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珺
摘要:休閑時代背景下高校為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對休閑體育專業建設作出了科學的重構,有著非常重大的歷史意義。雖然近十多年我國的休閑體育發展得較快,但專業建立時間相對較短,仍處在萌芽狀態,與當前的社會發展需求存在部分差異,故本文主要對當前休閑體育現狀以及途徑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休閑時代背景;高等院校;休閑體育專業;建設途徑
新時代背景下,國家有關部門針對全民健身、國民旅游、建設體育強國等進行了論述,明確需加快推動體育強國的發展,大力促進發展全民健身體育,以進一步滿足廣大民眾對良好休閑體育生活方式的需求,并著力于把體育發展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1.休閑時代背景下高等院校休閑體育專業建設現狀
1.1課程培養方案缺乏應有的嚴謹性與針對性
休閑體育專業開展是體育專業發展與時代進步的必然需要。我國的休閑體育專業發展起步相對較晚,目前也還處在發展時期[1]。但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社會各界對休閑體育方面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這個情況下,部分院校的休閑體育專業也不斷涌現,但這些專業的設計都存在著一定的盲目性,因其多是社會體育專業和體育人文專業,又或者與體育教育專業、體育培訓專業的嫁接關系、與相關專業的融合度不高、專業優勢也不明顯,設計不夠規范。同時,由于目前的一些休閑體育專業多從國外發達國家中直接吸納而來,并沒有對其進行本土化改革,專業課程設置也不太符合實際狀況。休閑體育專業的本質特征,使其所有體育項目均具備了社會開放性。所以,就必然需要人們反思在休閑體育專業的課程制度中應該設有什么體育項目,才能更好地滿足專業自身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每一個學校的人才都是有限的,但是休閑體育的一項特色就是無限開放的,學校應該有的放矢地做好學校的設計。
1.2課程內容設置的專業特性不夠突出
學校休閑體育專業課程體系設置目前面臨著專業特點較不明顯的情況:(1)休閑體育專業同質性的設置問題較為突出[2]。如休閑體育區別于他物的根本特點,在課程設計上并不能得到突出的表現,且學生的體育知識能力和將來的發展方向之間鴻溝尚深,主要體現在忽略了其能力的培育方面。(2)學生專業化教育相對欠缺。如對學生的體育與營銷知識能力的培育,就必須從專業課程設計上,徹底改變以往學校對學生的培育方向,只是注重學生單純的社會服務意識而相對忽略了專項操作技能訓練的情況。相關專業課程設置太多,導致比重太大,減少了對學生的休閑體育專業專業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方面的訓練需求,從而沖淡了休閑體育專業的重要性。同時,這樣的課程設計也誤導了他們的興趣愛好或目標,從而導致了他們對知識的掌握比較忽視。由此可見,對于休閑體育專業的課程設計的不當,將阻礙本專業人才培養任務的實現。
1.3與專業學科課程聯系不夠緊密
休閑體育專業開展需要大量的基本理論知識支撐,通常休閑體育科研需要快于休閑體育教學的開展,只有具有豐富的技術基礎理論研究成果來做指導,才能促進休閑體育課程實施的健康開展[2]。由于休閑體育教學設立較晚,加上沒有大量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支撐,導致該領域開展較為滯后。目前,休閑體育科研沒有組成管理系統的框架,經濟上也沒有成為專門的組織來組織管理。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以及人們日常生活概念的變化,現代社會日常生活對休閑體育的要求日益提高,休閑體育將進入一個全新開發時期。但鑒于目前對休閑體育專業開發的特點和本專業特色建設問題的深入研究還相對單薄,尤其沒有系統的整體的活動課程認知,也沒有建立起有關體育和休閑體育專業知識結合的課程,休閑體育專業課程設計比較雜亂,致使教育的目標和位置都不準確,與未來社會工作對人才發展目標的要求也不相匹配。
1.4教學效果有待提高
首先,對老師的教和學的雙向評判原則尚不夠規范[4]。其次,對于專門課題的研究,實際大于理論研究,教授老師還沒有規范的專業知識認定原則。在教育實際社會活動中,教授老師要廣泛收集與體育專業內容有關的各類數據信息資源,并增加更多內容以適應不同學習者群體的專業知識需要。同時,在高等院校休閑體育專業課程教學活動中,對老師所教的內容規范原則還不夠規范。在教育本身還較為滯后的前提下,教師僅局限教授課本的知識點,教學方法又陳舊,并沒有很好的調動孩子學習的主觀積極性。最后,教學內容的連接性和實用還不夠。在當前休閑體育專業專門大量開設的趨勢下,境內卻沒有較專門的與休閑體育專業有關的專門認可標準、管理以及法規規章制度,從而導致了近年來各種休閑體育專業或與休閑專門相關的專門盲目設定較多,導致休閑體育專業人才產出大,但質量低等情況的發生。
1.5教學與市場需求存在矛盾
高等院校專業教學需具備對人才流動、教育資源配置、企業調控和教育優化利用方面的宏觀教育管理能力[5]。而休閑體育專業的課程設計和教育管理要與社會對人才培養的特殊職業需要相適應,而目前在高等教育的休閑體育專業課程中,相應的普通體育專業教師與休閑體育專業進行合作課程教學的難度很大,也是導致課程和職業發展相脫節的主要原因。高等院校對于休閑體育專業的專門技術教學,已經極力避免了與普通的體育訓練或體育教育專業的合作學習,而新設置的一些休閑體育專項教學,其設計的科學理性和評判尺度也并不嚴格。休閑體育專業本身具備體育專業的綜合性、與其他體育專業的交叉性,但一般院校不具備很好的融合各類教育資源的條件,如何培養出具備休閑體育專業根本特性的高素質人才尚存質疑。此外,由于缺少對市場需求的休閑體育專門人才的實驗研究,缺少對供需矛盾的把握,導致教育實際與市場需求脫節。
2.休閑時代背景下高等院校休閑體育專業建設途徑
2.1明確專業范疇完善理論
諸多學者認為休閑體育需突出了人體主動性,生活在自由支配的時光里即時間特性,進行體育鍛煉的方法即體育特征,以直觀或間接的感受表示形態多樣化,符合身心健康要求的為休閑體育活動的身心健康目標,且自覺自足的社區文化建設實踐活動為社會性質[6]。此概念很好地闡述了人的活動主體與社會文化演變的必然。所以,認識休閑體育專業的根本應當注重人和經濟發展的和諧健康發展。要加強專業基礎理論研究,建立起激勵創新體系,認識新常態模式下國民經濟蓬勃發展內容,把握休閑體育專業的根本,進一步深刻地破解思想建設問題。加強對專業建設的扶持工作,把課程研究與基礎理論建設緊密結合一起,理論指導實踐,擴大專業課程理論的范圍。通過不斷增加課程規模和內容,組建專業的富有權威性的編纂團隊,編撰適應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休閑體育專業課程。此外,應吸取海外休閑體育教育與實踐先進經驗,翻譯業內經典之作,吸納海外新成果,緊隨世界發展潮流,突出自己特點,推動休閑體育專業基礎理論研究更上一個新臺階。
2.2準確定位專業培養目標
學校做好課程培養目標的正確制定,不僅需做到有的放矢,還需在充分考慮市場和專業特點的情況下,需將合格的專業人才培養作為關鍵[7]。培養人才與市場結合,實用與能用是共同目標,而課程的進一步蓬勃發展并不是僅僅著眼于的實用,而應掌握與現代社會功利的適度距離,適度無用乃課程發展之根本。同時,還需兼顧有利與無益的關鍵問題就是重視提高創造性,且在選擇課程建設方向上,應當把提高學生的創造性認識、創造性視為第一主旨,并兼顧了解休閑體育基本專業定義、掌握休閑體育管理技能、具備全面的基礎知識,才是休閑體育教學課程的正確構建之本,休閑體育課程建立亦然。但是,由于休閑體育產業是我國潛力很大的第三產業,從業者今后面臨的將是日益變化的休閑體育專業領域和需求很高的休閑體育消費人群,所以如果學校培養目標僅僅著眼于培訓人員的應用型技能,今后面臨著不斷變化增長的體育領域和需求更大的消費人群,從業人員以往低需求的實用將被今后發展的高需求下的無用所代替。所以,各高等院校的學術專業建立工作必須要科學合理確定培育發展走向,認真掌握當前社會主義蓬勃發展的時間特點,既強調務實又不輕視較低,十分重視高等教育服務質量,因勢利導,加強對學員愛崗敬業奉獻精神和綜合應用才能的技術培訓。
2.3科學合理地設置休閑體育課程
(1)加強休閑體育專業的課程獨立性
把休閑健身專門從其余體育專業中脫離出來,要同原有的體育鍛煉課堂、社會訓練身體、活動培訓等課程區別,并建立本專門自己特點的、區別于其余體育專業的教材[8]。什么課程是主課,什么是基礎課程,什么是必修,什么是選擇項目,以及各項目的課堂教學比例如何等,都應該從聯系教學目標上深入地考慮。要根據社會、專門、學校三者的共同發展需要,來突出其特色規劃。在進行體育專業的規劃時,要依據體育專業建立和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主動體現休閑健身專業特點的課程,休閑的特色與體育鍛煉的本質,都不得偏離。
(2)改革課程體系,調節休閑體育各專業比重
在劃分了休閑體育專業課程和其他專業的專業體育項目之后,應再劃分每個休閑體育專業的課程目標,再具體到體育項目的劃分,但因為各個專業的體育項目的性質不同,其學業要求也有差異。如網球專業和高爾夫球方向的課程設計也有差異,且因兩個體育項目的身體條件差別較大,學生對其身體素質需求也有所不同,所以在體育技術與能力課上的設置也不相同。同時,由于二種方式的行業特點和從業者的基本素質條件不同,專業對基本體育理論課設置的側重程度與要求也不相同。綜上所述,基本課程設計既要反映出休閑體育專業的特色,也要反映各專業、各類活動課程所需要的各種教學比重[9]。
(3)加強相關專業理論構建,做到了理論和實際的統一緊密結合
對于休閑體育的其他體育專業,應加強專業課程理論構建,根據各院校、各地區的特點和資源,進一步增強本專業的專業研究內容,并注重于專業的研究深度和廣度,積極進行對休閑體育專業特點的探索。我國各大專院校休閑體育專業既要注意本專業的整體性,也要反映地方優勢或民族的特點,但也不可忽略體育體育工作的實用性。
2.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重視創新與特色
(1)加強教師的休閑體育專業理論素養
師資的先導功能也是體育專業建設中不容忽視的方面,因休閑體育專業起步晚,師資本身并沒有具備傳統休閑體育專業的教學背景,其知識和教育能力儲備也都來自于傳統的體育專業[10]。所以,雖然專業教學老師都具備了廣博的體育學理論知識背景,但仍需要加強對老師對體育休閑知識的再掌握和培養,并通過引導老師開展專門的訓練課程,進一步完善其專業理論知識研究,以增強其教學實力,并提高其將專業理論知識和社會實際情況緊密結合的能力。
(2)加強各校的專業建設交流與教師學術交流
各院校要繼續做好休閑體育專業的校際溝通、學術交流、教育訓練、理論指導等工作。把握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時機,開展與海外同行、研究者的學術交流活動,做好學校和社會的實證研究,促進休閑體育專業的建設,拓寬休閑體育研究。各院校要注意地域特點和中華民族的歷史特點的融合,拓寬休閑體育的研究方向,開展區域性學術交流活動,在融合本專業的區域特點的基礎上,建立富有地方特點的休閑體育專業建設框架。
2.5實施教學與就業對接,實踐與市場同步
高等院校的休閑體育專業課程研究中,要關注經濟社會的需要,教育實踐中要注重專業實際技能的訓練,強化社會參與、學習導向,做到教學和市場需要的無縫銜接。高等院校要做好對休閑體育產業和有關領域的發展動向、市場需求、課程矛盾、專業短板等情況的研究,結合研究,適時修訂課程。在實踐教學中,要進一步完善教學模式、提高實際技能,切實實現理論和實際相結合。
3.結語
綜上,休閑體育在新時代背景下存在很大的發展機會與挑戰,但從其演變的歷程和狀況來看與群眾對良好休閑體育方式的要求尚有很大的矛盾。各休閑體育學校舉辦面臨教育資源極不均衡、受外界條件干擾較大、專業優勢欠缺、休閑本質屬性較少等一系列困難。根據此特點需從建立多元化人才培養結構、形成特點突出教學制度、重視引進培養優秀人才、建立政產學研發展平臺、有效結合創新創業、研究創新教學模式、努力提高辦學條件等角度促進本學校的高速度、高質量發展,以此提高群眾對未來休閑體育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李啟成,覃文進.高校休閑體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J].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22,44(S2):197-199.
[2]林波,楚振國,吳曉博,張晨云,吳小彩. 四川省休閑體育專科學生專業認同度調查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2,(39):49-52.
[3]李燕燕,李軼君.休閑體育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的問題、經驗與發展對策[J].湖北體育科技,2022,41(09):832-836.
[4]謝弘苑.后疫情時代休閑體育專業大學生“專創融合”育人體系的新思辨[J].中關村,2022,(09):94-95.
[5]王茜.產教協同育人視角下的高校休閑體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2,19(07):142-144.
[6]鄭文強,張偉東.應用型旅游院校休閑體育專業GUAE協同育人機制的研究[J].體育科技,2022,43(03):162-164.
[7]袁俊,劉艷紅.基于學生滿意度的深圳大學休閑體育專業建設現狀調查[J].當代體育科技,2022,12(07):61-66.
[8]鄧曉明.休閑體育專業校企協同育人模式的探索[J].食品研究與開發,2021,42(07):234.
[9]薛文傳,王建強,薛奧傳,肖長征.休閑體育專業戶外傷害事故分析及相關法律問題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21,40(06):81-84.
[10]吳迪.動作行為學視域下休閑體育專業學生游泳技能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1,(07):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