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文化與旅游的協同促進已經成為順應時代發展趨勢的新潮流。湖北省作為中國中部地區的重要省份,在獨特的地理環境下“催生”了豐富的飲食文化資源,為了實現對這些寶貴資源的“結構性再分配”和“保護性開發”,需要對湖北省的飲食文化旅游區位展開深入探究。本文選取湖北省飲食文化旅游作為研究對象,結合區位理論探討湖北省飲食文化旅游資源、旅游交通、旅游市場相關問題,并從資源整合、交通補給、市場驅動等方面為湖北省飲食文化旅游的發展方向和對策提供建議,以期為湖北省飲食文化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湖北省;飲食文化;旅游資源;旅游區位
一、引言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飲食文化與旅游業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1]。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內涵和特色。飲食文化作為旅游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豐富旅游活動內容,提高旅游經營效益[2]。旅游區位因素對旅游業的發展和旅游產品的成功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3]。其中旅游區位的地理位置是吸引游客的關鍵,因為它直接決定了旅游產品的方便程度和游客的到達方式。距離游客所在地區的遠近、周邊城市的發展水平和旅游發展的競爭狀況都將直接影響旅游區的吸引力。自然和文化資源是旅游業的核心競爭力,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原因。這些資源包括風景名勝、歷史文化遺址、自然保護區等,它們的數量和質量都將直接影響旅游區的吸引力和競爭力。有利的區位條件能夠可以帶來更多的游客和更大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可以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旅游區位分析是旅游規劃和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可以幫助旅游業者確定最佳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路線,以最大限度提高旅游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4]。湖北省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坐擁獨特的地理位置,擁有豐富的飲食文化資源和旅游資源,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5]。隨著中國旅游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湖北省的旅游資源和飲食文化。因此,如何將湖北省的飲食文化和旅游資源發展起來,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通過對湖北省飲食文化旅游區位的研究將為湖北省飲食文化旅游的發展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建議,推動湖北省旅游業的繁榮和發展。本文通過對湖北省飲食文化旅游資源的調查和研究,以及對相關理論和實踐的分析,探討湖北省飲食文化旅游的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發展的前景。
二、概念辨析
(一)飲食文化
飲食文化是一個社會或地區人們在生產、烹調、食用食物時所遵循的一系列傳統、規范、信仰、儀式、習俗和價值觀等共同構成的文化現象。它反映了該地區或社會的歷史、地理、氣候、經濟、宗教、哲學等多種因素,是該地區或社會的一種文化表現形式,具有重要的社會和文化意義。飲食文化包括食物的選擇、烹調方法、食用方式、餐桌禮儀、食品信仰、美食文化等多個方面。不同地區、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飲食文化有著很大的差異,反映了不同社會的文化特征和價值觀[6]。
(二)飲食文化旅游
飲食文化旅游是游客為了了解和體驗不同國家或地區的飲食文化而進行的旅游活動。它涵蓋了飲食文化的各個方面,包括當地的餐飲習慣、傳統食物、烹飪技巧、餐桌禮儀、食品信仰等等。飲食文化旅游不僅是滿足游客口腹之欲的旅游方式,更是一種文化探究的方式。通過品嘗當地的傳統美食,游客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當地人的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社會習俗等等。同時,飲食文化旅游還可以促進跨文化交流,增進不同地區或國家的人民之間的了解和友誼,對于推動文化多樣性和跨文化融合也有積極的作用[7]。
(三)旅游區位
旅游區位是一個旅游景點所處的地理位置及其與周圍地區的相對位置關系。旅游區位的概念通常涉及旅游目的地的地理位置、交通網絡、旅游資源及其可達性等要素,可以用來描述旅游目的地的整體地理環境和地理特征。旅游區位的重要性在于它對旅游活動的吸引力和可持續性具有很大的影響。一個優良的旅游區位可以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促進旅游業的發展和經濟增長;同時,旅游區位還能夠影響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續性,例如是否能夠滿足游客的需求,保護自然環境和文化遺產等[8]。
三、湖北省飲食文化旅游區位分析
(一)旅游資源區位分析
1. 荊楚特色烹飪原料
湖北省以其豐富的水產資源和優越的地理位置而聞名。作為一個擁有“千湖之省”美譽的省份,其水網密布、長江及其支流穿境而過,這些獨特的地理條件使得湖北省的水產品種類繁多、味美質優。其中,淡水魚是該省烹飪的主要原料之一,達到了170多個品種,對于這些淡水魚的烹調方法有30多種。這些原料不僅為湖北烹飪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體現了濃郁的荊楚特色[9]。
2. 參與體驗民俗活動
湖北地區的飲食文化體現在民俗活動的各個方面,其中,節令食俗是其重要的表現形式。在這方面,湖北地區有許多獨特的傳統節日和習俗,例如三月三會煮地菜花雞蛋。在生育食俗方面,湖北地區有許多民間傳統,例如“酸兒辣女”的說法,人們通常食用鯽魚豆腐湯來催奶,米酒則被認為可以活血化瘀,有助于產后康復[10]。
湖北的飲食文化還具有較高的參與性和體驗性。這主要得益于湖北地區豐富的民俗活動和農家樂式的美食活動。例如,人們可以參加賽龍舟和投粽子等傳統活動,品嘗神農架的冷酒和熱飯,以及體驗崇陽人的大塊肉和紅苕粉絲等傳統美食。此外,湖北地區的農業活動也非常豐富,這為游客提供了親手種植、采摘和制作菜肴等趣味性體驗項目的機會。這些飲食風俗習慣為湖北地區的旅游活動帶來了極強的參與性和體驗性。
3. 蘊含特色文化印記
湖北飲食文化的歷史悠久,與楚文化及名人元素緊密相連。毛澤東所作的“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一詩,使得武昌魚的名氣遠揚,如今不論中央領導還是外國友人來漢都會品嘗此道佳肴。湖北菜有著濃厚的楚文化特色,因此也被稱為“楚菜”。荊沙魚圓和粽子是湖北菜中典型的楚文化代表[5]。此外,三國文化也為湖北菜的發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礎,例如荊沙風味菜、漢沔風味以及武王與武昌魚等菜肴均帶有三國文化的烙印[10]。
(二)旅游交通區位分析
湖北省位于中國中部,是中國交通樞紐的重要節點之一。湖北省內有多條高速公路和鐵路貫穿全境,其中京廣鐵路、京九鐵路、滬蓉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等是湖北省內最為重要的交通干線。此外,湖北省還有多座機場,如武漢天河機場、宜昌三峽機場、恩施許家坪機場等,為游客前往湖北進行旅游活動提供了極大便利。
(三)旅游市場區位分析
湖北地理條件優越,物產豐富。然而湖北省的旅游市場主要依賴省內游客,對省外游客的吸引力不高,旅游目的地也集中于少數城市,城市分布不均衡。此外,湖北省的游客主要集中在青年和中年人群,老年游客較少。湖北省旅游市場已多年發展,積累了良好基礎,市場呈現多元化趨向,但是現在的空間布局不太合理,導致一些旅游資源豐富的城市(如黃岡、黃石、鄂州、孝感等市)的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游客主要前往武漢、宜昌、恩施、十堰和襄陽等城市。盡管湖北省入境游客的消費水平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消費結構不太合理。綜合來看,湖北省旅游市場的開發還有很大的空間和潛力。
四、湖北飲食文化旅游開發策略
隨著旅游業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游客將其旅游體驗與飲食享受相結合,對于旅游活動中的飲食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考慮到飲食文化旅游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制定出一些符合湖北省飲食文化旅游區位條件的開發策略。
(一)資源整合
1. 挖掘飲食文化旅游資源內涵
湖北省擁有豐富的飲食文化資源,但其開發利用仍局限于傳統的菜品提供層面,忽視了對飲食文化內涵的深度挖掘和培育。為了更好地滿足游客的需求,深入挖掘湖北飲食文化內涵勢在必行,這不僅可以讓游客在品嘗美食的同時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更能促進湖北省飲食文化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可以推出富含當地傳統節日文化的菜品,滿足游客的獵奇心理,進一步提高游客的參與度和滿意度。
除了傳統的菜品提供,湖北還可以通過豐富的文化體驗來吸引游客。例如,湖北可以在餐飲場所設置傳統文化展示區,展示當地的非遺文化和手工藝品,讓游客在品嘗美食的同時感受到湖北的獨特文化氛圍。此外,湖北還可以舉辦飲食文化主題活動,如烹飪大賽、美食文化節等,吸引更多游客前來參與,提升湖北飲食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2. 培養飲食文化旅游人才
湖北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歷經數千年的積淀和沉淀,擁有著精湛的技藝和獨特的文化內涵。正因如此,湖北的飲食文化成了重要的文化和旅游資源,也是促進文化交流和發展的重要紐帶。然而,在湖北傳統飲食文化的繼承和發展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飲食文化旅游人才來不斷推動其發展。
針對這一現狀,湖北省的各大中專院校應該注重烹飪和旅游專業學生的教育培養,提升他們的專業素質和文化修養,從而為餐飲業和旅游業輸送更多更好的人才。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不斷提高飲食文化旅游人才的水平,推進飲食文化的傳播和普及,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識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獨特魅力,促進中華文化的發展和傳承。
(二)交通補給
1. 交通方式直達性
交通方式的直達性極大地方便了游客前往旅游目的地進行旅游活動。為了更好地實現交通直達,政府可以與當地旅游部門合作,協調修建或完善旅游交通設施。例如,可以在高速公路或其他交通樞紐周圍建設多層停車場,以容納更多的游客。此外,政府還可以鼓勵私人企業投資建設與旅游相關的交通設施,如旅游巴士或電動自行車租賃服務,以提高游客的交通選擇。交通方式的直達性對于旅游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政府和旅游部門應該采取措施,以確保游客能夠更加方便地到達他們的目的地,從而提高旅游業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2. 交通系統完備性
針對湖北飲食文化的現實情況,政府應該加強對特色旅游景區的交通系統的建設和完備性。這包括機場和高鐵的修建,以便更好地連接旅游景區和外部世界。通過改善旅游景區的交通條件,政府能夠進一步促進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吸引更多游客前來參觀和體驗當地的飲食文化,同時也可以提高當地經濟的發展水平。因此,政府應該制定有效的規劃和策略,積極推進旅游景區交通條件的改善,以促進當地旅游業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市場驅動
1. 加強宣傳力度
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旅游者對于旅游資源和旅游產品的了解往往主要依賴于宣傳推介。湖北作為一個擁有豐富飲食文化的省份,其飲食文化旅游的開發過程中,需要營造濃郁的飲食文化旅游氛圍和環境,并加強民眾的宣傳工作,以此來向公眾宣傳湖北飲食文化旅游資源,從而實現宣傳、教育和推廣的目的。
通過在湖北各地舉辦有關飲食文化的公益性講座、發放飲食文化觀賞手冊等一系列宣傳措施來加強民眾宣傳。這些措施將有助于向公眾宣傳湖北豐富的飲食文化,同時也可以讓游客更好地了解并欣賞湖北的飲食文化。通過這種方式,湖北可以更好地宣傳和推廣自己的飲食文化旅游資源,從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旅游,促進旅游經濟的發展。
2. 開發特色旅游產品
通過整合和科學分析湖北現有的飲食文化旅游資源和產品,文旅部門及相關企業需要注意提高飲食文化的占比,開發特色旅游產品,開拓旅游市場,并激發游客購買欲望。為了確保這一過程的成功,可以采用多種方法,例如開展市場調研、分析旅游數據和趨勢、與當地的農業合作社和食品加工企業合作,以及與旅游從業者和當地政府合作等。通過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偏好,并確定如何開發出符合這些需求和偏好的旅游產品和土特產。
在開發和生產過程中,需要注重保持地方特色和飲食文化的獨特性,并考慮如何通過包裝和營銷來突出這些特點。此外,我們還可以考慮組織飲食文化旅游活動,例如餐飲文化節、農家樂和茶藝表演等,以吸引更多游客參與并提高產品知名度和影響力。
五、總結
在當今的“文旅融合”背景下,飲食文化和旅游活動的協同發展已成為新的趨勢。這種協同發展不僅體現了飲食文化的“詩”與旅游活動的“遠方”相結合的理念,也促進了兩者之間的互動和相互促進。分析飲食文化旅游的資源區位、市場區位和交通區位,制定合適的整合資源、市場驅動和交通補給等解決措施,有利于促進湖北省飲食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同時也可以進一步推動湖北省旅游業的發展。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服務質量和交通便利性,可以提高湖北省的旅游競爭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品嘗湖北的美食和體驗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因此,政府和相關部門應該加強規劃和戰略的制定,積極推動飲食文化與旅游活動的協同發展,實現飲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同時推動湖北省的旅游業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珍,韓寧.飲食文化支持和促進現代旅游業發展的探究——評《美食旅游發展研究——理論與實踐》[J].糧食與油脂,2022,35(2): 165.
[2] 楊麗.試析飲食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J].學術探索,2001(6):67-70.
[3] 梁雪松.基于雙重區位空間的湖南旅游業發展機遇探討——“武廣高鐵”開通視閾[J].經濟地理,2010,30(5):859-864.
[4] 孫貴珍,陳忠暖.我國旅游區位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3):444-447+452.
[5] 殷昌利.荊州傳統飲食文化旅游資源現狀與開發路徑研究[J]. 山西農經,2021(7):169-170.
[6] 項芳.中國飲食文化傳承對旅游的影響研究[J].輕工科技,2022,38(2):144-146+170.
[7] 李玲.我國美食旅游創新性發展路徑研究[J].北京文化創意, 2021(30):17–23.
[8] 張藝.廣州歷史文化旅游資源開發途徑探究——基于旅游區位論視角[J].管理觀察,2016(20):53-58+61.
[9] 李雙蓮.湖北飲食文化旅游資源及其開發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1.
[10] 殷昌利.湖北省飲食文化旅游資源的評價與開發[J].當代旅游,2020,18(28):12-13.
基金項目:湖北高校省級教學研究項目“面向新時代的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路徑探索”(2020800)
作者簡介:殷昌利(1972- ),男,湖北黃陂人,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飲食文化與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