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春波
摘要:盤活語文教材中的高品質審美因子并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意義重大,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力、遷移力與人文素養??梢苑秩阶撸旱谝徊?,通過巧妙對比,發現美的萬千情態;第二步,通過“拉近又推遠”,體味美的深層意義及多邊效應;第三步,通過復述、設計及撰寫,拓展美、創造美。本文以統編三年級下冊語文《方帽子店》為例進行探析,總結其路徑及方法,為一線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方帽子店》;發現美;體味美;創造美
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審美因子:多姿多態的服飾美、純化品性的道德美、感人肺腑的親情美、搖曳生姿的自然美、醍醐灌頂的創新美、閃閃發光的人性美……其浸潤性不應小覷。語文教師有責任利用教材激活學生對美學資源的敏感性,提升學生審美能力,讓學生在理解美、欣賞美、感受美的基礎上,形成高雅的審美情趣[1]。統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方帽子店》正是激發學生審美情趣的典范文本,引領學生在解讀文本主旨及寫法的過程中,稍稍傾斜于美的發現、體味與創造,應該成為語文教師執教此課的一個重要視點。
有一句話:沒有對比就沒有美丑。正是在對比中,美的萬千情態才能豁然涌現在學生的眼中。高質量的對比能夠呈現出兩種變化,一是“美”與“丑”的界限愈加明顯,二是從理論到實踐的過渡有了更加可靠的依托。以鮮明對比為手段的課堂推進方式,既是思維縱深伸展的需要,又是美學鑒賞的需要。通過對比,很好地避免了碎片化認知,避免了僵硬的解讀;通過對比,文學作品背后的多重意蘊漸漸“水落石出”,學生能夠發現美的多重風貌,文化品味與審美品味逐漸提升。
教學《方帽子店》時,能夠拿來進行對比的地方有很多:形態上的對比、語言上的對比、體驗及行為上的對比、認知及思想上的對比……有些對比顯而易見,有些對比隱藏于暗處,需要教師幫助學生,才能發現這些藝術及思想上的珍珠,才能窺斑見豹,發現美之門及背后的美學意象。以下是一個“偵察”挑戰活動,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對比一步步完成,在得出結論的同時提升審美素養。
挑戰一:“偵察”關鍵信息

挑戰的學生無一例外地運用對比手法,既達到深度理解的目的,又經歷美學浸潤的過程。引領學生沿徑探源,在美與丑的細微處披文入情,想必文本深處暗含的多重美學意蘊必將為學生一一“收攬入懷”。
如果說,善用對比是一種橫向發現,那么,“拉近推遠”就是一種縱向思考。所謂“拉近”一些就是以沉浸式的方式,深入到文本深處披文入情;所謂“推遠”一些,就是跳脫出去,進入到一個更寬廣的領域內反復涵詠。“拉近”是一種向內“鉆”的視角,“推遠”是一種向外“擴”的視角。既“拉近”又“推遠”,能夠多視角開闊學生的視野,伸展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
(一)拉近一些,發現美的深層意義
為了讓學生更細微、更全面地理解文本,教師化整為零,提出問題:關于帽子,大人與小孩的態度是不一樣的。那么,大人與小孩的不變與變,主要體現在什么地方?你能否走進他們的內心深處去近距離剖析其內心呢?為什么成人與小孩的想法不一樣呢?通過討論、交流、反思及歸納,大家漸漸達成共識:當舊的事物不符合人們的審美需求和社會發展時,應該堅決地予以摒棄。成人看待萬事萬物是全面的,但局限于傳統,有時粘滯于單一的視角,不免落入俗套;小孩看待萬事萬物是不全面的,青澀的,不成熟的,但優點是容易創新,視角不受限制。通過這樣的拉近方式,學生更好地理解了文本主旨,意識到創新對于審美的重要性。
(二)推遠一些,涵詠美的多邊效應
引領學生不斷“拉近”的同時,也應該引領學生不斷“推遠”。《方帽子店》最后的“古董”一詞,是“推遠”極好的對象。首先教師引領學生進行挑戰活動。
挑戰二:“考古”消失過程
借助以下流程圖厘清方帽子變為古董的過程。

教師適當提醒:做“布帽子”之前,小孩子們因為沒有制作原料,所以只能做紙帽子。但哪怕是紙帽子,其豐富性與舒適性也激活了他們,因而“做各種式樣的帽子”也成為必然。當然,開新帽子店肯定會成為潮流,方帽子成為古董已是不可避免的。
在此基礎上,教師引領學生“推遠”:“隨著社會的發展,成為古董的不僅僅是方帽子。生活中,你還碰到過哪些事物,不知不覺已經成為古董?”部分學生思路堵塞,教師不妨稍微引導:“現在人們還通過寫信與遠方的親戚與朋友聯系嗎?”學生恍然大悟:紙質信件已經基本成為古董。進一步地,引領學生總結出更多古董:電話座機、傳呼機、燃油臺燈、糧票、收音機……這樣的推遠,幫助學生打開了更大的一扇窗戶,從中看到美的變遷、美的創新以及美學形態的更多可能性。
(一)凸顯個性復述
《方帽子店》一課所在單元的語文要素是“用自己的話復述”。所謂“用自己的話”其實就是一種個性化、創造性行為,是對美的再次鑒賞與升華。以下“復盤”挑戰活動并非100%的復制,而是有創新、有再生、有分享,讓言語美在彈性感悟空間中得到提升[2]。
挑戰三:“復盤故事情節”

(二)做活創意設計
由理論賞美到實踐創美是必然的。《方帽子店》一文結尾時,有兩段廣告語耐人尋味,值得師生進一步去進行創意設計?,F實中與網絡中,廣告“鋪天蓋地”,不乏美的語言、美的形態及美的創新??梢越o學生布置如下作業:仔細觀察你家周邊的服飾店,為其設計廣告語或廣告短視頻,力爭做到短、精、新、奇,力求體現出服飾的美感,引起消費者的好奇與注意力。這樣的創意設計中,語言美、創意美和結構美等可能隨時涌現出來,于不經意間豐富學生的審美經驗,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
(三)夯實想象撰寫
在美學資源拓展與美學天地開闊的過程中,想象力不可或缺。上文中提到的各式各樣的帽子,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打開學生的審美之門,離不開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斗矫弊拥辍返慕虒W結束時,可布置以下作業:想象一下,未來的你是某品牌服裝公司的董事長,要想自己的公司做大做強,必須要有正確而先進的經營理念以及恰到好處的廣告推廣手段,請你以此為主題進行想象微作文或策劃書的撰寫,長短不限,形式不限,只要有創意即可。當然,從中提出了更為有價值與意義的美學觀點,更值得推崇。期間,學生撰寫的質量高低并不是唯一評價標準,學生學用意識的濃厚、創新精神的萌芽、審美素養的提升,才是實踐中更加重要的目標。
語文課程與審美教育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加深這種“聯系”應該成為語文教師的應然[3]。首先,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善于發現教材中的高品質審美因子,使之與學生的現有經驗掛鉤;其次,教師要有高超的引領藝術,善于組織學生對比、拉近、推遠、拓展,提高審美鑒別力與創造力。我們有理由相信,一旦教師打開學生審美的視野,美的發現、美的體味及美的創造將會成為語文學習中的常態。
參考文獻:
[1] 袁紅強.基于審美視角的閱讀教學路徑探尋[J].小學語文教學,2021(17).
[2] 孫薇.小學閱讀教學審美建構嘗試[J].語文建設,2017(24).
[3] 吳旭.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審美教育的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21(2).
編輯/趙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