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文,楊守杰
[摘 要]盈利模式是決定公司能否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其可靠性和有效性將影響公司的盈利能力、風險承受能力和未來的增長潛力。H公司作為家居行業代表,在早些年進行輕資產轉型并取得了不錯的成果,研究其輕資產模式下的盈利能力十分具有代表性。文章以H公司為代表,對其輕資產運營模式下的盈利能力進行分析,從而得出結論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輕資產運營;盈利能力;核心競爭力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18.011
[中圖分類號]F234.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23)18-0034-03
0? ? ?引 言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的2021年居民消費支出情況,2021年人均居住消費支出為5 641元,在人均消費支出八大類里是僅次于食品煙酒的第二類,由此可以看出家居行業有著較好的市場前景。但由于過去房產行業的波動,傳統家居企業面對競爭優勢不再、盈利減少等問題,紛紛尋求新的發展模式,而輕資產運營是其中之一。
1? ? ?H公司輕資產運營模式現狀分析
1.1? ?H公司基本情況
H公司是第一家在A+H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服務業公司。截至2021年12月底,公司擁有95家自營商場、278家托管商場、10家通過戰略合作經營的家居商場和69個特許經營的家居建材項目,共覆蓋了485家家居建材店。未來,H公司將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并拓寬業務領域,即“資產少,活動多”,通過低資產模式進一步拓展下沉市場的網格格局,鞏固行業龍頭地位[1]。
1.2? ?H公司輕資產運營模式現狀
1.2.1? ?輕資產的核心內容
鑒于輕資產具有“虛”“輕”等特點,其目前難以在報表內以全面、準確的形式反映。分析H公司的輕資產現狀,可將輕資產歸為以下幾點核心內容[2]。
(1)底蘊深厚的品牌影響力。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就是品牌。H公司一直重視品牌的建設,在積極的促消費舉措和產業政策的支持下,2023年2月14日H公司重磅開啟了第二屆“315 FUN肆嗨購節”。H公司立足全行業,聯動上下游品牌合作,啟動了新一輪的品牌奪魁。H公司正是因為在受眾群中所擁有的品牌影響力,帶動了眾多中高端家居品牌入駐商場,在2020年全年保持了90%以上的高出租率,形成了聚集效應。
(2)自營+委管的雙重運營模式。目前,H公司積極踐行的是“輕資產、重運營”的經營策略,在自營商場的把持下不斷通過委托管理進行擴張,這種獨特的雙驅模式保障了H公司的龍頭地位。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統計,2021年H公司的零售額在家居連鎖商場份額中所占的比重為17.5%,處于第一的位置,這足以說明自營和委管雙驅模式的優勢。
(3)業務范圍的調整。對于逐漸轉型為輕資產模式的H公司來說,物流服務是其非核心業務,而且投資成本高,回報有限。因此,H公司開始外包物流業務,提升企業運營效率。2021年6月2日,H公司與T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在協議中,H公司將其在物流制造商中7家子公司的權益轉讓給T公司,以實現物流業務的進一步全面剝離。
(4)商業模式的調整。最初H公司是自己買地建廠,但在需要進行輕資產轉型時,H公司將原來擁有的大部分房地產出租,以獲得租金收入,即把部分固定資產重新劃分為投資性房地產,隨后采用公允價值模式。同時,H公司停止了原有的家具產品的生產,從而使投入生產的固定資產減少。
1.2.2? ?輕資產運營模式下的財務特征
(1)固定資產占比下降。固定資產占總資產的比例和固定資產的規模往往是判斷企業屬于重資產行業還是輕資產行業的一個重要依據。對H公司來說,2014年是一個轉折點,因為企業的盈利模式從“重”到“輕”進行了調整。為了突出前后差異,這里特意選取2013—2021年的綜合數據進行對比分析。
H公司在2014年調整業務模式之前采用的是自營商場的業務模式,并將其歸入固定資產,但在2014年之后轉為租賃商場的業務形式,從固定資產轉為投資性房地產。通過表1可以看出,H公司的固定資產占比從2013年之后就呈現下降趨勢,說明轉型期間公司逐步由“重”資產轉向“輕”資產,體現了輕資產的特征。
(2)投資性房地產占比較高。投資性房地產是企業以獲取租金或資本增值為投資目的而持有的資產。H公司在從重資產轉為輕資產的過程中,措施之一就是把早期的固定資產轉變為投資性房地產。通過表2可以看出,從固定資產轉為投資性房地產之后,投資性房地產占資產總額的比重就處于一個較高的水平,是H公司轉向輕資產的一個重要數據指標。
(3)期間費用較高。根據表3期間費用數據可知,近幾年H公司的期間費用率一直處于上升階段,2017—2019年期間,與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相比,銷售費用投入處于較高的水平。銷售費用主要用于公司的宣傳和不同廣告渠道的投入。與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相比,財務費用的資金投入處于較高的水平。這可能是因為,一方面H公司的委管模式正處于擴張的態勢;另一方面,公司想要實現市場下沉的目標,新商場項目的建設運營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持,從而使得財務費用增加。根據輕資產運營模式的特點,期間費用的增加也是輕資產企業的一個特征。
2? ? ?H公司輕資產運營模式下的盈利能力分析
2.1? ?盈利能力構成要素分析
2.1.1? ?利潤點
利潤點,即企業通過所生產的產品或提供的服務能夠獲得的利潤。企業的利潤點并不是唯一的,會隨著企業的發展而產生變化。H公司在開始進行輕資產轉型之后,早期產銷一體化所產生的利潤變為輕資產過程中自營商場加委托管理雙平臺的利潤,最終變為現在多渠道、全方位的多元利潤。
2.1.2? ?利潤源
利潤源,即為企業生產的產品或付出的服務承擔的購買者。對于輕資產轉型后的H公司來說,利潤源可以是自營平臺中的入駐商戶、委管模式下的委管合作方,也可以是雙平臺下的產品銷售商以及不同服務中的終端消費者,還可以是家具生產廠商或者加盟品牌商。在該企業相關的利潤源中,委管業務中的收入占比逐年升高[3]。
2.1.3? ?利潤杠桿
利潤杠桿,即企業在經營中利用自身擁有的資源,通過一系列利用、重組等手段,結合企業自身情況,以較少的投入獲取更多的利潤回報。輕資產盈利模式下的H公司在資源的利用上從品牌和數字化平臺建設出發[4]。以品牌為例,H公司于2022年以197.16億元的品牌價值進入了中國品牌500強,相較于2021年品牌榜單上的估值,2022年的數據提升了21%。而近年來H公司也發起了一系列IP化品牌活動,如2011年的“愛家日”、2013年的“魯班節”等。一系列品牌活動促使H公司在廣大受眾群體中形成積極正面的印象。
2.1.4? ?利潤屏障
利潤屏障,即企業通過一系列措施來為自己樹立起的一道“鐵墻”,有效的利潤屏障能夠使企業擁有良好且持久性的盈利。建立利潤屏障的措施有很多,H公司的競爭優勢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一方面,H公司擁有底蘊深厚的品牌影響力;另一方面,H公司擁有獨特的雙重驅動的擴張模式,這種模式不會占用公司大量資金,在三、四線城市可以迅速搶占新市場,保障公司市場占有率,增加公司利潤。
2.2? ?盈利能力財務分析
H公司在實施輕資產運營模式后,需要對其盈利能力進行財務分析,從而對其盈利能力作出客觀評價。本節將根據財務指標分析法,選取相關指標,對H公司的盈利能力、成長能力進行分析。財務指標選取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以及營業收入增長率。
2.2.1? ?凈資產收益率
凈資產收益率(Return On Equity,ROE)能反映公司的綜合盈利能力。從表4中可以看出,H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在2017—2019年都保持在10%左右,從2020開始突然下降,2021年下降至4.12%,這說明H公司在2019年后盈利能力在逐漸下降。影響凈資產收益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分析該指標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權益乘數與銷售凈利率同時下降。
2.2.2? ?總資產報酬率
總資產報酬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及其投入產出狀況。從表5中可以看出,H公司的總資產報酬率在2017—2021年都呈現下降趨勢,而在2020—2021年小幅度上升。總資產報酬率受總資產周轉率和銷售息稅前利潤率影響,2020—2021年的總資產周轉率是上升的,說明當年H公司在資產利用和資本運營方面有所加強。
2.2.3? ?營業收入增長率
營業收入增長率是指企業本年主營業務收入總額同上年主營業務收入總額差值的比率,是評價企業成長狀況和發展能力的重要指標。通過表6可以看出,H公司的營業收入增長率呈現上下波動的狀況,但在2020年該指標大幅度下降,并成為負數。由此可知,2020年該企業在經濟環境下行的影響下營業收入持續降低,企業的發展也會受到影響。
3? ? ?結束語
H公司的盈利能力在2020年之前都處于穩定的態勢,這可以說明H公司在進行輕資產的轉變之后有利于公司盈利能力的發展。然而,從2020年和2021年的數據可以看出,公司這兩年的盈利能力在變弱,可能存在以下原因:一方面,受到經濟環境整體下行的影響,公司銷售凈利率也在下降。另一方面,H公司雖然作為行業的龍頭企業,但無法做到某一方面完全業務或技術壟斷[5]。根據上述結論,對輕資產運營模式下盈利能力的提升提出相關建議:一方面,公司應該深化業務,增加利潤。在當前高科技發展的環境下,H公司應結合新型互聯網技術,增強消費者在不同業務模塊上的流動性與黏合性。另一方面,公司應該繼續推進輕資產的使用,降低投資性房地產的比重。借助價值鏈理論和微笑曲線理論,企業應合理限制業務活動,著重發展高效業務,對市場進行等級細分,不同市場不同政策,提高核心業務的盈利能力,以低投入實現高回報,合理優化資產結構。
主要參考文獻
[1]陳鑫子.輕資產模式下互聯網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J].財會通訊,2019(17):58-62.
[2]張麗蕊.新零售業態下紅星美凱龍輕資產盈利模式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21:23-25.
[3]張紫杭.紅星美凱龍盈利模式及其財務評價研究[D].上海:東華大學,2021:30-32.
[4]龔佳怡.家居行業的新零售轉型:以宜家和紅星美凱龍為例[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0(5):46-47.
[5]徐洪蘭,駱公志.電子商務行業輕資產模式下的盈利能力分析:以焦點科技為例[J].電子商務,2020(11):30-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