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卓,茍建華
[摘 要]隨著國際經濟發展,我國對國際化高端會計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文章借鑒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ACCA)對會計職業的定位與能力要求,首先總結出國際化會計人才面臨的新機遇及工作崗位;其次,分析ACCA會計職業能力框架構成,探討修正國際化會計人才培養方案的必要性;再次,基于會計職業環境及職業能力要求,從國際化會計人才的培養目標、培養要求、課程設計等方面設計國際化會計人才培養方案,進而引領高校會計專業學生應對職業環境的挑戰;最后,從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層次等方面對新版國際化會計人才培養方案的實踐效果進行合理化預測。
[關鍵詞]高校;國際化會計人才;人才培養方案;職業能力;ACCA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18.074
[中圖分類號]G642;F23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23)18-0227-03
0? ? ?引 言
國際社會經濟形勢的持續變化深刻影響著企業商業思維與行為邏輯,進而改變著會計學科及會計職業環境。高校作為培養會計人才的重要陣地,必須能夠敏銳地捕捉到未來變革的驅動因素和方向,并通過制訂與時俱進的人才培養方案,指導學生獲取職業生涯所需的技能,以滿足未來職場需求。ACCA是目前世界上領先的專業會計團體,具有真正的國際性。高校可以基于ACCA職業技能視角進行國際化會計人才培養。
1? ? ?國際化會計人才職業新機遇
經濟高度發展的時代,會計在企業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并為社會創造經濟回報和長期價值。職業會計師能夠運用專業技能、道德準則、職業判斷,從公共利益出發,通過推動經濟業務發展,支持世界各經濟體和組織秩序重建,為經濟組織利益相關方創造價值、維護價值并報告價值[1]。在此背景下,ACCA《職業指引手冊》總結出會計人才職業新機遇及工作機會,也為高校國際化會計人才培養方向提供了指引。
職業機遇一:轉型驅動者(Transformation Drivers)。有助于實現組織變革以持續創造長期價值,給組織帶來發展愿景和轉型能力,幫助組織探索新機會,實現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ESG)戰略。具體工作機會包括顧問、教育工作者、全球商業服務專業人士、技術領導者、首席財務官/高管等。
職業機遇二:企業數據分析師(Enterprise Analyst)。將數據融入日常經營活動中,利用對數據和未來洞察力幫助組織創造和保護價值,并始終保持前瞻意識,以提高組織對未來的認知。具體工作機會包括財務業務合伙人、績效經理/分析師、項目/方案會計師和公司財務專家等。
職業機遇三:鑒證業務提供者(Assurance Provider)。以各種角色幫助組織保護和報告價值,保障業務信息的完整性,為資本市場提供信心,向投資者和更廣泛的利益相關者提供擔保。具體工作機會包括外部審計人員、ESG擔保、公共部門審計員、內部審計師和風險經理等。
職業機遇四:利益相關者報告人(Stakeholder Reporter)。通過越來越有意義的方式對外報告組織績效以滿足利益相關者的信息需求。具體工作機會包括財務報告人、內部控制專家、稅務專家、投資者關系管理、公共部門績效報告員等。
2? ? ACCA會計職業能力框架構成
隨著經濟的發展,會計職業機遇與挑戰并存,會計人才所需的技能也將不斷進化[2]。ACCA根據會計人才職業需求,確立7項核心能力:合作能力、洞察能力、驅動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專業能力、數字能力、職業道德等(見圖1)[3]。這些能力構成了會計職業的基礎,同時也反映了具有ACCA資格的會計師所需的技能、知識和行為。每項能力既可滿足不斷變化的單位需求,還能夠為單位創造長期的、可持續的商業價值。同時,會計人員需要平衡這些核心能力,以適應各個職業階段。ACCA會計職業能力框架具體內容包括以下7個方面。
2.1? ?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
合作是會計人員與其他部門工作人員的互動方式,包括與內部和外部利益相關人溝通,體現了會計職業人的包容性和影響力。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合作正以多種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向混合辦公①(Hybrid work)過渡。在新興的商業模式和伙伴關系中,合作能力會體現在跨部門項目團隊合作和新興數字技術應用上。
2.2? ?洞察能力(Insight)
洞察力是指會計人員思考和運作的能力,具體體現在能夠準確分析信息、萌生新想法、作出明確決定、組織具體工作、關注優先事項并及時取得成果等方面。洞察力之所以能夠成為核心能力,是因為該能力能夠拓展競爭優勢,提高服務質量,并推動創新進程。數字化進程中,會計人需要洞察力和專業知識,應用數據來深入分析和理解組織未來發展方向。
2.3? ?驅動能力(Drive)
驅動能力是會計人員的職業態度和動機,是指有決心和好奇心去激勵自己和他人實現組織目標。當前,各單位經常面臨嚴峻挑戰,需要成員的驅動力和韌性來應對挑戰,并在變化莫測的環境中不斷前行。
2.4? ?可持續發展能力(Sustainability)
可持續發展能力是會計人員運用綜合思維和實際行動,為組織、環境和社會創造、維護和傳遞長期價值的能力,對于幫助組織做出長期決策至關重要。具備相應能力的會計人員會提升環境、社會的治理效用,并確保各方以更透明和更有意義的方式進行核算。
2.5? ?專業能力(Expertise)
專業能力是會計人員發揮職責的基礎,表現在應用技術專長使組織受益。會計人員的專業能力可體現在審計鑒證、稅務、公司報告、風險管理等領域,以確保可持續發展的組織能夠高效、透明、合規、靈活地應對環境及自身變化。
2.6? ?數字能力(Digital)
數字能力是指會計人員能夠熟練并合規地使用新興數據技術的能力。數字化進程為組織創造價值,同時也改變著組織職位設置、工作流程、合作協作、決策制定和風險管理等各方面的內容。因此,數字能力已成為會計人員的必備技能。
2.7? ?職業道德(Ethic)
職業道德是會計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所遵循的行為準則,是職業人行為的基本原則,確保會計人員按照職業道德框架和法律法規開展工作。隨著社會的發展,利益相關者對經濟環境透明度的要求越來越高,道德是保障環境透明、創造長期價值的基石。具備良好職業道德的會計人員能夠對重建市場信心、保護公眾利益發揮關鍵作用。
3? ? ?高校國際化會計人才培養方案設計
會計職業環境在不斷變化,ACCA總結出會計人才7項核心能力,以幫助學生應對職業環境的挑戰。高校會計專業可參考ACCA核心人才能力框架,對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設計與優化,幫助學生提升職業認知,獲得專業能力,探索職業道路。本文將從國際化會計人才的培養目標、培養要求、課程設計等方面介紹高校國際化會計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思路。
3.1? ?培養目標
基于國際化會計職業新機遇,結合ACCA會計人才核心能力框架,國際化會計人才培養目標設定:培養信念堅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養、職業道德和創新意識,具有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具有較強的就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掌握本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面向各類企事業單位等的財會中高級專業人員和財稅工作數字化轉型中高級管理人員等職業群,能夠推動數字化產業和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從事大數據時代的會計核算和管理、數字財務分析與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復合型財會人才。
3.2? ?培養要求
根據ACCA會計人才職業核心能力框架要求,國際化會計人才需要較全面、扎實地掌握財務會計的基礎理論、技術方法和政策法規,熟知國內外財務會計的演化發展趨勢;能運用專業知識分析財務管理與投資問題,研判國際會計發展形勢;能夠熟練掌握英語溝通表達方式,具有較高國際交流寫作水平。為此,高校要建立以國際會計知識為核心,以現代財經類和公共管理類相關知識為輔助的知識體系和能力素質,培養會計專業學生具備基礎的數字技術知識和數字財務分析工具應用能力。
3.3? ?課程設計
在ACCA職業能力框架指導下,ACCA課程設置的內容與結構也在不斷優化。目前,ACCA課程共15門,主要分成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兩大類。ACCA課程按照課程難度與邏輯循序漸進,涵蓋從基礎會計知識體系到成長為一名高級會計師所需的職業技能和知識技能。
高校會計本科生課程通常有通識教育課程、大學外語課程、學科專業課程等部分構成。鑒于本文主要研究內容,此處僅探討會計專業課程中的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方向課程、專業拓展課程以及學科專業實踐課程。同時,本科學生在第四學年需要完成實習實踐、升學備考和畢業論文等工作,第四學年教學安排不列入本文討論范圍。
基于ACCA職業能力框架,指導性教學計劃可將ACCA各階段課程融入會計專業核心課程和專業必修課程,使調整后的教學計劃既能實現國際化會計人才培養目標,又能凸顯專業培養優勢[4]。具體而言,一方面考慮將ACCA課程融入會計專業課程,替換部分原有專業課程,在保障基本教學要求基礎上,優化課程體系,凝練課程內容,使學生能夠更加專注于本專業知識學習與應用,提升其專業洞察力、專業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同時也有利于提升學生職業考試通過率;另一方面,在ACCA課程基礎上,增加Python應用、商務溝通、文化交流等課程,這樣有利于提升學生數字能力、國際交流能力。課程設計方案與原有課程體系存在較大差異,因此,需要在課程教學方式、教學語言等方面調整與創新教學模式。課程教學中應更加注重學生專業能力和職業證書應試能力培養。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和考試通過率,教師需要采用小班化教學模式,實施精英化、定制化教學安排,積極推進案例教學法,提升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同時,英語是應對ACCA考試和國際交流的必備技能。因此,高校構建課程體系時,既要強調語言,又要注重專業,采用中英雙語或全英進行專業課教學,使學生掌握適應ACCA課程教學的英語,并能夠實現專業課程的英語理解與表達。
4? ? ?國際化會計人才培養方案實施效果預測
為了培養會計專業學生綜合能力,幫助學生應對未來職業環境的變化,本文基于ACCA人才能力框架視角重構國際化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以期在專業人才培養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其一,有利于整合專業教學內容。通過將ACCA課程與原有專業課程進行重構和融合,高校能在保障基本教學要求的基礎上凝練教學內容,突出教學重點,以實現會計專業的專業化與國際化[5]。
其二,有利于優化專業教學模式。ACCA課程設置及考核體現出學習的階段性、可持續性,高校通過采用漸進式、雙語教學模式,能夠改善現有教學體系,解決原有教學模式與專業培養目標脫節的問題。
其三,有利于提升專業教學層次。在會計職業領域,ACCA具有極強的國際影響力和職業發展前瞻性,將ACCA人才能力框架及課程融入人才培養方案,能夠有效提升人才培養高度和層次。
主要參考文獻
[1]茍建華,孫卓.大數據時代背景下財會類專業課程體系優化策略探究[J].商業會計,2022(2):117-119.
[2]孫卓,周弈珺.應用型本科高校會計人才職業能力培養探索:基于會計人才供需雙方的調查分析[J].商業會計,2021(1):117-120.
[3]周天蕓.嵌入ACCA課程的經管專業培養方案研究[J].高等財經教育研究,2012(3):26-29,34.
[4]陳云娟.引入ACCA職業教育的國際化會計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與改進建議:基于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的經驗數據[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2(2):169-172.
[5]于洋.ACCA國際化會計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財會學習,2021(17):171-173.