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福
【摘要】開展探究活動能夠將學生帶入深度學習中,使學生在不斷摸索與研究中理解數學知識,提高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探究意識,教師應從學生角度出發,確保學生思維活躍性,使學生辯證理解數學內容,在思維碰撞中獲取數學自主體驗,感知學習數學的樂趣.基于此,文章闡述了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探究意識存在的問題與意義,并從更新數學教學理念、創設有趣的數學情境、設計有效的數學問題、組織小組合作探究四個方面詳細分析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探究意識的途徑.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探究意識
引 言
初中數學是初中階段的基礎性學科,其對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有著積極影響.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數學教學存在氛圍不強、學生興趣不高等問題,影響了數學教學的效果.在新課標全面推行的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需要做好改革與創新工作,重視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采取多樣化教育手段,實現提升數學綜合素養的目標.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探究意識存在的問題
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提高思維能力的重要階段,對學生后續升學、發展有著直接影響.但是在數學教學中依然存在著許多的問題,使得數學教學效果受到影響,對學生探究意識培養也產生了不利影響.
(一)教學理念更新不及時
初中數學教師受傳統理念的影響,將重點放在提升學生數學成績等方面,而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也容易受傳統理念的影響,對自身成績關注度較高,難以在學習過程中展現自主性.且部分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并未結合實際教學情況,也沒有根據學生年齡特點采用能夠滿足學生需求的教學策略,導致學生主觀能動性受影響,自主探究意識較弱,從而陷入被動學習.
(二)教師重視度不夠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然而,在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并未認識到培養學生探究意識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也沒有及時發揮自身引導作用,使得學生難以樹立起正確的探究意識.同時,教師對培養學生探究意識重視度不高,使得教學內容針對性不強,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難以形成探究意識.
(三)數學問題不合理
數學問題是培養學生探究意識的重要基礎.然而,一些教師在設計數學問題時對問題懸念的理解深入性不足,所提出的問題難以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此外,許多教師在設計問題時習慣以教材為主,并未針對問題進行拓展與延伸,使得數學問題的作用難以發揮.
(四)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當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以后,能夠逐漸形成探究意識.然而,在數學教學中許多教師并未展現自身的指導作用,使得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不高.一是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并未合理運用教學資源創設數學情境,使得學生數學知識代入感不強,難以產生學習興趣,且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沒有發揮自身學習自主性,合理利用資源.二是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并未結合教學內容營造數學氛圍,造成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并未形成相互促進的狀態,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限制了學生數學探究意識的形成.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探究意識的意義
(一)轉變學生學習方式
在傳統教育理念影響下,學生大多以被動學習的方式接受知識,而實踐性學習活動相對較少,使得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效果不理想.而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教師要在課堂中凸顯出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感受到主動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并借助探究活動吸引學生,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自主思考與創新中理解數學知識,提高學習能力.
(二)轉變教師教學觀念
在過去教師習慣在教學中根據提前設計好的教案進行教學,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并為學生布置大量學習任務,使得學生數學學習壓力不斷增加.而在探究式教學活動下,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提高,教師能夠借助科學的教學方式將最新的理念與實踐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實踐中保持探究動力.同時,教師能發揮出自身的指導作用,給學生提供探究機會,結合教材知識點給學生提供趣味性的教學設計,從而幫助學生掌握數學學習的方法,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中習得數學知識.
(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生在心理特征存在較大差異,所喜歡、能夠接受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且初中生正處于敏感的青春期階段,存在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對教師的說教存在抵觸心理,所以傳統教育方式難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也與素質教育要求不符.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探究意識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利用好學生的好奇心,使用有效的教育手段,激發學生數學探究興趣,使學生在展示自身優勢的基礎上不斷獲取知識,掌握數學學習方法,感受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在不斷提問與探究中形成數學探究意識,提高數學學習效果.
三、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探究意識培養的有效途徑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使用探究教學法能夠促進學生思維發展,能夠讓學生主動進入探究活動,能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逐漸形成數學思維與探究意識,提升數學知識儲備量,不斷提升創造力,為思維發展提供支持.
(一)更新數學教學理念
教師應及時更新教育理念,正確認識到培養學生數學探究意識的重要性,在數學教學中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要強化學生的探究意識.同時,教師應擺正教育觀念,明確數學探究意識對學生的影響,在把握其內涵與思想的基礎上落實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做好教學活動設計.此外,教師還應將先進的數學教學理念引入教學中,轉變固有教學認識,針對性分析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情況,使用科學的教育手段.
(二)創設有趣的數學情境
只有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形成探究意識,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挖掘出有價值的教育資源,創設出吸引力較強的教學情境,強化學生代入感,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隨著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不斷提升,能夠主動進行探究,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進而形成數學探究精神.多媒體技術作為輔助教學開展的重要工具,不僅可以促進教學模式創新,而且可以提升教學的直觀性與新穎性,創設出適宜的教學情境,降低數學問題的抽象性.微課具有短小精煉的特點,加之其趣味性較強,能夠激發學生探究動力,使學生在主動探究中理解數學知識,減輕數學學習壓力.另外,在營造數學教學氛圍時,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特點與興趣,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在相互合作與探究中掌握數學學習方法.
例如,在教學“圖形的旋轉”時,教師可以先使用微課演示春天的景色,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然后展示風車形象,引導學生思考風車的運動方式,在學生回答完這一問題后,再展示汽車站收費橫桿等的運動,讓學生直觀觀察橫桿旋轉的方式,加深對旋轉中心、角度等旋轉要素的認識.教師借助教學情境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升了教學的直觀性.
此外,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觀察,針對數學思路等進行探究,提升問題辨別的準確性.隨著探究的不斷深入,學生的思維更加清晰,教師還可以及時向學生展示思維導圖教學法,利用微課構建思維空間,給學生布置適合探究的任務,實現數學教學目標.在數學課堂中,教師還需要做好問題梳理工作,激發學生探索欲望,針對問題進行探索,嘗試從不同角度分析與處理問題,幫助學生逐漸養成探究意識,為后續學習與發展提供支持.
(三)設計有效的數學問題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從實際教學情況出發,強化學生的數學探究意識,確保學生能夠對數學形成正確的認知.
教師在設計數學問題時要重視設置問題懸念,調動學生主動探究意識.即教師在設計問題時需要結合教學資源做好問題拓展工作,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期待感,從而逐漸形成數學探究意識.
教師可以利用問題開展分層訓練.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若教師直接引入數學問題,則很容易讓一些學生出現難以理解等情況,且學生能力水平存在較大差異,若教師直接提出統一的問題,則很容易影響部分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針對這一問題,教師要做好層次化問題設計工作,發揮問題引導的作用,讓能力水平不同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數學探究活動中.
例如,在教學“勾股定理”相關知識時,基礎能力較弱的學生應掌握常識知識,依靠勾股定理進行問題探究,教師可以針對學校中旗桿繩長、矩形草坡斜路的問題進行探究,在提問中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思考解決問題時所涉及的數學信息,找出數學問題的共通點;對于基礎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邀請其上臺解決問題,其他同學在紙上進行解答.此外,為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探究需求,針對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還可以提出多解性問題,確保學生思維處于不斷活躍的狀態.為了調動全體學生的探究意識,教師還可以利用小組比拼活動吸引學生注意力,發揮問題的指導作用,給學生提供探究表達的機會,從而幫助全體學生掌握數學知識.
(四)組織小組合作探究
通過小組之間的有效合作,能夠有效提升數學學習效果.在傳統合作教學中教師干預相對較多,學生容易出現思維定式等問題,合作效果難以全面發揮,在枯燥單一的任務下,學生思路發展受到限制.對此,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并利用探究性較強的數學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使學生在不斷探究與學習中逐漸形成數學探究意識.
例如,在教學“數軸”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提出關聯性問題:“從家到學校的路上,會遇到哪些不同的風景?會遇到哪些建筑物?”因問題開放性較強,教師可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經歷回答問題,并在黑板上將學生所闡述的事物借助數軸的方式展現出來,結合學生所描述的內容,引導學生使用數學的方式進行補充.如有學生指出自己家門口不遠處就有一家超市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條件補充,進而形成出家門向西40米有一家超市的條件等.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在數軸上表示出具體的內容,不僅可以展示數軸知識,而且可以鍛煉學生的運用能力.在完成示范以后,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共同制作具體數軸.因初中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對其他同學的上學路線很感興趣,所以通過小組之間的合作,不僅可以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而且可以在合作中繼續針對數軸構建模式進行探索,保持數學學習興趣.
結 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加強學生探究意識培養,教師首先要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結合學生能力水平設計出適合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在良好的數學氛圍中產生探究欲望.此外,教師還可以使用多樣化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保持學習熱情,逐漸形成探究意識.
【參考文獻】
[1]羅維松.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探究意識培養的有效途徑探思[J].冶金管理,2020(09):221,223.
[2]王博.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探究意識培養的有效途徑[J].智力,2022(20):68-71.
[3]李云.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探究意識培養的有效途徑[J].家長,2019(05):130,132.
[4]胡斌.初中數學教學中探究意識的培養[J].數學大世界(下旬),2019(01):29.
[5]丁志余.分析初中數學教學中探究意識的培養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5):79.
[6]耿家幫.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探究意識[J].中學生數理化(自主招生),2012(09):52.
[7]葉衛平.淺談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探究能力[J].考試周刊,2020(72):93-94.
[8]闕圣冬.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初中數學探究意識[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8):62.
[9]黃恩娟.培養學生數學探究意識的研究與思考[J].成才之路,2016(08):24.
[10]馮流柱.談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探究意識[J].中學數學研究(華南師范大學版),2015(14):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