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語文的習作課堂學習能夠在極大程度上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但部分小學生并不喜歡傳統的習作課堂。對此,在習作教學中適當引入微課,能夠大大提升學生對于習作的興趣,為小學習作課堂的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提供保障。
【關鍵詞】習作教學;微課;小學語文
作者簡介:王素培(1993—),女,江蘇省南通市竹行小學。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與語文核心素養密切相關。可見,教師對習作教學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探尋有效的教學策略,提升課堂教學成效。而微課本身的時長較短、指向性強且主題鮮明,在習作教學中引入微課這種形式,能夠讓學生充分了解習作的主題,積累足夠的習作素材,輔助學生形成清晰的習作思路,從而促進習作課堂教學順利開展,完善習作課堂的教學方式。
一、從微課入手,激發習作興趣
(一)用微課進行習作課堂導入
一些小學生面對習作會感到害怕,這是習作課堂教學難以開展、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也有一些學生在了解了習作主題后,不知道寫什么,或沒有合適的素材可以進行運用。對此,教師可以適當應用微課課件來進行課堂導入,讓學生在微課的帶領之下,進入并沉浸在與習作相關的情境當中,圍繞習作主題展開思考。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課件,先吸引學生的興趣,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習作課堂氛圍,提升學生對于習作的興趣,再引導學生發散思維,讓學生在自由的思考與探索中,初步形成寫作思路[1]。
如在“游 ”的習作課堂當中,教師可以通過微課課件總結部編版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內容,帶領學生再次領略本單元介紹的景色,并對課文的結構進行梳理,然后將話題轉到本次習作課上。教師可以根據課件的內容,讓學生沉浸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之中,引發學生的思考,帶領學生回憶自己之前的游玩經歷,并引導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言,向教師與同學介紹游玩的過程,以此完成習作課堂的導入,同時讓學生更愿意寫作。
通過引入微課的方式進行習作課堂的導入,能夠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之下盡快進入學習的狀態,通過微課引發對于習作主題的思考,從而為順利開展習作課堂教學做好鋪墊。
(二)用微課進行趣味習作
教師應當將微課作為習作課堂教學的輔助工具,為學生打造具有趣味性的習作課堂,從而提升學生對于習作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在傳統的習作課堂中,學生在明確習作主題后,便需要安靜地進行構思并完成習作。在這種模式下,寫作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根據教師設定的主題完成習作練習,而寫作能力較差的學生可能就會因為沒有得到教師的充分引導,而無法有效地完成習作任務。對此,教師應在微課的輔助之下,開展趣味性活動,以便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促使學生自主地思考。
如對于“漫畫的啟示”的習作教學,教師可以在備課環節,為學生挑選出幾部優秀的且適合他們閱讀的漫畫作品,從中節選出故事情節完整的片段,將這些片段制作成微課課件,在課堂上以幻燈片或視頻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漫畫作品的選擇。教師在挑選漫畫作品時應以學生的認知水平為依據,旨在讓學生能夠充分理解漫畫的含義。二是對學生進行思維上的引導。在學生觀看完微課課件后,教師應適當加以引導,為學生揭示漫畫主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漫畫內容。
以微課構建趣味習作課堂,能夠全面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習作的興趣,讓學生體會習作的樂趣,從而提高習作課堂教學效率。
(三)用微課梳理習作思路
有的學生受限于閱讀量或生活經驗,在明確習作主題后難以快速形成習作思路。對此,教師需要在課堂上利用微課課件的形式,對這部分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確定大體的寫作思路,以提升習作課堂的教學效果。教師在引出習作主題后,可以為學生展示提前制作好的課件,以微課的形式創建習作的場景,并針對微課中與習作主題相關的重點內容進行課堂提問,鼓勵學生踴躍回答問題,以此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完成習作思路的梳理,在提升學生對于習作的興趣的同時,保障學生的習作練習質量[2]。
如在“二十年后的家鄉”的習作訓練當中,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平臺尋找一些關于未來世界的畫集或者視頻作品,然后與本地的著名景點、主要地理環境相結合,制作成十分鐘左右的微課課件。在正式開始教學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課件,讓學生對于二十年后的世界有基本的認識。隨后,教師可以進行提問,讓學生了解自己家鄉的現狀,在此基礎上暢想二十年后的家鄉將會出現什么樣的變化。此時,教師再讓學生開始進行習作,往往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師通過微課及相關問題,能夠幫助學生梳理作文的結構,讓學生對于將要描寫的內容展開想象,做好習作的準備,進而對未來的生活充滿期待。
針對有的學生難以在限定時間內創作出優秀作品的情況,教師應在課堂上充當引路人的角色,幫助學生形成清晰的習作思路,從學生的興趣點入手,引導學生充分理解習作主題的含義,激發對于習作的興趣與熱情,進而順利完成創作,全面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
二、善用微課,提升習作技能
(一)應用微課,積累習作素材
不少學生生活閱歷較少,比較缺乏習作的素材,導致他們在習作練習中常常感到無從下手。對此,教師應該在習作課堂中通過微課的形式為學生展示一些素材,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讓學生自由選擇所需的素材進行之后的習作,這樣既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又能夠讓學生在積累素材的過程中找到寫作的靈感。在制作微課課件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經歷,將日常生活細節轉變為習作素材,幫助學生回憶起被自己忽視的小細節,并利用自己熟悉的事物或現象進行寫作,從而降低學生寫作的難度,讓學生養成善于觀察生活、抓住生活細節的習慣[3]。
如對于“我的植物朋友”的習作教學,教師可以圍繞學生容易產生興趣的或學生在校園中、生活中經常見到的植物,提前通過互聯網平臺收集相關的知識,如植物的學名、生長特性、氣味、外觀等,將這些知識進行整合,制作成微課課件。在課堂上,教師可以以圖片或視頻的形式進行呈現,幫助學生在開始習作之前了解更多的素材并進行靈活運用,擴充自己的素材庫,豐富自己的寫作內容,激發更多的靈感。
教師需要注意在尋找素材的過程中以習作主題為依據,讓學生在習作的過程中將自己曾經學習過的、看到過的內容轉變為素材,進而完成寫作。采用這樣的方式能夠在無形之中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學會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素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通過微課,分析寫作手法
在小學習作課堂的教學中,關于寫作手法的教學至關重要,因為對寫作手法的掌握直接關系到學生習作水平的提高。在習作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強化學生的寫作能力,應讓學生運用合適的寫作手法完成寫作。教師可以適當應用微課這種形式,帶領學生深入分析范文的習作思路、結構、表達方式以及作者是如何遣詞造句的,讓學生掌握有效的習作方法與技巧,鍛煉學生的寫作思維,從而提升學生整體的寫作水平。
如教師在進行“我的動物朋友”一課的習作教學時,可以以部編版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貓》《母雞》《白鵝》這三篇描寫動物的課文作為范文,在課堂上帶領學生深入分析文中的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并針對這三篇范文的寫作手法與技巧、利用微課課件進行歸納與總結。隨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從仿寫、造句等基礎練習入手,重點訓練學生對于不同寫作手法與技巧的掌握能力。
利用微課課件引導學生分析優秀文章的寫作手法,能夠幫助學生梳理文章的結構脈絡,找出文中用到的修辭手法等,從而有針對性地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習作教學的質量。
三、借助微課,優化習作教學
(一)開展習作評閱
在小學語文的習作課堂當中,教師除了要訓練學生的寫作技能,還要針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閱,挑選出優秀的作品為其他學生提供借鑒。在習作評閱中利用微課課件的形式,將優秀作文中的重點內容進行清晰的展示,能夠順利推進習作課堂教學的開展。在微課的輔助下,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進行評閱,對學生的作文進行系統、全面的分析與評價,讓學生了解對于同一習作主題,其他同學的習作思路是怎樣的,同時在尋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進而提升習作課堂的教學效果[4]。
如在學生完成“神奇的探險之旅”的習作練習后,教師可以在課后瀏覽學生創作的內容,從中選擇幾篇較為優秀的文章,結合這部分文章制作微課課件,制作好課件后,在下一堂課上通過多媒體設備向全班學生展示。由于以探險為主題的作文應當是敘事型的文章,因此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優秀文章中敘述的事件過程進行系統分析。然后,教師可以在微課課件中依次展示學生創作的原文和教師批閱過的文章。其中,對于某個學生創作的原文,教師可以引導其他學生進行閱讀,嘗試找出文章中寫得好的地方。之后,教師可以再將自己批閱過的文章展示出來,讓學生進行對照,找到提升自身寫作水平的切入點。
教師可以通過微課的形式帶領全班學生共同參與到習作評閱當中,提升學生對于寫作技巧的掌握能力,并且在以學生為主體的習作課堂中,加深學生對于不同寫作手法的認知,讓學生在優秀作品的引領之下全面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
(二)找出習作內容的不足
在帶領學生開展習作練習之后,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創作加以評價,幫助學生尋找作文中的問題點,總結習作過程中的不足,并據此在下一次習作教學中加強相應內容的訓練。為了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了解寫作中容易出現的錯誤,教師可以合理引入微課,將學生的作文中有問題的段落制作成微課課件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5]。
如在“介紹一種事物”的習作課堂中,教師可以在閱讀班上學生創作的內容后,總結他們在寫作過程中出現頻率較高的問題,并將這些問題進行整合,以微課的形式進行呈現。要想介紹某一事物,通常需要以說明文的格式,結合多種寫作技巧、采用正確的表達方式進行寫作。因此,教師可以從學生完成的作品中挑出錯誤的或者不夠準確的表達方式,將其作為講解的重點,讓學生充分理解為什么不可以這樣表達,這樣的表達出現了什么錯誤。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尋找自己的文章中的問題,在找到問題后,及時進行解決。
學生在總結的過程中自主思考,找到彌補不足的方法,能夠增強對于文章的賞析能力,同時也能夠在不斷的修改中,找到最為準確的表達方式,學習到更多的寫作手法,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
結語
總之,微課本身具有諸多優勢,微課的應用有利于小學語文教師合理利用教學資源,確定教學重點,在展示微課課件的過程中,全面提升學生對于習作的興趣,為學生構建更優質的習作課堂,取得更好的習作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韋冬梅.淺析微課資源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開發應用[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9):163-164.
[2]葛曉敏.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微課資源的開發及教學策略[J].語文新讀寫,2021(12):47-49.
[3]張春花.小學作文教學中微課應用效果的調查研究[J].天津教育,2021(2):150-151.
[4]王春霞.小學作文教學中微課資源的開發與應用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2021(39):78-79.
[5]張國華.微課資源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開發應用[J].新課程,2021(2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