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生
摘要:核心素養引領下,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要明確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包括思維品質、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等方面內容,設計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和興趣的大單元教學內容和任務,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注重學生自主探究和創新思維的培養。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從多個角度評估學生的學習表現和綜合素質,并對教學進行反思和調整,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和實踐能力,為高中化學教學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具備綜合素質的人才,而綜合素質的培養需要全面發展學生的認知、情感、態度、技能等。在當前教育改革背景下,核心素養成為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作為自然科學的重要分支,化學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提升其科學素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文章以核心素養為理論基礎,探討了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策略,以更好地發揮化學教學的價值,整合單元知識,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和優秀品格。
1? ?核心素養引領下高中化學教學現狀
核心素養引領下,高中化學教學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然而,部分教師受到以往教學理念的影響,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三點:第一,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部分教師忽略了教學新觀念以及教學資源的有效運用,化學課堂教學缺乏創新性及靈活性,學生無法深刻理解相關學習內容,有些學生只是站在“語言”的角度對知識進行理解與學習。第二,學生自身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相對較低,尤其是在教師“一言堂”形式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往往被動聽取學習內容,這就會影響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同時,由于學生在操作化學實驗的時候缺乏一定的動手、動腦能力,從而影響了開展實驗教學的效果。第三,新時代教育背景下,部分化學教師在實際教學時仍受到傳統化學教學模式的影響,在沒有考慮學生實際學情的情況下,就急著開展教學改革,即教師在大單元教學時,依據教材的內容逐步講解知識,接著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探究活動,雖然對教學質量的提高有一定的幫助,但忽視了單元知識之間的聯系,沒有關注學生自身的個性需求,從而導致大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體驗感不佳。
2? ?核心素養引領下的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策略
2.1確定大單元教學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確定教學目標和核心素養要素是化學大單元教學設計的重要基礎,可以明確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制定教學目標時,需要考慮課程標準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以確保目標的有效性。針對化學大單元教學,可以從學科知識、實驗技能、探究精神等方面確定目標。核心素養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素質。針對化學大單元教學,可以將科學思維、實驗能力、信息素養等作為核心素養要素,使學生在掌握化學知識的同時,提升相關的素養。教學活動需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興趣愛好,以激發其學習興趣和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實驗探究、問題解決等方式,讓學生在參與中掌握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確定教學目標和核心素養要素對于化學大單元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以“物質及其變化”單元為例,可以將目標設定為讓學生掌握物質的分類、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等知識,以及如何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核心素養要素應該考慮如何提升學生科學思維、實驗能力、信息素養等方面的素養。在教學活動設計中,可以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如展示實驗視頻、實驗探究、思維導圖、小組討論等,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師可以設計小組探究活動,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搜集數據、分析結果,從而掌握離子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規律。知識維度可以考查學生掌握物質及其變化的基本原理和知識;技能維度可以考查學生在實驗中運用化學反應的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2設置大單元教學任務,引導學生參與實踐探究
組建單元教學任務,引導學生參與實踐探究是化學大單元教學設計中的重要環節,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和應用知識,提升其實踐能力。化學大單元教學任務應該與教學目標相匹配,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和應用知識。在任務設計中,應該注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探究。任務的難度應該適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實踐能力。任務難度過高可能讓學生失去信心,難度過低則無法達到教學目標。在“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大單元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有關物質結構與性質的化學實驗,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感知物質結構與性質,并理解物質結構與化學元素周期律的關系。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通過課堂討論探究物質結構的特點,幫助學生明確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變化規律,加深學生對化學概念的理解和應用。設計元素結構的探究任務,讓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加深學生對單元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理解知識之間的聯系。
2.3設計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教學設計中,應當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講解化學大單元中的概念和理論知識,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化學知識體系,提高其基礎知識水平。設計和開展實驗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物理實驗過程,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提升其實驗技能和動手能力。組織小組討論,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提升其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演示化學現象和實驗操作過程,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和技能,提升其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利用計算機、網絡等信息技術手段,提供多種形式的學習資源和工具,幫助學生獲取和處理化學知識,提升其信息素養和學習能力。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和解決問題,培養其探究精神和創新思維,提升其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激發其學習興趣并調動其積極性,促進其全面發展和成長。
教學設計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例如,在教授“化學反應與能量”時,教師可以講解大單元概念和理論知識,幫助學生構建單元知識體系,提高基礎知識水平。首先,設計和開展實驗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化學實驗過程,深入理解化學反應與能量的本質,提升其實驗技能和動手能力。其次,通過小組討論、學生互動等方式,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提升其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演示化學反應與能量現象和實驗操作過程,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和掌握化學反應與能量知識,提升其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利用計算機、網絡等信息技術手段查找相關知識,提供多種形式的學習資源和工具,幫助學生獲取和處理化學知識,提升其信息素養和學習能力。最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和解決問題,培養其探究精神和創新思維,提升其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4創建教學評價維度,了解學生學習表現
在創建教學評價維度時,需要準確了解學生的學習表現。評估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包括掌握基本概念、能力和技能等。評估學生在實驗操作和數據分析方面的能力,包括實驗設計、操作技巧、數據處理和分析等。評估學生在思維品質和創新能力方面的表現,包括批判性思維、創新性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等。評估學生在交流表達和合作能力方面的表現,包括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通過以上評價維度,可以全面客觀地評估學生在各方面的表現,幫助教師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習,提升教學效果。
在教學“有機化合物”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設計合適的評估維度,以便全面準確地評估學生的學習表現。第一,評估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包括有機化合物的概念、種類和常見的有機化合物性質等。可以通過課堂測試、考試和作業等方式進行評估,以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程度。第二,評估學生在實驗操作和數據分析方面的能力。可以設計實驗活動,讓學生獨立完成實驗設計、操作和數據處理等環節,以考查學生的實驗技能和數據分析能力。第三,評估學生的思維品質和創新能力。可以提出開放性問題,讓學生進行批判性思考、創新性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展示。教師提出一些實際問題,如工匠在焊接銀首飾的時候,往往會導致首飾表面變黑,對此,工匠會將銀首飾在烈火中燒紅,然后蘸一下乙醇,這樣就能夠恢復銀首飾的光澤,那么,工匠這樣做的原理是什么。讓學生通過提出實際問題思考如何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從而考查學生的思維品質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四,評估學生在交流表達及合作能力方面的表現。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演講和報告等方式進行表達和交流,以考查學生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
總之,核心素養引領下的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應兼顧單元知識的聯系和學生的具體情況,結合大單元內容提出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通過對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設計和實踐的研究,可以發現,注重核心素養的大單元教學設計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調動其積極性,培養其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進而提升教學效果。對此,教師應當進一步探索核心素養與學科知識的有機融合,更加注重對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時,重視教學評價的作用,建立科學完善的評價體系,以客觀全面地評估學生的學習表現和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曉軍,鄭華,趙曉冉,等.大概念統領下的大單元教學設計與實踐:以“分子結構與性質”為例[J].化學教學,2022(6):53-59.
[2]林淑英.基于學習進階的單元教學設計:以“化學平衡”為例[J].高考,2022(11):144-146.
[3]李茜.基于大概念的單元教學設計與實施:探秘甜蜜分子木糖醇和葡萄糖[J].化學教育(中英文),2022(23):61-66.
[4]孫重陽,魏愛民.大觀念、大主題、大過程:指向化學核心素養的單元教學設計與實踐[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8(21):6-9.
基金項目:
本文為2023年甘肅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一般課題《基于大概念理念下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設計研究——以“有機化合物”為例》的部分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為:GS[2023]GHB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