立德樹人在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當中的滲透,對學生綜合素質提升以及全面發(fā)展而言有著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因此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將對學生思想價值觀念、優(yōu)良精神品質以及綜合素質等方面的培養(yǎng)融入進體育技能的傳授中,重新梳理教學內(nèi)容,結合教育目標與體育課程特點,將思想道德品質方面的教育融入進體育教學中,從而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綜合素質強、政治立場堅定的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
參考文獻:
[1]韓英超.立德樹人背景下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2,38(05):100-103.
[2]韓金鳳,隋紅,王強.立德樹人視域下課程思政融入體育教學的實驗探究——以籃球教學為例[J].林區(qū)教學,2022,(02):26-29.
[3]胡翔.立德樹人背景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wǎng)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2,(02):57-60.
[4]王鈞.立德樹人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實現(xiàn)路徑研究[J].華東紙業(yè),2022,52(01):124-127.
[5]施小花,李勇.立德樹人導向下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策略探析[J].江蘇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1,21(04):89-93.
[6]李強,李英奇.立德樹人理念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索[J].中國多媒體與網(wǎng)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1,(04):40-42.
[7]李國鋒.立德樹人視域下高職體育課程思政教學研究[J].包頭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0,21(02):58-62.
[8]王昊.落實高?!傲⒌聵淙恕备救蝿枕毶罨w育教學改革[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9,3(36):123-124.
[9]李建.基于“立德樹人”下的高職體育素質教學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6,6(29):114-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