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為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依托,高質量教材的編寫在助力學生研習、強化教師講授、提升社會認同、維護國家安全等方面,均具有極其重大的現實意義。高質量教材編寫必須依循有效的實現路徑,應當明確完備的頂層設計是實現教材編著目標的基本前提,真摯的學術熱忱是維持教材編著進度的重要保證,扎實的理論功底是支撐教材編著內容的力量源泉,緊密的現實回應是強化教材編著水平的關鍵要義。結合高等學校教材參編的體悟,論述高質量教材編寫的重要意義與實現路徑,旨在為提高我國教材編寫的質量與水平做出積極有益的探索與努力。
[關鍵詞] 教材;教育教學;高等學校;育才;育人
[基金項目] 2022年度新疆大學研究生課程思政示范項目(XJDX2022YKCSZ06);2022年度新疆大學本科教改項目“基于‘學、練、競、踐四位一體的行政管理專業教學策略研究”(XJU-2022JG07)
[作者簡介] 李志杰(1990—),男,新疆烏魯木齊人,博士,新疆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公共治理與公共政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9324(2023)37-0013-05[收稿日期] 2023-02-01
引言
2022年5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十一套小學數學教材插圖問題迅速引發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為此,教育部黨組專門成立調查處置工作組,通過認真調查核實,發現教材插圖主要存在不美觀向上,與立德樹人根本要求存在差距;不嚴肅規范,個別插圖甚至存在錯誤;不細致準確,部分插圖容易引人誤讀等三方面問題[1]。依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等有關規定,對有關單位及27名失職失責人員進行嚴肅追責問責。“毒教材”事件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關切,深刻反映出教材編寫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地位。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而在此關鍵目標的實踐過程中,教材作為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依托,教材編寫能否在政治性、思想性、民族性上具有正確的導向,勢必將在各層級教育教學中發揮顯著的戰略影響[3]。其中,作為學術研究、知識傳播、人才培養、理論創新的重要陣地,高校高質量教材建設的迫切性、復雜性、挑戰度尤為凸顯。
作為一名高校教師,筆者有幸參與編寫了多部以全國本科生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公共管理方向的專業教材。相關編寫工作得到了國內多所高校和相關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每次編寫均經過編寫組內部多輪溝通協調以及面向全國范圍的多次線上集體備課(發布)會。在各位成員的不懈努力下,沖擊馬工程教材,自然成為全體參編人員的共同期望和最高目標。能夠全程深度參與這些具有突出意義的教材編寫工作,筆者感到無比榮幸。在同國內眾多優秀專家學者的共事和交流中,筆者在教材編寫、學術研究以至立身處世方面,都獲得了有益的指導和深刻的啟示。在此,筆者結合自己難忘的參編經歷,分享對于“如何有效開展高質量教材編寫工作”問題的一點淺薄的理解與體悟。通過論述高質量教材編寫的重要意義與實現路徑,旨在為提高我國教材編寫的質量與水平,做出積極有益的探索與努力。
一、高質量教材編寫的重要意義
(一)助力學生研習層面
對于教育教學而言,教材是學生順利開展研究和學習工作的重要抓手。通過對于高質量教材的研習,學生能夠提前預習和掌握課堂知識,受到課程知識的感染和吸引,改變學生“內心無所觸動、情感木然”的消極局面,消除學生的課程倦怠[4]。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教學,緊跟教師的講授思路和節奏,同時,高質量教材嚴格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握立德樹人的實質,將“育才”和“育人”目標相統一,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能夠實現“把價值塑造和知識傳授融合為一體”[5]。不僅聚焦專業知識的講授,而且有助于學生的品德塑造和價值引領,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具有十分顯著的現實意義。為此,在高等學校教材編寫過程中,為深刻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需要充分調動全體編寫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掘思政元素,在專業知識講授的同時,著力培養學生的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總體格局,實現“育才”與“育人”相結合的最終目的。可見,唯有持續推進教材編寫提質增效,才能完整準確把握立德樹人的精神實質,也才能匯聚足夠強大的教育力量,為助力學生研究和學習順利開展,深刻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揮基礎性的支撐作用。
(二)強化教師講授層面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材是教師講授課堂知識和傳遞正確價值觀的重要依托。高質量教材能夠在學生和教師之間搭建溝通的橋梁,幫助教師更有針對性地備課,更好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避免“超綱”或脫離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能力的范疇,將“育才”和“育人”目標緊密結合。同時,高質量教材也可以幫助教師學習和掌握相關課程知識,對于其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導和規范作用。在此方面,高校作為學術研究、知識傳播、人才培養、理論創新的重要陣地,編寫高質量教材有助于教師更加堅定踐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更好采取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教育方式[6]。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的照耀下,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進程中,確保我國高校牢固堅守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更不能走改旗易幟的道路。以高質量教材為依托,建立良好緊密的師生關系,全方位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水平,讓廣大學生堅定擁護黨的領導,自覺向黨組織靠攏,將自己的個人理想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緊密結合。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提供智力支持,為實現黨的光輝事業建設人才隊伍,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夯實基礎工程。
(三)提升社會認同層面
及至教育教學視域,編寫高質量教材的影響絕不僅僅限于課堂環境,而是終將覆蓋整個社會范疇。高質量的教材能夠極大展現教育教學風貌,提升整個社會對于教育教學的認同與支持,讓家長能放心,讓公眾有信心。相反,類似“毒教材”事件則會極大傷害學生、家長和社會公眾的感情,侵蝕社會對于教育教學的基本信任,甚至直接威脅黨和國家教育事業的根基。在此方面,高等學校教材編寫必須重視提高自身的質量與水平,確保技術理性和價值理性的緊密結合。否則,絕對不可能培養出愛黨、愛國、甘于奉獻的優秀青年,只會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精致利己主義者,甚至不斷為資本主義世界的發展培養建設者。唯有堅持不懈著力推進高校教材編寫提質增效,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用馬克思主義思想武裝學生頭腦,充分發掘課程思政元素,全員、全方位、全過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面向整個社會傳遞教育教學的積極風貌和正向能量,才能深刻激發學生以及社會公眾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學生和民眾心中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引導學生和社會民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立志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發奮圖強、不懈奮斗。
(四)維護國家安全層面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事業的發展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國家發展的興衰變遷。在此方面,高質量教材是教育事業發展以及國家軟實力的最為直觀地展現。強國戰略視野下建設高質量教材體系;在教材建設是國家事權的頂層設計統攝下,按照價值論邏輯指引、本體論邏輯演進和實踐論邏輯落實的發展路徑,形成由思想價值系統、知識經驗系統和組織方法系統整合的教材體系[7]。因此,對于高質量教材編寫之重要意義的解讀,應當站在維護意識形態安全和國家安全的政治高度,必須持續強化教材編寫的質量與水平,充分利用專業知識的鮮活性和吸引力,讓思政元素更具說服力和影響力。面向高校學生開展全方位的價值引領,才有可能抵御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全方位的價值滲透,保衛意識形態陣地,維護國家安全,確保高校能夠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高質量教材編寫的實現路徑
(一)完備的頂層設計是實現教材編著目標的基本前提
高等學校教材參編經歷帶給筆者的首要啟示是高質量教材編著目標能否最終實現,其基本前提在于是否制定完備的頂層設計,繼而堅持了準確的工作定位。有學者指出,“教材編寫的頂層設計是教材編寫的第一步,也是教材編寫研究的基礎和關鍵環節,頂層設計決定著教材的總體結構和方向。”[8]完備的頂層設計明確了教材編寫的基本框架和人員分工,為相應的資源保障和監督問責提供了清晰的實踐理路。一個完備的教材編寫的頂層設計,應當是結合師資力量和水平等客觀實際,以服務對象的需求為根本著眼,實事求是、腳踏實地的。一旦脫離實際,甚至背離服務對象的基本需求,必然導致編著目標的失敗。在此方面,結合筆者高校教材參編的經驗,編寫小組一開始就明確了頂層設計和工作定位,既不是與市場上現有同類教材爭搶份額,也不是為了彰顯我校的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較之同人更勝一籌。相反,編寫小組希望的是,借此機會,通過整合全國范圍內的科研教學力量編寫教材,呼吁社會各界認識到相關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的重要性;讓具有專業特長的教師和專家學者負責相應的章節,發掘現有師資力量的最大潛力,真正做到人盡其才,充分提高教材質量;通過重新構建教材知識體系,使教材更適合當下專業人才的培養,時刻不忘教材的服務對象,即針對本科生的基本教學需求。正因如此,在編寫過程中,整個小組始終保持穩定、沉靜、不驕、不躁的態度,專注于發揮我校的學術特長,保持了文風層面的高度一致,充分契合和滿足了本科生的知識素養和學術訴求,實現了教材編著的基本目標。
(二)真摯的學術熱忱是維持教材編著進度的重要保證
我國著名的哲學家、吉林大學資深教授孫正聿先生曾經對我們深情地指出,做好學術研究必須堅持四個“真”(真誠:抑制不住的渴望;真實:滴水穿石的積累;真切:舉重若輕的洞見;真理:剝繭抽絲的論證)。而在這四個“真”中,“真誠”首當其沖。如果沒有堅持“素養本位”,高度重視發揮教材的育人功能,沒有對于教材編寫、本科教學、學術研究“抑制不住的渴望”,想要完成這樣一項艱巨繁重的工作,無論如何是難以想象的[9]。這也是在高校教材參編歷程中,最讓筆者感慨、感動的地方。教材編著是一項極其嚴肅的工程,絕不可能在短時間內一蹴而就,每一個表達都要反復推敲,說深了“理解不了”,說淺了“索然無味”。每一位參編人員都承受了巨大的考驗,其中的壓力可見一斑。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壓力或考驗,是在各自繁重的教學、科研工作和緊張的日常生活之外,另行承受的,每一個章節幾乎是由來自不同學校的不同專家學者承擔的。在這樣的現實條件下,如何能做到統籌協調,如何能夠保持教材編著進度的穩步推動,唯一的解釋,就是全體成員都保持了真摯的學術熱忱和對于教材編寫的深厚感情。參編人員的學術背景也許各異,工作環境可能不同,但是都擁有共同的熱愛,這是支撐參編人員克服一切困難,保質保量完成各個時間節點的工作任務的重要保證。高校教材編寫的經歷令人感動,這份感動,也在筆者每每遇到工作和生活中的壓抑與挑戰之時,激勵、溫暖著自己。
(三)扎實的理論功底是支撐教材編著內容的力量源泉
一本優秀的合格的本科教材,應該是能夠支撐起優秀的合格的本科教學。教學工作必須以科研為基礎,否則就是照本宣科的“通識讀本科”“語文課”;教材同樣必須體現扎實的學理性和理論性,否則就是干碼字數的“語文書”。因此,高質量教材編寫必須徹底擺脫單向傳播的灌輸模式,強化教師的剖析與講解,避免思政元素浮于表面,讓學生深刻領會思政元素的豐富內涵,確保學生自覺信服。依憑傳播學理論可知,傳播者不能依靠單向灌輸實現對于受眾的影響。正如“傳播學之父”威爾伯·施拉姆[10]所言,良好的傳播效果關鍵在于傳播者和受眾“在共同感興趣的話題上交叉”。梅爾文·德弗勒[11]同樣強調,傳播的核心問題是傳播者和受眾“互相領會對方的含義”。對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是對本科生的基本要求,也是本科生畢業后從事相關工作和進一步深造的基礎。同樣,只有掌握了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才有可能做好相關工作,才有可能在相關領域開展進一步的科學、技術和政策研究。而如果沒有扎實的理論功底,沒有在扎實理論功底基礎上的思辨,只能拼湊出一本教材或著作,但是不可能完成一部優秀的作品。筆者結合高校教材參編經歷,更加深刻地體悟到這一點。當然,需要指明,筆者強調扎實的理論功底是支撐教材編著內容的力量源泉,絕不是否定實證的重要性。沒有實踐的理論是空洞乏味的,沒有理論的實踐是雜亂無章的,因為理論源于實踐,實踐受理論指導。因此,本科生培養過程中應該融入實踐環節。此外,可以適當給學生介紹相關領域的實踐情況。只不過有一點不容忽視,“理論是磚,實證是水泥”,我們當然渴望造一堵水泥砌的磚墻,但是磚能砌墻,而水泥不能直接砌墻。
(四)緊密的現實回應是強化教材編著水平的關鍵要義
一部優秀教材,不僅向學生傳授基本知識,還向學生傳授學科前沿知識。在編寫過程中,教材的各個章節都應融入最新的研究成果。完成教材的編寫,不是句號,而是省略號,隨后編者會根據教材使用中發現的問題以及最新實踐與研究成果,不斷對教材進行修訂完善。結合筆者高校教材的參編經歷,只有做到緊密的現實回應,才能把握學術發展的前沿,才能體現教材編著的創新性、時代性。例如,在《應急管理概論》教材編寫過程中,考慮到新的歷史時期實踐經驗早已證明,單純將應急管理定位于“事中”的做法,已經不合時宜。必須從危機管理理論的全過程視角出發,著眼風險防控、災害應對、恢復補償等各個階段,這才是緊跟時代發展需要和學術發展前沿的正確選擇。如果沒有予以深刻體察和及時回應,依然停留在“事中”“應對”的層面,《應急管理概論》教材的編著水平會受到怎樣的制約呢?毫無疑問,其中帶給我們的啟示甚至警醒,不言而喻。此外,隨著人本理念在教育領域的全面貫徹,教學內容和形式發生了根本變化,教材也開始突破傳統對知識理論、技能技術的側重,逐漸開始向學生身心健康、知識價值、理念形成及人格完善等多個方面的素養培養轉移[12]。因此,高質量教材編寫必須回應教育理念的現實變化和學生的現實訴求,注重學生知識、理念、人格等多方面的素養培養。
結語
作為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依托,高質量教材的編寫在助力學生研習、強化教師講授、提升社會認同、維護國家安全等方面,均具有極其重大的現實意義。高質量教材編寫必須依循有效的實現路徑,應當明確完備的頂層設計是實現教材編著目標的基本前提,真摯的學術熱忱是維持教材編著進度的重要保證,扎實的理論功底是支撐教材編著內容的力量源泉,緊密的現實回應是強化教材編著水平的關鍵要義。結合高等學校教材參編的體悟,筆者對于“如何有效開展高質量教材編寫工作”問題嘗試闡發一點淺薄的理解與體悟。最后,立足和正視學科建設所面對的新環境、新形勢,為保障國家這艘航船在未來高質量安全可持續發展中歷久彌堅、行穩致遠,必須充分發揮專業人才“壓艙石”的基礎作用。培養一流的專業人才,離不開一流的培養方案,一流的培養方案需要一流的教材作為支撐。因此,建設一流的學科教材體系,是每一位學術共同體成員的重要責任,這值得我們為之傾注心血,這需要我們為之攜手努力。
參考文獻
[1]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插圖問題調查處理結果公布[EB/OL].(2022-08-23)[2023-01-01].https://www.news.cn/mrdx/2022-08/23/c_1310655087.htm.
[2]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2022-10-25)[2023-01-01].https://www.ccdi.gov.cn/specialn/esdzt/esdztyw/202210/t20221026_226994.html.
[3]王鑒,單新濤.論教材驅動教學變革的邏輯與路徑[J].課程·教材·教法,2022(3):78-85.
[4]洪早清,袁聲莉.基于課程思政建設的高校課程改革取向與教學質量提升[J].高校教育管理,2022(1):38-46.
[5]韓喜平,肖楊.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的“能”與“不能”[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1(4):131-134.
[6]唐德海,李梟鷹,郭新偉.“課程思政”三問:本質、界域和實踐[J].現代教育管理,2020(10):52-58.
[7]郝志軍,王鑫.加快形成中國特色高質量教材體系: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學習研究之三[J].教育研究,2022(3):4-14.
[8]王寧.從教材編寫研究去促進教材高質量發展的探析:以西師版小學數學教材編寫為例[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2):13-21.
[9]雷浩,王丹藝.教師應怎樣理解教材:素養本位的教師教材理解過程模型建構[J].教育發展研究,2022(18):47-54.
[10]威爾伯·施拉姆,威廉·波特.傳播學概論[M].2版.
何道寬,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45.
[11]梅爾文·德弗勒,埃弗雷特·丹尼斯.大眾傳播通論[M].顏建軍,王怡紅,張躍宏,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3.
[12]楊培靈.深度、精度、廣度、高度:新時期教材建設有效路徑探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2(5):48-50.
On the Significance and Realization of Compiling High-quality Textbooks: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Compilation of College Textbooks
LI Zhi-jie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46, China)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 compilation of high-quality teaching materials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helping students study, strengthening teachers teaching, promoting social identity, and maintaining national security. The compilation of high-quality textbooks must follow an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path. It should be clear that a complete top-level design is the basic prerequisite for achieving the goal of textbook compilation, sincere academic enthusiasm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maintaining the progress of textbook compilation,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is the source of strength to support the content of textbook compilation, and close practical response is the key to strengthen the level of textbook compilation.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compiling textbook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and realization path of high-quality textbook compilation, aiming at making positive and beneficial exploration and effort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textbook compil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teaching material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ltivate talents; educating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