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寶丹
【摘要】“對分課堂”作為一種教學新模式,強調師生雙向互動,使教學更具針對性和實踐性,有利于培養和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中職數學采用“對分課堂”能提升課堂效益.應用“對分課堂”,應做到:課前做好預習;課中合理分配學習時間;課后注重鞏固.文章對中職數學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和中職數學教學中注入“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進行探究,希望能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價值參考.
【關鍵詞】中職數學;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分析
“對分課堂”由復旦大學張學新教授提出,是指把課堂分為兩部分,一半用于教師講授,一半用于學生討論的教學模式.將傳統的教學方法和“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比較,可以發現“對分課堂教學”似乎是教育發展的催熟劑,它改變了原本教師機械地傳授知識的教學方法,讓課堂變得活靈活現,讓學生解決數學問題更加得心應手,更容易掌握數學解題思路與技巧.數學實際問題和現實問題一樣需要多角度多思維進行思考.對此,教師應把“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引入中職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將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自己解決數學問題和思考問題.同時,教師應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讓學生可以有時間充分的討論問題,以改善枯燥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一、中職數學課堂存在的問題
首先,中職數學教學陷入一個死胡同,很多中職學生數學成績較差,這與中職學校存在的本質有很大關聯.眾所周知,很多學生因為某些原因選擇上中職學校,是因為其學習能力方面比較薄弱,對此,教師設計教學目標時要設立與學生實際情況相符合的教學內容,平等對待每一名學生.教師要在鼓勵和引導中教導學生學習,要提出符合學生發展情況的要求.很多中職的學生對于學習數學一直比較抵觸,甚至不想學與數學這門學科相關的任何知識.因此,教師要做學生的向導,提高學生對學習數學的熱情,讓學生的注意力回到數學學習中.
其次,中職生所接觸的中職數學知識內容與學生想接受的知識呈現相反的狀態.高中生接受的數學知識是框架清晰、系統性較強的.而中職數學內容主題不夠明確,課程的設計也缺乏統一性,大部分的內容找不到和實際情況相匹配的知識點,再加上很多中職學校要求培養專業技術人員,導致中職學校選擇的中職數學教材缺乏針對性,更多以滿足學生發展專業技術的要求為主要目標.
最后,中職學校對學生的成績評價缺乏客觀性.很多教師以教材內容為評價核心,不能對學生各方面進行綜合評價.中職學校所選的教材不符合學生的發展需求,使得中職數學教學偏離學生學習的軌道,也不具有專業指導性,使得學生不能夠認識到學習數學對自己專業和今后的生活的作用.
二、分析中職數學教學效率低迷的原因
造成中職數學教學效率不佳的原因有很多,這里舉最常見的三種情況進行說明.
首先,很多學生學習不自覺,經常處在自暴自棄的邊緣,其實根本原因都是因為學生對學習缺乏自信.根據筆者多年教授中職教學的經驗來看,很多學生都是因為前一階段數學學習情況不理想,或者是因為學習進度跟不上教師講課的節奏,所以選擇自動放棄;還有的學生認為自己以后也用不到數學專業知識,學不學無所謂.綜上,學生在眾多因素的影響下放棄了學習數學知識,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學生對自己缺乏自信.
其次,教師講授數學知識點的方式單一,教學一直沿用教師教、學生被動學的方式,激不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欲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不能及時了解學生情況,不能和學生進行有效溝通,導致很多學生沒有時間總結歸納知識點,消化知識不及時.
最后,中職學校普遍存在過分關注專業技術而忽視學生學習數學的問題,覺得專業技術對中職學生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學生是需要全面發展的,學生應該及時補充知識.因為學校的原因,即使設立了中職數學這門課,但只是做表面的事,沒有落到實處,加上中職學校數學教師執行力不夠強,數學教學效率低是在意料之中的.要想改變現狀也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的,需要多方努力和配合.
三、中職數學教學引入“對分課堂”教學新模式的意義
將“對分課堂”應用與中職數學教學中,有利于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安排不同層次的學生參與課堂學習,實現課堂分層教學,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質量.同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個體或集體的不同情況,設計不同的對分方式及教學環節,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的積極性.“對分課堂”的實現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學生要站在主體的位置,教師的引導者身份也不能丟.
(一)“對分課堂”有利于改變傳統教學方式
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一直在黑板上講,學生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只要把教師問的數學問題回答對就行.雖然現在很多教師會使用多媒體上課,但是課堂教學仍然是教師口頭傳授知識,這種機械式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課堂,只能一味地接受教師講授的內容,教師自顧自地講,不管學生是否可以吸收得了新知識,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對分課堂”能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改變教師一直霸占課堂的教學方式,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上,這種教學模式讓學生更愿意學習課本知識.刻板的師生互動只是在某一階段進行,而“對分課堂”則是以教師講授與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教師把“對分課堂”和數學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可以轉變課堂教學的弊端,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吸收知識,內部消化,讓學生成為學習的導演,同時,在師生互動交流中,教師和學生也能夠及時的溝通,從而鞏固師生關系.
(二)“對分課堂”能夠減輕教師工作壓力
由于中職教師大多是“雙職工”,工作時間較長,工作量較大.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由于受時間、精力等因素的制約,教師很難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而“對分課堂”這種課堂模式為教師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空間,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減輕教師工作上的壓力.在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應用“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分組合作探究學習,教師只是把問題和資料交給學生自主解決就行了,整個學習過程完全由學生自己獨立完成,教師不用再去監督和指導每個小組、每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效果,只要適時地給予鼓勵、表揚或批評就行了,這為教師減輕了很多繁重的工作壓力.
(三)有利于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
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對課堂教學質量有一定的影響,師生關系和諧,教師工作會更加積極,學生學習熱情也會更加飽滿,同時有助于創造高漲的課堂氣氛,為學生學習提供一個比較輕松的學習環境.“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教師不再站在講臺上循循善誘,而是在講臺下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教師不僅要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而且要關注學生對所學知識是否產生了深刻而獨到的見解與認識.在中職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激起學生參與數學課堂的熱情,鼓勵學生自主探究數學問題,使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讓師生關系中存在著一種新型關系“平等—合作”關系,使其符合和諧社會構建和人之發展的需要.
四、中職數學課堂中“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得到了大量推廣.在中職數學課堂教學中,“對分課堂”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角來組織教學的一種新型課堂教學模式.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打開了教師教學的新思路,也為今后數學教學的發展提供新的方向,“對分課堂”教學模式不僅應用簡單,而且在各個學科都得到了很好的推廣使用,尤其對于數學學科教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教師應積極地參加這種新教學模式的培訓,從而對“對分課堂”產生新的理解與體驗.在“對分課堂”中,首先,學生要認真聽好課,做好筆記,把課堂上的主要內容記錄下來;其次,學生要積極思考,對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反思;最后,學生要學會自主預習.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課前主動搜集信息資料,并學會收集和處理相關資料,要培養學生自主預習的習慣.
(一)在課前,學生應進行預習
教師應用“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前要進行相關的培訓,在培訓過程中掌握“對分課堂”的理論知識.正式授課前,教師應先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幫助學生理清本堂課的學習思路,為學生的課中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同時,教師要精心準備教學方案,所設計的內容不僅要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更要突出重難點,教師講授知識點的過程中只能占用課堂一半的時間,其他時要交給學生.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預習時要注意:第一,讓學生透徹了解課堂要學習的內容,知道從哪里開始,在哪里結束.第二,教師需要先指導學生預習自己在學習這一節時所需要用到的知識內容,如果不知道什么該看,那就請大家把自己不知道的地方記錄下來.
(二)在課堂上,教師應合理分配學習時間
“對分課堂”是以學生為主角,教師為導向來組織教學的一種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其組織、安排以及課堂時間的分配是有其自身特點的.因此,在中職數學課堂上,教師要合理分配好學生的學習時間,以便學生能夠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獲得更多的知識.現將“對分課堂”示范如下:
以一節課45分鐘為授課時間,在進行數學教學時,首先,教師要把授課的大體內容向學生講清楚;其次,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組,要確保每個小組的成員相互互補,組和組之間實力相當,不能實力相差過于懸殊.每個團體之間要有互幫互助的精神,同時要將每個組的組長選出來,然后教師學習任務分配到學生的手上,這里使用10分鐘即可.進入授課時,以“二次函數”為例,教師可先向學生介紹二次函數各部分內容和性質以及應用范圍等,這個部分使用10分鐘即可,接下來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然后教師再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問題難度不同等級進行分組討論和互動;最后教師根據討論后得到的反饋信息來進一步調整授課內容.因此教師在分組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互相匹配,而不是隨機組合,讓學生的討論時間可以得到充分利用,教師也要根據學生的討論情況進行及時糾正,把控學生的討論進度.討論結束后,每個小組要派代表分享小組成果,這個部分使用20分鐘.匯報結束后,教師也要對內容進行正確講解,對學生給出的答案進行總結和升華.保證學生在課堂討論的學習效率
(三)在課后,教師要注重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
通過“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在學生的課后復習中扮演重要角色,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自己空余的時間復習、預習所學的內容以及相關知識點,通過復習和預習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其次,教師要及時總結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給予指導.再次,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對分”,針對他們易錯的知識點對他們進行鞏固練習.最后,教師要幫助學生查找自己不會的內容然后完善知識庫.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得失與經驗教訓,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分”課堂后,教師應該讓學生先進行反思,通過反思來發現自己的錯誤或者是不足,然后改正錯誤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重要的是要對學生有所評價,注重學生的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為此不斷鞭策學生進步,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和提升.一定程度上也拉近學生和教師的關系,使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更有效.教師和學生都融入課堂里,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授課方式,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欲望.“對分課堂”的實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主動性,同時增強了中職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
(四)“對分課堂”應用于教學考核方面
“對分課堂”不僅可以滿足中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需求,還可以滿足學生自主討論的愿望.“對分課堂”的考核方式也較為新穎,學生的數學成績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學生的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40%,另一部分是學生的筆試成績,占總成績的60%,將兩部分的分數相加,最終得到學生的總成績.且對學生的平時成績的考核也不應該只局限于考核學生討論的過程,還應該將學生討論的結果一起納入考核范圍.多方面對學生的成績進行考核是促使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對分課堂”的滲入改變了以傳統的筆試成績為準的考核方式.
結 語
綜上所述,“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為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提供一個新方向也為提高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提供了平臺,對中職學生發展自身健全思維體系有著積極的影響.對此,中職數學教師應該積極“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提升學生成績,促使學生更有自信地投入數學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與素養.
【參考文獻】
[1]高虹.“對分課堂”模式下中職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2(22):46-48.
[2]黎枳妤.對分課堂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學,2022.
[3]劉薇,從永明,白琳,等等.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實踐———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21(04):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