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關于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的頒布和實施,勞動教育逐步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廣大小學教師、學生家長都意識到了勞動教育對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動手意識、勞動能力的價值。小學勞動教育的開展本身具有實踐性、知識應用性、教育性、引導性等教學特點,屬于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綜合課程。小學勞動教育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需求,是實現(xiàn)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渠道。文章從小學勞動教育的特征切入,分析了小學勞動教育的實踐價值,結合教學實例探索了小學勞動教育的實施路徑。
關鍵詞: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勞動教育;實施路徑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26-0047-03
沒有勞動教育的義務教育,不是完整的義務教育,也不能完滿踐行“教書育人”理念。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勞動教育也成為小學階段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基礎教育改革關注的重點。小學勞動教育的實施是小學教師“教書育人”的創(chuàng)舉,也是對小學教育教學課程體系的優(yōu)化,能培養(yǎng)學生勞動習慣,提高學生勞動技能,增強學生動手能力。由此可見,實施小學勞動教育具有積極意義,符合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教育要求。
一、小學勞動教育的實施價值
在社會高速發(fā)展的當下,很多學生出現(xiàn)“高分低能”“高分低素質(zhì)”的情況,這給他們未來的學習和發(fā)展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小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逐漸形成的關鍵階段,小學勞動教育的實施能讓學生多維度、多視角進行社會認知、社會了解、社會觀察,并在教師引導下潛移默化形成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社會公德心等[1]。
小學勞動教育的實施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在勞動過程中,學生會動手操作,如掃地、擦窗戶、擺桌椅等。這些活動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
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同時,在勞動過程中,學生通常需要互幫互助,協(xié)作完成任務,這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增強集體榮譽感和團隊凝聚力,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此外,小學勞動教育中蘊含的勞動元素,能促進學生勞動意識的形成,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懂得尊敬勞動者和勞動成果。例如,教師將小學勞動教育延伸到幫助社區(qū)做衛(wèi)生、清掃學校附近垃圾等課堂以外的實踐活動,能讓學生感受到環(huán)衛(wèi)工人工作的艱辛,進而接受“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的思想品德教育[2]。
二、小學勞動教育的現(xiàn)狀分析
(一)勞動教育缺失
現(xiàn)階段大部分家長和教師沒有給予勞動教育足夠的重視。從家庭角度看,很多家長處處代勞,不給孩子參與勞動的機會,只重視孩子的文化成績,這導致家庭勞動教育的缺失;從學校角度看,很多學校只重視考試成績和升學率,會輕視未納入考核體系的勞動教育,導致現(xiàn)階段教育工作者勞動教育意識嚴重不足,致使校園勞動教育的缺失[3]。此外,隨著當今社會的智能化發(fā)展,小學生參與勞動的機會愈發(fā)減少,這導致小學生缺少接受勞動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甚至部分小學生出現(xiàn)了“不珍惜勞動成果”“輕視勞動”的情況[4]。
(二)勞動教育開展不足
自2015年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來,大部分小學都在積極開展勞動教育,也逐步將勞動教育納入教育體系中[5]。但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小學在勞動教育的開展上還是存在“流于形式”的問題。具體來說,很多小學在實際開展勞動教育的過程中呈現(xiàn)出“重視理論輕視實踐”的情況,往往將勞動知識作為教育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忽略了對學生的勞動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另外,勞動教育并未完全成為一門課程,甚至沒有納入小學課程體系中,僅僅是融入綜合實踐課或思想品德課中。盡管有的小學設置了勞動教育課程,但是經(jīng)常被主課占用,教育流于表面[6]。
三、小學勞動教育的實施路徑
(一)制訂小學勞動教育目標,轉(zhuǎn)變教育觀念
小學勞動教育的組織和實施,首先需要小學教師制訂科學合理的勞動教育目標,即將推動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作為主導,將勞動教育作為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次,小學教師要轉(zhuǎn)變教育觀念,將激發(fā)小學生勞動意識作為勞動教育的主要方向。這樣,在小學勞動教育的組織和實施過程中,小學生才能潛移默化地接受勞動教育,激發(fā)勞動意識,樹立勞動觀念[7]。
(二)勞動教育融合班級管理,多元促進學生發(fā)展
將班級管理作為勞動教育實施的承載,不僅能提高小學班主任自身的班級管理水平,優(yōu)化班級管理模式,還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因此,在班級管理中,小學班主任應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主題活動,并有意識地滲透勞動教育,幫助學生樹立勞動觀念,提高綜合素質(zhì)。
例如,班主任可以組織班會,讓學生探討勞動的意義,分享自己在家的勞動生活,讓學生學會勞動,熱愛勞動,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意義。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可以借助班級主題活動,將勞動教育融入其中,如可以借助“圖書角”“學習角”“黑板報”等,
組織學生創(chuàng)設“勞動角”,在黑板報中宣傳“勞動光榮”“勞動創(chuàng)造財富”“熱愛勞動”等勞動觀念,在無形中讓學生接受勞動教育熏陶;組織他們參與校園內(nèi)的園藝打理、小型農(nóng)作、衛(wèi)生清潔等勞動活動,同時,注重引導他們在勞動過程中形成尊重他人、自我提升、實踐創(chuàng)新等核心價值觀;組織學生開展“每天定時整理學習用具”“個人物品整理規(guī)范”“定期照顧班級植物”等班級勞動活動,并給予勞動表現(xiàn)較好的學生相應的獎勵,激勵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樹立“熱愛勞動”“不怕臟不怕累”的勞動觀念,并具備積極主動的勞動意識。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可將“艱苦磨煉”“勞動光榮”“堅持勞動”“積極向上”等班級管理中啟蒙教育、德育教育的內(nèi)容融入勞動教育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良品質(zhì)。
(三)構建勞動教育保障機制
小學勞動教育的組織和實施是促進小學生健康快樂成長和樂學向上的基礎,也是培養(yǎng)小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動手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社會發(fā)展能力等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在小學勞動教育的組織和實施過程中,構建勞動教育保障機制,借助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之間構筑的教育合力實現(xiàn)家園聯(lián)合,是推動小學勞動教育順利開展的關鍵。具體來說,在小學勞動教育的組織和實施過程中構建勞動教育機制,實現(xiàn)“家校”聯(lián)合,
需要家長和小學教師之間達成一致目標,形成一致方向[8]。同時,勞動教育的保障機制構建還需要學校積極召開家長會和舉辦專題講座,讓學生家長認識到小學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勞動教育觀念,同時讓家長認識到在家庭中開展勞動教育的意義,保證家庭勞動教育和小學勞動教育融為一體。
(四)科學規(guī)劃勞動教育模式,建立健全的評價制度
科學合理規(guī)劃勞動教育模式,建立一套屬于小學勞動教育的健全的評價制度,是小學勞動教育組織和實施的有效策略。根據(jù)勞動教育的概念,勞動教育的核心在于讓小學生樹立良好的勞動意識,形成熱愛勞動、熱愛人民的思想,并逐步養(yǎng)成熱愛勞動的良好生活習慣。換言之,勞動教育是具有育人特征的,是符合素質(zhì)教育要求的[9]。這要求小學教師科學規(guī)劃勞動教育模式,將勞動教育“拆分重組”融入小學各學科教育活動中,不僅需要將勞動教育滲透融入不同教育內(nèi)容,還需要將勞動教育單列出來組織學生進行勞動實踐;需要根據(jù)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和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勞動內(nèi)容,同時,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技能和能力;突破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束縛,嘗試采用更加靈活有趣的教育方式,如小組合作完成勞動任務、趣味勞動比賽等,以激發(fā)學生參與勞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體驗到勞動的快樂,增強自覺參與勞動的意識。
例如,可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融入勞動教育。美術教師可以讓學生開展“廢物利用創(chuàng)造美術作品”的手工主題活動,在該活動開展過程中,可以融入“廢物整理”“廢物清理”“廢物收集”等勞動理念,讓學生在
“廢物整理”“廢物清理”“廢物收集”的過程中感受到勞動的意義,體會到勞動的樂趣。
同時,勞動與小學生的日常生活、日常學習和日常活動有密切關聯(lián),小學教師還需要積極挖掘小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勞動教育元素,結合小學生勞動素養(yǎng)、勞動能力、勞動表現(xiàn)開展勞動教育教學評價[10]。這樣,教師和學生都能獲取真實的勞動教育反饋,進而借助評價結果改善自己的教學方式。例如,在小學勞動教育活動組織和實施之后,小學教師可以詢問學生:“今天做了什么勞動?”“自己為什么要參與這個勞動?”“參與這個勞動過程中自己學到了什么?”隨后,小學教師也需要針對小學勞動教育進行自我評價,采取“學生評教師”的模式,詢問學生:“你們還想?yún)⑴c什么勞動?”“今天的勞動活動你喜歡嗎?”“今天的勞動活動你覺得有意義嗎?”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將勞動成果“帶”回家,讓父母給予評價。這樣,在小學勞動教育組織和實施過程中,一套符合勞動教育、小學教育的健全的教育評價機制得以構建,實現(xiàn)了小學勞動教育評價的多元化,能夠讓學生在進步的過程中感受到評價帶來的積極意義,從而愛上勞動。
四、結束語
勞動教育是指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的教育方式。開展勞動教育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還能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在勞動學習、勞動實踐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勞動態(tài)度和勞動觀念,逐步成長為愛學習、愛勞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小學教師務必認識到小學勞動教育的實施價值,有的放矢地在教育教學中實施勞動教育,推動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牛銀平.活動課程理論視域下的小學勞動教育課程建設與實施路徑探索[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
2022(4):103-107.
蔡玫瑰.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勞動教育資源的開發(fā)與開展[J].亞太教育,2022(14):79-81.
許麗美.城區(qū)小學勞動教育實踐困境與開發(fā)實施路徑探索: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念開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勞動實踐為例[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22(6):13-15.
廖椿彪.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勞動教育的實施研究:以綜合實踐活動“小小護綠隊”為例[J].華夏教師,2022(10):94-96.
柴雪.探索小學家庭勞動教育的實施路徑[J].亞太教育,2021(24):77-79.
姚聰.小學高年級綜合實踐活動中勞動教育實施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21.
畢豪.小學勞動教育實施路徑的個案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21.
張婷.教育現(xiàn)代化背景下我國中學勞動教育實施路徑研究[D].黃石:湖北師范大學,2021.
臧茜璐,朱曉沛,林真如,等.小學“德智體美”融入勞動教育的路徑探析:青島櫸園學校勞動教育實施的考察[J].現(xiàn)代教育,2020(10):13-15.
應良明.勞動教育在小學階段實施的新挑戰(zhàn)及路徑探索[J].華夏教師,2020(10):92-93.
作者簡介:鄭仙霞(1981.10-),女,福建仙游人,
任教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鯉南中心小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2016年被鯉南中心小學評為2015—2016學年度優(yōu)秀班主任;2019年8月被鯉南鎮(zhèn)評為2018—2019學年度優(yōu)秀教師;2022年6月被鯉南中心小學評為優(yōu)秀少先隊輔導員;2021年7月被認定為莆田市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學科骨干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