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慧玲
摘 要:“健康中國2030”戰略思想對我國體育工作領域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文章探討“健康中國2030”戰略思想對高職體育課程設置的影響,提出高職體育課程設置的原則和策略,以期為高職體育課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健康中國2030;高職;體育課程;課程設置
The Influence of Healthy China 2023 Strategic Thoughton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Design in Vocation Colleges
He Huiling
(Boya Education Institute,Guangzhou Huanan Business College,Guangzhou 510650)
Abstract:Since the release of Outline of the Healthy China 2023 Plan,its strategic though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guiding role in the field of sports in China.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ought,the health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attracted the social attention.Higher voc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as the main way to improve the health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cultivat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talents with comprehensiv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also needs to be reform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Healthy China 2023 strategic thought.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Healthy China 2023 strategic thought on the higher voc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design,and aim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curriculum reform.
Key words:Healthy China 2023;vocational college;physical education;curriculum design
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是現階段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行動綱領,表明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人民健康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1]2022年,黨的二十大報告又強調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的重要性,[2]它是促進其獲得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有效手段,也是實現全民健康的基礎性、戰略性工程。為提高新時代高等教育的育人質量,以教育為載體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有必要將健康中國的戰略思想滲透到日常體育課程教學當中。高職院校作為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職業技術人才的搖籃,也必須優化和完善體育課程設置,從而實現高質量育人。基于此,本研究分析“健康中國2030”戰略思想對高職體育課程設置的影響,試圖找到其對新時代高職體育課程設置的原則、策略等方面的啟示。
一、 “健康中國2030”戰略思想的核心內容與特點
(一) “健康中國2030”戰略思想的核心內容
“健康”是“健康中國2030”戰略思想的核心,它應當覆蓋人們生活的每個階段、每個方面、每處細節。“健康中國2030”戰略思想不僅指引人們追求當前的體質健康,而且要求人們從小就能在生活習慣、疾病預防等方面有基本的知識和技能,來維護長期的健康。它也要求人們不僅追求身體健康,還追求心理和社會適應的健康。正是這樣一種全方位、全過程的健康,使人們了解到要從體育鍛煉、飲食習慣、興趣愛好、人際交往等方面著手來實現對健康的追求。[3]高職體育教育承擔著提高高職大學生健康水平,促進其成為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職業技術人才的重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人才質量逐步提高要求,意味著高質量的職業技術人才是未來建設發展的重要力量,為此,當前高職體育課程要深刻把握新時代背景的特點及其所帶來的挑戰,緊扣“健康中國2030”戰略思想,科學、有效地進行改革。
(二) “健康中國2030”戰略思想的特點
首先,“健康中國2030”戰略思想突出大健康的發展理念。當前我國居民的健康程度整體已達到中高收入國家水平,從主要健康指標的數據來看,我國居民對于健康的認知和追求并不落后。[4]然而,我們也不得不注意到社會生活的變化發展對人的健康提出了新的挑戰。以高職大學生為例,除了上課以外,不用走出宿舍就能吃飯、學習、休閑娛樂,他們越來越缺乏鍛煉,作息習慣和飲食習慣變得越來越不規律,刷視頻、打游戲成了最主要的消遣,時間長了就逐漸出現肩頸酸痛或肥胖等問題,要保持健康難度就加大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人的行為方式和環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越來越突出,“以疾病治療為中心”難以解決人的健康問題,也不可持續。[5]因此,我們能從“健康中國2030”戰略思想中看到“健康”的范疇被擴大,原本承擔主要功能的醫療領域與其他一些相關的領域,如體育、教育等,要共同為健康政策的制定與實施發揮作用。這些領域各涉及人民健康的不同影響因素,能夠覆蓋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和全生命周期。
其次,“健康中國2030”戰略思想著眼長遠與立足當前相結合。這一思想不僅關注眼前的人民健康,更是放眼未來,將維護和促進國民健康作為實現國家建設和發展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符合經濟社會發展各階段目標,符合聯合國“2030 可持續發展議程”要求,針對當前突出問題,提出創新體制機制,從全局高度統籌衛生計生、體育健身、環境保護、食品藥品、公共安全、健康教育等領域政策措施。可以看出,這是一種符合生態系統理論價值取向的思想,能夠注意到整個系統內的各個組成部分及其之間的關系,能夠看到多個組成部分共同發揮作用的“1+1>2”的價值,同時這也是符合我國實際國情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極具中國特色的健康思想。
此外,“健康中國2030”戰略思想的提出涉及國民總體健康水平、健康影響因素、健康服務與健康保障、健康產業、促進健康的制度體系等方面,以具體化和可操作化的原則制定這些方面的指標,使“健康中國2030”戰略思想的落實有章可循。[3]
二、“健康中國2030”戰略思想下高職體育課程設置的原則
(一) 長遠目標要求與當前學生需求相結合的原則
長遠目標要求與當前學生需求相結合的原則要求高職體育課程既要考慮對大學生實施體育教育的社會功能,尤其是未來社會建設和發展的功能,又要考慮當前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及其個人的發展需求。“健康中國2030”戰略思想的指導下,高職體育課程旨在滿足學生體育需求,提升學生健康水平,促進學生發展,使學生以健康、積極向上的姿態投入未來的技術工作,進而為社會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不難理解,長遠目標要求與當前學生需求相結合是高職體育課程設置的一個重要原則。
貫徹這一原則時應當注意改變高職體育教育遠離大學生生活實際、身心發展水平實際、學生體質健康實際和學生體育需求實際的課程運行模式。要充分尊重和滿足學生的個體差異,在課程設計和實施過程中,將學生的體育興趣和體育需求納入考慮范圍之內,將學生真正視為教學的主體。要滿足所有學生體育學習需求,尤其是對健康狀態的需求,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受益。同時應當注意大學生在走出校門、走上社會之后所需要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要將課程內容設計和學生職業體能要求相結合。要通過全面的企業調研、反饋不斷優化高職體育課程內容。要不斷改革教育教學模式和方法,使學生能夠有興趣、有熱情地投入職業體育地學習,為未來走入社會貢獻自身的力量做準備。
(二) “大健康”理念與多元主體協作相結合的原則
“大健康”理念與多元主體協作相結合的原則是指高職體育課程設置能夠在“大健康觀”“大衛生觀”的指導下,通過多主體協同合作開展課程教學與管理工作,從多維度、多層面的路徑促進高職大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在新時代,青少年體育治理要重視多元共治,[6]使體育部門、衛生部門、教育部門、社區、家庭等多方力量投入學校體育工作的實施與管理。“大健康”理念同樣要求多個部門共同投入國民健康治理,統籌各方的因素和資源,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維護人民群眾健康。可以看出,“大健康”理念與多元主體協作的思想深度契合。高職體育課程設置的專業資源和人力資源相對欠缺,而這一點恰恰是“健康中國2030”戰略思想下高職體育課程設置的重要前提條件。“健康中國2030”戰略思想下,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是實現學生健康這一宏觀目標的微觀表現,尤其是其中健康行為的部分。高職體育課程必須引導學生追求這種健康,實現終身體育,這是一種由內在思想到外在行動和外在效果的全方位、全過程健康,受眾多因素的影響。優化課程設置是高職體育的首要任務,這需要多部門、多主體共同合作。
貫徹這一原則時應當注意充分利用地區高等學校體育專業和教育科研院所的體育課程專家的人才優勢,與他們合作、交流,共同商討體育課程設置,彼此指導和幫助。體育課程設置需要兄弟學校之間的合作互補,每一所高職院校在體育教育方面都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所以兄弟學校之間應加強合作交流,互相取長補短,優勢互補,共同促進高職體育課程與教學的改革和發展。高職院校內部的體育教師要集體協作,共同策劃,為此,要求體育教師有合作意識和能力,發揮團隊精神,相互學習,共同研究體育課程與教學中的問題并加以解決。同時,應當注意體育課程的設置建立在廣泛咨詢各個領域專家的基礎上,包括運動領域、醫療衛生領域、康復領域、心理學領域、社會學領域等。課程的設置要使學生實現持續終身的“大健康”,就必須集中所有相關人員的智慧,使健康相關的各個過程和方面的已有成功經驗和最新研究成果都體現在高職體育課程之中。
三、“健康中國2030”戰略思想下高職體育課程設置的策略
(一) 優化體育老師教學的職業素養
作為體育課程設置的主體,體育教師可謂作用突出。“健康中國2030”戰略思想打破了束縛教師創造精神和創造才能的種種桎梏,給予了體育教師一個廣闊的空間發揮其創造力、想象力和教育教學才能。體育教師需要在多元主體協作之下自主設計課程,可以說,體育教師因素制約著高職體育課程改革和實施的質量和效果。提升體育教師的全面素質,包括理論素質和業務素質,培養體育教師從事課程設置的意識和能力是高職體育課程改革的需要。高職體育教師應當端正體育課程設置工作的態度,優化自身的知識結構,加強職業體能意識,統籌課程教學的長遠目標和學生實際學情,提高自身課程設計和實施的水平,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增強與其他教師合作的意識。
(二) 優化體育課程設置的組織管理
高職體育課程設置活動本身具有組織性、系統性。必須對高職體育課程改革進行管理,實施質量監控。高職體育課程設置應在學校課程設置統一的組織管理下,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第一,構建高職體育課程設置改革的組織制度保障。首先,高職體育課程設置的改革必須有政府的力量作為支撐,政府應當從政策和制度上給予高職體育課程設置的改革以應有的激勵和引導,沒有政府的支持,高職體育課程設置的改革難以落實。其次,加強建設高職院校內部的體育部組織和制度保障,即學校為體育課程設置而進行的組織和制度建設,包括成立專門的機構來負責體育課程設置工作,對現有人員進行調整、增加職能,以及制定相關規章制度等。必須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和“健康中國2030”戰略思想的要求,將新的理念和新的方法運用到課程內容設計、課程教學設計和課程評價設計等工作中。相關工作的實施與管理除了著眼于學生當前的需求,還要著眼于未來社會發展對職業技術人才體能和運動素質方面的要求。為了使體育課程設置工作能夠體現多方的智慧和力量,使課程教學的實效有充分的保障,可采取必要措施優化班級組織、學校體育活動安排、體育場地及設施規劃等管理手段。第二,構建高職體育課程設置改革的質量監控體系。在實施一個時期的改革之后,必須對改革的全過程和參與的所有組織、人員進行評估檢查,對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包括原來就存在而未能通過改革解決的問題,以及因為改革新產生的問題,要進行深入的分析,確定其影響因素涉及哪個階段、哪些層面,然后據此提出修正和完善的措施。
(三) 優化體育課程設置的準備工作
“健康中國2030”戰略背景下,高職體育課程設置既要直指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學生的真實需求,又必須是學校目前實際條件所允許的,也能夠解決目前體育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的,因此情境調查與分析在高職體育課程設置中是不可或缺的。充分的情景調查與分析能夠保證設置的體育課程符合當前需要和未來愿景。高職體育課程設置中課程目標的確定、課程方案的編制等全部活動要素都要符合社會和學生個人的需求,而各個高職院校的優勢、特點各異,各個學生之間各有不同,各類企業對職工的要求也各有不同,對情景進行調查和分析,就是為了考察這些差異點。各所高職體育課程設置改革的目的具有內在相似性,但這并不代表每個學校、每個學生的體育課程目標都是一樣的,更不能將不同專業的學生按一個模子塑造。因此,必須通過調查來優化體育課程設置的準備工作,為后續的課程開發和實施打下基礎。
首先,高職院校必須對學生需求進行認真的調查分析。學生需求的調查有學生群體的基本情況、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學生的體育興趣與需要、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與風格等。其次,高職院校必須對現有的人、財、物等資源,以及來自學校內外部的潛在可用資源進行調查和分析,從而弄清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條件和限制。它主要涉及體育教師的數量、知識、經驗、態度和能力,體育設施的數量、質量、品種、保養、維修、制度、使用率,各種體育課程材料及圖書、資料的數量、質量,體育課程計劃的彈性空間,本地區潛在資源如人力及可以共享的社區體育設施等。再次,高職院校必須對所培養職業技術人才對口崗位的發展現狀進行深入的分析,通過實地考察、問卷和訪談調查等,了解當前的技術工人存在的問題和企業對技術人才在體育、健康等方面能力的期望,還要積極主動地借頂崗實習項目來提高改革實踐對問題的靈敏度。最后,高職院校要進行問題調查分析,查找出現行體育課程與改革要求不相符的問題,在“我們想做什么”和“我們能做什么”之間找到一種動態的平衡,從而為下一階段的課程設置和教學提供明確的方向。
(四) 優化體育課程的內容設計
在按照國家標準開設體育課程的基礎上,高職院校可結合本地區的發展趨勢和資源優勢來優化體育課程的內容設置,自行開發體育校本課程。第一,具備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優勢地區的高職院校可開發特色校本課程。濃厚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為高職大學生走出校門之后創設良好的體育鍛煉情境,學生更有可能在沒有體育教師的教學和監督下繼續保持體育鍛煉的習慣。第二,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地區的高職院校可充分挖掘學校周邊的社會資源,將其引入課程內容的設計,可跨過學科界線,實現學科資源整合,將其他科目知識融入體育課程內容體系中,大學生在體育課中既鍛煉了身體,又學習了相關學科的知識,能夠掌握更多預防疾病和損傷、保持身心健康和體育鍛煉習慣的途徑和技能。以“大健康”為核心理念的校本課程能夠集中多方的智慧和教師、場地設備等資源,能夠助力社會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五)優化體育課程的評價方法
“健康中國2030”戰略思想下,體育課程評價必須樹立發展性評價觀。“健康中國2030”戰略思想下體育課程的目標是提升大學生的健康水平,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會適應良好,這在新時代背景下表現為能夠培養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顯然,體育教育不僅僅要為了當前鑒別和選拔而進行,更要為了促進學生未來發展,培養學生建設社會的能力而進行。為此,要加大過程性和形成性評價的比例。通過體育教學提升學生的健康水平,培養學生持續的鍛煉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長期努力的過程。應針對學生的學習和鍛煉活動、教師教學的各種活動,以及學生對職業體能、終身體育等的態度和意識等,及時收集信息資料,及時總結、反饋,從而及時調控,形成一個動態序列,使評價過程成為教育的過程。同時,還要加長評價周期,延伸評價范圍,使企業也加入高職院校體育評價工作,使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真正為新時期背景下實施“健康中國2030”戰略服務。
四、 結語
“健康中國2030”戰略思想給高職體育課程設置所提出的要求在新時代背景下更加凸顯出中國特色。高職院校應在已有成績的基礎上繼續開展體育課程改革工作,應按照長遠目標要求與當前學生需求相結合的原則和“大健康”理念與多元主體協作相結合的原則,通過優化體育教師的職業素養、優化體育課程的組織管理、優化體育課程設置的準備工作、優化體育課程的內容設計、優化體育課程的評價方法等實施高職體育課程改革,使高職體育課程設置能夠體現出新時代背景下“健康中國2030”戰略思想特色,爭取通過高職體育教學培養出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所需要的身心健康、充滿活力的職業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新華社.習近平: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EB/OL].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8/21/c_129685145.htm.[2023-2-13].
[2]黨的二十大報告思維導圖[EB/OL].人民網,https://rmrbcmsonline.peopleapp.com/upload/document/202210/1666104763cd5d6a5f1bde0175.pdf.[2023-2-13].
[3]中共中央,國務院.“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EB/OL].中國政府網,http://www.gov.cn/zhengce/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2023-2-13].
[4]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印發 《“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的通知[EB/OL].中國政府網,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ghwb/202201/t20220110_1311622_ext.html.[2023-2-13].
[5]科技日報.大健康:從疾病治療到促進健康[EB/OL].央視網,http://news.cctv.com/2016/10/27/ARTIWzwVz2iZlpKhvKen9ZA9161027.shtml.[2023-2-13].
[6]魯長芬,丁婷婷,羅小兵.美國青少年身體活動的治理歷史、特征與啟示[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9,42(8):27-36.
(責任編輯 郭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