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艷

摘要:為了提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質量,教師需要培養學生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體量文章閱讀,準確把握文章脈絡的能力,因此思維導圖工具的使用顯得尤為必要。通過分析思維導圖模式使用的重要價值,可制訂出更具有可行性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優化策略。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英語閱讀能力和素養,還能夠讓學生的思維更具有邏輯性,使得學生在日常的閱讀過程中,獲得更為優良的體驗。
關鍵詞:思維導圖 高中英語 閱讀教學
引言:思維導圖是一種通過簡短詞匯和線條、邏輯框架相互交織構造方式運用,理清混亂不明的邏輯,形成完備結構體系的重要工具。這類工具在使用上有一定的要求,由于思維導圖本身是抽象的,因此還停留在以具象思維方式解決問題,接收新授課程知識階段的學生,難以運用思維導圖方式,構建與文章主旨內容相關聯框架結構,但高中生已經具備了通過抽象化思維認知世界、接受知識的能力,因此進行思維導圖這一工具的合理運用是很有必要的。
一、思維導圖的重要價值
在思維導圖教學手段運用過程中,教師可將紛繁復雜且零碎的知識點,以具有內在邏輯關聯的方式擺放在知識框架結構的合理方位上。這能夠幫助學生理清混亂的學習思路,在最短時間內接收和運用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譬如在日常的閱讀教學中,一些學生對文章語句中介詞的用法感到疑惑,教師并可利用思維導圖,構建以介詞為中心的知識架構體系。通過二分法來介紹介詞的種類和介詞的作用,以層層遞進、層層細化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介詞的概念,這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除此之外,在具體的課堂活動中,學生需要將教師所教授和傳遞的關鍵知識點用筆記下來。如果按照以往的記錄方式逐字逐句地謄抄,不僅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還很容易讓學生產生疲乏感。因此教師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可讓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繪制的方式,摘錄和謄抄教師知識輸出過程中的關鍵詞句。可引導學生通過構建思維導圖,來快速摘錄和謄抄關鍵知識點,借此來完成可視化的筆記總結工作。這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在記筆記方面的筆記記錄速率,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讓學生有更多時間和空間就所學知識點進行深入的思考。[1]
二、使用思維導圖的具體策略
(一)思維導圖在導入環節的使用
之所以要著重強調導入環節的內容設置工作,是因為導入環節的工作直接關系到后續課程教學的具體效果。通過思維導圖繪制的方式,進行閱讀教學導入環節的創新優化,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對目標文章閱讀的期待值,還能夠讓英語文化元素通過思維導圖滲透方式,讓閱讀教學的內涵和外延得到拓展,這有助于學生深度把握文章的深層次含義,了解作者的創作思想和價值觀念。在具體的課堂導入活動中,教師可依照即將完成的目標教學任務主題,確認導入環節的自由討論議題。并以此為中心點來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根據學生討論的結果,來進行思維導圖二級分支內容的架構。這不僅能夠讓全班學生都參與到導入環節活動當中來,還能夠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把握目標閱讀文章的主要內容。[2]
(二)思維導圖在具體閱讀中的使用
在具體的閱讀環節中,教師也可通過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理清文章寫作思路,細分文章的不同人物性格形象,讓學生以清晰可感的方式進行文章的深讀和精讀。
(三)思維導圖在詞匯拓展方面的使用
詞匯拓展一直是教師重點關注的問題。打破詞匯拓展和閱讀教學之間的壁壘,在閱讀教學中完成詞匯拓展的有關任務,成為了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改革的新趨向。而實際上英語文章本身就是由詞匯組成的,如果學生的詞匯量不達標,在文章閱讀過程中就難以獲得優良的體驗。因此以目標英語文本為基礎,根據目標文本中所包含的高級詞匯,進行詞匯教學方向的拓展和延伸,應當成為閱讀教學改革的新發展方向。譬如教師在進行某一目標文本教學的過程中,發現文本中出現了諸多以“un-”為前綴的詞匯,教師便可以此為思維導圖匯聚中心點,通過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學生回憶自己所學的以“un-”為前綴的詞匯,并從中找出這類詞匯的規律。在這一基礎之上,教師便可進行這一些詞匯的進一步分類,借此來構建更為完整的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在了解詞匯構造法則的基礎上,擴大詞匯量。[3]
結束語
總而言之,以思維導圖繪制方式來合理優化閱讀教學活動,不僅能夠讓零散的高中英語學科知識更具內在邏輯性,還能夠從側面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讓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教師應該對思維導圖的運用提高重視。
參考文獻:
[1]樸太花.思維導圖對高中英語閱讀理解教學的促進作用[J].中學生英語,2023(02):37-38.
[2]李宋琴.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理解中的運用[J].當代家庭教育,2022(24):220-223.
[3]李克峰.例談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教師,2022,22(11):13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