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王蘇容 王新 曹雙林

[摘 ? 要] ? 目的:分析銀屑病患者外用藥治療認知、態度、行為現狀,為健康干預提供依據。方法:對南通大學附屬醫院皮膚科2022年1月—12月診治的224例銀屑病患者進行外用藥治療的認知、態度和行為問卷調查,并與朱蓓蓓等2015年對281例銀屑病患者的調查結果比較。結果:2022年調查銀屑病患者外用藥治療認知得分9.23±2.42分、態度得分23.99±4.55分、行為得分16.46±3.51分,分別高于2015年調查的6.37±2.61分、23.04±3.91分和13.39±3.00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知信行得分仍然處于中等水平。銀屑病患者外用藥治療認知及態度與行為成正相關(P<0.01),而認知與態度無相關性(P>0.05)。結論:銀屑病患者外用藥治療知信行水平有所改善,但整體處于中等水平,主要原因為患者對銀屑病疾病和治療認知較低,治療態度不積極。醫護人員應根據銀屑病患者外用藥治療知信行現狀特點采取針對性健康干預,進一步提高外用藥治療依從性。
[關鍵詞] ? 銀屑病;外用藥治療;依從性;知信行;問卷調查
[中圖分類號] ? R758.63 [文獻標志碼] ? B [DOI] ? 10.19767/j.cnki.32-1412.2023.03.023
銀屑病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全球銀屑病患者約1.25億,白種人發病率最高,約3.6%[1]。外用藥是銀屑病治療的基礎[2],患者用藥依從性極大影響治療效果[3]。我國銀屑病患者缺乏足夠的外用藥治療知識和良好的態度,導致治療依從性較差,僅36.3%患者能做到長期依從性[4]。朱蓓蓓等[5]于2015年6—12月對281例銀屑病患者進行外用藥知信行問卷調查,顯示患者認知、態度、行為處于低水平。中國銀屑病診療指南(2018版)強調銀屑病患者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6]。本文對南通大學附屬醫院皮膚科2022年1月—12月診治的221例銀屑病患者的外用藥治療認知、態度和行為現狀進行調查,并與朱蓓蓓等[5]2015年的問卷調查結果進行比較,為進一步做好針對性健康干預提供依據。
1 ? 對象與方法
1.1 ? 兩次調查對象一般資料 ? 2015年調查[5]納入銀屑病患者281例,其中男性175例,女性106例,年齡18~79歲,平均43.1±10.5歲;2022年我科調查納入銀屑病患者221例,其中男性141例,女80例,年齡19~83歲,平均42.89±12.60歲;兩次調查患者性別、年齡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 方法
1.2.1 ? 調查工具:(1)一般資料調查表:內容包括患者性別、年齡、婚姻、職業、文化程度、家庭收入、醫療費用來源、銀屑病病程等。(2)外用藥知信行問卷:采用朱蓓蓓等[5]設計的銀屑病患者外用藥治療知信行問卷,分別從認知、態度、行為3個維度進行評價。認知、態度、行為滿分分別為14分、30分和25分。得分越高,反映患者在相關方面表現越好。得分率<60%為較差,60%~80%為中等,>80%為良好。該問卷內容效度指數為0.793,Cronbachs阿爾法系數為0.827。
1.2.2 ? 調查方法:問卷采用紙質調查表和問卷星兩種形式。2015年調查發放問卷295份,回收有效問卷281份,回收有效率為95.3%。2022年調查發放問卷224份,回收有效問卷221份,有效回收率為98.7%。
1.3 ? 統計學處理 ? 應用EpiData軟件錄入數據,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數據以x-±s表示,組間差異性比較采用t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系數。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 結 ? ? ?果
2.1 ? 兩次調查銀屑病患者外用藥治療認知、態度、行為得分比較 ? 2022年調查認知總均分9.23±2.42分,得分率65.93%,分別高于2015年調查的6.37±2.61分和45.50%;態度總均分23.99±4.55分,得分率79.97%,分別高于2015年調查的23.04±3.91分和76.80%;行為總均分16.46±3.51分,得分率65.84%,分別高于2015年調查的13.39±3.00分和53.56%,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 銀屑病患者外用藥治療認知、態度、行為相關性分析 ? 銀屑病患者外用藥治療認知水平與行為顯著正相關(r=0.183,P<0.01),態度與行為顯著正相關(r=0.198,P<0.01),而認知水平與態度無相關性(r=0.116,P>0.05)。
3 ? 討 ? ? ?論
3.1 ? 銀屑病患者外用藥治療認知水平中等偏低 ? 2022年調查銀屑病患者外用藥治療認知總均分較2015年調查明顯提高,但仍處于中等偏低水平,提示7年來我們在銀屑病疾病和外用藥治療健康教育方面做了一定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從表1可見,關于外用藥知識3個條目“我了解糖皮質激素類外用藥長期使用的不良反應”“外用藥使用過程中我嚴格按照‘指尖單位確定藥物的用量”“我了解所用外用藥的名稱及治療作用”,2022年調查得分明顯提高,說明大部分患者已掌握所用外用藥的名稱、作用、不良反應,能嚴格按照“指尖單位”確定藥物用量,在科學規范使用外用藥方面有較大提升。原因可能是醫護人員在診療活動中重視患者外用藥知識的指導,其次可能患者逐步認識到外用藥治療的重要性,能主動通過多種途徑尋求相關知識。關于銀屑病疾病知識“我了解導致銀屑病發病或加重的誘因”“銀屑病和情緒沒有直接聯系”條目得分有較大提高,提示患者已經逐步了解影響疾病發生發展的內外因素。但是“銀屑病是不治之癥”“銀屑病會傳染”兩個條目得分出現下降,原因可能是患者難以區分不治之癥與難以治愈的概念,把銀屑病當作是不治之癥。銀屑病治療目前只能控制癥狀,且影響因素復雜,容易復發[7]。患者長期受疾病折磨,容易失去信心。銀屑病常表現為皮膚紅斑鱗屑,特殊的外觀讓普通人群偏向認為疾病會傳染,即使醫護人員反復宣講仍不能解除其思想顧慮。
3.2 ? 銀屑病患者外用藥治療態度處于中等偏高水平 ? 2022年調查態度總均分較2015年調查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較小,其中“我經常參加醫院舉辦的各種關于銀屑病的健康教育講座”條目得分大幅度下降。這與新冠疫情期間醫院舉辦疾病健康教育講座大大減少,患者很少參加聚集性集會有關。此外,“我愿意戒除熬夜、吸煙、飲酒等可能影響病情的不良行為”條目得分輕微下降,原因可能是隨著時代發展,人們生活、學習、工作節奏加快,患者迫于生存壓力不得不熬夜或應酬。“我從未屈服,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疾病”條目得分顯著提升,隨著患者對銀屑病病因、治療、復發等進一步了解,對外用藥治療認知程度大大提高,對疾病可能的結局有充分心理準備,因此更能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我按時復診,并向醫生詢問日常生活和飲食事項”“我相信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下,我會很快恢復健康條目得分也有顯著的提升”條目得分提高,提示患者很愿意改變日常生活中對疾病有影響的不良習慣,有迫切想治愈的愿望,信任醫護人員的治療和護理。
3.3 ? 銀屑病患者外用藥治療行為處于中等偏低水平 ? 2022年調查患者外用藥治療行為總均分較2015年調查顯著提升,但仍處于中等偏低水平。有研究顯示在銀屑病治療過程中,因為藥物品種多,很多患者不能按照醫生要求使用外用藥,依從性不良[8]。本次調查發現,患者外用藥治療依從性包括堅持用藥和規范用藥方面,都有顯著提升,尤其是患者嚴格按照用藥指導使用并完成整個療程的得分大幅度上升。說明皮膚科醫護人員重視外用藥治療指導,對患者藥物依從性進行積極護理干預[9],顯著改善患者的用藥行為。但是“我曾受廣告影響去過非正規醫療機構尋求偏方或者秘方”條目得分下降,這是由于銀屑病目前缺少銀屑病特效藥,患者身心非常痛苦,盡快治愈疾病的心情迫切,因而寄希望于各種偏方、秘方。“我經常主動要求醫生開外用藥,并向醫生咨詢很多有關外用藥方面的問題”條目得分有輕微下降,原因可能在于隨著各大醫院皮膚科國家銀屑病中心疾病庫的建立,大多數患者養成定期門診隨訪的習慣,皮膚科醫生根據患者病情開具外用藥,很多患者對常規外用藥知識逐漸熟悉,主動咨詢減少。
3.4 ? 對健康干預的建議 ? 2022年調查顯示銀屑病患者外用藥治療知信行水平較2015年調查有所提高,但目前態度方面處于中等偏高水平,認知和行為方面仍處于中等偏低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近年來生物制劑的問世為銀屑病治療帶來新的希望,有研究顯示,生物制劑起效迅速,效果顯著,不良反應少,長期維持治療患者銀屑病面積和嚴重程度指數(PASI 90)評分提高,生活質量顯著改善[10-12]。由于生物制劑臨床應用時間較短,其長期使用后療效及安全性還需進一度觀察,因而仍需重視外用藥等傳統治療方法。醫護人員應根據當前銀屑病患者外用藥治療的知信行特點,針對導致知信行低水平的因素采取相應干預措施。在外用藥治療知識方面除了繼續加強外用藥種類、作用、副作用、使用方法的宣教外,還應重視對患者疾病知識宣教,準確區分難治與不治概念,強調疾病不會傳染。在外用藥治療態度方面重點要讓患者認識到不良行為對疾病狀態的負性影響,促使其積極改變不良行為。在外用藥治療行為干預中特別需要提醒患者認識到規范治療的重要性,避免受廣告影響去非正規醫療機構尋求偏方或秘方,以免對疾病造成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1] RACHAKONDA T D,SCHUPP C W,ARMSTRONG A W. Psoriasis prevalence among adults in the United States[J]. J Am Acad Dermatol,2014,70(3):512-516.
[2] 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銀屑病專業委員會. 中國銀屑病診療指南(2018簡版)[J]. 中華皮膚科雜志,2019,52(4):223-230.
[3] 李慧. 銀屑病患者外用藥治療依從性相關因素分析與知信行護理干預[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20):151-152.
[4] 朱蓓蓓,王妍妍,曹春艷. 銀屑病患者外用藥物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及護理干預[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16,33(18):6-9.
[5] 朱蓓蓓,曹春艷. 銀屑病患者外用藥治療知信行現狀的調查研究[J]. 護理學雜志,2016,31(15):22-24.
[6] 史玉玲. 中國銀屑病診療指南(2018版)解讀[J]. 同濟大學學報(醫學版),2019,40(3):265-267.
[7] 樓燕鳳,周小偉,劉芳,等. 尋常型銀屑病復發相關因素分析及自我管理干預研究[J]. 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21,
37(6):376-379.
[8] 鄭瑀心,李欣欣,鄭敏. 通過分析銀屑病患者心理特征提高使用外用藥的依從性[J]. 中華皮膚科雜志,2018,51(10):766-768.
[9] 譚芳. 特色化護理干預聯合健康宣教對銀屑病患者疾病認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21,18(6):895-897.
[10] 高蓉,張蘭,李政霄. 生物制劑治療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及關節病型銀屑病的進展[J]. 中華皮膚科雜志,2022,55(1):72-75.
[11] 張婷婷,朱鳳儀,楊梅,等. 司庫奇尤單抗治療紅皮病型銀屑病7例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觀察[J]. 中華皮膚科雜志,2022,55(10):892-894.
[12] 張寧寧,王廷廷,謝彤陽,等. 司庫奇尤單抗治療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臨床觀察[J]. 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2,34(2):167-170.
[收稿日期] 2022-12-30
(本文編輯 ? 繆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